润物细无声,教育贵无痕丨2019年厦门无痕教育研修

文丨甘肃省通渭县思源实验学校 张鹏

培训感言:
重做“学生”,才真正体会学生学习成功与否的关键;
再当老师,更明确懂得自己教学应该重点处理的问题。

2019年7月27日——30日,在OFS公益机构的帮助下,我有幸参加了由“苏州大学基础教育研究院”和“无痕教育研究院”主办的第五届无痕教育深度研修班。这是我第一次在美丽的鹭岛厦门走近名师,聆听经典。在短短几天的时间里,认真听取了徐斌、陈炳亮、吴玉国、李庆明、罗鸣亮等18位全国知名特级教师、教育专家精彩纷呈的讲座和模拟课堂,使我受益匪浅,真正感受到了“润物细无声,教育贵无痕” 的教育理念,也让我醍醐灌顶,找到了努力的方向,为我今后的小学数学教育教学工作提供了理论指导和实际操作的经验。在此分享一下我此次的学习心得。

“教非所学”是我们这些“半路出家”的教师最大的困惑,凭借多年的教学经验和自己对课标的理解,努力地给学生传授所谓的“知识”。通过这次培训,才知道是严重的“误人子弟”。感谢各位名师、专家,让我重新认识了小学数学的教学。

1、 数学无痕教育

徐斌老师说:“数学无痕教育就是在不知不觉中开始学习,在潜移默化中理解知识,在循序渐进中掌握技能,在春风化雨中提升思想”。他把无痕教育放到了数学课堂上,把无痕教育所彰显出来的人性化用来指导数学学科的教学。 讲座中徐老师从孔子谈到老子,从古龙谈到金庸,又从武功的“无招胜有招”谈到教育的“无声胜有声”,一堂模拟课真正体现了“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教育至高境界。
回想起来,自己的课堂,只注重了学生的成绩,缺乏对学生数学思维的培养,目的性太强,重视教会什么,忽略为什么教,怎么教?,经常是我在“表演”,而学生在旁观。因此在今后教学中要做到罗鸣亮老师给出的三条宝贵建议:话少些,再少些,省出留给学生;问少些,优质些,完整思考留给学生;面广些,多等些,表达机会留给学生。努力做到让学生在无痕中学习,获得有痕的发展。

2、教智慧的数学

许贻亮老师在《行通融之径,向无痕之境》的讲座中说到:“想不通,继续想。通,则不难,一通百通;识不融,继续融,融,则不杂,应融尽融”,并以课例《生活中的比》为例进行交流,让我茅塞顿开,对小学数学教学又有了新的认识:数学教学不能无视学生的学习基础,把学生当作白纸和容器,随意刻画和灌输;课堂上不能死抱课本和教案,一问一答,牵着学生鼻子走,不敢越雷池半步;课堂更不能课前操练,课中表演,少数参与,多数旁观。要明确孩子有什么,孩子需要什么;教师要教什么,怎么教,整体把握知识间的层次结构,琢磨教材,在“通透”中前行,琢磨学生,在“变通”中深刻,琢磨结构,在“融汇”中完善。

3、教师成长的必经之路:“明师之道”

罗鸣亮老师的讲座幽默风趣,用真诚、生动的语言,用自己科学的教育理念、丰富的教学经验,新颖独具匠心教学方法和技能深深吸引着每一位老师,赢得了阵阵掌声。罗老师说做不了“名师”,至少可以做“明师”,他的讲座给我带来了深度思考,怎样才能成为“明师”?

罗老师说:欲成“明师”,需走“明师之道”。这就要求教师“明数理”、 “知教理”、“行道理”。成“名师”不易,成“明师”需坚持。走“明师之道”,收获的不只是专业的成长,更是自我的成长。在这条康庄大道上,我一直在努力!

无痕教育,无声无息,无缝无形;无痕教育,有情有理,有法有度。短短几天的培训学习,收获颇多,新的思想与教学理念让我激动不已,心潮澎湃,也使我恍然大悟:数学原来可以这样教。这更坚定了我的信念: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一如既往地实践无痕教育。

最后再次感谢OFS及志愿者老师们,谢谢你们!


联系小编请添加微信 小O:188-178-178-89
关于我们:我们的自由天空(OFS),乡村教育民间公益组织

 

 

 

 

发表评论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