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Y:小山(OFS-S-2019005)
终于放下一切,决定启程去参与一次走访,阴差阳错选择了四川木里,这个我从未听说,也从未想过要到达的地方。 这一路走过的,看到的,感受的,思考的,太多太多,当准备开始着手这一篇报告时,竟一时语塞,不知该从何开始。
想了两天,决定就将这几日随手记下的流水账以日记形式展现,将我所有的困惑、思考、羞赧、感动和释然都原封不动的呈现给大家,带大家重温这次木里走访之旅。
日记之后,还会附上一篇木里走访行前准备建议,以便后面的志愿者参考。
2019年3月8日 星期五 第一天:西昌集合
和白老师同班飞机抵达西昌后,与刘迎队长汇合到达酒店。 匆匆放下行李,就迫不及待的租了辆自行车,去往西昌邛海湿地公园与提前到达的队友汇合,游玩公园半日。 晚上,所有小伙伴都集合完毕,一起去吃当地有名的火盆烧烤,自嘲说一定要多吃,这可能是此行吃的最好的一餐了。
(事实证明,我错了,因为尽管旅途艰苦,偶尔会有来不及吃饭的情况,但是能吃到的每一餐都是美味)
带着满身满脸的兴奋,与队友们开了短会,初识这个临时组合将要相伴十天的团队:
刘迎,队长,木里助学点的元老,曾在俄碧小学支教半年,木里助学点首批新增孩子几乎都是刘迎老师与当时参与的其他老师一同走访的;
高宇,每次木里走访提到最多的元老,自诩木里助学点运输员,很有眼缘,第一眼自来熟的随和面容,因为就在木里当地工作,对当地情况非常熟悉,水电建设者;
赵老师,曾经的空军军官,身姿笔挺,说话做事充满了认真,操着一口东北口音,原以为是个粗糙汉子,却对我们这些小辈队友关心有加;
黄老师,与赵老师曾同为空军军官,转业更早,专业摄影爱好者,OFS走访元老,已参加十几次走访,理性与诗意并存的前辈;
周姐,此次走访年龄最大的队员,没想到看起来温文尔雅一身学者气的大姐,竟然从成都将我们租的车开到西昌,刮目相看;
廖姐,性格直爽泼辣的退伍军官,喜欢游玩,对生活充满热情和美的赞赏,交流起来轻松愉快 ;
于老师,本次走访年龄最小的队员,户外爱好者,话不多但有想法,体力惊人,不料走访结束却带了半身伤病;
白老师,与我年纪相当,一见如故,虽是OFS助学部元老却是第一次参加走访,同为娃娃妈,此行虽不算抛夫弃子,却难免有很多牵挂;
明日清早启程赶往木里县,据说全程驱车7小时,兴奋地有些失眠。
提前到达小分队在邛海公园
2019年3月9日 星期六 第二天:到达木里县城
一早吃过早餐,简单补充了些药品,一行人匆匆赶往木里县城,虽然驾车有些疲惫,大家一路说笑,增进了许多了解。 到达木里县城入住酒店,前几日连续受些皮外伤的赵大哥,有高反症状,一瓶口服葡萄糖下肚,得到迅速缓解(这是土雪临行前嘱咐要备的随行药品) 。
今日主要任务是将明日需要发放的3所学校的学生助学金信封写好,钱款核对装袋。人多力量大,并未耗去太多时间。 听到几个新鲜的名字,瓦厂、俄亚、木里王国等等,还云里雾里不知所云,不曾想未来几日这些地方竟是让我不愿离去。
团队驾车前往木里县城途中
2019年3月10日 星期日 第三天:民族学校/木里县中学
今天开始正式开工了,对,小小的兴奋持续到现在。 不过开局并不顺利,由于各种敏感原因,学校的保安大哥并不敢放我们进入学校,前往宿舍找到学生后,虽然宿舍的保安大哥和气且配合,但由于职责所在,依然无法让我们到宿舍开展工作。学生们陆续从宿舍出来集合,几个刘迎老师教过的孩子围着她不停的打转,抽空与她聊天,不由得心生羡慕。
经过几番协调,总算可以进入学校,各自分工后,我主要负责进行学生们的访谈。
孩子们都特别懂事,汉语说的流利,将要进入青春期的孩子啊,各有各的烦恼。
被问到最多的问题是,“你从哪里来?”“你做什么工作?”可见孩子对外界的渴望与向往。
当几个女孩子听说我是独生子女,并无兄弟姐妹,告诉我“我们都可以做你的妹妹”鼻尖一酸,你们不知道,我曾经多么希望有些兄弟姐妹。
访谈的第一个男孩子,问他有什么需要帮助,原来他最苦恼的是英语成绩无法提高。
还意外访谈了自己结对的男孩儿,一个很阳光的高个儿男孩儿,很有思想,正在为自己下一步的升学发愁。当他拿出写了我名字的信封问我,是否认识这个人,我抛出了我事先准备好的答案“不认识”。我并不确定这个举动是否正确,然而我想,在并不确定如果当场揭晓答案会给他或其他孩子带来什么影响时,索性先不用这些意外惊扰他的生活吧。
即将离开民族学校时,有几个学生跑来,对我说想申请一对一支持,我单纯的以为要拿出表格要她们填写就好,一股鲁莽的热心肠带着她们来找刘队,刘队当场表示不能直接访谈,需要孩子们通过老师推荐才行,孩子们些许失落,我些许心疼,些许嗔怪于刘队,担心她是否因长期负责木里将工作程式化,忽视了孩子的需求,心里暗自希望孩子们能够得到帮助。(当然后续走访过程发现刘队与俄亚校方沟通密切,通过学校申请的考虑也是有充分道理的)
下午来到县中学,与民族学校不同的是,县中学以初一学生居多,十几岁的孩子刚刚离开家,几乎每个孩子访谈时,都是哭着鼻子的,想家,终于有个人可以听他/她说一说了。我送了每个访谈的孩子一颗巧克力,是之前一个在加拿大留学的朋友回国时送我的,我告诉孩子们,我的朋友独自一人在加拿大留学,也十分想家,很多喜欢读书的人都和你们一样。
上午在民族学校,刘迎老师让每位走访老师都去跟孩子们说句话,我告诉孩子们“是否考100分不重要,是否考上高中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坐在教室里的每一天都在全力以赴的努力着,这些努力会为你的未来铺上种子,总有一天你会收获到甘甜。未来的路很长,你一定会有开心或难过,所以,请一定坚持读书,因为和书本做朋友,它会一直陪伴你,永远不会离开你。”
最后孩子们还唱了歌,《再见》,其实我也好想唱首歌,《阳光的祝愿》。
“看太阳慢慢升起在东方
照亮每一个角落每一张脸庞
有多少的期待 盼望的目光
都需要抚平创伤
这世界也有不安和荒凉
无助的眼泪在黑夜流淌
愿无私的光芒
化解每一滴悲伤
让爱在黑夜闪亮
就让你照亮每一天
都有爱出现
祝愿孩子的笑脸
歌声永远
风和日丽的自然
荡尽人间仇和怨
给孤单的生命寄上温暖的请柬
就让你照亮每一天
海阔天空蓝
祝愿生命的空间
精彩无限
祝愿明天的伊甸园
都在阳光下妆点
就让风带着祝愿祝福永远
曾经不变的誓言传递到明天
在孩子的眼里
在老人心田
安得广厦千万间
看那红花一片片
看那绿树一片一片”
民族中学助学金发放现场
2019年3月11日 星期一 第四天:木里县高中
昨日发现有十几个孩子转学去了瓦厂中学,所以此行需要临时增加一处行程,高宇提前嘱咐在瓦厂住宿会非常冷,条件不如木里,出发前找到药店买了预防感冒的板蓝根冲剂,一行人便出发前往木里县高中。经过昨日的磨合,各位老师配合上愈发默契了,访谈的流程也愈发高效顺畅。
发现一对一支持的孩子们,读了高中以后,面临的压力,更加大。一来小学初中毕竟是九年义务教育,学费杂费国家承担,而高中则不同;二来读了高中的孩子都很珍惜这个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对于她们来说,考不上大学就没有其他机会了。
县高中工作结束后,继续驱车3小时来到瓦厂,藏式民居别具特色,瓦厂中学发放完成后,竟还有时间闲游木里大寺,这一路真是惊喜连连。
2019年3月12日 星期二 第五天:驱车到达俄亚大村
由于沿途封路,我们今日不得不另择老路前往俄亚,OFS的助学大本营,前几日因在木里县遭遇的开局不利,反而让我对与俄亚乡小的会面充满期待。此行路途额外延长了3个小时,更让人担心的是不知结束后去往泸沽湖的路线是否会受影响。
团队里有队友遗憾可能不能在泸沽湖多做停留游玩,而我其实在担心因为要提前出发前往泸沽湖而减少了在俄亚的工作,真希望能多走访些家庭,尽量让更多需要帮助的孩子得到关注。观察刘队和高宇倒是淡定,有些家庭实在太远的孩子,去不了就只能放弃,我心中暗暗不解。
百年纳西古寨
2019年3月13日 星期三 第六天:俄亚纳西族小学
俄亚是个风景秀丽的村落,不曾遭遇太多的环境污染,保留着有几百年历史的纳西古寨,想起昨天行车路上在岩壁上攀爬的黑山羊,在荒凉群山间顽强生长的大片仙人掌,这让来自城市饱受雾霾之苦的我心生喜爱。
上午给接一对一的的小学生发放助学金,所有孩子都是由家长陪同来领取的。孩子们性格迥异,有的开朗健谈,有的含蓄内向。下午主要访谈学校推荐的新增孩子,小学生都是懵懂朴实,几乎所有孩子都不理解所申请为何事,不过当我问到如果拿到助学款想做些什么,得到的答案句句扎心。“想买双新鞋子,现在的实在太小了”“想给爸爸妈妈买点好吃的”“想给爷爷看病”……
要随手记录一段对话:
我:还有什么事情希望得到帮助吗?
女孩儿:我希望不要再打我。
我:家里有人打你吗?
女孩儿:没有
我转向不远处的徘徊的父亲,“请父亲先到院子里转转吧,我和孩子谈谈心”。父亲离开。
我:有人打你吗?
女孩儿:没有
我:打你哪里了?
女孩儿手指腰部和臀部,眼眶湿红。
我:好孩子,看着我,打人是错的,任何人打你都是不对的,这不是你的错,是打人的人错了。
女孩儿哭着点头。
我:如果挨打到严重,可以找学校帮助,也可以找警察帮助,记住了吗?
女孩儿继续哭着点头。
还是要记录一下这一天最快乐的时光,课间时间与几个大约学前班的孩子手拉手玩起吹泡泡的游戏,孩子们很快融入,我们的圆圈因为更多孩子的加入越来越大,真希望时间能够停留在这一刻啊。喜欢孩子们,喜欢和他们一起游戏,大家拉着手转圈的时刻,时间是凝固的,周围的一切都是静止的,只有脸上的微笑,大家放声喊出的简单口令是真切飘在空中的。
和孩子们玩吹泡泡游戏
(其实截止下午结束,我并不曾对这里的贫困有太多清晰的轮廓,直至晚上的家访启动,正式开启了我未来几日持续的体力和脑力的激荡考验)
为了走访更多家庭,今晚团队分为2组分别出发,我们负责走访两个较远的家庭,情况各异:
第一个家庭,未分家,兄弟两个家庭与父母一起组成一个大家庭,三世同堂。哥哥担任组长,能够拿到一些工资。听到这些信息,我脑中联想到的都是所见新闻中所述基层公务员的权势等等,对这个家庭不以为然,但详细了解收入构成,特别是家里还有一个先天听力丧失待做诊断的3岁孩童时,才意识到,不是所有基层干部都有大把资源可以据为己有。听说家里还有一辆摩托车,我心里不免想起家中爱人也正在考取摩托车驾照,希望购置一辆,周末可在城郊兜风的奢侈念头。心里偷偷画上一个大大的问号。
第二个家庭,打扫干净整洁,家人穿戴并不奢华但也整齐利落,比起前户所见家中的凌乱反差明显。木质结构的房子有4-6间,白老师推开其中一间堆满了谷物和腊肉,这让久居城中鸽子笼的我们惊羡食材储备之丰富。心中增加一个大大的问号。
走访结束,我和白老师都困惑了。因为同为第一次走访,不知所见条件在当地处于何种水平,不知老师推荐是否秉承了公正的标准,既担心由于自己不了解具体情况导致贫困孩子失去了一对一的机会,又担心因为自己没有充分调研导致爱心人士的善款没有用到实处。经过激烈讨论,我们决定暂且先将情况记录下来,待几日走访结束后,再做打算。
当然,今天还有另一个始料未及,电网停电了,全程手机无信号,与家人失联,分组走访也因无法联系不敢过于分散。据说未来几天要去的村落,或许有些地方是有信号的。
(所有问号后文中有解)
2019年3月14日星期四 第七天:俄亚乡家庭走访
今天清早启程,开始分组走访几处更远的村落。
中午在老乡家借开水,就着老乡给准备的白水煮蛋,吃下提前带来的方便面。下午我与白老师、于老师同分到一组,负责走访3个家庭,其中一个在村落中,另一户在山顶上,指路老乡指着山顶依稀可见的电线杆对我们说,那个电线杆处,继续向前到山的背面就是,而第三户则要从山顶再翻越两座山头可到达。如此距离,是让人有些却步的,而我倒还自信满满,认为虽然路程遥远,不至于掉队,不至于走不下来。哈哈,现实给了我们一记下马威。
看起来直线距离相隔不到10公里的两个家庭,走起之字形的上坡山路,距离和难度是我始料未及的。常常走过一处转弯,看到远处体力惊人的于老师喘着大气用眼神给我打气,我只能在心里暗自提醒自己“坚持,不能掉队,不能掉队”。所幸沿途遇到的老乡都特别和善,处处指路,并未让我们什么冤枉路,更有好心的老乡提前通知到了第二户C姓家庭中的父亲,当我和白老师步行至绝望时,遇到了他。经过商量,决定由我先坐C父的摩托车沿车行路赶往家中,完成家访,于老师和白老师沿小路继续攀爬前进到达。坐在摩托车上行驶在宽度不足1米的石土小路上,左边是峭壁,右边是悬崖,连续几个回形弯后仍未到达,我一边担心行车安全,一边挂念于老师和白老师徒步距离尚远,百感交集。
经过几度弯绕,终于到达C姓家庭,用于修建危房的石料堆满院子,搭配着这一年收获的苞谷,懒洋洋在即将褪去的日照下残喘着。我心想,还好来了,还好没有错过这个家庭。从我们到达,家中奶奶便一刻不停,忙着烧水,忙着准备酥油茶,还计划留我们吃晚饭。行前大家都有默契,并不想过多打扰老乡,了解完家中情况后,我暗自决定留下些钱款以作家中用度,正巧于老师也偷偷对我说体力消耗大,实在是饿了,我脑子一转,拜托C父煮几个鸡蛋给我们吃。吃过鸡蛋,我告知C父,OFS组织有规定(其实无硬性规定),我们在家中用餐必须给钱,不能白拿,便将些许现金硬塞给他,一行离开了。然而,我们走出不远处,偶然回头,看到C父奔跑着离开家中,一问得知是赶去今日打工的家庭中继续做工,这不禁让我们懊恼于在他家中停留过久,影响了工作。
下山路虽然膝盖酸痛,但比起上山,总是轻松的。在C家得知第三户家庭已搬至俄亚大村我们的住处不远处开小卖部,不必翻山越岭,一行三人更是兴高采烈下山,赶回俄碧村口与赵老师3人团队汇合。全然不知,这一天的另一处惊险,正在开始。
到达俄亚村口,见到其他3名队友,一看表,20点整。2个家庭的走访,共花去5个小时。而刚刚收到消息去往更远处的刘队3人正在返回,我们在村口继续等待。村口是能够收到1格4G信号的,等到了约定时间,刘队一行仍然未归,发现黄老师的朋友圈有更新说明,夜路行车,道路难走,车子水温又不断升高,走走停停。细算来,一段路,可能要用掉2倍的时间。他们的手机均无法拨通,一定是行车到了没有信号的路段,这边身体状况欠佳的赵老师,有些着凉,于老师已经失声,坐在车中不停咳嗽。白老师在我身旁小声自言自语“原想要克服困难多走访些家庭,其实我们自己团队的安全更加重要,有些家庭也许真的去不了”,我甚以为然。
总算将他们盼回来了,一行人汇合,疲惫的驱车赶回客栈,匆匆饭后给着凉的赵老师、于老师还有白老师分发好板蓝根,各自都无精打采的睡去了。
2019年3月15日 星期五 第八天:俄亚乡家庭走访
今日兵分两路继续走访。一路访谈下来对当地的经济落后情况日益清晰:
1.这里可以说是区域性的贫困,人均家庭年收入都不足万元。6-8口之家的土地收成主要用于饲养牲口,平时吃的米、面是需要花钱购置的。每年宰割1-2头猪,做成腊肉便是全家一年的肉食来源。每户家庭不至于食不果腹,但由于生存系统过于脆弱,遇到孩子上学和老人生病,便难以维系了。
2.国家的九年义务教育在这些地区得到了较好的推广,小学住宿费、食宿费、学杂费都是全免的。孩子们在学校每餐营养搭配均衡,还有水果,孩子们都喜欢上学。我认为与类似OFS这样的机构以及学校师资队伍的多年深耕不无关系,俄亚乡各个家庭对子女上学的重视程度是非常高的,大部分家庭虽然艰难,但足以支持孩子读完小学。对于小学生,我们的帮扶多的是对其家庭系统的支持,社会人士带给孩子的善意能够帮助加深孩子对求学、对知识的渴望,能够促使孩子在求学路上走的更远。
3.通过与学校教工团队的接触,通过孩子们流利的汉语,汉字书写清秀,以及在学校中流露出的彬彬有礼的行为,我有理由相信,俄亚乡小学的师资团队在学生的品德修养上的影响和教化是非常深远的,这也足以说明这支乡村小学队伍的优秀。
4.村小裁撤合并后,由于许多家庭距离中心校实在太远,家庭每周接送十分困难。所以学校已将住宿周期调节为:上学10天,休息4天。这样能够保证孩子每次休息都由家长接回家中,而带来的副产品是,在道路狭窄简陋的山村中,摩托车几乎成了每家每户的必备交通工具,而对于一般家庭,这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5.初中开始,家庭的经济条件则要经受新一轮的考验。9年义务教育中,国家负责学费、杂费、食宿费,然而只负责周一至周五,周末的伙食、日常用品的支出是需要自己解决和承担的。孩子们升入初中,基本需要到最近的县城就读,我们驾车7小时车程,柏油路没有完全修好,通常是十几个孩子包一辆7座面包车,每个孩子单程车费300元,1个学生寒暑假各回家1次,4个单程车费1200元,而OFS对一个初中生的助学款是1000元。
今日最有意思的走访当属最后一户人家,独自孤零零伫立在半山腰的悬崖上,首日在我们刚进入俄亚大村时大伙儿都打出手机争相拍照,宛如世外桃源,遗世独立。经过摇晃的吊桥,高宇和于老师都由于体力原因,决定在山下等我们,由黄老师、白老师与我3人同行。爬山不久,我回头,看到高宇和于老师竟驾车离去,我笑,他们终究是不情愿放弃另外一户相隔很远我们仍未找到准确位置的人家啊。沿着接近70度的陡峭斜坡爬了许久,便有家中留守的爷爷奶奶招呼我们,指引正确路线,后面的访谈也顺利进行。
悬崖上孤零零一户人家
离别时,我们又不死心的向爷爷奶奶打听仍未找到的那户人家的位置,得知两家竟是亲戚,而那户人家也确实遥远,从我们的位置,当地老乡只能徒步,大约需要1小时,算下来,我们可能单程需要2小时,而且汽车无法到达。看到大风飞起,山雨欲来,落石、泥石流的风险不得不考虑,想到前几日深夜行车的危险,遂只能放弃。
在俄亚的时间,是静止不动的,从未感到时光流逝,然而与王校长和学校班子的一席晚餐结束,将我带回了现实,该离开了。满天繁星下,白老师的手机里循环播放着的小娟的《小茉莉》,我有些惆怅,心里只有一个念头,不想离开。
不想离开,这片淳朴自然的土地,
不想离开,单纯清澈的孩子们的眼神,
不想离开,多日以来相互依靠的有趣的灵魂。
3月16日沿途走访更远村落的孩子,找到学校推荐的更近路途到达泸沽湖,3月17日返程回到北京,总之都是愉快的时光,不多赘述。
蜿蜒曲折的盘山公路,两面山峰在走访途中都有到达
题后记:
在泸沽湖晚餐时讨论到木里助学的情况,确实引发了我对OFS公益模式的一些思考。(以下仅为个人思考,不代表OFS观点)
OFS目前项目中以一对一助学、教师培训、支教为主,前期与土雪一直有交流,了解到支教模式可能在国家大力投入乡村教育的大背景下将慢慢退出历史舞台,而目前的一对一助学和教师培训则仍有较大需求。席间刘队也提到,想考虑是否俄亚也能启动教师培训项目,从我脑海中立刻闪过了OFS公益1.0和2.0模式的模糊轮廓,以及一连串问题。
1.我认为的OFS公益1.0,即解决9年义务教育的普及问题。保证每个孩子都有书读,有学上。至少从俄亚的情况看来,这一点在多年辛苦耕耘下是能够达到的。
2.在保证基本入学率的基础上,伴随国家加大乡村教育投入,提高乡村教师待遇等等一系列举措下,教师积极性较以往有所提高,那么教师培训项目就成为OFS公益2.0模式。通过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教师的教学活动观摩和交流,来帮助欠发达地区教师在教学方法、教学质量上有所提高,这是授人以渔的有效途径。
3.OFS目前的项目点已经稳定运营,那么,全国范围内,是否还有其他地区尚未达到1.0模式?OFS对新开助学点的条件是什么?有哪些前期工作?这些前期工作是否能够形成一套有效模式,在更大的范围内推广?刘队提到俄亚项目点启动之艰辛,而所有项目点启动前期一定各有各的困难,所以总结经验,形成模式可能能够让我们的项目更大范围的推广下去。
4.最初国家推广小学寄宿制,我是从心理上并不完全认同。实施寄宿制,学校将面临大量对学生生活管理、心理辅导的工作,加之各地教师队伍水平必然参差不齐,很可能带来大量对未成年人造成身心伤害的隐患。不得不承认,木里走访之行用现实深深的给我的思想打了一剂耳光。孩子们愿意在学校,因为学校伙食更佳,对于一个生存在温饱线上的群体来说,满足基本需求的迫切性,更高于心理、精神和情感上。
然而,作为一名母亲,一名曾经的半留守儿童,我又深深感受到在一个充满爱意和善意的环境下生活的童年,对一个人人格的塑造是多么的重要。目前OFS1.0/2.0模式都停留在满足初始阶段需求,提高方式方法的探索上,是否具备进一步探索到3.0阶段的可能?什么是3.0阶段呢?我认为是在方法之上,从教师内在成长入手,将爱与善意代入老师和学生的家庭环境当中,减少暴力、冷漠和孤独。我猜想很多人看到此处大概认为这一个乌托邦吧,而我们谁又不是在渴望这样一个乌托邦呢?此处思路尚未清晰,无解。
以下要系统说一下行前准备,以便后面申请走访的老师参考。据说本次木里走访人数最多,时间最长,以下只按本次情况做真实罗列。
一、注意事项
1、由于木里走访工作量较大,交通十分不便利,招募通知上的结束时间是走访工作结束的时间,而非可以回程的时间,所以建议回程车票一定在团队集合行程确定后再定,或提前购买免费退改签保险。
2、对讲机建议一定准备。即使不是两台车同行,走访徒步途中,也可能大有用处。
3、我们在俄亚的4日由于电网停电,全程手机无信号,家人不免担心,只能走访途中遇到能收到云南信号的村落立刻给家中联系报平安,所以卫星电话也是可以考虑准备的(非必需)。
二、衣物准备
木里一行早晚温差很大,如果是3月出发,建议薄棉衣、单冲锋衣、抓绒衣、薄厚长裤、长袖T恤都是要准备的,由于紫外线强烈,短袖T恤用处不大,遮阳帽是必备品。鞋子一定要准备专业的登山鞋,防滑效果好的。
三、用品类
1、由于驾车,我自备了汽车用逃生锤,全程并未用到,不过倒是用来砸开老乡送的核桃。
2、防晒霜是必需品,一日三遍涂抹,也免不掉晒黑的结局(防晒霜主要是防止晒伤)
3、建议自备洗漱用品、毛巾、纸巾等。
4、药品必备的建议:感冒药、退烧药、消炎药(喉咙及肠胃)、消毒酒精(或碘酒)、创可贴、肠胃药、口服葡萄糖
四、开支:
我们此行发生了租车费用,所以费用可能较其他走访略高
1、北京-西昌,泸沽湖-昆明-北京 机票费用:2400元;
2、抵达当地后人均公共支出:1826元;
3、其他衣物、糖果、药品等购置费用属于个人开销,不计其中。
联系小编请添加微信 小O:188-178-178-89
关于我们:
我们的自由天空(OFS),
专业的民间乡村教育志愿者服务公益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