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听|乡村教师“心语心愿”

 

  有这样一群人,坚守在落寞的乡村,行走在崎岖的山路,依靠三尺讲台、一支粉笔,为千千万万的农村娃,画出了一片未来。他们是知识与品行传递的桥梁,更是中国乡村精神的塑造者和传承者。
  他们,是中国乡村教师。
  乡村教师,这是一份被贴上了“奉献”标签的职业,而在它的背后,是数不尽的艰辛与期盼,汗水与幸福。新华社记者走访北京、河南、湖南多地,走近乡村教师,倾听他们的心语、心愿。
(一)坚守 

张学明
  已满61岁的张学明去年10月退休了,然而,由于教学点无人接替,他又被返聘回来继续教学。他所在的河南省济源市王屋镇和平教学点只有9名学生,他既是校长,又是老师,还是“保育员”。
  张学明患有轻微脑梗,每逢冬夏,学校断水的时候,他还得走上二里地去给孩子们挑水。谈起为什么接受返聘,他说:“干一辈子教育事业了,有感情了,最主要的是,这里的孩子离不开我。只要孩子们需要,我就一直干下去。”

卓从美
  湖南慈利县江垭镇龙潭湾点校退休返聘教师卓从美,一个人守着这所点校里的8个孩子。多年前,卓从美带来学生修路时为保护学生受伤,左腿截肢,被学生和家长称为“单腿校长”。
  因为连轴转的“包班制”,卓从美常常需要装着义肢连续站立4个小时。下课了,他再“转战”厨房给孩子们做午饭。卓从美在学校的一块土地上种了油麦菜、萝卜、白菜,他说,自己种的孩子们吃起来健康。卓从美和家人分隔两地,一人坚守学校,他说,最开心的事儿,就是“孩子们喜欢吃我种的菜,做的饭。”
记者寄语
  张学明和卓从美,是乡村教师群体里的“坚守”。年过花甲的他们,在乡村学校守了一辈子,退休却又回来。在许多地处偏远、条件艰苦的教学点,当没有老师愿意去的时候,年迈的他们,像补丁一样随时就位。
  他们是校长,是老师,是厨师,是保育员。他们一年年老去,却始终坚守在大山里,是他们,让最最偏远的角落里那零星散落的几个孩子,也不会失学。
(二)支撑 

李艳丽
  衡水师范学院小学教育专业毕业的李艳丽,是河南省封丘县孙马台教学点的包班老师,这里共有24名学生,一年级9人,二年级15人。骑车往返家和学校,每天要花掉李艳丽很长的时间。对她而言,这是一份起早贪黑的工作,她却说没什么大不了。
  最让她头疼的是学校没有体音美老师,也缺乏教学器材,而这是许多乡村教学点面临的共同问题。“体育课就是领着孩子做游戏,音乐美术课就没开。”李艳丽说,她最大的愿望是,能给孩子们买台电子琴,可以一边给他们弹琴,一边教他们唱歌

杜程枫、段振岩夫妇
  杜程枫和段振岩夫妇同为河南省封丘县树人中学的老师,因为爱人曾长期生病,他家境窘迫,至今仍住在村里为数不多的土坯房里,2013年暑假,为给岳父治病,杜程枫去了工地上搬石头,一百元一天,补贴家用。
  杜老师夫妇有两个女儿,大女儿上高中,小女儿不满7岁。他说,把人家的孩子当自己的孩子教,当然也希望自己的孩子成材。“可现在连给孩子买个电脑都犯难。倒也不是没这个钱,只是买了,其他钱都得格外精打细算”,一台电脑,成了这对乡村教师夫妇最朴实的心愿

毛志华、林莉媛
  怀化通道县金坑小学,坐落在侗寨聚居的大山里。从县城驱车到这所学校,需要沿着山路转过118道弯。从上海、北京前来的支教老师毛志华(左)和林莉媛(右)放弃了优越的生活来到这里。这里的教室摇摇晃晃,宿舍漏雨漏风,她们却教书教得不亦乐乎。
  记者问她们,如果有一天支教结束,最想对孩子们说些什么?她们说,许多侗族的孩子家庭贫困,家长希望把孩子送出去打工贴补家庭,让她们很心疼。所以她们想告诉家长和孩子们,“别出去打工了,留下来念书吧”。

段晓霞
  八里湾乡李湾小学有39名学生,7名公办教师。一个年级一个班,服务周围一个近3000人的村子。生源从2008年后锐减,最多的时候有300多名孩子。36岁的代课教师段晓霞(左四)还没有转正,从刚工作挣19元,到现在每月200元,段晓霞一家四口生活非常艰难。
  虽然生活艰苦,她和老师们却始终坚守。他们在纸上写下自己的心语:为了乡村教育事业的发展,我们甘愿奉献一切。
记者寄语
  杜程枫夫妇、李艳丽、毛志华,这样一批中年的乡村教师,是这份岗位的“支撑”。他们在讲台上奉献了许多年,微薄的薪资、艰难的生活、奔波的职业,没有让她们退却。
  他们是乡村教师的中流砥柱,有些人已经成为了学科教学标杆,有些人一人包下了所有的课程,总之,他们在,所以学校才在。他们在,这是许许多多农村学校能稳定存在的原因。
(三)希望 

姚文杰、赵颖
  姚文杰(左)和赵颖(右)是河南省济源市石槽教学点的特岗老师,两个20岁出头的小姑娘来到这个偏僻的教学点,给只有20名学生的学校带来了生机。尽管只有20个孩子,她们却组织了一支腰鼓队,还演小品、哑剧,举办讲故事大赛,她们说,想将这里办成“王屋山里的巴学园”。
  两个小姑娘最犯愁的,是给孩子们上课时一些“讲不明白”的东西。山村信息闭塞,课本上许多东西孩子们都没见过,比如摩天轮,甚至红绿灯。她们说,最大的信源就是带孩子们到博物馆去看看,让孩子们知道,课本里的东西真的存在,大千世界这样精彩

杨雪
  杨雪2010年毕业于黑龙江齐齐哈尔大学音乐学专业,如今是北京市门头沟小学唯一的专业音乐老师。门头沟小学在山区,是和印象中的北京完全不一样的另一个北京。

  今年4月,杨雪生下宝宝休完产假,带着婆婆和不足半岁的宝宝,回到了山里继续教书。为了山里的孩子,杨雪把自己的孩子也带进了大山。她说,这里离北京市区只有80公里,可是学校里的孩子几乎都没有去看过天安门。她最大的心愿是“带孩子们去看80公里外的那个北京”

李文凤
  在北京市房山区蒲洼乡,李文凤(左三)大学毕业后在蒲洼中心小学任教8年。虽然很多支教大学生,支教期满后就“远走高飞”,但她却始终坚守在山里。2015年,她获得北京市劳动模范称号。
  李文凤说,山里的孩子特别纯真,他们是上天撒落在人间的精灵。山里的生活单调,不能让孩子们的精神也单调。她与学生互写“悄悄话”,她自掏腰包办起班刊《春芽》,将孩子们的作文收录其中,培养他们对生活、文学的热爱。
  她的心愿:留在山里,为孩子搭建一个精神家园……

粟俢丽、龙海任
  通道县金坑小学最年轻的老师粟俢丽(左)和龙海任(右),都是90后的本地人。两个姑娘都是湖南第一师范的科班出身,2013年毕业之后,双双回到了家乡大山里的乡村小学。
  在摇摇晃晃的侗寨木板教室里,记者问她们,城市里不是有更多就业机会吗?她们说,走出去了又回来,是想把更多像她们一样的山里孩子,送出大山。
记者寄语
  微薄的薪资、艰苦的条件、闭塞的环境,对于许许多多年轻人来说,山区里的乡村教师,或许是就业“最后的选择”。然而,粟俢丽、龙海任、赵颖、姚文杰、杨雪、李文凤、林莉媛,她们都主动选了“最后的选择”。
  20出头的活力,创新的思维和与时俱进的教学理念,这样新鲜的血液和年轻的面孔,正是未来中国乡村教育的希望所在。

转自新华全媒头条

记者:袁汝婷、李亚楠、丁静、刘奕湛、荣启涵、肖正强

编辑:王全超

发表评论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