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推荐 | 送给OFS支教老师的两本书

五月底,OFS收到施汝相先生为接力支教项目捐赠的善款,共计六百元。在此,特别感谢施先生的信任与支持。

我们用这笔钱为支教老师们精选了两本书作为礼物,一本是魏勇老师的《教师的力量》,另一本是史金霞老师的《重建师生关系》。

希望这份礼物可以给予老师们一些指导以及启发,让他们在支教期过半之时,静下心来,梳理一下这几个月以来的所思所获,关于教育、关于孩子、关于社会、关于自己。


《教师的力量》

 魏勇 著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此书作者魏勇是北京十一学校历史特级教师,他“政治专业出身,教着历史,喜欢议论语文和时事,做着自媒体,被人认为不适合教中学”,却在学校一待便是二十多年,备受学生欢迎。

《教师的力量》是魏老师的教育随笔集,从中我们能读到一位资深教育工作者对自身职责的思考,以及一位合格公民对社会的理性观察。

“今日的教师,应当,且一定可以有所作为。——这正是本书所要传达的。”

书摘 | 《教师的力量》

“帕尔默在《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里讲过一句话:‘真正好的教学绝对不能降低到技术层面。’那么,应该在哪个层面呢?他没有直接回答,他只是说“应该来自教师的自身认同和自我完整”。【…】什么是‘真正好的教学?’真正好的教学不是听名师课堂或者报告就能掌握的,凡是能够热炒热卖的东西都不是精髓。真正好的教学具有形而上的特点,是建立在对人性有深刻认识基础上的具有模糊、不精确特点的一种东西,很多人把这种东西叫作艺术。”

——《教育就是一个滑头》

“我认为在当下,教师不要整天惦记着人家的灵魂怎样,首先要把自己的灵魂收拾利索了。一个站起来的灵魂,自然会引起别的灵魂的注视和尊重,自然会吸引别人走进来,和你一起呼吸。一个跪着的灵魂,无论怎么包装,无论你采用多么巧妙的方式,你都不可能真正走进别人的灵魂。

基于以上认识,我觉得自己不可以做一个随时想侵入别人灵魂的野心家,既不做高调的侵略者,也不做低调的合作者。如果教师注定要和灵魂打交道的话,那么,我宁愿是收容者,收容那些无家可归的、残破的、蜷作一团的灵魂,把他们给我,因为我们是同类。”

——《不当灵魂工程师》

 

《重建师生关系》

史金霞 著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作者史金霞是苏州市星海实验中学语文教师,高中部语文教研组长,从教二十余年。

在《重建师生关系中》,史金霞老师对师生关系、对爱的教育做出了独到的解读。史老师在书中提炼出了“爱”,“理解”、“对话”、“尊重”等若干个关键词,这也是重建师生关系过程中需要着力去实践的操作点。

书摘 | 《重建师生关系》

“现在,有一种‘持中论’,认为在课堂上,教师要‘持中’,不要发表自己的观点,以免影响学生。我是不赞同这种论调的,诚然,课堂不是教师的舞台,但是,教育的本位应该是生命的成长,这成长不只是学生的成长,还包括教师的成长。

一个好的教师,心里必然要装着学生。这学生,不是一个名词,不是想象出来的概念,而是一个个具体的鲜活的实在可感的人;一个好教师,会从学生出发,但不会以取悦学生为目的,课堂犹如一个开口向上的抛物线,其生长的无限可能性,是吸引人的,也是振奋人的;一个好教师,是不会拒绝成长的,与其说教育者应该去培养一个怎样的人,不如说教育者应该追求自己做一个怎样的人。

所以说,一个好的教师不该也不必刻意隐藏自己的观点,因为教师与学生是可以做平等交流的,学生不会奉教师的观点为圭臬、为神话。教师只是陈述教师自己的观点,而不要求学生必须与之保持一致。也即在交流探讨的过程中,教师与学生是平等的。民主的、平等的、从不强加于人的教师,是不必担心说出自己观点的,因为,这样的教师从未把学生想象成接收器,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价值判断,教师会尊重每个学生,正如其尊重自己。

这种以为只要教师说了什么,学生就会如何如之何的持中论者,根本原因,还是忽视了学生自身的主体性,把学生完全当做一个受体、载体,而不是主体,学生不是可以坦诚交流的对象,而是实施教育改造的未成品。持这种观点的教师,依然把自己放在神坛上,居高临下,俯瞰学生,而并未真正打开沟通之门,因此,也就很难与学生产生真正地心灵交流、思想碰撞。”

——第三章《对话在师生关系中的意义》第一节《沟通:对话的第一块基石》

谨以这两本书送给辛苦了大半个学期的OFS支教志愿者,也推荐给对教育、对自己、对个人与社会的关系都有所思考的你。


联系小编请添加微信 小O:188-178-178-89
关于我们:我们的自由天空(OFS),专业的民间乡村教育志愿者服务公益组织

发表评论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