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访时间:2023年4月24—28日
走访地点:四川木里
走访任务:发放2023春季学期奖学金68人、助学金264人,发放金额338,500元,走访新增15名学生
走访队员:杨柳(队长)、李洁、汤晓鹤、章剑超、荣瑜、高宇、朱明贵、邓昊桁
文 | 荣瑜
历时三年的相约,终于在最近划上句号。想想怎么也是第一次参加公益活动,咋样也要写点东西纪念一下。才最终有了这篇走访记录。
我们这次走访的行程实际安排是六天,走访奖学金候选学生和已获得奖学金的孩子们全部都是俄亚大村的学生。(关于俄亚大村,百度上是这么介绍的:位于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木里藏族自治县俄亚纳西族乡大村,距离木里县城287公里。在大村里,主要居住的是纳西族,他们是一个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民族,不仅善于吸收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还创造了自身独特的民族文化—东巴文化,包括文字,风俗,历法,祭祀,造纸等等)。去之前,我其实已经熟读了这些资料,做好了充分的思想准备,但事实上,困难比我想得还多。
按照一般的理解,我们的第一站应该是小学,然后是初中,高中;但我们的第一站却是高中,最后才是小学。原因很简单,高中,初中都在木里县城,从县城到俄亚大村有将近300公里的路程,而这300公里却阻挡了不知多少孩子们的前进的脚步。
在初、高中发放奖助学金的时候,我仔细的查看了一下孩子们的成绩情况,但和我想象的真的是相差甚远。在我的想法里,既然是山区的孩子,还拿着奖学金才能上学,那么成绩一定是优异的,不说数一数二,但中上却是一定的。但实际上看到大部分都是很一般的成绩,我还有点纳闷,为什么是这样的情况呢。不过随后去往俄亚大村的路途,真的让我释怀了,我终于明白,每一个能够走出大村,去到县城里读初、高中的孩子的努力,不是我们这些从小在城市里长大的人们可以明白的。
清晨八点,我们一行两部SUV,从酒店出发,出发前队长说,今天的路程有点远啊,大家得准时。我还在想,300 公里的路程,高速最多4个小时,充其量也就是6个小时就可以了,没那么夸张吧。结果,在当天的旅途中,我们先是碰到了车出故障的驴友,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即使我们再赶时间也得帮着把故障给搞定了。还好,高队和行哥是高手!然后就是不停的以螺旋式的方法爬山,时不时来个180度大转弯,而我就在后座不停的东倒西歪,看到路边上树立的各种各样的爬坡预警,很多都没见到过,感受着随着海拔的升高,嘴巴发麻,头发痛,说话不敢快速的感觉。也遇到了在4000米垭口,因为突发小事停车,结果车却打不着火的尴尬境地。
如果说,前面行程是四颗星难度,那么最后两个小时的路程真的是超五星了。路上随处可见的落石,稍不小心就会蹦起来砸到底板,180度转弯再加个超40度的爬坡,狭窄的单行道,打开窗户就可以看到的悬崖,无一不让我这个老司机腿软,真的是应了闺蜜出发前的话“广东人不要说车技”。但不管怎么说,虽然道路艰险,我们在两位队长的带领下,历经11个小时,还是顺利的到达了俄亚大村。我们此行的最终目的地。
在经历了这样一个漫长而短的路程之后,当我再次面对孩子们的时候,我真的是释怀了。尤其是听到很多六年级的小朋友们说,他们从来没有去过县城的时候,我更加的为我最初强调学习成绩的心态感到无语。这些孩子们出生在偏僻不能再偏僻的地方,交通的不便利,让他们的家庭没有生活来源,生存变得更为艰难。对这些孩子们而言,能走出大村,能在外界有一个稳定的工作,能用这份工作来回馈自己,回馈大村,无论这份工作是白领、蓝领还是其他。
在我的想法里,都是他们拿出来了百倍的努力才能达到的高度。我们生活在现代化大都市的人们所奉行的成功并不适用这些偏僻山村的孩子们。因为他们的努力不仅仅要放在书本上,还要放在那漫长的求学路途上。这漫长而短的十一个小时的求学路,需要通过一代一代的孩子们的努力去缩短,而公益助学是孩子们的加油站,当他们累了、渴了想放弃的时候,给他们施以援手,争取帮他们把这求学路变成康庄大道。也只有这样,俄亚大村才会能够紧跟时代潮流,焕发出更加灿烂的光芒。
联系小编请添加微信 小F:185-1952-9838
关于我们:
北京成英公益基金会
我们的自由天空(OFS),
专业的民间乡村教育志愿者服务公益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