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2020~2021年乡村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报告》正式发布,报告指出乡村中小学生总体心理健康状况较好,但心理健康高风险的个体应当受到关注,父亲教育投入保护小学生心理健康。
《2020~2021年乡村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报告》由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科研团队方圆、王雅芯、张文晋、张胜楠、陈祉妍撰写完成,成英公益基金会协助参与了前期调研工作。
乡村振兴一直是我国工作的重点,儿童工作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的结果,37.06%的儿童居住在乡村。乡村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也一直备受关注。
本次调查样本来自安徽、甘肃、广东、黑龙江、湖北、湖南、四川7个省份的16所小学(有效样本2498份,平均年龄10.7岁)以及云南、四川、山东、广西、河南、湖南、甘肃、贵州、青海9个省份的中学(有效样本876份,平均年龄17.0岁)。报告分析了当前乡村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
1.乡村中学生抑郁焦虑风险亟需关注
报告指出,25.2%的乡村小学生存在抑郁风险。在乡村中学生中,16.2%的学生存在轻度抑郁风险,3.8%的学生存在重度抑郁风险。在抑郁风险方面,中小学生均不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但乡村小学生抑郁得分的年级差异显著,年级越高,抑郁得分也越高。总体而言,个别有重度抑郁风险的乡村中小学生应当引起关注。
存在中度及以上焦虑风险的小学生占25.7%,乡村小学女生过度焦虑的人数占比显著高于男生。乡村小学生焦虑风险检出率的年级差异也显著。其中,小学三年级学生的过度焦虑风险检出率最高,小学四年级学生最低。
在乡村中学生中,34.5%的学生存在轻度焦虑风险,8.0%的学生存在中度焦虑风险,1.1%的学生存在重度焦虑风险。男生的焦虑得分显著低于女生,焦虑得分不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
2.问题行为是儿童青少年阶段最突出的问题
乡村小学生的各类问题行为均较多,例如“对性的问题想得过多”、“骂人或说脏话”、“不做作业或抄作业”等等。乡村小学男生的问题行为显著多于女生。乡村小学生的问题行为还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其中小学四年级学生的问题行为最少,小学三年级学生的问题行为最多。
3.父亲教育投入保护乡村小学生心理健康
本调查考察乡村小学生父亲教育投入与其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父亲作为影响个体心理社会发展的重要他人,是个体在未来发展的重要方面获取支持与建议的主要来源,父亲对教育子女的投入程度成为影响个体心理健康与发展的重要因素。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父亲教育投入的子女性别差异显著,乡村小学男生的父亲教育投入显著高于乡村小学女性。随着乡村小学生的父亲文化程度的上升,父亲教育投入逐渐增加。父亲教育投入得分越高,小学生抑郁、焦虑得分越低。
根据上述的调查结果,报告提出了五点对策建议:
第一,加速建设针对乡村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服务体系,重视乡村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评估与筛查;
第二,加强针对乡村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科普与服务;
第三,重视乡村留守学生的心理健康建设,倾斜心理健康服务与公益服务资源;
第四,鼓励父母增加对乡村中小学生的教育投入;
第五,重视乡村中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培育。
2022版“心理健康蓝皮书”《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2021~2022)》现已正式发布,本书由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科研团队完成,全书由总报告、分报告与专题报告三个部分组成。
陈祉妍博士是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科研团队核心成员,同时是北京成英公益基金会理事,陈老师长期关注偏远地区师生心理健康,为OFS专家志愿者。
王雅芯老师为成英基金会常务志愿者,为OFS提供心理健康支持工作。
更多详情内容,请参看《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2021~2022)》。
……………………………………………………………………
2022年8月底成英公益基金会小程序已上线新增一批奖、助学金学生,目前还有26名学生待结对,欢迎大家结对或宣传扩散给更多的爱心人士,让这些学生有机会结对,顺利完成学业。
请微信搜索小程序:北京成英公益基金会,或者扫描以下二维码。
联系小编请添加微信 小F:185-1952-9838
关于我们:
北京成英公益基金会
我们的自由天空(OFS)
专业的民间乡村教育志愿者服务公益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