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访时间:2022年8月14-16日
走访地点:云南省昭通市巧家县
走访任务:新增初中升学奖学金项目30名学生
走访队员:邵莉阳(队长),李忠,张海乾,王芳,崔伟,张朝琳
文 | 张朝琳
2018年,我计划组建一支暑期社会实践队伍,回家乡的中小学开展活动。当时辗转联系到OFS,OFS的老师多次帮我联系巧家县教育局的老师和学校校长,从那时起便与OFS结缘。尽管最后活动未能开展,OFS老师的热情帮助让我深受感动,于是我开始关注OFS的各种活动。
今年恰逢暑假,终于有机会参与到OFS的走访活动中来。身为一个当地人,我对家乡的了解却很有限——从小随父母离乡求学,在家乡的时间屈指可数。我对这里的了解,仅来自于每年春节的家长里短,以及初中在巧家三中就读的两年。我们一行六人在巧家县城顺利集合,休整了一天后开始走访。
此次走访的主要内容是,走访巧家县炉房乡和药山镇OFS初升高奖学金获选学生的家庭状况和学习情况。这次走访恰逢高中开学前夕,学生们大都已经提前到校报到,因此我们见到的学生并不多。六位志愿者在当地中学老师的带领下,分成三个小队开展走访工作。
就我参与走访的十户家庭来说,整体家庭条件差异并不大。至于为什么差异不大,我认为一个很显然和残忍的事实是,如果家庭条件允许,极少的家长会让孩子一直在教育资源较为落后的山区学校接受教育。
当地学生家庭收入来源主要有两个,一是农业收入,包括种植农作物和饲养家禽,当地主要的农作物是玉米和土豆,家禽主要是猪、鸡、牛、羊;另一个主要的收入来源是外出务工。而由于当地山区农业发展尚未实现产量化、精细化、机械化,作物同质化严重,因此农业生产带来的收入十分有限。在无意外致贫、劳动力健康的情况下,一个家庭的农业收入几乎只够满足基本的日常开支。相对而言,务工收入差距会更大一些,但是由于学生父母受教育程度有限,无一技之长,多从事重体力劳动相关工作,收入不高;加之疫情加剧了工作机会的不稳定性,使得微薄的务工收入也不稳定。
学生家中的家畜家禽和农作物
近几年,当地正在全力开展乡村振兴工作,其中重要的一项是拆除老旧的土房,新建楼房。一些家庭因为新建楼房背负贷款或私人欠债,楼房建好甚至无力装修,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他们的经济压力。
修建到一半的房屋
如果再加上疾病、意外、复杂的家庭关系等多种因素,学生家庭的经济困难程度会更加严重。如此次走访的一位学生,爷爷奶奶均八十多岁,爷爷身体不好需常年吃药;母亲离家出走多年;肢体残疾、外出务工的父亲一月前因车祸意外去世,且肇事方无力赔偿。这样的家庭情况,任何一个知情的人都会难以接受,更何况对一个刚升入高中的孩子。
当然,也有很多令人欣慰和惊喜的细节。如,有一个家庭有三个孩子,其中两位哥哥均已大学毕业,三弟(即今年申请OFS初升高奖学金的学生)以优异的成绩升入县里最好的高中,梦想是考入军校学习计算机。对这样的家庭而言,希望就在眼前。又或者说,正因为他们一直都不放弃寻找和奔向希望,终于梦想要成真了。
也有非常普通的家庭,父亲因需要照料生病的奶奶而留在家中务农,尽管经济条件窘迫,家庭氛围却十分温馨、和睦,一直挂在脸上的笑容便是最好的证明;在空空的客厅中,一架子的书、和架子上的“书香之家”奖牌闪闪发光;墙上满是孩子们的奖状。
“书香之家”
崎岖的山地,留不住大江大河,留不住人才,留不住城市。这里的人,生活在恐惧与无知中。他们世世代代守着这山川河谷,却总是跟不上发展的步伐。
有限的资源,落后的经济,单一的教育,却是他们逆风翻盘所仰仗的一切了。乡村的孩子,需要付出比城里孩子不知多少倍的努力,才能获得一点希望。
这里的学生,抬头只看得见山脊夹缝中的一寸天空。OFS走入乡村家庭、为家庭经济困难的优秀学子送去一些鼓励,就是种下一粒粒希望的种子。相信有一天,他们会在某个角落破土、绽放。希望未来的他们,或能有一双云游四方的丰满羽翼,或可以自在地奔跑在广阔的天地。
………………………………………………………………
【OFS助学金&初中升学奖学金项目】
以助学金及初中升学奖学金两种方式,为乡村学生提供经济支持。
初中升学奖学金意在支持山区学习成绩优异且家庭贫困学生。在初三最后一个学期,根据学校老师的推荐遴选出品学兼优、家庭困难、愿意继续读高中的初三学生,由学生本人申请,志愿者入户走访核实在学生考入高中后持续结对至高中毕业,按1500/学期的标准进行发放。
2022年8月底成英公益基金会小程序已上线新增一批奖、助学金学生,目前还有191名学生待结对,欢迎大家结对或宣传扩散给更多的爱心人士,让这些学生有机会结对,顺利完成学业。
请微信搜索小程序:北京成英公益基金会,或者扫描以下二维码。
联系小编请添加微信 小F:185-1952-9838
关于我们:
北京成英公益基金会
我们的自由天空(OFS),
专业的民间乡村教育志愿者服务公益平台
我国绝大部分农村地区,当地人在各种途径拿到钱后都是盖房子,有些家庭因为收入问题,整个盖的过程会分数个阶段。装修更是遥远的后期,相当多的居民甚至还会在盖好的一楼继续储藏粮食饲料。乡村振兴战略中的危房,旧房拆除改造是由政府出资,国家有专项资金划拨。有的地区当地政府因为一些因素会把钱发放到个人手中,至于怎么支配也是缺乏监管的。所以,因为盖房,装修而欠债是个人原因。文章说法有点和国家政策相背,政策是补贴农民们修建安全住房,尽管实际上存在某种意义上掏空民间积蓄甚至负债,但是正面积极的地方不能忽略。文章后面提到的留不住大江大河也不尽然,毕竟金沙江就在边上,我国第二大水电站白鹤滩水电站也在附近。至于说民众生活在恐惧与无知中简直是胡说八道。即便是10年前,网络只存在于村公所和学校,4g也没有进山,当地居民也没有丝毫恐惧,祖辈生活于此,变化一直向好,有何恐惧?每周去镇上赶集3次,信息,商品基本与县城无异,又何来无知?
您好,我是走访报告的作者张朝琳,对您的留言回复如下:
其一,原文中陈述政府脱贫新建楼房,和当地人因为新建楼房而欠债这两件事是两句话,并未表述两者的因果关系,如因表述问题让您理解有误,非常抱歉。另外,文中也并无讨论比政策的积极或者消极影响之意。只是想陈述一个事实——因为修房子背负欠债是在走访中遇到的一个较为普遍的现象。而要究其原因,这不是走访的目的,也非志愿者几天的走访可以探究的,更不可能把原因单一地归结到某一方面。当然,也如您所说,忽略了政策的正面影响,修房子解决了当地人的住房安全问题,改善了居住条件,这是事实。
其二,留不住大江大河的说法,您可以理解为个人的感性表达。之所以说留不住,是因为尽管金沙江流经巧家县城,却因地势崎岖、高差巨大、水质浑浊,一直无法很好地利用水资源,而这正是白鹤滩水电站修建的意义。仅从自然地理的角度上,可以说当地“留”不住大江大河,人对资源的利用另当别论。同时,水电站距离走访的乡镇车程各约1.2——2.5小时,从乡镇到较远的学生家车程也需要2小时左右,我想,还是需要看到县城与村镇的差异。
其三,“无知”一词单独使用确有贬义,但是这一段想表达的是,与城市和发达地区的乡村比,当地的信息非常有限,体现在教育、就业等方面,一个典型的例子是走访的家庭中谋生方式非常单一:务工(又以建筑工地为主)和种地。当面对不了解的事情,我想“恐惧”也是一种正常的心理。更所谓“无知者无畏”,他们生于斯长于斯,独特的环境也必然塑造了他们人格中的坚韧与信念,想来这无需多言。
最后,此文所有的内容基于走访所见所闻,尽管已尽可能呈现看到的真实角落和现象,但其间必然掺杂个人感受,毕竟“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也非常感谢您的认真阅读和交流~
祝好
1,基于基本的语文常识。两句话之间可以有因果,递进,并列,转折等关系。第一句话表述拆旧盖新,第二句话明显是在第一句的基础上进行了进一步阐述,所以产生歧义并不是我的理解问题,而是你的表述问题。对任何事情的陈述都是有一个目的存在,不然就是无意义的废话,读者需要从你的陈述中去了解去感受你想要表达的东西。我也并没有说让走访者去探究这个现象的深层次原因,虽然我很了解,想要去了解也很简单。我只是希望写东西要完整,尤其是和政策相关的事实,要把来龙去脉写清楚,尽量不要让人产生歧义,对于不了解的事务要谨慎。
2,不管金沙江的环境如何,资源利用如何,这个名字的江一直都是存在的,没有流动没有跑。就好像巧家县城,巧家一直存在,流动的是人。水和人的流动是十分正常的现象,又有什么必要写得如此悲伤?据我所知,巧家县目前也在着手准备青年人才回流计划,读者看了你的描述,会不会对巧家这个地方有其他看法?距离金沙江很近的村子有很多,他们去往县城也都基本可以坐车。
3,我是专门做乡建工作的,去过很多贫困地区,包括数次的巧家。在和无数的劳动人民交谈中,并没有发现无知,他们都可以称之为我的老师,当然如果说的无知是文化水平的话那就另当别论。劳动人民的智慧也有极多需要我们学习的地方,所以这方面来讲,城里人是不是也可以叫无知?恐惧讲的是什么?他们确实怕生病,怕老天不赏脸,怕打工没有钱。这些咱们不怕吗?但是他们是不是绝大多数要比城里混日子,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人对待生活更积极乐观呢?
最后还是那句话,一段真实的表述,要尽量做到面面俱到,不要让读者容易产生歧义,对自己不熟知的事情要考证后再进行表达。我上一篇回复你之前,已经把你的文章给巧家认识的老师,我的学生和几个朋友看过,回复内容是大家意见比较统一的地方,并不是我个人的主观意见。还希望以后有所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