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李涛, 孙煖, 邬志辉
图文来源:华中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关键词: 疫情 ; 高校应届毕业生 ; 用人单位 ; 就业 ; 实证研究
作者简介:
李涛,东北师范大学中国农村教育发展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2019)、《中国农村教育评论》副主编兼执行主编。
目录概览
一、文献综述与评论二、综合调查及样本数据情况三、2021年已就业毕业生群体的就业特征变化了吗?四、2021年未就业毕业生群体的就业特征变化了吗?五、用人单位的招聘状况有改变吗?六、2021年高校毕业生对学校就业指导的期待有变化吗?七、2021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影响因素发生变化了吗?
2022届高校毕业生规模预计达1067万人,就业是最大的民生,继续做好“六稳”“六保”重中之重依然是排行首位的“就业”工作。虽然国民经济呈持续稳定恢复态势,但不确定和不稳定的因素仍然较多,就业形势依然复杂艰巨,面临诸多挑战,例如就业总量压力不减、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疫情影响复杂多变,这亟需采取积极措施,稳定就业岗位、拓宽就业渠道、强化职业培训、保证兜底帮扶。青年就业历来是世界性难题,已有研究发现15岁—24岁青年失业概率是25岁以上成人的3倍(International Labour Office,2020),因此尽管就业工作千头万绪,但核心依然是要切实抓好高校毕业生等重点青年群体。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大学生就业问题,把它作为经济工作和解决民生问题的重点,出台了一系列促进和保障就业的优惠政策,但高校毕业生保就业工作仍然亟需全社会共同努力。
一、文献综述与评论
2021年,中国在2020年扩大各类政策性岗位规模的基础上,继续保持公务员、中小学、幼儿园等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招录规模基本稳定,鼓励扩大企业吸纳高校毕业生的相关政策一直持续进行,例如:对中小微企业招用毕业年度高校毕业生的,给予一次性吸纳就业补贴;国有企业则要连续两年扩大招聘高校毕业生的规模,并且不得随意毁约。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健全完善促就业政策体系、积极开发开拓岗位、创新开展就业指导服务、全力帮扶困难群体,努力拓宽校园招聘主渠道,搭建就业创业供需对接平台。在教育部会同国资委、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等举办的“国聘行动”中,国有企业已累计为高校毕业生提供岗位63.2万个,公务员考录时间提前约2个月,全部招录工作7月基本完成,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公开招聘工作在8月15日前确保完成,力促 2021届高校毕业生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
社会舆情对2021年中国就业形势总体持乐观态度,以用工需求回暖为主流判断,但依然存在就业区域性不匹配和季节性困难、行业间就业分化明显等问题。中国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前程无忧”早在2020年末就发布了《2021大学生就业形势报告》,他们通过对招聘雇主(受访雇主主要来自各行业的领先雇主)发送调查邀请,对2021年大学生就业形势提供预测②。调研发现:67.1%的民营企业雇主计划增加2021届大学生招聘,其中计划招聘量增长在5%—10%的最多,占总受访民营企业的35%,计划增长量在5成以上的也有13%,基于新业务的招聘超过了成熟业务的用人。国有企业和跨国公司计划增加2021应届高校毕业生招聘的雇主比例分别是58.5%和44.7%(中国网,2020)。从数据来看,2020年末出炉的该份报告对用人单位提供给2021年应届毕业生的岗位规模预测较为乐观。
随着2021年高校毕业季的到来,部分人力资源咨询或招聘公司陆续发布了2021年高校应届毕业生就业相关调研报告,尝试从不同角度观察发现2021年毕业生就业状况与特征,如:“智联招聘”5月11日发布的《2021大学生就业力调研报告》、“中智咨询”6月10日发布的《2021年应届生招聘与薪酬管理调研报告》、“58同城”6月16日发布的《2021年高校毕业生就业报告》 、“BOSS直聘研究院”6月16日发布的《2021应届生就业趋势报告》、“前程无忧”6月16日发布的《2021校园招聘白皮书》。
“智联招聘”于2021年5月率先发布的《2021大学生就业力调研报告》主要聚焦“就业去向”“就业期待”“求职心态”和“求职进展”,数据截止采集时间是2021年4月中旬,报告显示:在就业去向方面,专科生和本科生提升学历意愿强烈,超两成“双一流”院校毕业生决定深造,中高收入家庭毕业生自雇佣倾向更高;在就业期待方面,应届毕业生期待薪酬较2020年提高,集中于4000-6000元区间,毕业生最期待进入互联网企业,对国企和国家机关热衷度提高,求稳心态加剧;在求职心态方面,总体平和,更注重现实,薪资、稳定和落户等因素权重提高;在求职进展方面,到数据采集截点,求职毕业生中62.80%已获得录用通知,18.30%毕业生已签约,近四成“双一流”院校求职毕业生已签约,好于普通本科院校,工学毕业生录取率接近七成,八成签约毕业生与专业对口(新华网,2021)。
“中智咨询”于2021年6月10日发布了《2021年应届生招聘与薪酬管理调研报告》,该调研报告系“中智咨询”联合中智预才网校园招聘平台于2021年5月开展的应届生就业与薪酬问题调研。调研报告显示:截至2021年5月底,半数应届生已签约,近四成应届生正在积极求职;有应届生招聘计划的企业比例增长,已回升甚至超过2019年同期水平,77%的企业有2021届校园招聘计划,招聘需求回暖但难度增加;四成企业2021年校园招聘需求增加,民企、高科技行业扩招明显;超半数企业上调应届生起薪,平均涨幅为9%;应届生求职首选一线城市,二三线城市人才吸引仍存挑战;应届生毁约率达到27%,主动离职率达到25%,相比2020年均大幅反弹,人才流动加速(搜狐网,2021a)。尽管该调研报告提供了诸多有趣的新发现,但鉴于收集的学生有效样本仅531份,学生样本数明显偏少,因此报告结论的可代表性难免存疑。
此后,“58同城”“BOSS直聘研究院”“前程无忧”三家机构于2021年6月16日同一天正式发布就业相关调查报告。“58同城”发布的《2021年高校毕业生就业报告》显示:2021年高校毕业生成功就业仅三成,即34%的毕业生找到工作;已就业大学生中,约83%的毕业生找到了与所学专业对口的工作机会,专业对口性更强;上海等一线城市和成都等新一线城市是不少毕业生就业地的首选;已就业毕业生平均税前月薪达8720元,薪资低于毕业生预期,自媒体/网络主播等新兴职业待遇“水涨船高”;IT/通信/电子/互联网行业最受毕业生青睐;95后占比毕业生群体的75%,更倾向于工作稳定的行政/后勤/文秘类岗位;学历越高,就业率也会相对较高, 在后疫情时代,七成毕业生就业“求稳”,在就业地和从业领域方面,仍旧趋向于保守(新浪网,2021)。“BOSS直聘研究院”发布的《2021应届生就业趋势报告》随机分层抽取了350万2021年高校应届生样本,从招聘需求、薪酬特点和就业趋势方面表明:2021年应届生春招回暖,招聘需求同比增长52.5%;一线城市应届生岗位规模占比下降25%,新一线城市成为应届生就业吸纳主力;2021应届生春招季校招岗位的平均招聘薪资为6112元,同比增长4.7%,继续保持连年小幅增长的趋势,2021年应届生的平均期望薪资为6030元,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不同规模企业的应届生招聘需求普涨四成以上,应届生高度青睐现代服务业,对小微企业的关注回温(搜狐网,2021b)。“前程无忧”通过在线问卷和电话访谈的形式收集了近十万 2021届毕业生样本数据,其发布的《2021校园招聘白皮书》数据显示:参调学生的就业率是近三年来最低,超九成应届留学生已经回国(搜狐网,2021c)。显然,不同机构所发布研究报告基于不同的数据采取截点、抽样方法、样本数量和观察视角,同时又基于互联网平台调研不可避免地样本同质化技术偏失,因此在调研报告结论发现中难免既存有共识也存有矛盾,这些共识不一定为真,矛盾也不一定为假。例如,对毕业生就业率的不同判断、对用人单位招聘岗位提供数量和招聘需求增减的不同判断、对毕业生求职首选地的不同判断、对期待薪资和实际薪资数据的不同判断等等都存在一定差异和共识,当然也存在就业数量提供和招聘需求增加但就业率却较低的矛盾,这提醒本课题组务必要摒弃平台数据收集同质化样本抽取误区去更直接面对不同毕业生群体展开抽样。
分析当前不多的研究成果,总体呈现出三大不足:一是当前研究以各类报刊发布的“新闻报道”和招聘机构发布的“调研报告”为主,学术研究明显不足,就业研究的碎片化和表层化趋势明显,存在较为突出的唯就业论就业的现象,缺乏深入的系统性综合分析;二是唯单一主体展开研究,如研究毕业生就业就只研究毕业生,研究用人单位岗位提供就只研究岗位提供,研究高校就业指导服务就只研究高校就业指导服务,缺乏三者之间系统性的功能性联动研究,但就业毕竟是一个涉及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系统工程,学生端、高校端和雇主端三者在研究层面需要形成紧密的互动链条;三是既有研究还是以截点研究为主,很少关注动态变化和时段比较。鉴此,本研究关注系统性分析、紧密建构真实就业世界中学生端、高校端和雇主端互动链接关系,不仅关注2021年度的高校应届毕业生就业,也在与2020年就业数据对比中关注中国就业变迁。
二、综合调查及样本数据情况
本次调研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东北师范大学中国农村教育发展研究院“疫情背景下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综合调查”课题组的第二轮调研数据,数据采集时间为2021年6-8月,共历时两个半月,覆盖全国34个省级行政区,共收集到高校毕业生有效问卷10043份、高校问卷465份、用人单位问卷320份。男性毕业生问卷共3287份,占32.73%;女性毕业生问卷6756份,占67.27%。调研样本横跨 了19-51岁的毕业生年龄群体(1970年—2002年出生),主要集中于 20-24岁(1997年—2001年出生)年龄组(占整个调研样本数据的88.14%),25岁及以上年龄组占10.21%,19岁及以下年龄组仅占1.65%,其中,22岁(1999年出生)的比例最高,占31.83%。调研样本中本科学历占比最高,达到62.58%,其次为大专,占28.66%,研究生占8.76%(含硕士和博士,其中硕士研究生占8.29%、博士研究生占0.47%)。调研样本中农村户籍的毕业生有6164人,占61.38%;城镇户籍的毕业生有3879人,占38.62%。毕业生所就读的学校层次为普通本科高校的最高(占50.36%),随后依次为高职高专(20.56%)、省属重点高校(16.79%)、“双一流”建设高校(10.21%)、全国重点高校(2.08%),覆盖综合、师范、理工、财经、医学、农林、艺体、政法、军校九种学校类型。所在专业的学科层次为非一流或重点的普通学科最高,占52.66%,其次为校级重点学科(17.11%)、省部级重点学科(13.54%)、“双一流”建设学科(9.45%)、国家重点学科(7.24%)。学科覆盖14个学科门类中除“军事学”和“交叉学科”以外的其他全部12个学科门类,依次为:工学(20.63%)、教育学(18.17%)、理学(13.85%)、管理学(11.54%)、经济学(9.99%)、文学(9.23%)、医学(6.33%)、艺术学(5.92%)、法学(2.93%)、农学(0.58%)、哲学(0.45%)、历史学(0.33%)。受调样本中目前已就业人数为5494人,占54.70%,未就业人数为4549人,占45.30%。对2021届毕业生毕业季各种压力来源感受的调查发现:找工作的压力值得分最高,达到63分,其次是经济压力,61.56分,毕业论文(毕业设计)是52.98分,考研复试是36.15分,能否如期毕业是39.92分,不能按时到已签约单位报到是32.55分。
这与2020年找工作、经济压力、毕业论文(毕业设计)、能否如期毕业、不能按时到已签约单位报到和考研复试的位序基本类似,能否如期毕业和不能按时到已签约单位报到的压力值随着疫情的常态化防控减小了。
高校问卷共回收465份,样本学校较为均衡地覆盖了理工、农林、医学、师范、政法、财经、综合等不同类型高校(仅军校和艺体未包括)。当前有49.89%的样本高校就业率在60%以上。样本高校中有一流大学建设高校6所(1.29%)、一流学科建设高校6所(1.29%)、省属重点高校34所(7.31%)、普通本科高校96所(20.65%),高职高专323所(69.46%)。
用人单位问卷共回收320份,单位规模在1000人以上的占32.19%、501-1000人的占8.13%、101-500人的占21.88%、51-100人的占16.25%,50人以下的占21.56%。根据国家统计局《统计上大中小微型企业划分办法(2017)》,课题组根据“从业人员”“营业总额”“资产总额”三项指标进行分类,本次样本单位大型企业占33.33%、中型企业占26.87%、小型企业占28.36%、微型企业占11.44%。所属行业分布前五项分别为:教育;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批发和零售业;制造业;金融业。从单位性质来看,排行前三位的是民营企业、高等教育单位、国有企业。
2021年受调用人单位样本性质
三、2021年已就业毕业生群体的就业特征变化了吗?
2021年全国调研样本数据中已就业人数为5494人,2020年人数为2280人,相比于2020年就业数据,他们总体呈现出如下特征:
1. 就业流向依然以国内就业为主。排名前三项的毕业生就业去向分别是:签约国内工作(72.70%)、已获国内升学录取(15.09%)和自由职业(8.83%)。其他依次为:自主创业(1.66%)、应征入伍(1.02%)、境外留学(0.38%)、出国或出境工作(0.33%)。相比于本课题组2020年应届毕业生就业数据,2021年已就业毕业生就业去向中“已获国内升学录取”的比例提升了12.39%,“签约国内工作”的比例下降了11.80%,其他项两年来大致持平。
2. 新一线城市依然是就业首选地。2021年应届毕业生就业选择城市占比由高到低依次为:新一线城市(32.40%)、地级市(22.70%)、二线城市(20.24%)、县城(11.08%)、一线城市(8.55%)、乡镇(4.24%)、国外(0.38%)、村屯(0.29%)和港澳台(0.11%)。
3. 教育继续成为已就业毕业生选择最高的行业。已有研究发现,2019年“教育”首次成为高校毕业生占比最大的行业,达到12.5%,预计未来将保持这一势头(岳昌君,2020a)。本课题组2020年第一轮调研数据发现2020年毕业生就业选择中教育行业位居首位(李涛,孙煖,邬志辉,单娜,2020)。2021年受调样本数据中已就业毕业生调研样本中选择行业最高的依然是教育,随后由高到低依次是: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8.55%);制造业(8.05%);卫生和社会工作(6.95%);建筑业(5.42%);金融业(4.99%);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4.71%);文化、体育和娱乐业(4.62%);批发和零售业(4.02%);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3.17%);农林牧渔业(2.55%);电力、热气、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2.38%);房地产业(2.09%);租赁和商务服务业(1.89%);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1.87%);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1.75%);住宿和餐饮业(1.60%);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0.76%);军队(0.6%);采矿业(0.36%)和国际组织(0.07%)。进一步研究发现:教育是12个受调学科中毕业生就业期待与专业所学一致性最高的行业。
4. 近五成毕业生签约税后薪酬每月3001-5000元。税后薪酬(包括工资和能折算为现金的福利等)由高到低依次为3001-5000元(47.38%)、3000元以下(24.74%)、5001-8000元(20.54%)、8001-12000元(5.36%)、12000-20000元(1.38%)、20001元以上(0.60%)。这与2020年应届毕业生就业调研数据大致持平,具体而言:2021年毕业生税后薪酬每月5001-8000元、3001-5000元的比例分别较2020年略低了2.26%、1.52%;3000元以下、8001-12000元、12000-20000元、20001元以上的比例分别略高了2.74%、0.26%、0.48%和0.20%。
5. 就业岗位与专业总体对口率显著提高。2021年已就业毕业生认为就业岗位与本专业很相关或比较相关的比例增加,达到了69.19%,这高出2020年(63.10%)六个百分点。该群体有15.99%认为一般相关,有14.83%认为比较不相关或很不相关,低于2020年(20.10%)近六个百分点。
6. 就业满意度保持高位略有下滑。进一步研究发现,2021年毕业生总体满意度达到92.14%,略低于2020年93.30%的满意度。其中选择“很满意或满意”的占47.13%,比2020年高2.13%;选择“基本满意”的占45.01%,比2020年低3.29%;不满意的占6.88%,很不满意的占0.98%,分别略高于2020年0.98%和0.28%。
7. 成功求职的途径更加丰富。2021年已就业毕业生成功求职的主要渠道由高到低依次为:学校组织的现场招聘会(24.60%)、用人单位网站发布的招聘信息(23.31%)、父母及亲友推荐(15.83%)、专业化的招聘求职网站或APP(12.70%)、学校网站发布的就业信息(6.32%)、其他(包括定向就业、自主就业等)、校方(包括导师)的直接推荐(4.51%)、校外的现场招聘会(3.75%)、参加线上招聘会(2.92%)。
8. 考虑离职率略有上升。签约后是否考虑离职与就业满意度直接相关,会直接影响到岗稳定性。2021年已就业毕业生考虑离职的比例为10.54%,高于2020年6.70%;不考虑离职的占61%,低于2020年的68.90%;不确定的为28.47%,高于2020年的 24.40%。考虑离职的原因中最重要的原因是找到更好的工作(59.11%)。随后由高到低依次是受疫情影响而考虑升学(12.71%)、家庭原因(10.81%)、其他(如自身无法适应、薪酬低等因素占10.59%)、疫情影响觉得该用人单位或行业发展前景堪忧(6.78%)。
四、2021年未就业毕业生群体的就业特征变化了吗?
2021年全国调研样本数据中共包含未就业人数为4549人,2020年为11458人,2021年未就业应届毕业生较2020年毕业生呈现出以下特征:
1. 自感疫情因素对就业影响程度显著降低。2021年调研样本中未就业应届毕业生自感未能就业的主要原因由高到低依次为:一直忙于准备升学而把找工作的事情暂时搁置(36.60%)、实践经验不足(31.26%)、备考公招考试暂未被录取(26.31%)、知识储备不足(23.65%)、自身专业受限(16.07%)、无强烈求职欲望想再等等看(14.27%)、招聘信息获取渠道较少(11.65%)、其他(9.54%)、没有自己感兴趣的招聘的企业和岗位(9.14%)、父母认为疫情未结束担心外出工作存在风险(4%)、疫情影响暂时无法外出实习(3.34%)。相比于2020年疫情对毕业生就业的严重影响,2021年疫情对于未就业的影响显著降低,“疫情影响暂无法外出实习” 2020年排名毕业生诸项未就业原因第二(27.3%),但2021年已降至最末,仅占3.34%。
2. 就业期待位次发生明显改变,体制内就业期待倾向明显。2021年调研样本中考公务员或事业单位的比例显著增加,达到40.47%,成为未就业毕业生的首选期待。其次由高到低依次是国内升学(20.44%)、企业求职(18.27%)、自由职业(6.92%)、自主创业(4.90%)、暂不就业(3.67%)、参军入伍(2.29%)、其他(1.63%)、出国或出境(1.41%)。2020年,未就业毕业生的首选期待是企业求职(42%)、第二期待是考公务员或事业单位(32.80%)、第三期待是国内升学(10.70%)。可见,尽管两年来排名前三项就业期待稳定为“考公务员或事业单位”“国内升学”和“企业求职”三项,但期待位次发生了明显改变,从期待企业求职向期待考公务员或事业单位、国内升学转移,体制内就业期待倾向明显。
3. “三支一扶”和“特岗教师”是报考意愿最强烈的基层就业项目。未就业毕业生报考国家、地方基层就业项目比例最高的前三项是:“三支一扶”(38.84%),特岗教师计划(37.66%)、大学生村官选调生(29.06%)、其他(27.15%)、西部计划(25.10%)、农技特岗计划(10.11%)。2020年,报考最高的前三项由高到低是:特岗教师计划、“三支一扶”和西部计划。总体而言,“三支一扶”和“特岗教师”是两年来未就业毕业生报考基层就业项目最为稳定的前两项,仅存在位次的略微调整。
4. 公考和升学失利者复考意愿更加强烈。对于今年已参加升学考试的毕业生而言,如果今年升学(考研或考博)失利,将有63.55%选择第二年继续报考,这略高于2020年63.30%的比例。对于今年已在考公务员或事业单位的未就业毕业生而言,若考试失利,将有61.22%的比例准备将档案留在学校暂不就业以便于应届毕业生身份继续备考,高于2020年52.40%的同类数据。可见,公考和考研考博失利者复考意愿更加强烈。
5. 最重要的求职途径是学校组织的现场招聘会。2021年未就业毕业生主要求职选择渠道由高到低依次为:学校组织的现场招聘会(59.07%)、学校网站发布的就业信息(51.15%)、专业化招聘求职网站或APP(40.95%)、校方(包括导师)的直接推荐(33.72%)、父母及亲友推荐(32.60%)、校外的现场招聘会(22.88%)、参加线上招聘会(17.83%)、其他(2.51%)。很明显,相比于2020年而言,未就业毕业生求职选择渠道中的“学校组织的现场招聘会”已从47.90%增加到59.07%,代替“学校网站发布的就业信息”成为2021年首选。
6. 薪酬待遇超过工作地点成为最被看重的就业因素。课题组对未就业毕业生求职时考虑因素做了平均综合得分计算(5分为最高,0分为最低),发现2021年薪酬待遇得分最高(4.23分),第二是工作地点(4.07分),随后是工作稳定(2.95分)和行业前景(2.41分),最后是个人兴趣(2分)和工作压力(1.38分)。这与2020年调研数据大致相似,唯一差别是工作地点(4.71分)和薪酬待遇(4.34分)分列一二,而2021年二者的位次有所调换,薪酬待遇超过工作地点成为最被看重的就业因素。
7. 期待薪酬总体显著提高,未就业毕业生期待薪酬和已就业毕业生实际薪酬之间的差距在扩大。2020年有41.80%的未就业毕业生期待薪酬是3001-5000元,到2021年有41.33%的未就业毕业生期待薪酬达到5001-8000元,分别作为当年度毕业生的首选薪酬段。1000-3000元、3001-5000元这一相对低期待薪酬段的选择比例已从4.4%和41.8%分别降低到2.29%和29.52%,相反8001-10000元、10001-15000元、15001以上三组高期待薪酬段比例则总体上升明显,从2020年的9.2%、2.4%、2.3%分别上升到了13.78%、 4.77%和8.31%。与2020年疫情前相比,也总体呈现出较为明显的总体提高。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已就业毕业生的实际薪酬两年来并没有出现明显提升,2020年和2021年两年实际薪酬近一半集中于3001-5000元(2020年为48.90%,2021年为47.38%),实际薪酬在5001-8000元段的比例甚至从2020年的22.80%下降到了20.54%,3000元以下的比例从2020年的22%上升到了2021年的24.74%,可见两年来未就业毕业生期待薪酬和已就业毕业生实际薪酬之间的差距在扩大,在薪酬待遇已成为最被看重就业因素的当下,未就业毕业生理性调整自身期待薪酬预期,是实现成功就业的关键,这是一个值得高度关注的事实。
8. 新一线城市超越二线城市成为未就业毕业生首选就业期待工作地,向县级及其以下基层就业的期待比例大致持平。2021年未就业毕业生期待工作地由高到低依次为:新一线城市(38.36%)、二线城市(29.88%)、地级市(12.86%)、一线城市(10.55%)、县城(5.98%)、乡镇(1.49%)、村屯(0.37%)、国外(0.37%)、港澳台(0.13%)。2020年该数据由高到低依次为:二线城市(32.11%)、新一线城市(28.39%)、地级市(19.73%)、一线城市(11.57%)、县城(6.52%)、乡镇(1.08%)、国外(0.30%)、村屯(0.20%)、港澳台(0.20%)。2020年疫情发生前该项数据各项排序与2020年疫情发生时完全类似,即:二线城市(31.37%)、新一线城市(29.12%)、地级市(18.13%)、一线城市(14.08%)、县城(5.68%)、乡镇(1.10%)、村屯(0.22%)、国外(0.20%)、港澳台(0.10%)。总体而言,新一线城市超越二线城市成为2021年未就业毕业生的首选期待工作地,其他期待就业工作地排序大致类似。未就业毕业生期待向县级及其以下基层就业的比例大致持平,从2020年的7.80%略增到2021年7.84%。
9. 职能类型岗位依然是未就业毕业生的首选期待岗位。2021年未就业毕业生期待的岗位类别由高到低为:职能类型岗位(如行政、人事、财务、公务员等)、技术研发类型岗位(如研发工程师、测试、教师等)、管理类型岗位、运营策划类型岗位(如运营、产品、设计等)、其他岗位、营销类型岗位(如销售、电销、市场等)、服务类型岗位(如客服、服务员、店员等)、生产操作类型岗位(如制造业生产岗位等)。与2020年相比,职能类型岗位依然是首选期待岗位,从37.7%上升到了41.22%。
10. 中初等教育单位成为最受期待,对民营企业的期待位次明显下降。中初等教育单位、国有企业和党政机关是2021年未就业毕业生选择排行前三位的期待单位性质,分别占20.36%、18.03%和15.83%。随后依次由高到低为:高等教育单位(14.71%)、其他事业单位(9.85%)、科研设计单位(5.21%)、民营企业(4.73%)、医疗卫生单位(4.31%)、三资企业,即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外商独资经营企业(3.19%)、城镇社区(1.76%)、部队(1.49%)、农村建制村(0.55%)。这与2020年疫情前和疫情后都存在较大差异,2020年疫情前和疫情后排行前三均是国有企业(22.2%;21.6%)、中初等教育机构(18.4%;18.9%)和医疗卫生机构(13.2%;13.2%),随后才依次是党政机关(9.3%;9.8%)、民营企业(9.2%;9.3%)、高等教育机构(8.4%;7.9%)、三资企业(4.9%;4.3%)、科研设计单位(4.2%;3.7%)、城镇社区(0.7%;1.1%)、部队(0.6%;0.7%)和农村建制村(0.3%;0.4%)。
高校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表现出明显的“爱国爱事业”特点,但这些单位的就业吸纳能力有限,自2011年开始,以上三类单位类型的就业占比都在50%以下,并呈现总体下降趋势(岳昌君,2021b)。值得注意的是民营企业由9.3%下降到了4.73%,从第五位下降到了第七位,中初等教育单位由第二位变为了首位,这与疫情后毕业生对就业稳定性和体制内就业倾向直接相关。2020年到2021年间的变化与2019年到2020年的变化完全不同,2019年11月和2020年3月“中国大学生追踪调查(PSCUS)”项目对全国19所高等学校3030名应届毕业生展开的两轮追踪调查数据结果显示:疫情前后应届毕业生选择事业单位就业比例下降,而选择去企业就业的比例上升,疫情后私营企业比例上升6个百分点(李春玲,2020)。
1. 用人单位招聘计划在压缩。调查样本中,用人单位在2021年有应届毕业生招聘计划的占77.18%,这低于2020年90.90%的同类数据。具体而言,不受疫情影响有招聘计划且按原计划招聘的占51.25%,有招聘计划但缩减了招聘规模在20%以内、21%-50%、51%-70%、71%以上的分别占7.81%、5.63%、3.44%和1.88%;有招聘计划且扩大了20%以内、21%-50%以上的分别占2.5%和2.81%。2021年无招聘计划的用人单位占到7.19%,高于2020年的2.6%。值得特别注意的是,2021年尚不明确是否有招聘计划的用人单位比例出现了明显上涨,从2020年的3.10%上升到了15.63%。事实上,2020年为了保就业而过量释放的招聘潜量,在2021年后究竟存有多大空间,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2. 用人单位裁员率在上升。受调样本中有69.69%的用人单位表示不会裁员,有8.75%、3.13%和2.19%的用人单位计划分别裁员20%以内、21%-50%以及51%以上,尚不确定的有16.25%。这事实上比2020年裁员幅度更大,2020年调研数据中有80.40%企业表示不裁员,仅4.80%和1.70%的用人单位计划分别裁员在20%以内和21%-50%之间,无企业计划裁员占比51%以上。
3. 用人单位薪酬水平在增加。2021年用人单位调研样本中,共有36.25%的用人单位提供的月工资均值在5001-8000元,随后有27.50%、13.13%、11.56%的用人单位提供的月工资均值分别为3001-5000元、8001-10000元、1000-3000元,仅仅有 8.13%和3.44%的用人单位给应届毕业生提供的月工资均值达到10001-15000元和15000元以上,用人单位待遇水平提供总体要高于2020年。此外,用人单位为毕业生提供了更加完善的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工伤保险、住房公积金等保障体系。
4. 用人单位招聘标准在提高。受调样本中发现八成用人单位认为疫情以来自身招聘标准在提高,这主要体现在对应届毕业生从单纯“学历要求”向“学历和能力要求”并重的转变,在同一招聘岗位学历要求逐年提高的基础上,对应届毕业生综合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用人单位认为最看重应届毕业生的能力由高到低依次是:沟通表达能力(85.94%)、专业技能(65.31%)、解决问题能力(61.56%)、自我管理能力(44.69%)、创新能力(34.06%)、合作能力(34.06%)、信息搜集处理能力(27.19%)、大数据应用能力(18.19%)、外语能力(12.19%)。
六、2021年高校毕业生对学校就业指导的期待有变化吗?
1.满意度评价大致持平,仅一成不满意。2021年低于一成毕业生对学校开展的就业指导工作不满意(含不满意和很不满意),五成左右毕业生对学校就业指导服务满意(含满意和很满意)。数据表明,2021年毕业生对学校提供的就业信息数量最满意,达到了53.43%;其他满意度由高到低依次为:就业创业政策宣传(51.99%)、就业手续办理流程(50.72%)、对就业困难和家庭经济困难及残疾毕业生特殊帮扶(50.20%)、开设线上双选会(49.50%)、线上就业指导培训和咨询答疑(49.45%)、多开设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课程(48.74%)。有四成左右的毕业生认为学校展开的就业指导服务一般。“开展线上双选会”是被认为最一般的就业指导提供。2020年也是低于一成毕业生对学校疫情期间就业指导服务表示不满意(含不满意和很不满意),五成以上毕业生对学校疫情期间就业指导服务满意(含满意和很满意),有四成毕业生表示学校疫情期间就业指导服务一般,与2020年调研数据相比,2021年毕业生对学校就业指导工作态度大致持平,总体良好。
2. 未来高校就业指导应优先聚焦对毕业生“线上就业”的帮助。在疫情背景下,线上招聘和求职已经成为各方重要的就业方式。事实上,根据平均综合得分计算,用人单位招聘渠道使用频率排序得分依次是:专业线上招聘平台(4.01分)、本单位网站(2.95分)、高校网站(2.87分)、线下招聘会(2.77分)、线上招聘会(2.63分)、线下宣讲会(1.67分)、线上宣讲会(1.65分),在线发布信息和视频双选会被用人单位认为是线上招聘诸多形式中效果最好的两项。但线上招聘遇到的主要困难是:参与人数过少、线上平台卡顿、无法进行网上签约、招聘形式不被求职者认可。对线上招聘的评价,仅有37.82%的用人单位认为相对线下招聘更倾向于网络招聘,仅37.19%的用人单位认为网上签订就业更加方便便捷。在具体招聘过程中,用人单位遇到的具体困难由高到低依次是:线上面试对毕业生了解有限(45.63%)、符合岗位要求的应聘者少(42.81%)、毕业生面试的到位率低(41.88%)、求职人数减少(39.69%)、入职率低(30%)、其他(6.56%),用人单位首位困难便是线上面试。针对线上招聘,高校就业指导服务部门有50.11%认为线上招聘比线下招聘效率更高,有44.42%认为效率相当,仅5.38%认为线上招聘效率低于线下招聘。44.52%的高校就业指导服务部门认为相比于线下招聘会更倾向于组织线上招聘会,47.96%认为组织线上和线下招聘会没有倾向性,仅7.53%认为相比线上招聘会更愿意组织线下招聘。
2021年共有64.81%受调毕业生浏览招聘网站招聘信息并投递简历、49.14%参加过线上招聘会、30.64%参加过线上视频面试、29.53%参加过线上宣讲会。另外有4.33%的毕业生参加过其他类型的线上求职,如线上笔试等。应届毕业生对线上求职持明显的正面态度,认为利大于弊,有66.19%的毕业生认为线上求职可避免奔波比较方便、56%认为选择多铺盖面广、45.39%认为效率高,这些优势总体体现出毕业生对线上求职的便利性、普惠性与效率性认同。但也存在一些弊端,例如,有27.81%的毕业生认为面试过程容易出现网络状态不佳而影响面试效果;22.17%认为相比线下线上求职成功率较低;19.54%认为线上面试视频不上镜影响求职第一印象;18.42%认为技术与服务体系不完善。2021年应届毕业生最希望获得的就业指导服务由高到低依次是:学校加强线上就业指导培训咨询和答疑(63.32%)、提供更加充足的招聘信息(50.41%)、多开设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课程(44.92%)、开展各级各类线上双选会(38.83%)、希望延长档案留在学校时间(34.81%)、简化就业手续办理流程(33.33%)、对就业困难和家庭经济困难及残疾毕业生加大特殊帮扶(32.98%)、就业创业政策宣传(26.76%)。2021年应届毕业生希望“学校加强线上就业指导培训和咨询答疑”超过了“学校提供更加充足的招聘信息”成了最希望获得的首位就业指导服务,比2020年56.50%的选择比例高了6.82个百分点。鉴于上述综合因素,未来优化高校就业指导应优先聚焦到对毕业生“线上就业”的帮助上。3. 高校就业指导专职教师有了明显增长,但专业化水平提升依然任重道远。在疫情背景下,高校为促进就业所采取了积极举措,这些积极举措主要集中于:积极宣传推广国家对就业创业的新政策(59.78%)、加强校企合作并提供更多就业岗位(53.12%)、开发校友资源增加就业岗位(48.60%)、专业对口扶持毕业生创业项目(40.22%)、设立疫情专项就业基金(29.89%)、增加本校科研助理岗位(27.74%)和其他(网络平台就业线上推广等)(15.05%)。数据表明绝大多数高校都提供了就业指导的网络课程,课程内容主要包括:职业生涯规划(74.62%)、就业指导(73.33%)、创业类课程(59.14%)、职业核心能力培养(48.82%)、宏观就业形势分析(43.66%)和其他(7.10%)。可见,提供网络课程的高校中有七成以上就业指导课程中包含有“职生涯规划”课程和“就业指导”课程。但毕业生最不满意高校的就业指导服务缺失“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课程。显然,这是一个值得进一步研究的矛盾点。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要获得更高的满意度显然更需要针对性地个别帮助与辅导。这有赖于学校针对有特殊问题学生展开个别辅导和针对部分学校同类问题展开团体辅导,但课题组针对该项就业指导的调研发现,针对有特殊问题学生的个别辅导和针对部分学生同类问题的团队辅导总体依然不高,尽管2021年数据较2020年已有了显著提升。因此,高校就业指导服务部门在群体指导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个别辅导和团体辅导的比重依然是重点工作。显然,这对就业指导服务部门的师资数量和质量提出了新要求。从数量上看,相比2020年,2021年高校就业指导专职教师有了明显增长,有24.95%的高校就业指导专职教师小于或等于3人、26.45%是4-5人、19.57%是6-10人、29.03%大于10人。2020年此类数据比例依次为:34.60%、30.90%、18.18%、16.36%,有65.6%的高校就业指导专职教师在5人及以下,而2021年只有51.40%的高校就业指导专职教师在5人及以下⑤。因为2021年专职教师数量的提高使兼职教师数量出现了明显降低,2021年分别有21.29%、11.18%、23.87%、43.66%的高校的就业指导兼职教师超过25人、16-25人、11-15人、10人及10人以下,2020年同类数据分别是38.18%、14.55%、23.63%、 23.63%。从质量上看,2021年高校就业指导教师中取得就业指导相关资质证书(如GCDF、生涯规划师、职业指导师、就业指导师等资格证书)高于80%、61%-80%、41%-60%、21%-40%、低于20%的比例分别是16.56%、12.26%、16.99%、24.52%和29.68%。仅45.81%的高校的就业指导服务部门教师取得相关资质证书在40%以上。因此,强化高校就业指导服务部门工作队伍的专业化水平依然任重道远(图2)。
2021年受调高校对毕业生就业群体指导、团体辅导、个别辅导情况
七、2021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影响因素发生变化了吗?
2021年疫情背景下影响中国高校应届毕业生就业的核心因素究竟是什么?与2020年有什么区别?表2是统计分析中具体的变量说明。课题组对学生问卷中可能影响就业的变量选项进行了前期相关分析和卡方检验,进而筛选出相关分析和卡方检验中相关性较好的变量为自变量,其分属于生理因素、家庭因素、组织因素、个人因素变量维度,以毕业生样本中是否就业作为因变量,将签约国内工作、自由职业、国内升学已录取、资助创业、应征入伍、出国或出境都算作已就业,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性别、户籍、家庭经济状况、学校类型、学校层次、学科类型、学科层次、个人学历、学业成绩、创业意愿等变量在不同类别间对就业的影响存在一定的差异。
1. 从生理因素变量维度来看,性别依然对就业影响显著,男性比女性更具优势。2021年大学女性应届毕业生成功就业概率比男性应届毕业生就业概率低,女性就业优势仅为男性就业的0.785倍。
2. 从家庭因素变量维度来看,农村户籍、非经济困难家庭比城镇户籍、经济困难家庭的毕业生更具成功就业优势。户籍和家庭经济状况对毕业生就业存在显著影响,农村户籍比城镇户籍毕业生就业概率高,前者是后者的1.160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为非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就业优势比的0.886倍。
3. 从组织因素变量维度来看,学校类型、学校层次、学科类型、学科层次对就业存在显著影响。从学校类型来看,以理工类高校为参照组,医学类、师范类高校应届毕业生成功就业概率比理工类高校毕业生更高,分别是理工类高校的2.213倍和1.267倍,财经类和农林类高校显然比理工类高校应届毕业生成功就业概率低,仅为其0.564倍和0.298倍。综合类、其他类(政法类、军校类、艺体类)高校与理工类高校相比,毕业生就业不存在显著优势。从学校层次来看,以“双一流”大学为参照组,高职高专应届毕业生成功就业概率优势仅仅是其0.494倍,显然双一流大学具有明显优势,非“双一流”重点高校、普通本科院校应届毕业生尽管就业概率低于双一流大学毕业生,但不存在显著差异。从学科类型来看,以人文学科为参照组,工科、农医和经管三类学科的毕业生成功就业概率高于人文学科毕业生,分别是人文学科毕业生就业优势的1.563倍、1.415倍和1.377倍,社科和理科类毕业生成功就业概率低于人文学科毕业生,就业优势仅为0.747倍和0.708倍。从学科层次来看,以国家“双一流”学科为参照组,就读普通学科毕业生就业概率显然更低,仅为其0.742倍。
4. 从个人因素变量维度来看,个人学历、学业成绩和创业意愿均对就业有显著影响。从个人学历来看,2021年调研数据打破了过去传统意义上学历越高就业优势越明显的规律。以大专学历为参照组,本科毕业生就业概率低于大专毕业生就业概率,本科毕业生就业优势仅是大专毕业生的0.809倍;硕士毕业生就业概率较大专毕业生具有显著优势,就业优势是其1.436倍;博士毕业生尽管也存在优势,但并不存在显著性。从学业成绩来看,专业排名越靠前,成功就业的概率越高,2021年调研数据所呈现的这一规律较2020年更为明显,以专业前20%为参照组,专业排名20%-60%和后40%的毕业生仅仅是专业排名前20%毕业生就业优势的0.883倍和0.814倍。从创业意愿来看,以不考虑创业的毕业生为参照组,希望毕业就创业的毕业生成功就业概率更低,希望积累几年经验再考虑创业的毕业生成功就业概率更高,分别是不考虑创业毕业生就业优势的0.732倍和1.123倍(表3)。总体而言,与2020年调研数据相比,2021年疫情背景下影响中国高校应届毕业生就业的显著因素存有异同:共同点主要表现为男性比女性、经济非困难家庭比经济困难家庭、理工类高校比财经类和农林类高校、“双一流”大学比高职高专、人文学科比社科学科、国家“双一流”学科比普通学科、硕士学历比大专学历、专业排名前20%比专业排名20%-60%和后40%的毕业生更具有显著的就业优势。不同点主要表现为2021年农村户籍毕业生比城镇户籍毕业生就业概率更高;医学类和师范类高校应届毕业生比理工类高校毕业生就业概率更高;本科毕业生就业概率低于大专毕业生就业概率;农医学科就业概率高于人文学科就业概率等,这与2020年调研数据恰恰相反,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联系小编请添加微信 小F:185-1952-9838
关于我们:
北京成英公益基金会
我们的自由天空(OFS),
专业的民间乡村教育志愿者服务公益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