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3109阅读
  • 0回复

走访|故事讲到哪了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19-05-05
BY:刘娴婷
变&不变

变  学校、食堂和回家的路
“你喜欢住校是回家?”
”喜欢住校,因为学校的饭好吃!”
这样的对话是这些年走访中听过很多次的。还记得10年支教时住校的孩子,他们都是一周从家背一次白米和咸菜,然后一天的三顿饭就是白米饭配咸菜,对于正在长身体的孩子来说,真的很让人心疼。在几年后国家大面积推广了营养餐后,孩子们的饮食真的得到了极大的改善,虽然只有一个中餐,但是对于孩子们来说已经很满足了。
另一个让人欣喜的变化,就是通往山村的路。现在即便是很偏远的村子,基本上也都通了柏油路,这对于祖祖辈辈生活在大山里的人来说,真的提供了很多便利,对于志愿者来说也大大节省了时间和体力。同时,学校的硬件设施也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在一个村子当中,学校已经成为了标志建筑。

不变 昏暗的灯和成绩的困惑
这些年科技的进步让城市的生活发生了很多的改变,可以说生活中处处充满着科技。然而山里的生活仿佛静止了一般,在志愿者走访的很多家庭中,十年如一日屋子里只有一张凌乱的床还有熏黑的灶台,在昏暗的灯光下屋子显得格外的逼仄。
随着现在道路的越来越通畅,几乎有劳动能力的都出去打工了,留守儿童的问题也就越发突出。在十年前甚至更早就提到了很多次留守儿童的问题,后来这个词充满了争议,再到后来提到的人越来越少了,大家似乎已经习惯了这种现象,父母出去打工,留下孩子和老人在村中无人看管。然而仔细去想这样一个现象,并非正常。在城市中,家长唯恐孩子落在别人后面,从孩子出生的早教班到上学后的陪伴写作业,可以说孩子成长的每一步都和家长有着莫大的关系,可是那些留下来和老人一起生活的孩子呢?他们的童年是没有作业的压力,更没有无休止的课外班和看不完的课外书,他们有的是农活、做饭等等,这样生活谈何成绩?他们的成绩差,差到很多人无法想象,甚至有的人会说,我闭着眼睛蒙,选个ABC也能比他们的分数高,可是蒙的有什么意义?他们就是不会啊?怎么去提升成绩呢?

小学阶段是培养习惯,到了中学就开始各种面临人生的十字路口。这么多年来很多走访的志愿者都在思考一个问题,孩子们比较迷茫,不知道以后要怎么来选择,建议增加心理辅导。在孩子们的三观还没有完全建立之前,很多事情确实是需要人来引导,然而心理辅导并非一朝一夕,尽管志愿者们在每次走访中都尽量和孩子们多聊一些,可是收效并不大,该怎么去让更多的人跟踪到每一个学生,这也许才能让孩子的成绩得到更大提升。
    

                           记录者&参与者
震惊与习惯
  在每次的走访中,走访志愿者尤其是第一次走访的志愿者都有人会哭,不为别的,就仅仅看到孩子们生活的环境,再加上孩子们的遭遇。那种似乎在电视上才能看到的父母失踪、兄弟姐妹成群的桥段就活生生的出现在自己眼前,这样的冲击很难让一个人的情绪不去波动。然后震惊也好、感动也罢,有些感情的冲击感受的多了就会有另外一种感觉。我是个泪点及低的人,还记得开始走访的几次都是一边哭一边和其他志愿者分享我看到的孩子的家庭,然而见到的越来越多,我觉得自己的感情似乎有一些麻木了。听到其他志愿者分享这一个家庭有多艰难,我会觉得还有更艰难的,那种很难再被触动的心让我感到惶恐。我在想是不是我已经没有了敬畏感,或者我已经变成了一个记录者,而并非一个参与者。
新闻里最常提到的一个概念,叫做客观记录发生的事情。试问又有多少人做到客观?我们很难不带偏见的去记录一件事情,因为当你去做的时候就已经有了想要达到的目标。其实公益里也提到一个概念,就是要把自己抽身出志愿者的身份,然后来记录这些事情,然后传达给人们。这个概念其实也存在着争议,如果我们本身不带感情的去记录这些事情,那么我们的目的又是什么?只是在向外面的人来传达这个世界的生活吗?可是如果我们以参与者的身份加入到他们其中,我们就真的可以以上帝的视角来怜悯或者指导什么吗?显然这两者都是不可行的,更多的时候我们应该是两者的结合体,这样才能更好的完成每次体验。




我想我很快乐,当一个歌颂者
其实我们都明白,我们都无法真正去参与到别人的生活中,就像我们也无法真正参与到孩子们的世界。他们有他们的苦和乐,我们也一样,所以在这个世界中,我们始终是一个平等的地位。我们能做的就是记录孩子们的生活拿给心中有爱的人来看,然后珍惜每一个在路上的时光,和孩子们尽可能多的去交流去沟通,给他们种下一个颗善的种子。而我们自己也能成为更好的自己,去歌颂每一个值得歌颂的人和事。
当初的我们为什么要出发?我们的故事又讲到哪了?你还会继续在听吗?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