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13777阅读
  • 0回复

[交流]深夜杂感 -记于上岩完小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15-02-27



    晚风飘过梧桐树,没有一丝声响。路灯透过叶面,洒落一地,随风婆娑起舞。树下的长凳静静地立在那里,像历经沧桑的老者拄拐弯腰守候着美丽校园,宁静村庄。我又一次悠闲地卧在梧桐树下的长凳上,仰望天上的星星浮现出无限瞎想。此此时刻的村庄在点点星火点缀下,在柔曼的月光照耀下,像一个酣然入睡的婴儿,恬谧自得之感油然而生。有时,“静”真是一种美。记得有人跟我说过,最美的感觉就是当你忘掉周围,忘掉自己,完全沉浸的那一刹,而这种感觉在我来到上岩完小的第二十六个夜晚时让我找到了。
    二零一四年九月二日清晨,我搭着做猪肉生意的三轮车从乡里奔赴独坡乡上岩村。和我遇到的其他生意人一样,这位生意人也十分追求速度。尽管路面翻新,坑坑洼洼,但他还是只顾赶路,车速不减。我头一次知道骨头散架是什么感觉,后来持续了一周的酸痛又加剧了这种感觉。这条公路是上岩村学生到乡镇赶集或到乡校就读的必经之路,如果李白有幸来到这里,估计也会长叹:“上岩之道难,难于上青天。”
    “理论联系实际”是我们老生常谈的话题,而交通不便,信息闭塞则是上岩乃至当今大部分边远落后农村山区的实际情况。在这些地区进行教学活动,必须关注到当地学生实际情况,否则一切教学理论、方法都将成为无基之台、无本之木、无源之流。
    曾听一位支教老师说:“这里的孩子很纯朴,但纯朴也就意味着野蛮。”其实,我不同意这种说法。交通不便,信息闭塞使这里成为一个封闭而独立的空间,山里面的信息出不去,外面的信息进不来。在这样的封闭空间里长大的孩子,顶多只能说是“野”,而不能说是“蛮”。因为“野”是不懂理,而“蛮”则是不讲理,这里的学生多属于前者。后来与上岩村小支教的张燕珍老师的谈话则发现用“野”来形容他们也并不合理。因为山里的孩子也懂理,只是和城里的孩子懂的理不一样。张老师说,上岩的学生在课内和课外,校内和校外给了她完全不同的两种印象。张老师所带的班级中有一个小个子男生叫杨学涛,上课喜欢吵闹并做各种小动作。张老师一开始并不喜欢这个小家伙,直到有一天,她和班上的学生上山摘板栗之时,这个小家伙才熟练的山中技能让她大开眼界,并彻底改变了之前对他的不良看法。这是一个生存能力极强的小家伙,到山上爬树、摘板栗、去刺样样能干,听说他在家里会洗衣、煮饭、烧菜、拖地,不需要父母提醒。这些都是张老师难以想象的,张老师在城里上初中的侄女,虽然学习成绩好,但从来不做家务,更不用说衣服了。所以,如果以“懂理”作为标准来比较城里的孩子和山里的孩子,则城里的孩子懂得“学习之理”,而山里的孩子懂得“生活之理”。单单以“学习之理”来评价一个孩子,并判断好坏,确实不是很科学。
    孔子曾言: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对于山里的孩子,我们应该让他们“择己善,改己恶;扬己长,避己短。”让其“生活之理”更加完善,“学习之理”则兼顾提升。要提升山区孩子的“学习之理”,提高其学习兴趣,就应该以其实际情况作为出发点和立足点来进行分析,找对方法。否则,千忙万忙脱离实际就是瞎忙,千招万招不见实效就是虚招。山区学生家庭的实际情况是:长辈多无受教经历,目光狭隘,观念落后且村里交通不便信息闭塞,和外面交流甚少。结合当地实际和本人经验进行分析,觉得美国作家房龙说的一段话可以作为“山里学生学习兴趣不浓现象”的解释。他在《宽容》一书中写到:所有初级社会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所有人都认为一切都是完美的,是不需要改善的,而这一切是建立在他们不知道还有另外一个世界的基础之上。作为教师,我们应该让山区学生知道并了解外面的世界,让其体会到另一个世界的存在,知晓自身的不足,从而激发其学习热情。但是,这并非是一件容易的事,有时还伴随着危险。
    北京自由天空公义组织的窦老师本期也同在上岩完小支教,她就经历了一段小危险。窦老师是某大学的退休教师,学识渊博,阅历丰富,第一次来到偏远的山村支教。她几十年的教学经验告诉她,学生的学习态度、行为、习惯应该是怎样的,这些要求在她脑中形成了一个“思维定势”。当她在上岩看到的情形和这个已有定势相差甚远时,就想方设法去改变现状,改变学生的学习态度、行为、乃至习惯。然而,当学生在猛增的压力下上课,捣蛋学生手里的弹弓终于不听使唤,无意中打到了老师。其实,事情的原因很简单,因为这个“思维定势”只存在于老师脑中,而不存在于学生心里,学生不明白老师这样做的本质,认为自己目前的状况无需改变。学生心里也有这么一个定势,并得到不断巩固。教育工作者应该逐步让学生了解外面世界,感受外面世界的变化,了解到目前的山区生活现状并不是真正到了完美无缺而无需改善的地步,他们需要认真学习以改变当前贫困落后的山区面貌。
    鲁迅先生曾想学医救国,后来发现挽救国人麻木的灵魂比治愈其躯体伤痛更为重要,于是弃医从文。但效果又终不如意,后又考古刻碑消磨时光。有人问他原因,他回答:如果一个笼子是牢不可破的,里面装着一群昏昏中将要室息的人,你觉得大喊一声叫醒了较为清醒的几个人就是对他们的仁慈?在这里鲁迅先生没有适当地引申开,谈到“叫醒他人者”的危险。当高声一喊,不很清醒的人连同较为清醒的人一起被叫醒后,极有可能对叫醒他们的人进行攻击。因为他们根本不知道要被叫醒的原因,觉得对“多事者”进行攻击就是保护了自身的权益。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在他的“山洞说”中也讲到了这一现象。一群人背着洞口被锁链困住,他们身后的火把将他们和其他事物的影子一同照在对面的墙上。因为他们不能转身,所以墙上的影子就是他们对世界的认识,他们不相信有光明,这些影子就是世界的全部。后来有一天,一个人脱离了锁链,走出山洞,看到了光明。他觉得有义务让洞里的其他人也看到真实的世界,于是跑回山洞,大宣其辞,却遭到了群体的攻击。所以,有这么一句话,“举起真理这把火的人,常常会烧到自己。”作为教师,要有“为了学生,烧伤自己”的心理准备。
    目前,山区学生学习兴趣普遍不浓,有的甚至对学习有抵触心理,在心里筑起了“厌学的城堡”。老师千方百计、煞费苦心从外部施压仍难有成效,或是稍见成效却只是表面现象,“治标不治本”。然而,城堡有个特点,就是它能抵御外部的狂轰乱炸、强力施压,却阻挡不了内部的自动瓦解。历史唯物主义也告诉我们,外在的改变只能产生量的变化,内部的改变才能产生质的升华。因此,对山里学生进行教学时我们应该把战略从外转向内。外部行为表现好比是冰山的一角,我们应该透过这小小一角看到海水下巨大的冰山,透过外在的行为表现看到其内心的真正需要。只有这样才有可能找到正确的方法“对症下药”,影响到他的行为。具体地说,要影响一个人的行为,首先要影响他的态度。要影响他的态度,首先要影响他的思维,要影响他的思维,首先了解他的需要。当他的需要不明确时,我们可以为他创造需要,从而影响到他的行为。因此,我们可以联系实际,适当地为山里的这些学生“创造需要”,让其认识到学习的本质,从而从心底改变学习态度。对于上岩这样的封闭而落后的山村学校,创造这个需要首先就是要让学生认识、了解到外面的世界,认识到自己当前的生活并非完美到无需改善,而改善的重要甚至是唯一方法就是学习,从而从内部激发自身的学习兴趣。
    其实,岂止是山里的学生需要有这样的认识,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有,进而给人生正确定位,不断学习,完善自我,改善生活。
    深秋的晚风穿过梧桐叶有些微凉,惊醒了我沉思中那淡淡的忧伤,静静卧在树下冰凉的长凳上,夜色中仿佛看到上岩翻新的公路弯弯曲曲伸向远方……

                                  
                                       杨世民
                              二零一四年九月二十七日晚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