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2441阅读
  • 3回复

一个中学老师的“教育家梦”(转载)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12-02-10
8?O>ZZtu  
摘自《南方周末》:虽然不是支教老师,但我觉得对大多数半路出家准备去支教的各位,应该会有启发意义,与大家共享之。 CGP3qHrXt  
u=NS sTP&  
深圳中学学生李舒扬记得一个细节:家长会结束以后,马老师被很多家长围住,责问他为什么不教课本上的内容,马老师显得很疲惫,甚至有些手足无措。“后来马老师回到自己的办公室,我去到办公室的时候就看到他在那里泣不成声,非常难过。” (ihP `k-.  
).HDru-2  
2012年1月16日,名不见经传,却又引起各种争论的深圳中学语文老师马小平,带着他独特的教育理念和对教育事业的一腔赤诚,离开了这个世界。 qcJft'>F  
“要赶在灾难尚未毁灭人类之前,把能够应对这种灾难的一代新人给培养出来。”马小平生前曾多次谈到他的教育理念。不知者大概要谓其危言耸听;知者,如北京大学的钱理群教授,则谓马小平为所识教师中“最具世界眼光”,“可以称得上是教育家”的人。 dg7=X{=9jv  
Dbaf0  
马小平的理想,源自英国教育学家汤因比的“与灾难赛跑”的教育理念。汤因比认为,人类面临着“破坏自然环境”与“战争冲突”这两项灾难,而教育是实现自我救赎的唯一途径。但在现实的教育实践中,汤因比的教育理念与一名中学语文老师的具体工作,却又隔得很远。 %q322->Z  
Lru-u:  
“马老师其实一直都很孤独。马老师的格局超过一个中学老师的格局,他其实很难在应试教育的大框架里把人文教育的理念实现出来。应试和人文的冲突一直存在,这对学生是很现实的选择,对他来说也是种挣扎。”王翔,马小平曾经的学生,他认为马老师最可贵的是,他具有远远超出他“身份”的视野和格局。 %tt%`0  
j! NO|&k  
“很可惜的是,学生当中很多人的眼中还是只有应试教育,很多人也不是很重视他的人文课程。所以我感到很遗憾,对马老师不起。”胡正,马小平生前的学生,深圳中学毕业生,“等到马老师病重,真的离开我们的讲台了,我们才真正了解到老师是这么重要,这么有价值。我觉得这真是我们一生的遗憾,我们将用我们一生的时间来弥补。” g3sUl&K  
X$b={]b  
马小平和汤因比因灾难教育而邂逅,与其自幼的经历有关。1953年,马小平出生在湖南湘潭。像那个时代的大多数人一样,伴随他长大的是一连串灾难。教育灾难是其中之一。1968年,15岁的马小平初中毕业,接下来的十年,他没有读高中、读大学,而是去了浏阳的茶山林场种树。当时他未满16岁,本不符合上山下乡的标准,但想得到组织认可的他拼命争取,终于改变自己的命运。1977年,马小平作为湘潭地区的27名典型之一,去参观大寨,还带回一把锄头。那时他诚恳地相信其中的意义,并展现了“做什么都要做到最好”的性格。他还成为了林场的团总支书记。高考恢复,1978年,马小平考入湖南师范大学中文系。不用费太大的劲,他就意识到自己在过去十年所失去的。这让他多年以后不仅懊恼,甚至恐惧。2000年时他撰文回忆道:“说到青春被耽误的十年,我内心有一种发狂的冲动:谁说失去的十年是可以补回来的?一个人害了十年大病,他能从何处找补回来?一个人饥饿了十年岁月,他的健康怎能保持常态?” nGf);U#K  
ph|ZG6:  
在大学,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成了马小平的偶像,他迷恋苏霍姆林斯基的著作与理念。在上世纪50年代,苏霍姆林斯基即提出“和谐全面发展”、“要思考,不要死背”、“走进大自然”、“没有‘差生’概念”的口号。这些都被马小平奉为圭臬。而帕夫雷什中学则更是他心中的圣地,他常说,这一辈子,只要能到一所像帕夫雷什中学那样的学校去教书就值了。 vF/ = J  
SL&hJs4c'  
1982年,马小平29岁,他回到家乡的湘潭十中,成了一名中学语文教师。在“怎么成为一个好老师”这个问题上,苏霍姆林斯基的观点是要多读书——“要读书,要如饥似渴地读书,把读书作为精神的第一需要……” cZ+7.oDu  
W Qzj[  
马小平遵循苏霍姆林斯基的教导,还组织青年教师一同阅读。4年后当他调任湘潭市一中的时候,藏书已有六千余本,而他向新东家提出的唯一要求就是要有一间自己的书房。 dj&}Gedy  
sz):oea@f@  
在湘潭的十年,是马小平教育思想的形成阶段。1988年,他写下了《关于语文教学及研究的哲学思考》,提出“把语文教学提到一个哲学的高度来认识”。关于语文教育,马小平认为不仅是一个简单的知识传授,而事关人格养成、公民责任以及智慧与情感。 >x@P|\  
xf> z@)e  
邓白洋是湘潭一中1986级320班的学生,马小平的语文教学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回忆,马老师会用初一、初二两年的时间教完三年的课程,初三一整年都用来进行课外阅读,大量讲述鲁迅、卡耐基及中日文化比较研究;而课外,马老师还经常和他们下围棋、国际象棋,打桥牌,打篮球。  o{kbc5_  
L] hXp t  
邓白洋感慨,“那是真正意义上的启蒙,我们尚显稚嫩的心灵模模糊糊感知到了诸如自由之思想、平等之精神的概念,开始认识到人生最重要的是要追寻意义和价值,知道了自信的重要,以及做自己喜欢的事更能激发潜能。在这些层面,马老师从不直接给我们答案,而只是启发我们的思考。” A +w v-~3  
5ZPzPUa8~  
“同学们,我把课堂还给你们了” %T=A{<[`  
1992年,马小平开始教育生涯的第二个十年,他来到了东莞中学。这是马小平思想系统化的时期。他开始尝试“一个普通的中学教师能够走多远”。 desThnT w  
~; OYtz  
2002年,马小平来到了深圳中学。在这里,高一、高二通常不会涉猎应试技巧,马小平过了更为如鱼得水的两年。 !lmWb-v%36  
V*$L;xbC|  
马小平的原则是:教育不是折磨,不是遥不可及的幸福,而是当下的幸福。在来到深圳中学的第一节课上,他就宣布,“同学们,我把课堂还给你们了。”学生们回忆,他讲到忘我时,常常连课本都不会去摸一下,而是依靠自己大量的知识储备发挥,和学生们互动,带动学生们跑进思考的草原;甚至,他会让学生们合上书本,在课堂上看电影,听音乐,欣赏诗朗诵。 @l (vYJ:f  
u%dKig  
他不仅成为学生的老师,还成为老师们的老师,王赫、薛安康、王东文等老师表示他们经常收到马小平送来的各种书籍和电影,经常被拉着进行受益匪浅的长聊。 F'?I-jtI  
^D_/=4rz8  
“我一想起马老师就记起他每次见到我的时候,就远远地对我招手,然后轻轻地说:来来来。然后马老师就从他肩上取下他永远斜背的背包,一条腿支起来,把包放在腿上,然后就从里面翻出一张碟来问我:哎,这个你有吗?”回忆起马小平,王赫开始哽咽,“我现在一想起马老师来就记得他低头找光碟的样子。” HFQR ;9]  
R,!Q Zxmg  
马小平唯一没有打动的是病魔。在过去的20年间,他坚持大量阅读和思考,常年睡眠不足,高强度的工作终于反噬了他的健康。2004年,他被查出患有胶质瘤,位于脑部。 O0*e)i8  
]43bere  
此时,最重要的事情是什么呢,他要在最后的时间里留下些什么?马小平又一次想到了“与灾难赛跑的教育”,怎样才能塑造能跑赢灾难的一代新人?他并没有给出一个完整答案,而是提出另外一个问题,“什么是当代中学生最缺乏的?”他回答道:“他们有知识,却没有是非判断力;他们有技术,却没有良知”,他们患有“人类文明缺乏症,人文素养缺乏症,公民素养缺乏症” KZ :8[d  
5;TuVU.8Q  
医生发现,病人马小平从不过问自己的病情,而是整天在病床上捣鼓笔记本电脑和扫描仪——马小平从逾千册藏书中挑选了一百三十篇文章,按类别分成《人文素养比数理能力更重要》、《公民的诞生》等16个篇章,合编成《人文素养读本》。文章的作者有罗素、爱因斯坦、龙应台、王小波、贺卫方…… a!c[!  
出院后,马小平坚持重返岗位,并向学校建议开设“人文素养选修课”。此后,《人文素养读本》内部刊印两万本,而马小平因该课连续三年被评为最受欢迎老师,直至2009年癌症复发再次住院。 +1Ph<zq"  
fKa\7{R  
有一天,阳光很好,深圳中学学生向婧看见马小平老师站在教学楼下,茫然四顾,半天不动。原来,马小平因为脑部的胶质瘤,连去教学楼的路都不记得了。 PaCzr5!~f  
tAFti+Qb  
2012年1月18日,马小平的追悼会在深圳中学举行。一切仿佛一个普通的教学日。在马小平30年教师生涯结束的这一刻,他的学生和同事纷纷俯拾昔日时光,在悼词、挽联中追寻马小平过去的点点滴滴。马小平在生前既不引人注目,其讣告也仅仅惊动有限的几所中学。他唯一得到的特殊待遇,是追悼会开得仿佛教育研讨会一般。几乎每一位致悼词的人都谈到了教育,谈到了课堂上的点点滴滴和诗歌小说的种种细节,对于这个生前将生活和工作缠绕得如此紧密的人来说,这便是归宿吧。 Y ?r po  
女人,长的漂亮,不如活的漂亮

只看该作者 1 发表于: 2012-02-13
马小平先生的教育理念是正确的,值得推行。可是话又说回来了,当下应试教育仍是主流,在培养学生上,还需要走一走“中庸之道”,从哪一方面都不能误了孩子们。一家之言,可商榷。

只看该作者 2 发表于: 2012-02-13
应试教育不可取,但作为基础教育的一种手段还是不可少的。小学、中学阶段的教育是为人生打基础的关键时期,思想启蒙是方方面面的,最重要的还是知识的积累,掌握和积累知识是首要任务,学生就是要以学为主,兼学别样,德智体全面发展。认真思考一下,一个道德素质优良的文盲,他(她)能为社会做出什么贡献?

只看该作者 3 发表于: 2012-02-13
写了两段感言,在此还是要表达一下对逝者的敬仰和尊重之情,恕罪恕罪!!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