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9021阅读
  • 42回复

知道了这些,你还会做志愿者吗?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11-05-24
— 本帖被 ourfreesky 设置为精华(2011-05-24) —
对公益这个圈子称得上比较熟悉,对公益人士、志愿者的生存状态多少有了解,他们多数都很艰难。说做公益一点意思也没有,可能并不算很过分。 ^p"4)6p-W  
  公益人士、志愿者是有收获的,那主要是精神上的。收获未必即是快乐。所谓快乐公益更多地是鼓励人的话,实际上经常是快乐少烦恼多,资深志愿者、做好事专业户尤其如此。这是社会环境决定的。且不说花钱出力了,看看社会上各方对他们的态度。做好事未必一定受待见。 MdVCD^B  
  亲朋好友未必高兴。他们可能说管外人的闲事不管我们。 m] 0^  
  帮助的对象未必心存感谢。老话说一碗米的恩人一担米的仇人,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有可能做得越多对方要求越高意见越大。做一次好事的是好人,做十次第十一次不能做了就是坏人。这样的例子非常多。所谓不感恩的,当然不能说是主流,但比例绝对不低。千万别以为穷人、“劳动人民”的道德水平一定比别的阶层高。 $kkp*3{ot  
  做好事影响大了结果可能就是压力越来越大。此时拒绝求助可能被说成假爱心、名不副实。不拒绝又被说成要名不要命。左右都是错的。前几年写过一篇《助学名人已病入膏肓,数十学生竟上门索捐》。原来不知道有这么个助学的好心人,现在因为他重病媒体报道知道了,他们想的不是去帮他治病,而是找他要钱。这是把他往死路上逼。某农村地区去过大城市志愿者捐钱,以后再有大城市人去,会有人追着要钱,不给钱就拿石子砸。 "#-Nqq  
  不做好事还罢,一做好事就枪打出头鸟了。陈光标应该算一个例子。 ~'^!udF-  
  就地方政府而言,未必喜欢有人做公益。比如一些贫困山区,官员不愿贫困为人所知,很不高兴志愿者过去。有的地方思想极为落后,说调查贫困家庭是泄露国家机密,捐物资是给社会主义抹黑。还有些官员是阶级斗争思维,对志愿者不放心。 h;EwkbDQg>  
  媒体对公益界利用更多于帮忙。利用有政治利用也有商业利用。实际上许多人心里根本不尊重志愿者,不尊重无私奉献的公益人士。话说回来,后者无钱无势无话语权,为什么要尊重呢?他们只尊重强势者。有一次和某知名道德模范在一起,某报记者打来电话对其进行无礼训斥,可是第二天她的报道出来,说通过几天相处,我和xx成为了好朋友。另一个朋友也是著名道德模范,到省电视台做节目某高官对他很客气,后来他为农民工维权再来找他,连秘书的面都见不上了。德高望重的白芳礼老人至死都没有感动CCTV。实际上,媒体经常把公益人士当傻子玩。道德模范的帽子他们很乐意给别人戴,自己是不愿意戴的。要他们也去捐钱甚至捐肾,照样可以感动中国,但他们当然不会干。 /$FXg;h9$  
  有些记者瞎写乱写,志愿者把他们一点辄都没有。话语权在他们手里嘛。 wR Xn9  
  有些官办的基金会是不喜欢民间公益的。民间的账务公开,不是给他们压力吗?不是突出了他们的问题吗?都捐给民间组织,他们吃什么啊?吃饭以后就开不了天价账单了。民间来做,弄不好给扣个非法集资的帽子。 P~Te+ -jX}  
  做公益经常需要当地人的协助,比如学校。按理说校长、老师会关心学生的生活,但是很多人不愿意麻烦,对志愿者态度不好。 X(r)Z\  
  少数捐资者对志愿者也不客气。(当然他们也是公益人士,也不容易。)以为自己拿钱了是帮志愿者了,就可以居高临下了。实际上志愿者是在为社会做事,很难说是谁帮谁。志愿者走访、送钱下乡也要花钱,有时花钱比捐资人都多。 >9o,S3  
  有些企业捐钱是有商业或者其他目的的。对志愿者也有利用的成分,有时也不太尊重他们。他们有目的当然不一定要排斥,能出钱就值得肯定,但这是另一个问题。 ]]J#7L#  
  社会上有些流氓混混欺负公益人士、志愿者。人善被人欺,马善被人骑。你是爱心人士,就得高姿态,就得君子不计小人过,还不好还击。前几年武汉那位希望老人被骗善款被盗就是一例。公益人士、道德模范被索捐、殴打、勒索的例子屡见报道。 [GR]!\!%~  
  志愿者内部也未必总是那么和谐。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严格说来,公益事业在我国还只是起步状态,这个圈子中真正的精英是不多的,不少人见识也是有限的。虽然这个圈子没有利可争,在某些人眼里还是有名、权之争。他们不知道好人的名是轻易出不得的,民间组织是不存在什么权力的,只有责任和威望。公益组织的内部矛盾并不罕见,极端的时候可能为谁谁能上一次镜头就内斗不休。 'R4>C Z%jV  
  少部分人混进志愿者队伍贪污腐败,破坏整个组织和公益界的名声。出了一丁点问题,这个组织辛苦建立的公信力就可能毁于一旦。还有不少人混进这个圈子的确有很功利的目的,为了提干、保研、镀金、升官等。跟他们合作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本来抱着谋取个人利益的目的进来的就不能叫志愿者。 CJMaltPp&  
  社会上对于公益和志愿者的理解,尚处于蒙昧状态。就是公益圈内部,思维水平可能也比较初级,许多人还在好人好事、积德行善的阶段。先行者经常是不被理解的。 e8d5(e  
  社会上的评论,做什么事情就会有人说炒作(其实这些人往往自己喜欢炒作又炒作不成),就会说沽名钓誉(说这个话的人基本上都是自己想出名出不成的)。有些人已经不相信会有做事不功利的人。很多人自己什么事情也不为社会做,别人做了就说三道四。 QJM-`(  
  某些的确有社会责任感的人,对公益也不以为然。被视为社会精英的知识界对公益的认同还非常有限。有人说这是给主管官员擦屁股,是姑息他们不作为,实际上是做坏事。有的说做公益没有他搞的那一套重要。好像君子动口,小人动手,只磨嘴皮子的可能被视为君子,勉力实践的是小人。他们要做就做“大事”(实际上是说大事),关注民生是小事不上档次。咱们国家很奇怪的现象,就是达者独善其身,穷者兼济天下,很多骨干志愿者本身是社会下层甚至有底层的。 \3H<z@;  
  出现以上情况的原因很简单。人们首先想的都是自己。都希望别人为自己做事,希望没有人超过自己,希望别人少给自己添麻烦,希望好人的帽子只戴在自己头上,希望别人信自己这一套甚至膜拜自己,或者希望别的什么一大堆。当然这里也许说得悲观了些,正面的情况也不少,好官员、好记者、感恩的受助者等绝对数量也不少。内部风气好的组织也渐渐多起来。一些地方政府的态度也有所转变。也正因为如此,公益人士、志愿者们算是还没有绝望。 ><;l:RGK|  
  说了这么多,是不是公益都不要做了呢?当然不是。这个社会非常需要公益,非常需要志愿者。如果每个人每一方都只想到自己,这个社会就很可怕。不为别人着想,将来谁会为自己着想呢?这个社会成了个什么世界呢?那些不讲诚信、耍小聪明、利用他人、仗势欺人的人,到头来自己也可能成为受害者。 cg(QjH"  
  做公益不是少数人的专利,是我们国家每一个公民共有的责任。对志愿者多一些理解和包容,给他们宽松的环境,帮他们解决后顾之忧,让更多人参与公益,更多人成为志愿者;惟其如此,这个社会才有希望一点点好起来。 fa!3/X+  
  最后向坚守的公益人士志愿者们致敬。 gx!*O<|e4  
1条评分
ourfreesky 威望 +50 2011-05-24

只看该作者 1 发表于: 2011-05-24
顶。好贴。。。

只看该作者 2 发表于: 2011-05-24
共勉 0s 860Kn  
Ms.PO{wb  
同思考 !( kX~S  
>Hdjsu5{N  
同向坚守的公益人士志愿者们致敬
我和谁也不争,和谁争我都不屑, 我双手烤着火取暖,火灭了,我也准备走了。

只看该作者 3 发表于: 2011-05-24
早就知道了,做好自己就好。
fan

只看该作者 4 发表于: 2011-05-24
向坚守的公益人士志愿者们致敬!
我们是否应该为自已占太多的资源而惭愧!

只看该作者 5 发表于: 2011-05-24
深思熟虑,义无反顾。
天很小,其实很有缘;天很蓝,其实很精彩。

只看该作者 6 发表于: 2011-05-24
思考多一点,计较少一点。 iD<6t_8),  
做自己,做想做的,一切就是那么自然而然......
闭目享受风般的自由

只看该作者 7 发表于: 2011-05-24
每个人的阅历,经历,人生观以及价值观都不尽相同。 有些人做公益为了功名利益,有些人为了求得安心,还有一些人只是纯粹的付出,不求回报。我们没必要去做太多强求和探讨,毕竟每个人行为的出发点都是迥然不同。 Af9+HI O  
虽然,楼主说到的一些事实是现实中无法避免的。但如果做公益,做志愿者之后,还要这样理性地去考虑种种后果,这样是否让 那些我们原本要付出的努力和爱心都发酵变质了呢?! q & b5g !  
我们年轻气盛,虽然不否认我们中很多人最初做公益或志愿者,是仅凭着一腔热情而行动的。但仅仅是这样,我认为已经是非常不错了。因为我们一直是顺意着我们的内心,做我们想做的,为我们的目标和梦想而努力,为改变世界上微不足道的一小亩土地而奋斗。这所有的一切比那些只会开“空头支票”的现实主义者好太多了。 88g47>{X  
无论是公益还是志愿者,我们只求心安理得,只求此生没有白来这一世,没有白白浪费时间和生命。因为我们知道,我们的努力是一直得到收获的,或许仅仅只是一些精神上的慰藉。但当我们看到孩子们能在蓝天下幸福快乐的微笑,我觉得这就足够了。除此之外,我们还需要索求什么呢。 rrcwtLNbu  
我仅想说,我代表这那么一些志愿者,此生,为公益,至死不渝!!!

只看该作者 8 发表于: 2011-05-25
现实很功利,钱和权是主宰,但有时间了,还是会去做支教老师。
心淡淡的、静静的,每天的时光都这样踏实

只看该作者 9 发表于: 2011-05-25
做自己认为对的就可以,
只看该作者 10 发表于: 2011-05-25
“达者独善其身,穷者兼济天下。”这确实道出了当前社会的一部分现象,当然,任何以往时代或许也差不多的。但庆幸的是目前还有很多有志之士,心系社会,心系社会弱势群体,并努力实践,默默付出着。向公益人士、向志愿者致敬!加油!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只看该作者 11 发表于: 2011-05-25
说了这么多,是不是公益都不要做了呢? U -EhPAB@  
当然不能。 ?2ItB`<(  
国内的公益事业一直缺乏支持和正规管理,但是正因如此才需要长期的隐忍和坚持。相信自己所相信的,但求无悔

只看该作者 12 发表于: 2011-05-25
  帖子当然不是给我们圈内泼冷水,是希望社会上能理解志愿者的难处,多支持多参与。 PLdn#S}.  
  公益发展是大势所趋。积极推动这个进程的虽然是少数人,但这些年已经取得了不少积极成果,政策和舆论环境已经有了积极改善。孔子说,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曾国藩说,风俗之厚薄奚自乎?自乎一二人之心之所向而已。好的风气能养成,最初往往是很少的先行者带动的。这个过程一定很艰难,但未必没有希望。也许会柳暗花明又一村。最艰难的时候过去,未必不是隧道的尽头。 {Q~7M$  
  风气的转变,仅靠少数人道德修养堪为世范当然不够,思想理念特别重要。行事的智慧和策略也特别重要。公益界内部和社会上都需要公益观念的升华、转变和普及。公益是一项社会事业,是一种生活方式,也是一种价值观和世界观。健康价值观和世界观正是当今社会所奇缺的。公益人士、志愿者做事留名或不留名本身并不重要。做事留名可以低调,但宣传公益思想、宣传健康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不可以低调。公益不是一种职业,是多数人都可以参与甚至应该参与的。转变大众的思想认识,转变舆论和制度环境,可能比公益实践的直接成绩意义更大。  9?EVQ  
  公益的大众化和专业化须齐头并进。物质救助和精神扶贫、智力扶持须齐头并进。门槛太高则参与者寡,专业水平和技术含量不足则难收治本之效,同时也难以在精英视野中真正确立自己的地位。一直停留在行善积德、捐款捐物的水平,恐怕很难吸引众多精英尤其是知识分子的参与。而他们的参与对公益事业的发展是特别重要的。 VT=K"`EpQ  
  我国知识分子本有知行合一的好传统。参与公益对身居书斋的学者来说提供了了解国情和社会实践的机会,也给他们提供了贡献才学实现人生价值的途径。期待更多知识分子能在这个问题上达成共识。 8!zb F<W9  
  

只看该作者 13 发表于: 2011-05-25
有些时候我们习惯于将一些名词特殊化,将一些现象聚焦化。公益也罢,慈善也罢,如果将其视为一种生活习惯,也就没有这么多特殊的角度和困扰。
十字路口淡淡相遇,风起,剩下那弥散的眼神......

只看该作者 14 发表于: 2011-05-27
知道了这些,和做志愿者有什么关系?管闲事,做没有报酬的事,是为了让自己心意畅快,跟人高兴的时候去打麻将没什么区别,麻将也有人喜欢有人讨厌,也会有人作弊出千。总是希望有个氛围,总是希望有人理解,希望做的每一件事都有利无害,没有瑕疵?公益有没有必要抬得那么高,那么大?不理解公益的人,当然容许他们有自己的价值取向;破坏公益从中取利的人自然要承担相应的责任,仅此而已。我和谁也不争,和谁争我都不屑, 我双手烤着火取暖,火灭了,我也准备走了……
女人,长的漂亮,不如活的漂亮
只看该作者 15 发表于: 2011-06-05
这段描写很真实。能够面对民间公益活动中诸多苛刻和不尽人意的现实,但仍坚持不断的投入精力和热情从事公益,并从中看到希望,致力于改进、规范、完善、发展中国民间公益事业,确实令人尊重和敬佩。 K)[8 H~Lm  
“服务社会、造福民众”应该是公益活动永恒的主题和出发点。我相信任何一种形式的公益组织和公益行为并不是简单的:募集、募捐、服务等等这些活动本身,而更多的是向大众传递一种:“取之于民、用之于民”、“慈善就在身边”、“勿以善小而不为”、“超越个人己私利”的慈善理念和个人所承担的社会责任感。而接受慈善的人们则能体会到:社会大家庭的归属感和温暖,对社会和人性更加充满希望,并将把自身所感受和接受到的“善意”在有可能的未来传递给他人,回报给社会,是一个“爱心”的循环。 1 Z[f {T)  
这里再次向把公益作为自身事业并为之而努力的人们致敬!
只看该作者 16 发表于: 2011-06-07
做任何事情都不会一帆风顺、轻而易举,尤其作为公益事业来说。我想,面对公益事业,自己的内心是如何定位的,这一点很重要。 \dkOK`)b  
你做公益事业是为了什么?是认为公益事业是自己的人生方向,希望自己尽自己的能力去做些什么;或是因为自己在工作中,感到迷茫想换个环境,换个心情,试试看;或是希望能在自己的人生中,做一些宝贵的有意义的事;或是如作者所说,只是沽名钓誉,为了自己的利益与名誉等等。 3M<!?%v\A  
我想,定位是什么样的,就决定你面临境界时的心态是什么样的。 /fwgqFVk  
如果把公益事业当做自己的人生方向,那么对于社会各界的不同反应,是不是能更多一些包容与体谅,更多的是在自己的身上找问题,哪里没有做好,哪里会引起不必要的争端与误会。所谓身教重于言教,做好自己,明确自己的道路与方向,并且坚定、不动摇,那么没有任何事情能击败我们的信心与决心,与此同时,周围的人、周围的环境,也必将随之有多转变。作者也提到,如今,我国的公益事业的环境也正在一步步的改善。 h-mTj3p-K  
我想,就目前而言,如陈光标的例子,且不就此事的具体事项进行评论。就社会各界对慈善事业的反应来看,无论是好是坏,我国的慈善事业都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知晓。至少,人们了解,社会上还是有人在做慈善的。对于年轻一代的人们来说,在他们的心中,有这样一颗慈善的种子种下,或许会在今后的某个时间点,这颗种子就会开出美丽的鲜花。 3&*'6D Tg  
因此,我认为,做公益事业、慈善事业,对于身处其中的人来讲,最重要的是明确自己的内心是如何选择的,是把自己放在这份事业的什么位置。明确了这点,可能有很多困难都将被克服。 W`L!N&fB  
向所有置身于公益事业的人们致敬!
只看该作者 17 发表于: 2011-07-07
无疑,无论是志愿者还是专业公益人士,都希望从服务对象和从大众舆论那里得到更多的认可,起码是不误解。这种认可与理解不仅是公益活动顺利进行的保障也让公益人士在奉献中得到精神的回馈。 urZ8j?}c  
但之所以出现以上种种不愉快的现象,绝不能把责任完全推向任何一方。 edpW8eND  
我觉得,首先是要看到,相比其他较发达地区与国家来说,中国社会还处在一个亟待“公民”概念有所完善的发展状态,即让每个人都逐渐明晓自己所承担的公民责任,义务,权利。只有公民概念的确立,才能让人们心中对于“志愿服务”有一个更准确更客观的认识,“志愿服务”不是没事干的人随便发的善心,而是每个公民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应履行的责任与义务,而这种服务意识对社会和个人的生活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只有这种公民意识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每个角落,志愿精神才能显出它的真谛。 ~UPZ<  
其次是我国的公益组织由于受时间及社会环境限制,尚处在萌芽阶段,由于经验及条件有限,在某种程度上还欠缺专业化,欠缺规模与效力,这种欠缺给外部大众的形象常常是一个“形式化的好心人”的印象,所以大众对NGO组织要不然是完全没有了解,要不然只是所谓“精神支持”,实际上还是毫无了解。我的意思是说,NGO自身的能力及自身普及效力,限制了大众对NGO的看法只能任由外界话语权宰割。如:郭美美事件,实际上关联的是官方组织,但民间NGO同样要为其承担一定的形象损失,因为大多数人对什么官方,民间毫无了解,只知道有慈善组织这么回事。这种委屈只能说明民间NGO的社会宣传,社会交流平台还有待建立。而真正让大家认可,还是要拿出硬成绩,办出的真事来说话。 < qeCso  
所以,尽管外界存在种种限制及阻碍,我觉得还是要从增强民间NGO自身实力做起。有人说这个世界“不缺好人缺强人”,NGO或志愿者,仅有善心只是基础,而这种善心其实某种程度上蕴藏在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重要的是在这种善心的基础上,以专业的技能真正对他人有所帮助,实现一种实质的服务,这种专业化亟待着更多的学习与经验。其次是民间NGO自身的话语权掌握,及交流平台的建立。希望每个真心认同“志愿理念服务精神”的伙伴都向身边的人分享自己的这份信念。 }5bM1h#z  
种种误解不解,可能是一个阶段,压力即动力,这些情况时刻为公益事业的发展敲着警钟,让更多的公益人士认识到NGO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我只希望,在某种意义上,NGO即是好人又是强者。
只看该作者 18 发表于: 2011-07-12
谢谢这篇文章作者的精彩感言。我想不管做什么事情,先要看自己的动机,如果自己的动机很纯粹,就不会在意别人的言语,还会同情这些没有真正看到事情真相的人;接着就要竭尽全力的付出自己的行动。我觉得做志愿者,应该想的是如何力所能及的及时有效的给需要帮助的人提供帮助。从我自己做起,祝福可敬的志愿者们~

只看该作者 19 发表于: 2011-07-24
我心依旧
我和谁也不争,和谁争我都不屑, 我双手烤着火取暖,火灭了,我也准备走了。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