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1407阅读
  • 0回复

走访报告|韧性点亮希望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19-04-26

BY:李雪([size=; font-size: 100%,100%]OFS-S-2019010

走访人员:陈丽颖、毛志华、曲淑艳、许德华、李雪、钟异梅、刘静
走访任务:发放高中奖学金27名,共计款项27000元;走访新增助学金、奖学金学生共计21名
发放金额:27000


和“成年人”对话
   屏边的第一站是屏边一中高中奖学金发放,和上个月走访的凤凰的学生不同,这里的同学们更加大方自信,拍照时面对镜头也自然地笑着,没有拘谨和怯懦。访谈了两位同学,不管是聊起喜欢的事情还是生活中的问题,也都是放松地侃侃而谈。最意外的还是他们的独立思考,不仅体现在他们对未来有非常细致明确的目标和计划 —— “我觉得不能只想着过完今天就行了,要为未来考虑,要想得远一些”。并且逻辑清晰 —— “小时候在电视上看到劳斯莱斯,以后我也想买这辆车,所以我想当大老板。我要学金融,上海的发展更好,所以我要考上海的大学,目标是复旦。” 以及 “我平时很喜欢看小说,对文学方面也很感兴趣,大学我想学文学相关的专业,大一先好好学习打好基础,大二开始尝试写作,先在发在网上,积累一些人气和经验……”。
   也体现在生活中他们对爱好的选择和偏见的处理方式。一位同学给我讲,他家里是山里的,条件比较差,就不像其他同学那样花钱大手大脚,为此会被同学们嫌弃,说他小气。“但我也不能就因为他们说我就像他们那样花钱吧。” 听到这里我是佩服,在小圈子里舆论的威力有多大暂且不提,青春期的少年最是在意同学的评价,为了迎合他人去做些自己本不想做的事情,或是在他人的议论中迷失都不罕见,能在这种情况下坚定地坚持自己,别说还是个少年,即使是成年人都是十分难得。
   行前看到一位高中英语老师发的一段话:我不喜欢称学生为孩子/熊孩子/娃,先不说他们也是接近成年人的年龄了,这些称呼本就暗含着相对无知、不负责任的意思。你跟他们接触了就知道他们就是比你小一点的人,和你思考着同样的问题,给出和你不同但也在理的答案。渴望你的尊重,渴望你认可他有独立思考能力。他们不需要,也反感来自成年人对孩子的宠爱、无奈、宽容。
   这一次跟高中生的访谈,也恰恰是最好的验证。过往在面对学生时总是把他们当成孩子,虽然是努力用尽量随和的方式和他们聊天开玩笑,却也会无意识地带上成年人的傲慢。这一次真正抛开那些老生常谈般加油努力式的说教,丢掉自己多出来的那十几年的人生经验,更多的处于一个聆听者的位置,引导他们去讲他们自己的故事时,才真正了解他们在想什么,遇到哪些问题。他们不缺鸡汤式的鼓励,他们的敏感和迷茫需要更具体的、不讲究政治正确的建议。


教育的意义
   在白云乡走访的过程中,最痛心的当属初中女生辍学结婚,15、6岁的年纪就当上了妈妈。我问同行的副校长,这种情况是普遍的吗?他说是普遍的,学校现在辍学的学生一大部分都是女生,而她们辍学的原因就是回家结婚。此前在网上看到过未成年妈妈在某短视频平台晒孕照和孩子,或是在贴吧里晒年龄,这显然已经超出我的理解范围,对此我把这种行为归结为某短视频平台是大反智平台,这些小女孩是叛逆也好博出位也好,总之对此十分反感。来了以后才知道,她们也许不是叛逆,和一位辍学女生聊天的过程中发现,她乖巧、木讷,对父母、男友言听计从。在这里,15岁结婚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她们只是选择了一条“普通”的老路。


   为什么直到现在这种观念还没有得到纠正,在九年义务教育普及的2019年,这些受过至少7、8年教育的学生,为什么还是会选择与上一辈、上上辈相同的人生道路?
   后续行程中我一直在想,我们理所当然地鼓励每一位同学要坚持读书,而当我们鼓励他们接受教育的时候,我们是在鼓励什么?教育的意义到底是什么?
   和先生也聊起这个问题,他说浪漫的理想主义者认为,教育是为了让人追求美;而他作为务实的实用主义者,认为教育是为了让人有平等的机会去发现自身的潜力,并有机会去发掘去培养。在我心里,教育的意义是让每个人都能在接触过更多的可能性后更看清自己,追求自我,主动选择自己想要的人生。


   遗憾的是,目前所走访过的乡村学校,教育还停留在应试的层面,甚至是处于亟待提高应试教育质量的阶段,学校尚不能为闭塞的乡村学生打开一扇通向更广阔天地的大门,学生们的美育、科学、人文教育大大缺失。城市里的孩子从小就能接受到的相对高质量的家庭教育,在这里只有极少极少的父母可以弥补一点点。而不管是在凤凰还是屏边,我们看到学校的教学楼、教室(包括实验室、多媒体室)、操场都宽阔气派,有些学校硬件水平甚至超过城市里的中学,教育经费花在哪儿了一眼就看得到。姑且认为提升硬件质量是必要的第一步,那么希望未来,能把更多的经费用于教研、教学,哪怕是作为教师的绩效奖金,在硬件条件赶超一线城市后,教学质量也能向上跨一个大台阶。

中国人的韧性
  这次家访遇到一位奶奶,独自一人带着两个孙子生活。儿子儿媳在外打工,因前几年做药材生意亏了十几万,现在打工的钱也一分都不寄给家里补贴家用,奶奶只靠着买一点菜的一块两块、十块二十块勉强维持着祖孙三人的生活;女儿前些年去世了,还留下了两个孩子,有时候看她的孩子可怜,奶奶还要帮忙照顾一下。讲这些的时候,她在我们这些陌生人面前止不住流泪,听说我们可以帮孙子申请奖学金,又不停地说:“你们都是好人啊,大善人。”过一会儿似乎又不知道该感谢谁,她不断念叨着“老天爷啊… 老天爷…” 王小帅说,《地久天长》想表现的是中国人的韧性。没经历过那个年代我其实也只是有些朦朦胧胧的感觉,此刻,抬头看着被她打理得井井有条的家,想到她这一辈子的苦苦维持,中国人的韧性是什么,就这么赤裸裸地摆在眼前了。抱住还在哭泣的奶奶,希望能给她一点点温暖和力量。


  后来听访谈了这位奶奶的孙子的同伴说,孩子提起奶奶也眼中泛着泪光,说要好好学习,以后报答奶奶。我想这大概就是奶奶一生坚韧所点亮的希望。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