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2343阅读
  • 0回复

[支教日记]关于我的支教生活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16-07-13

和大部分的时候一样,晚上怕蚊虫咬,闷在房间里。突然有人敲门,问了几遍都是只敲门不说话,从敲门声大概推测出是班里的一个小女孩。果然,她最终在我一遍遍的询问下报出了自己的名字。打开门,小姑娘奶声奶气地说:“老师,我看到北斗七星了,快来看!”(之前练习上有篇小短文讲过北斗七星)跟她下楼到操场上。哇,原来今天的星空这么美!
“知道北在哪里吗?”
“知道,在这里。”
“对哦,那么聪明呀!”
“你讲过啊,北极星指的方向。”
学校旁边的鼓楼里,歌声伴着夏夜凉风飘荡耳畔。此刻的一切让我觉得心里要甜得溢出来!
刚来的时候,校长说:“如果不是支教,你可能这辈子都不知道我们这里啦。”这是实话。这个美丽的侗乡小村寨,有幸遇见你!


你去支教了?!!
为什么会想支教?这是朋友得知我要去支教,被问最多的问题。起初,我不知道如何回答。只是想,所以就去做了。后来来到这里,我有思考为什么我会想去做这件事?终于明白,就像喜欢旅行一样,我想要体验和经历更多不同的生活,同时我也渴望成长。这一生只有一个轮回,那想做的事就去做吧。
“支教不是必须政治正确的行为,在‘志愿’的前提下,只要善大于恶,不给别人带来麻烦,也请少泼冷水,积极去做!”这是我在知乎上看到的一段话。不得不说,开始我的动机没有那么“纯真”,我只是想经历这番生活,期望有所收获,甚至我是抱有“浪漫主义”心理的。之前的我没有真正接触过公益事业,对山区的印象就是很贫困、很偏远,没有网络,学生要走好几小时山路的那种;对山区儿童的印象也只停留在中学政治书上的那双大眼睛和媒体、报纸比较片面的报道上。所以,当时的我觉得那些孩子是渴望学习而没有条件的,懂事且会带给我很多感动的。对,我当时希望支教可以收获孩子们给予的“感动”。然后现实教导我,中二病要少犯。。。


支教环境
当我经过1趟火车、3趟倒车来到学校时,眼前的景象比想象中好太多。做饭有电磁炉,喝水有饮水机(当然水是打的井水),洗澡有热水器,每餐也都有猪肉。设施基本齐全,厕所除外哈哈。总的来说,除去山路稍有偏远(水泥路在去年也铺好了),和一般的农村条件并没有差得非常远。这改变了我对支教环境极度贫穷的死板印象。


支教时长
初来大半个月时,我在ofs支教论坛发布了一篇日志,大概是写慢慢习惯了这里的环境,变得能够自在安然(虽然后来我发现我是“自在”却没“安然”。。。)
有人评论“如果让你待上十年,你还能是这样的心情吗?如果没有经济基础,不出三年你一定会逃走。”听上去好像是说,支教是件很苦逼的事,你能这样不过是因为待得时间短,有本事你待个几年试试。我不会推测如果三年或者十年一直在这里支教我会是什么样的心情和状态,因为我知道我还做不到!我不喜欢这种没建设性还泼冷水的话。即使只有一个学期,保持身心愉快的生活产生的正能量,可以使我的教学也充满力量,难道这样不好吗?
同时,我不觉得支教的价值可以笼统的用时间长短来衡量。(短期支教带来的教学断层暂且不谈。)虽然大部分志愿者只服务了一个学期,却很大程度缓解了当地师资短缺的情况,至少学生的学业和教育没有被耽搁。也许有些人担心我们这样的志愿者会让当地教育部门对师资的招徕有所懈怠。其实这点大可放心,毕竟大部分志愿者之前是没有教学经验的,相对长久且专业的师资力量来说,有太多欠缺。当地教育领导者也希望他们所在学区的学生学业有成,不是么。


教学的延续与断层
ofs的接力式支教,保证了教学的延续性,但不可避免地带来了很多断层。学生可能每学期都要花时间去适应不同老师的教学方法,学生和老师之间很难较快地形成默契,对教学有很大影响。这是一个很伤脑筋的问题,目前也只能通过上下任志愿者对教学情况的交接,来得到小小改善。不过还是那句话,接力总比学生没人教,或者当地教师教学任务负荷太大,造成一些坏影响要好。


教育和教学
就我个人而言,初来目的只是体验,当然教学是自己的任务,必然不会懈怠。我有为自己不出彩的教学方法无力吸引学生而懊恼不已的时候,也有为学生的教育问题迷茫到无助的时候。也正是如此,让我这个毫无经验的“教师”开始关注教育和教学,同时产生了很多思考。也让我由衷认识到“伟大的人民教师”这几个字的含义,以及为人师长的责任。教师不仅要巧妙地引导学生对基础学业的学习,更重要的是能妥善地处理学生日常学习生活中的各种问题,这需要教师本人非常明确且正确的三观作支撑。很有可能这些孩子的人生轨迹就因为你的处理改变了,想想责任也是蛮大的。如果真的想成为一名教师,我想,提前考量自己是否适合这份陪伴孩子成长的职业还是有必要的。


放大的孤独
得知被分配在只有一个支教老师的教学点时,内心是搐了一下的。不过又觉得自己应该不是个害怕孤独的人(中二又犯),也就接受了。然而学校只有两个当地老师,村里大部分是只会讲侗话的老人,学生也是异常调皮,教学进度推进困难。原本以为,这些孩子会在这个略显艰苦的环境中给我加注鸡血,怎料到他们却成为我最大的生活阻力。
“也许是教学的心塞,加重了我在这里的无所适从感,生活好像要贴到了谷底。即使打开窗就是满眼绿色,耳朵里都是涓涓溪流声,也不能提起我半点雅致。只觉得自己像飘进村寨的纸片人,感觉不到血液在身体里流淌,感觉不到情感的存在,感觉不到生活。”这是我支教生活中的一段日志,间歇性孤独症犯起时,就是这样的感受。
然而我还是要谢谢这段孤独的生活,让我真正开始面对并认识“孤独”。当我们找到自己的生活节奏,摒弃了内心的躁乱,我想,那个时候“孤独”是用来享受的。


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支教感受。
支教前我和大部分想要支教、内心却又犹疑的人一样,会去问身边曾经支教过的人有什么感受、什么收获等等。但貌似他们都不太喜欢这个问题。如今,当我的身份转换成“曾支教者”,同样遇到这些问题时,我想说,一两句话我也说不清。但我又很希望能帮到那些犹疑的朋友,所以写了这篇有点啰嗦的文,希望他们能从中感受到一二。
但我必须强调的是,这是我的支教生活,不是你的,也不是他的。感受是非常私人化的,且不谈支教地区、条件、教学年级等不同带来的经历和感受差异,即使完全相同环境下的两个人的感受也可能有很大不同。想起前段时间在朋友圈被传的有点儿多的一篇老文章——《叔叔阿姨,请不要来我们这里支教了》。这篇文章以一个山区儿童的口吻,诉说了不希望再有志愿者来支教的愿望。我不知道作者是否真的参与支教过,且不说文中很多不符逻辑的“事实”,这种因个人感受(而且是不成熟的感受)就一棒子打死所有支教活动的行为也非常不可取,甚至对很多辛勤付出的志愿者是一种伤害。
所以回归到那句话,“支教不是必须政治正确的行为,在‘志愿’的前提下,只要善大于恶,不给别人带来麻烦,也请少泼冷水,积极去做!”


带上责任,“想去就去。不能去,至少要清楚束缚自己的真正原因。”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