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2413阅读
  • 1回复

中国教育NGO现状扫描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9-12-01
梁晓燕(北京市西部阳光农村发展基金会秘书长): $cc]Av4c2  
  我们做了什么(说在前面的话) IbJ l/N%o  
>p0,]-.J,r  
  各位来宾、各位教育公益组织的同仁们,各位新老朋友们好,今天这个活动是由西部阳光农村发展基金会和二十一世纪研究院共同合作,希望提供对中国教育  L, #|W  
类的公益组织的基本现状的了解。 $+ N~Fa  
'ey62-^r6  
  在此之前,我们做了不少基础性的工作。 _ h1eW9q  
;"ESN)*|i  
  第一,命名。大家知道,教育类的社会组织非常广泛,介入的角度很多,显出一个很庞杂的局面。因此怎么去界定,其实是一个很困难的事情。原来叫 S0gxVd (  
NGO、也叫NPO,也叫社会公益组织,有不同的叫法,其实指的是同一个主体,我们经过讨论希望把它给一个相对明确、大家都能接受、社会的理解也比较充 9$U4x|n  
分的这样一个命名。就是:教育类公益组织。 1|!)*!hu  
vceD/N8  
  第二,信息搜集。首先,我们自己本身就在教育公益组织工作领域中,经过长期工作积累下来有一些名录;其次,我们向所有我们了解的公益组织出去过征询 "vQ%` Q  
函,征询教育合作伙伴中还有一些什么样的公益组织; 另外,我们在互联网上进行了搜索,还向相关的部门和传媒,比如《公益时报》,我们也进行了一些合 Q$ Dx :  
作;很抱歉的是,现在在我们的会议指南里面的这个名录,只是最初步的稿子,它没有包括两部分,一是遍布在全国的爱心志愿者,很大部分没有被包括进来,二 -meY[!"X  
是庞大的做特殊教育的公益组织,特殊教育是针对特定的人群,他们在研究他们工作的领域和问题的时候,会与其他公益组织有一定差别,在这个名录里面我们也 ~Hv >^u Mh  
没有包括。希望在进一步完善的时候能把他们包括进来。 5~T+d1md  
_Gaem"k|  
  教育类公益组织大体情况 C^;8M'8z0  
H?a $o(  
  下面,我想简单介绍一下教育类公益组织发展的时间线索。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前、中期,主要是中期开始,有零星的个人和同伴开始了最初的实践;在二十 R".$x{{  
世纪九十年代的中后期,多个国际发展组织和基金会在扶贫、社区发展、儿童保护等方面涉足教育支持,也有个别的是专门做教育支持。这些为后来的中国的教育 md? cvGDE  
公益组织带来了重要的理念、工作方法和主要工作经费的支持。这些探索、这些国际的发展组织和基金会在这个领域中的开拓功不可没。 Q<g >WNb  
$$W2{vr7+  
  九十年代中后期,随着希望工程的传播效应,把公众的眼光引向了农村、贫困地区。这 一时期有第一批教育类公益组织的出现;2000年左右,随着互联 =J]E VD   
网的出现和普及,网络上的支教平台逐渐形成,最早的网络支教平台在2001年左右出现;2003年以后,就有一批相对成形的教育类公益组织出现,并且成 6Z' K1  
形;2004年中,非公募基金会出现;其后几年,中国教育公益事业的格局在发生着一些变化。2007年以后,随着国家教育政策和大环境的变化,教育公益 7fO<=ei:  
组织的工作方向和工作手法,以及很多的思考都在相应的调整之中。 HB$?}V  
@V:Y%#%  
  教育类公益组织大致分成六大类,这六大类组织是:第一,公众倡导和政策影响的组织;第二,多元教育资源开发和提供是一类;第三,教育专业发展与技术 l?rLadvc  
支持是一类;第四,支教助学的志愿者组织,这里面又分两类,一类是地域性的在本地区做支持,有的在周边地区的农村支持,另外一个是跨地域的以互联网为平 GA/afc,V  
台的组织;第五个是各类公益学校;第六是社会化学习组织,社区发展、生计改善、继续教育、特殊教育这些领域跟教育类公益组织有相关性和相容性。 osd oL  
X9SOcg3a  
  教育类公益组织现状扫描 JR xY#k  
dKC*QHU  
  接下来我把这六大类工作的界定和工作现状做简单说明。 x Gbq,~_r  
p >ua{}!L  
  第一,公共政策和政策影响类的组织。它的工作方向主要有两个,一是关注教育政策和公众话题,扩大媒体传播,推动公众参与;二是以调查研究传播带动行 5*-RIs! 2  
动,致力于改善教育的宏观环境。 z$}9f*W}B  
;hV|W{=w  
  这类组织刚刚萌芽,近三四年间才刚刚出现,能力相当不足。但这类组织潜在需求巨大,因为中国的教育处在一个呼唤变革的时代,需要很多政策支持、公众 '6e4rn{  
倡导、社会参与,公益组织能够起到很大作用。这类组织很重要的薄弱点是独立调研和发布尤其显得不足,影响它发声的质量和呈现的民意基础,需要更多的发展 I1l^0@J   
它的专业。这类组织对从业人员的素质要求高,但现在来源不畅,这也是现在这些组织发展的很重要的一个瓶颈。 *)`PY4zF  
Y'bz>@1(  
  第二类,教育类公益组织中最大的一个群体,叫开发和提供多元教育资源。它的方向是关注和实践教育的多元价值,从不同的知识、学科、关怀,从不同的背 HwZl"!;Mry  
景出发,提供多元的教育资源。比如,已有的公益组织中,关注内容有:传统经典文化传承;乡土文化与地方性知识、社会意识与公民精神、艺术欣赏与体验,开 Lj#xZ!mQS  
发教育的艺术价值;人格养成与心理健康;阅读与自主学习;还有一个非常有意思的近期已经出现:经济自立、生活自立的常识、科学兴趣与尝试;生命教育与性 fA?v\'Qq/  
别意识。 zJl;| E".  
(xWsyo(4  
  这类组织相对不少,但都在各自分散地做各自的事情,各自为阵,互相之间联络、借鉴、合作都显得不够,缺少拳头产品和较为广泛的认同,都在坚持自己非 3A[<LnKR^E  
常细小的一个方向,在寻求更广泛的支持方面都有困难。在正规教育体系内相当的边缘化,很难成为我们的教育主流,而且对教育品质的提升现在影响有限。接触 L6i|5 P  
这些教育的孩子,这类教育对他们的影响来,无论从质量还是数量来说,都太少。 ]W4{|%@H"  
5M~nNm[xJU  
  第三,教育专业发展与技术支持。进入到学校教育的主题过程,致力于教师培训、新技术应用、教学改善、管理提升等等,为这样的工作进行支持。内容有关 6&0G'PMf  
于校长和管理者的培训,有教师的培训,有教师激励与心理帮助,有远程培训、有学校、家长互动。做这些的组织现在不多。但现在教育的大背景,从原来教育短 WiB~sIp  
缺向追求教育品质的方向改变的时候,对这一类组织的需求越来越强烈。而且未来的空间相信也会越来越大。 oWLP|c~ Ap  
%G,7Ul1f  
  这类组织的现状:出现的时间不太长,也就最近几年,工作内容和思路还是比较单一;第二,专业资源的社会性汇聚和使用能力有限,如何去整合专业机构资 jpS$5Ct  
源,找到可以使用的力量,进行汇聚和有效利用,需要这些组织具有协调、组合和集纳的能力,它们在这一块能力还是有限;第三是专业人员进入困难,团队组合 ? daxb  
能力不足,专业人员提供专业技术发展,需要的不仅仅是热心、理念,更需要很多实际的教育手段,这方面对于专业人员的进入是比较困难的;第四,工作成效难 zS|4@t\__  
以评估,现在有一定的成效,但要获得社会性的认同,还欠缺强有力的专业性评估的东西。 j}s/)}n|  
OI"g-+~  
  第四,支教助学的志愿者组织,这个群体非常庞大,也是中国公益组织发展中的一个大亮点。有两个类型,一是以实体性网络或公民结社形成的地域性志愿者 Yb_HvP  
团体,他们或在支持城市中的流动儿童教育,有的在支持周边的贫困农村学校的教育,这是实体性的;另一种是以互联网为工作平台的支持性的工作组织。这两类 ]jn1T^D'  
志愿者组织都是以资金、物资的资助、短期支教、家庭访问、基层调研为主要工作内容,工作内容五花八门,甚至和多元教育资源有重合。 ,Wu$@jD/ ]  
_j3rs97@|  
  这类组织的特点是,为全民投入教育支持创造了一些渠道和平台。广泛动员社会的爱心资源,为学校的贫困学生和教师提供物质化和精神的多样援助。现在已 L-S5@;"  
经逐渐往教育品质的改善方向转,我们的城市教育也面临着巨大的品质改善的需求。 Yt,MXm\  
%8%|6^,  
  它的现状是,有相当的动员能力,志愿者的参与度是很高的。但有个问题,在爱心层面支教和在教育层面支教是不同的工作理念,这一点值得注意,并且要在 /Z!$bD  
工作中去反思。所谓支教,怎么才能做到真正的支持教育,而不是在支持贫困?现在的支教组织,工作随意性比较大,比较难深入,可持续性是比较大的挑战。依 z07&P;W!{  
赖志愿者义务风险的工作模式难以长久维持,较为稳定的工作团队是发展的瓶颈。 Fw{#4  
$F9w0kz:,*  
  第五,各类公益学校,是以公益组织为办学主体,以社会慈善公益资金为主要来源,以贫困、弱势儿童为教育对象的学校。这种学校有各种不同类型,比如普 0'.z|Jg=  
通高中现在也有,职业中学现在逐渐在出现,总体来说这类学校非常少,数量不多,经验不足,但是社会需求巨大,亟待发展。除了在济弱助困方面的价值之外, v_pe=LC{-e  
教育改革的探索方面,他们有着相当大的空间和潜力。举办公益学校的人相对来说都是具有教育理想的人,这些人一旦获得一个教育平台,会更多的在教育本身下 7CSz  
工夫,因此,会给那些受助儿童带来更好的教育、更优质的教育。 3N+B|WrM  
+>;Ux1'@  
  它面临的挑战是:学校的性质,说是公益学校会被质疑,因为公益性质、管理方式、资源汲取方式、社会参与方式都还处于摸索阶段; 制度建设,学校是一 @ <2y+_e  
个办学主体,如果要稳定持续的发展就需要良好的制度建设,有一些学校因为制度建设不成功,现在也面临着很多困境;还有,师资力量的补充来源不畅,是专业 WQze|b %  
化发展的一个重要的瓶颈。 L(u@%.S  
"\`Fu  
  第六,社会化学习类组织。社会化学习是新兴的教育发展趋势,也是未来教育变革的亮点,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教育技术的进步,这方面的公益组织会出现, <H-kR\ HF  
也会活跃起来。虽然数量很少,但是已经出现了。例如社会化科学实验言,科学松鼠会,达尔问求知社、学会做家长、品书社等等很多。 3!/J!X3L  
oYA"8ei=  
  它的现状,第一是数量很少,第二成效现在还看不清楚。但是在年轻人,尤其在城市白领阶层中有了一定的拥簇。一方面是有共同兴趣和关怀的小众聚集,一 F E{c{G<  
方面是极易传播的扩大效应。 `w`N5 !  
%t!r pyD  
  第七,非公募基金会的异军突起。非公墓基金会有一些有利的条件:合法性相对完备。要知道,困扰着中国公益组织发展的一个重大障碍就是合法性障碍。非 1#7|au%:)  
公募基金会在这个方面相对在公益组织中是最好的;有相对充裕的资金;有相对较高的社会位势。这些特点给了它异军突起的条件。 MN5}}@  
pU<J?cU8N  
  但其中最大的一个问题是非公募基金会和教育类公益组织和其他各类公益组织之间的关系,如何成为大量的公益组织培育的土壤,非公募基金会不仅是要去种 ZI qXkD  
树、长大,重要的是培育土壤,这可能是中国公益基金面临的特有的问题。 K5T1dBl,0  
lo'#dpt<  
  结语 p-)@#hE  
b?Uk%Z]+v  
  和社会期待相比,教育类社会组织的数量和质量都远不如人意。在搜寻过程中我们发现,教育类社会组织比我们原来印象中的要少得多。教育类公益组织的需 /wJ4hHY  
求很大,活动空间也在日益拓展,创新点亟待挖掘和实现,无论什么方法去实践,教育理想永远是公益组织创建和发展的内生动力。今天,我们是怀有一群教育理 5mpql[v3P  
想的人,我们走到一起,共同研讨我们自身的发展和由我们所参与的推动这个社会发展的路径。希望今天下午和明天我们能够有更加充分的分享。我的讲话完了, ~n) |  
谢谢大家! DEhR\Z!  
2RF3pIFrm  
[ 此贴被LePetitPrince在2009-12-01 20:46重新编辑 ]
We should always be ready to give a helping hand to those who are in trouble, no matter who they are!

只看该作者 1 发表于: 2009-12-23
呵呵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