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GO一词的起源 -8Xf0_
BHw, 4#F1;
Nick Young 高扬 -/k
3a*$/
]9XDS[<2`
《200国际NGO在中国》 / 2005-11-17 h~26W
Lf.
_U0f=m
aT<q=DO
“非政府组织”(NGO)是人类发明出来的最可笑的词汇之一。它涵盖了数量如此众多又千差万别的机构,不禁让人迷惑。这种称呼给人的感觉就好像是将椅子、沙发、橱柜甚至电视机统称为“非桌子家具”一样。 /bEAK-
M;NX:mX9
那么,这么一个让人不解的词是怎样来的呢?关于“非政府组织”一词的起源,最可信的一种说法是:一位联合国的官员杜撰了这个词。在联合国的词汇中,各会员国的政府机构被统称为“政府组织”(Government Organizations, Gos)。早在上个世纪60年代时,联合国就开始邀请政府组织以外的其他类型的机构出席它的会议和活动,相应地,它需要一种简易的方式来指称这些机构,并最终采纳了“非政府组织”(Non-Government Organization, NGOs)这种叫法。一段时间后,一些存在已久但是从未想到自己属于这个范畴的机构开始自称为“非政府组织”;此后,在所谓的“结社革命”1中,全球成立了数以千万计的新机构,这个词也成为它们用来称呼自己的一个现成的标签。 fh{`Mz,o
r/sNrB1U"y
C?Ucu]cW
NGO的发展起源和演变 9kojLqCT
~Z+%d9ode
Nick Young 高扬 nm+s{
$N\Ja*g
《200国际NGO在中国》 / 2005-11-16 &{RDM~
.2pK.$.
zJXplvaL;
通古方能晓今,因此值得我们去审视现代NGO的不同起源。首先介绍宗教背景尤其是基督教背景的机构比较合适,因为它们的历史最久远,还与后殖民主义纠缠在一起。 ca}2TT&t
oE~RySX
基督教传统 /> Nt[o[r
Tr|JYLwF
早在现代民族国家形成之前,教会在欧洲就拥有巨大的权力和财富。和其他几大宗教一样,基督教也教诲人们要行善、要有怜悯之心。基督教堂和修道院分发救助物资,同时还是学习和艺术的中心,甚至还传播我们今天所说的农业技术。(亚洲的佛教寺庙也扮演了非常类似的角色。)很久以后,进入了现代民族国家和工业资本主义时代,教会仍旧是提供社会服务的重要力量。他们发动当地的资源救助农村的穷人和患病者,还带头为工业革命造就的新兴城市人口提供一些以前没有的援助。而且,通过每周从信众中募款,教会确立了救济的传统。这是世俗的慈善机构经常性的捐献的重要的先例或者说模版。 fV:83|eQ
P$sxr
在长达几百年的时间里,欧洲基督教世界几乎是罗马天主教会3的同义词。就像一支军队被划分成好几个师一样,天主教会也由若干不同的修会组成:圣芳济会、耶稣会等,每个修会都有自己的重点,但是天主教会仍然是一个单一的、联合的教会,承认罗马教皇的神圣权威。不过,从16世纪开始基督教世界发生了一次大的分裂,最终导致了抵抗教皇权威的新教教会的建立,尤其是在北欧地区。在英语里,“天主教”一词的意思是广泛的、普遍的,它原本是用来表明天主教会的普遍性,拥抱所有的信徒。“新教”一词来自动词“抗议”。除了在神学上的区别外,早期的新教普遍反对天主教会的普世权力和财富。 b\ PgVBf9
&R siVBA
在中国,尽管新教被官方视为独立的宗教,事实上,其内部一直都存在多个有差异的派别。它们强调的重点不同,反映出各自产生的时间和地点,也根据教义的差别被划分成或多或少的派别,一般的外人可能很难弄明白其中的差别。几个世纪以来,随着与英国国教分离的各教派的新的牧师们挑战各个旧教派的教义和权威,新教教堂的数量一直在增加。许多非国教的基督徒逃到美国以免受宗教迫害,美国确是新教发展的沃土。
Y~Ifj,\
zVD:#d%b
直到最近,基督教差不多所有教派才在这一点上取得高度统一:基督徒相信他们的信仰才是唯一真正的信仰,他们有责任传播上帝的旨意。于是,从最早的时候开始,基督传教士们试图在其他地方建立和传播他们的信仰。当西班牙对美洲的征服开始时,天主教会是西班牙皇室的重要同伙。用马克思主义的话说,教会为占领提供了意识形态的理由:让美洲人皈依基督以此拯救他们的灵魂。但是教会在传播信条的同时,也开始向当地社区传授欧洲的技术、文化和医学知识。许多传教士也设法维护当地人免受统治者的过度抢劫。欧洲在亚洲和非洲的殖民活动遵循了类似的模式。圣经加火枪,天主教和新教争相在外国的土地上扎下自己的教堂,也建起了学校和医院,推广西方的种植、林业和建筑技术。 2(nlJ7R
b2]Kx&!
有时,这些努力主要针对的是最贫困的人和社会的边缘群体。例如,19世纪一位比利时牧师把自己的一生都献给了麻风病患者群体,后来他本人也不幸染上麻风。这本目录里介绍的达米恩基金会,就是按照这位创始人的意愿,始终为麻风病人服务的机构。一些基督徒到中国后多生活在贫困偏远的少数民族社区,比如中国西南部的苗族社区。但是基督徒也积极地介绍西方最先进的科学和医学知识。例如,北京协和医院和医学院以及广州的中山大学都是在19世纪传教士办的机构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fatf*}eln
f-d1KNY
到20世纪70年代末期,当中国重开国门,世界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在很多方面基督教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如今的世界很大程度上是一个后殖民世界,对独立的民族国家有了更多的尊重,即使这种尊重尚不稳固。基督教已经比过去更加国际化,不再是欧洲或者西方独有的宗教。在拉美、非洲和亚洲,原本由传教士建立的教堂逐渐发展并繁荣起来。生活在这些地区的基督信众的数量如今也大大地超过了北美和欧洲的信众的数量。而且,发展中国家的教堂自身已经经历了某种“去殖民化”的过程,目前都由当地人来领导。这种去殖民化的过程刺激了新的神学流派的产生,如很多拉美天主教会支持的“自由化神学”,他们不仅为穷人们提供援助,还自觉地和穷人们一起与政治、经济压迫做斗争。 `kr?j:g
{U1m.30n
与此同时,最近几十年里,不同的信仰之间也有了亲善的迹象。为了推动教会联合,1949年成立的世界教会委员会现在已经吸纳了全球340个新教教派。也可以说,在大多数国家,今日天主教和新教之间的相互尊重和容忍已经比500年前任何一个时段要多。而且,在很多地方,新生的“信仰交互”运动也正在探索基督教、犹太教、佛教、印度教和伊斯兰教等几大宗教传统之间的共同点。 &?vgP!d&M
w:l
"\Tm
当然,也存在势力强大的、危险的逆反潜流:我们绝对没有看到任何宗教偏见和信仰交互冲突会终止的迹象。 Q^I\cAIB
6Iw\c
但是,撇开这些大而严峻的主题不谈,我想强调的是,21世纪大多数的基督徒比早几个世纪前的传教士们更加尊重当地的文化和身份。今天的基督教,像其他主要宗教一样,仍旧是社会服务的一支主要催化剂,激发了许多个人捐款者、工作人员和机构开展国际救助和发展活动。(确有充足的证据表明有宗教信仰的人比没有宗教信仰的人更慷慨地向慈善事业贡献时间和金钱。)但是,由基督教激发的救助和发展行动,曾经和传播信仰的努力联系在一起,现在已经不再必然与之有关了。一些机构如国际小母牛项目组织、国际奥比斯、国际克里斯朵夫盲人协会都有基督教的背景和服务精神,但是它们在某些特定的领域内针对某些社会目标的运作已然和宗教活动无关。许多教会或者教会联盟也成立了发展NGO,很大程度上取代了早些年的传教士协会。这些新的基督教机构可能特别想帮助与他们信仰相同的海外社区,但是他们也不排斥服务不同信仰者。他们一般不刻意地让无信仰者皈依,而是把教会的发展交给当地的代表。 L(o15
-
DCbko
描绘出一幅太过统一的景象是一种误导,也不能宣称现在的基督教会已经不再派遣传教士到海外去劝人皈依基督。不乏一些希望传播基督福音的人,的确也有些机构出于这个目的派人到中国来。这会导致官方怀疑一些公开承认基督教背景的发展NGO的动机。同时,有基督教背景但是只从事发展工作的一些机构经常担心它们的动机被误解。所有这些都营造出一种敏感的氛围,对建设性的合作没有好处。 BC]?0 U
qVPeB,kIz
和NGO界一样,基督徒和基督教背景的机构事实上也是非常宽泛的,明白这一点很重要。即使在一个教会内部,对于社会问题的看法也不尽相同,从很多教会内部根据对一些社会问题(如同性恋和女性在教会中的角色)的不同看法被划分成不同的派别这一点就可以看出来。面对这种复杂状况,比较谨慎的做法是不要根据任何一个人或者组织自己使用的标签预先做任何判断,而是关注他们到底做了什么,正如《圣经》中所言,“通过他们的行动了解他们。” (Matthew 7:16) <X5fUU"+U
7rPF$ \#
人道主义传统 bi:8(Q$w:`
RL<c>PY
1856年,意大利索尔弗里诺镇(Solferino)。瑞士银行家亨利?q杜南(Henri Dunant),为了让当时的法国皇帝?D?D拿破仑三世批准一笔生意,专程赶到意大利。但是拿破仑三世忙于战事,无暇见他。杜南只好跟随拿破仑三世到了战场,亲眼目睹了法兰西和撒丁岛联军与奥地利军之间的激战。这是19世纪最血腥的战争之一,伤亡数千,其中很多伤员完全因为伤口得不到及时的包扎、大量失血而死。被血腥杀戮震惊之余,杜南积极组织当地居民将伤员抬下战场。 aP`P)3O6)1
'!$%> ||S
此后,杜南做出了种种努力,希望现代战争人性化一些。他本人很富裕,社会关系相当广泛,还十分坚定。在他的努力下,国际红十字运动兴起,16个欧洲国家于1864年签署了《日内瓦公约》,承诺“允许医务工作者进入战场;允许医疗物品的供应;认可并尊重著名的白底红十字作为中立的象征”。实际上,这是世界上第一部国际法,而且完全由于个人的、非政府的想法和努力。《日内瓦公约》签署60年后国际联盟才告成立,90年后联合国才正式形成。 Th[d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