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2月6日星期一
女儿想在圣诞节前后她的外籍学生回国期间休假,到广西来看我,特别提出要上民权来看看我工作的环境和与她同名的那匹马。我同莫校长说了,问是否方便接送?他十分热情地表示欢迎,说只要教学能安排开,尽量满足女儿的愿望。女儿倒是有思想准备,说实在没车搭就徒步,只当“远足”了。
昨天莫校长接我从逻西回民权,可能因为走得稍晚的缘故,雾气渐浓,路面也随之湿滑起来,摩托车有些左摇右摆,莫校长不时发出“噫!噫!”的惊呼。当然,这段路是有惊无险,我也充分信任当地车手的技术。可是,莫校长突然冒出一句:你女儿要是来过民权,肯定不同意你下学期继续在这里。我听出了他的担心,安慰道:不会的,她无非会让我多加小心罢了。我愿意她来民权看看,也是希望她亲身体验一下当地的生活状态和风土人情,于她也是一种阅历积累。她不会干涉我的选择和意愿。
改作业时,居然看到一个学生在本子上写道:“王老师,您是个伟大的老师,您很好。您是我的 ǒu xiàng!”我虽然不像学生写的那样“伟大”,但能被学生信任和崇拜,感觉的确很爽。当然也会更有压力,不能辜负学生的期待。
山里的孩子并非想像中的顽劣成性,他们很重感情,特别是壮民族尊老爱幼、尊师重教成风。尤其是对支教老师,学生们格外信赖。我从不向学生发脾气,也不处罚他们,他们如果顽皮得过分,我只要一严肃起来,他们马上就把头低下了。有时甚至只要看他们一眼,也能阻止他们的“过度”行为。有一天,我在坡上面洗东西,旁边一个学生说:老师你看,打架。我抬头一看,坡下操场上几个孩子正在打篮球,其中的两个孩子互相对峙着,像一对“斗鸡”,都是我们班的。我站起来注视着他们,看他们会怎么样。这时大概有人提醒了一下,两个孩子抬头看到我,不好意思地扭过脸,端着的架势也松驰下来,其他孩子趁机一拥而上,将两人抱住拉开,一场争斗就此终止。
其实哪里的孩子都顽皮,不分城市农村(只是城市多数的孩子被“呵护”得越来越失去童趣)。打打闹闹是孩子的天性,也是他们的乐趣,不必特意干预。
2010年12月8日星期三
午间小景。
片断一:两位民工在砌操场边的阶梯,一位老师在抡锤砸石,一群学生在推着小车儿运送渣石,工作的人们干得热火朝天;在他们身边,女孩子跳绳、男孩子打球,玩儿得也是开心尽兴。当然也有旁观者,观赏着干活儿或游戏的个中技巧。难得的是,干活的、玩耍的、旁观的,似乎对对方所为视而不见,只顾沉浸在各自的事由之中自得其乐。这和谐的情景让人感到心里很舒缓、很放松、很踏实。我不禁猜测着,是什么营造了这种各尽所能的和谐氛围?又是什么造就了劳作、娱乐者的平和心态?是壮民族宽厚博大的胸怀?亦或是壮族仁爱传统习俗的陶冶?
片断二:我正在闲看孩子们游乐,只听身后传来一声轻轻地呼唤“老师”,我扭过脸,一个离我二三米远的一年级男孩儿看着我,见我注意到他,就低头拨弄自己的手指,我走近他,问:“叫老师有事吗?”,他将左手托起来给我看:中指有点破皮。“想叫老师给你上药是吗?”又点头。将他带到宿舍,去拿“云南白药创可贴”,回头又不见了人影,出门看,原来自己到水管洗手去了,大概知道手脏无法用药。一年级的孩子还不能用普通话进行交流,但他们知道找我们求助,而且配合得十分默契,这些孩子太机灵了!
2010年12月9日星期四
有学生的生字本用完了,我从学校要了一些发给他们,但数量不够人手一本。我事先和学生聊天时得知,有的学生本子有富余,并不缺。于是就在班里说明:谁的本子没有了就来领,但不能保证每人一本,有本子的就不要领了。有一个学生前几天刚告诉我还有3本没用,现在也夹在其他同学中伸手要,我就没给她。她很不高兴(也许是觉得丢了面子),小脸儿通红地回去了。接着我注意到,她趁旁边座位的同学离开的时候,将他课桌里的本子拿走了。这种事情宜疏不宜堵。上第二节课时,我就说:刚才领生字本时,因为数量不够,有10位同学没有领,他们发扬风格、主动谦让的精神值得大家学习,在此特别提出表扬。我发现这个孩子紧绷着的表情变得柔和些了,过了一会儿,又悄悄地将本子还了回去。
2010年12月10日星期五
这几天在讲课中分析了一些修辞方法:比喻、拟人、设问等等。昨天的习作练习是:看图、补充情节,编写故事。经过适当启发引导,有三分之一的学生用了10分钟时间当堂完成了150字——380字的小故事编写,并且在写作中程度不同地运用了这些手法,使用得也很恰当,这让我惊喜,说明这些孩子的接受能力、领悟能力非常强。其余三分之二的学生说还没写完,要求再给10分钟,我放宽他们第二天交。今天早读时,我一进教室,学生就纷纷将习作交到了讲台上。比起当堂完成的习作,这些习作大多数想象力更丰富、更合理,情节也更丰满有趣,看来时间充裕些有利于他们的发挥。对于多数孩子来说,现在对写作比较有兴趣,虽然错别字较多,但思路比较有条理,表达也比较明白。他们还喜欢运用新学到成语或四字词语,刚开始会笑话百出,如“我飘飘悠悠地飞起来”、“我衷心爱戴我爷爷”之类,不过现在已经越来越“入道”了,时不时地冒出几个词语为文章增色。
上课时给学生做了个小演示:往一只装满水的杯子里放入小铁钉,共放进去了85只(是我找到的全部),水没有溢出。水是让学生自己往杯子里加的,加得已经高出杯口了,形成了一个弧面(真佩服这些孩子的动手能力,做起事来准确到位,我都担心无法演示下去了),一致认可再加水就会流出来。当放进铁钉时,开始学生认为放不下10只水就会溢出来,当放到20只时,他们就一齐数数,放到30只时,有学生大声喊:能全部放进去!演示结束时,看到学生惊讶地瞪大眼睛,不相信地看着那只小小的水杯,我对他们说:“这杯水到底能容纳多少小钉子,老师也不知道。但老师知道,你们就像这杯水一样,有着你们自己不知道、也不敢想的潜在能力。只要你们有理想、有信心、有行动,一定能超过你们的父辈、祖辈,做出让他们惊喜和自豪的突出成绩,能对社会有更大的贡献。”他们很认真地点着头。这就是我为他们做演示的用意所在,我真的不知道他们的创造力和潜能到底有多大,不知道我讲的这些话他们能听懂多少、记住多少?但我希望这个演示能给他们留下印象,在将来的某一天,悟到其中的意义。更希望他们能充满自信地走好自己的人生之路。
2010年12月12日星期日
这周不去逻西,本想静下来休息一下,但几个女生恳求周末去她们家玩(怀老,约半小时路程),为此一个女孩子竟哭了起来,我想就当活动腿脚吧,说好周六来校接我。谁知天公不作美,下起雨来,而且淅淅沥沥地一直不停,外出的计划是泡汤了。又到附近的农家买了一只鸡,请卖家帮忙杀好,樱樱又去找农家买了些香菇、木耳来,俩人给自己改善了下伙食。我担心的是这雨不知什么时候停,会不会影响女儿来广西相聚?听莫校长说,霜降之后雨水会多起来,而且是那种连阴雨的天气。真有点担心呢。
上午在房间时,听得门外有动静,出门一看,只见一个小伙子正拆卸水管上的“三通”接头。问他要干什么?他说要用。我很奇怪,说:你为什么要拆学校的水管?你拆走了学校的水管就漏了,不成了破坏吗?再说你用学校的东西,应该征得老师的同意才行啊。这时又过来一个女孩子,和他用壮话交流着,一看认识,是本校的学生。问她:这个人是谁?她很紧张地说“不知道”,但看得出来他们是一起的,就对她说:你让他赶快把学校的水管装好,不能随便拆学校的东西。女孩儿很羞惭的边微躬着身子,边一个劲儿地道歉:老师,对不起了!老师,对不起了!见她这样,我也不忍再深说什么。让他们将水管恢复原样后就让他们走了。后来听说,学校的水管经常丢失。因为是塑料引水管(带加丝的那种),连接简便,全都是贴地面走管,附近村民引水使用的也是同样材料,一旦自家水管(最初一般是自己购买)老化或破损,就趁学校没人时,就截取学校的水管修补自家的管道。其实同这些村民接触,感觉都很朴实热情,让老师上家里吃饭总是拿出最好的东西,很难将他们与“盗取学校财物”联系起来。可能在他们眼里,学校财力物力总是要强些,有能力更新,取用一点算不了什么,好像有点“吃大户”的意思。在这里,人情、面子与道德、法律交织在一起,谁也撕不下脸去追究,学校的领导和老师也很无奈,倒是我们这些“外来”的老师没这些顾虑,容易开口当“恶人”。 莫校长说,准备将水管换成铁管,就不会有人“偷”( 我并不情愿用这个字眼儿来描述这些朴实的村民,但校长原话如此)了。而且还说,因我屋里有洗衣机,而且是让大家共用的,所以准备也给我房间里也接入一个水龙头以方便用水。我听了太高兴了,这真“是与人方便、自己方便”啊!
2010年12月14日星期二
现在开始在课堂上频频点名批评不听讲的学生了,特别是对那些“小助理们”更不客气,太闹了!你这里讲得兴致勃勃,他那里说话的“遥相呼应”,递东西的“空中飞物”。点名也实在是无奈之举,其实这些孩子课上互动时表现得都很好,课后也极懂事可爱,特别在意老师的一切。比如:一个小助理不慎弄丢了我发给他的一支红油笔,“小男子汉”居然落了泪!后来还再作文中写道:因为这是老师第一次送给我东西,我特别珍惜。还有一个住校的学生,圆珠笔用完了,一时买不到新笔,就向我讨了一支去用,几天后又还了回来,说“不想让老师的任何东西受苦”,我不解其意,细问才知:原来她不小心将笔掉到地上以后,被其他同学用脚踩了,她很心疼,觉得没有爱护好老师的东西。这些孩子非常有灵性且重情,连物都赋予了人的情感,责罚他们确有些于心不忍。
说实在的,也不能一味怪他们分心走神,他们有时确实是听不懂,所以引不起兴趣。这一方面是因为他们的见识太少,知识面窄,很多事物都不知道。比如有一道阅读测验题,讲的是周恩来总理自觉遵守规定,冒雨亲自前往图书馆阅读资料的故事,题目要求学生在阅读后谈谈感想。题目设计的要求是希望学生能体会“周总理身居高位不搞特殊,自觉遵守纪律,是人民的好总理”。但这些孩子没有谁能写出这个意思,回答得五花八门、令人捧腹。例如,一个学生写道:“这个总经理真是的,下这么大雨不在家烤火,非要去图书馆干什么!”还有一个学生写:“下那么大的雨,他还坚持到图书馆看书,也不坐车是步行,真是个爱学习的大好人。”一看知道他们根本就没有周恩来、总理的概念。另一方面,他们的普通话水平也不如表面上的那么好,开始我觉得与他们沟通似乎没什么太大的障碍,仔细观察才发现并非如此。如:一个孩子原来坐在后面,经常有些互动,挺活跃,现在调整座位到了第一排,上课时反倒没有反应了。只见他瞪着两眼盯着你,但表情却在发呆。和他一聊才知道,他听不懂。以前听课时有学习好的同桌给“翻译”,现在的同桌水平也相当,就“傻”了。还有一例,前几天下雨,我见一个六年级的女孩子在水管洗衣服,就和她随便聊天,问她这么大的雨,路又滑,她身边的一个大约五、六岁小孩子是怎么走来的?她微笑着回答:是我拿来的。我以为听错了,又问了一遍,她仍然用的是“拿”字。后来六年级几个孩子和我聊天时,我想起来就问:壮话里对“带着”或“领着”小孩子是说“拿”吗?她们就笑,说不是,因为不知道用汉话怎么表达,所以用错词了。六年级还是支教老师带过的班,普通话水平尚且如此,其他班也就不能高估了。
由于上述原因,老师在课堂上所讲的一些内容不易引起他们的思维兴趣和联想,自然不专心听课。认清现实当然会受些打击,但也能帮自己降低期望值、调整教学思路、放慢进度,使之更加符合这里孩子的实际状况。
2010年12月16日星期四
我非常享受备课的过程:床上一本《辞海》、桌上一本《现汉》、手中一本《字典》(都是首师大的高老师寄来的),电脑中保存了电子版的古今中外经典名著,随时可以调看,个别信息查不到的,用手机上网“百度”一下也就OK了。有了较完备的工具书和现代化的设备,备起课来如鱼得水、尽享其乐。备课的过程其实也是个学习的过程。尽管许多东西并不陌生,但为了给学生讲课时不模棱两可、似是而非,所有要讲的东西我都要重新确认一遍或再熟悉一下,这样才能底气十足、张口就来,对学生提出的问题也才能游刃有余。先体会到备课过程的享受,才能品尝到讲课过程的美妙。我从来不敢忽视备课,哪怕是面对山区蒙懂的孩子。我觉得备课不仅是备知识,更是备师德,随便夹本书就去上课,是对“老师”称谓的亵渎,亦是对虔诚听者的“戏弄”。有的老师不屑备课,可能以为自己所受的教育对付这些知识贫乏的山区孩子跟“玩儿”一样。也许是觉得自己就是从小学一路念过来的,学生学习的那点“小九九”都“门儿清”,只要能降得住学生就能教好课。这恐怕是对教育教学的一种误解,教育是门科学,教学自有其内在规律,任何人在学问面前都耍不得小聪明,没有谦虚踏实的态度是做不好的。所以有时不能怨孩子们难教难带,其实可能是我们自己的功夫没用到“点儿”上。
终于出太阳了!久违了十几天的明媚阳光又照亮了民权小学的操场,孩子们高兴地在操场上打球、游戏,人的精神都为之振奋。我的高兴还有个原因:女儿和OFS的工作人员就要来了,天气好她们就能来民权了。但愿不是白高兴一场。
OFS的小丁老师来电话,拟为深圳一所小学与民权牵线,建成姊妹校。深圳小学的学生用勤工俭学的收入为民权的孩子们采购些学习用品,虽然额度不高,但这种精神相信对山区孩子也是一种激励和启迪。感谢深圳小学的师生们!感谢OFS的用心!
2010年12月17日星期五
莫校长到逻西开会,给我带回来三包邮件:一箱燕玲寄的各式文具用品;一箱长沙捐助者陈婧婧寄的美术本和油画棒;一件先生外甥女寄的美术资料。这些东西到逻西已经有些时日了,但因一直阴雨,无法行车(摩托车),所以没有运到民权。寄送的亲友们都有些着急了,几次催问收到没有?现在终于可以让她们放心了。
燕玲寄东西总是非常贴心,除了我提出的一些文具之外,总要额外增加不少生活必需品。这次又寄了各式小菜、单人床单、擦手油之类。好友于千里之外的体贴关怀温暖着我在冬日里的身心。
长沙的陈女士(听声音是个充满青春活力的年轻姑娘)是第二次捐助了,这次慷慨地寄来了100套油画棒和200本图画本。原来我计划画图笔每次上课后收回,各年级循环使用,现在看来可以免此烦琐了。
先生的外甥女是江苏小学的美术老师,她为支持我的工作,特地寄来了教学参考资料,还细心地写了几节教案供我参考。可惜她第一次准备得很充分的东西让快递公司给弄丢了,第二次又临时找了一点寄来,据说不及前次之一二,不过对于我们这种偏僻缺少资料的学校来说,已是雪中送碳了。
女儿的一位外籍学生是个画家,也准备为我捐助一些美术教学用品和资料,据说她去复印美术资料时,影印社的老板听说是支援中国山区的支教事业,十分豪爽地将复印费打了五折。原本我很发愁 美术教学缺少备课和上课的资源,现在竟然成了“富翁”,我也自己动手制作了两套七巧板的教具。民权的孩子被那么多的人士关注和爱护,真是幸事啊!
我将所有经我手为民权小学提供捐助的信息制作了清单,要让孩子们记住这些社会各界的好心人士,将来也要像他们那样报效国家、回报社会。
回到逻西参加了支教老师的大聚会,这是近一段时间以来支教老师聚得最齐的一次,因为曾老师要走了。曾老师愉快地履行完她的使命,明天就将踏上归程。中兴旅馆的黄老板夫妇特意关张2个小时,为我们准备了火锅:本地原生态活鸭、龙滩水库的鲜鲤鱼,戴老师、李老师还分别买来了牛肉、冬笋、香菇,食材丰富美味,大家热热闹闹欢欢喜喜地一起吃了顿“团圆饭”。席间,老师们盛赞黄老板夫妇人好店好,我们到这里就像回家一样自在踏实。祝福黄老板夫妇好人一生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