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回来之后,一直对自己在年会上的表现耿耿于怀,想想这两年来各位朋友对我的帮助,总觉得不做点什么实在愧对大家。在确定了提纲后,本想一本正经的写点东西,奈何才思有限,只能想到哪写到哪了。 BJ,9C.|
)%T<Mw2u
一、 志愿者自身 X:1&Pd
i
h.ln%6:d
每位志愿者决定支教时心里肯定已经有了相当的准备,通过与他人沟通或查阅相关资料,使自己相信那会是安全的。这样的想法很必要,因为你将来面对的总有想不到的,任何消息的来源都只能算道听途说,切身的体会才真实符合自己。安全是组织和志愿者首先要考虑的问题。我想他包括人身安全,心理安全和教学安全三方面的内容。前者无需赘述,这里主要说说心理和教学安全。心理安全主要说志愿者在支教地的心理或精神状态,我们都知道一个人的情绪会影响到身边的人,志愿者是激昂还是低沉会直接对学生的心理造成影响,所以志愿者心态一定要积极乐观,两相叠加学生才会快乐,教学安全的前提也就实现了。教学还要考虑到方法,在这点上志愿者不能太随性,不能一味顺从学生意愿,一定要通过考试等方式自我总结不断调整,不要羞于向当地老师请教,他们多年本地教学经验相当实用,有很多可以直接拿来用。另外还涉及到考试成绩,这关系到后续志愿者教学和当地人对OFS的看法,所以也算安全范围。 dqu+-43I|
]1k"'XG4,
如果志愿者的内心焦虑烦闷等负面情绪得不到合理疏导会产生一系列连锁反应,诸如教学激情的减退;对学生态度恶劣,甚至体罚学生;与当地老师关系紧张等看得见和看不见的后续影响,这些都会造成对志愿者的信任危机。负面情绪产生的原因可能因为家庭、感情、工作,更多的可能是一种认识上反差造成的失望——对孩子的失望。这一点最重要也最可怕,那意味着一种放弃,对己对人都不是明智的选择! DtrR< &m
m}oqs0xx
还要说说志愿者的形象及自律问题,我们常说“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之类的话,我们更要强调后者。志愿者在支教地不仅是老师还是标志,一种信号——文化的,文明的,高品质的。一言一行都录入当地人认识评价系统的我们一定要自律自重,学生在看着,不要让他们心中的形象倾毁。 q+}KAk|]V
.vJlTg
再来说说用什么来衡量支教是否成功。记得问过支教地一位校长同样的话,他说“看学生的反应”,我想这远远不够。新鲜的我们对当地孩子来说分别总是依依的。“老师,没有你,我可能已经不上学了”,离开时一个孩子给我的信上这样说到。我满足了,虽然不知今后如何,但此时的地,他们的心里有了希望,我想我是成功的。哪怕只有一个,当然学生的成绩,学生的视野,领导和同事的认可也算是评价的一部分,但总觉不如前者。 Nt5`F@;B
yv2N5IQ>{V
二、 组织与志愿者的关系 !CO1I-yL
aF
(L_
支教时觉得我们组织的支教审核及助学金发放都存在一定的问题,审核很难做到对一位志愿者进行全面了解,而且缺少跟踪评估。有的是受客观条件的限制,我们无能为力,只能出了漏洞去补。助学金的发放却可以好好斟酌,以前广西乐业那边都是寄到学校,由学校扣除相应费用,说剩余的返还学生,这缺乏监督;现在好多了,由家长亲自领取,少了学校这个中间环节。但是有当地老师反映,直接给学生家长可能用作其他方面,学生还是没有钱上学。有的人说不管怎么样减轻了学生家里负担也是好的;有的人也说我们又不是扶贫。而且还有一种情况,学生辍学并不是因为家贫,起码主要原因不是因为钱,而是缺少劳动力,这样如果我们给予资助,是起不到任何作用的。 |>U:Pb(
i`hr'}x
其实支教下来我始终有一个感受,我们支教前还是对支教地了解太少。我也参加过走访,我知道有些情况,甚至很大一部分并不是我们看到那样。比如广西那边,有的村子实行了房屋改造工程。房子就都差不多,农村的基本生活设施,生活习惯已经基本定型。那我们了解的情况就只能从带我们去的当地老师那给我们的翻译得来,这里就有可能掺杂他们的主观意愿。而这也从我们后来的了解中得到了证实。有的资助也就失去了意义。 zXRq) ;s
2\/,X CQV
随着支教的进行,支教总结,这样有助于了解当地情况的资料就显得尤为重要。在支教中常常有这样的感觉,一切的情况都是我们在从新做,而不是补充,这一次一次的不是在浪费时间吗?我们也常常说,对支教地的了解是志愿者做好支教工作的前提,存在哪些问题,有哪些问题需要解决,起码要让将来的志愿者心中有数,不然本就人生地疏,不是徒增心理负担吗? 4`M7
3k0
mIy|]e`SJ
组长的选择同样重要,他(她)一定要是一个善于处理各种人际关系,懂得抽丝剥茧,化繁为简的人。自我检讨本人不是一个合格的组长,只是有些不足道的经历,实际需要组长做的主要不是教学上的,而是人际关系。有我这实例在,一定要吸取教训。 G&LOjd2
Tb@r@j:V
还有每一期的志愿者到达当地后先前的人员分配都会根据实际需要作出相应的调整,有的调整所在学校,有的更换所教科目。虽然我们是根据实际需求派的人,但他们总会有这样那样的理由,为了大局我们一般都会服从,而组织也只有答应的份。所以是不是可以一个点的所有支教队员到齐后,组长根据个人的性格及意愿,学校需要等原因作出人员分配的相应调整,而不至于太被动。 U:1cbD7|3
X@j.$0eK
我们在支教时会有这样的感觉,自己仿佛被这个世界抛弃了,处于不闻不问的状态。有的志愿者在支教结束后也没和组织的人沟通过,没事不联系这是现实,也就导致组织对前方支教人员疏查出漏。那么结果就是,有事就是轰动爆炸性的。而组织的一些决策计划也得不到理解甚至误解,进而对组织的定位产生怀疑。虽然这种状况不会造成支教的中断,而且也会尽心尽力去教,有的志愿者会想“就算为了孩子——”也要坚持下去,这如鲠在喉的感觉实在不好。 f}C$!Lhs
THl={,Rw`
对于“志愿者到底应该留下什么”这个问题,可以分为几个方面,这里仅讲留给组织的,又分有形的和无形的。有形的包括OFS的物资,学生的学习成绩,受资助的学生;无形的有与领导老师们的关系,当地人的口碑,当地人对OFS的认识。每一期支教人员不同,做的事不同,即使同一件事程度又有不同,我们不必去区分。但是不管谁做了什么事,自己来这的目的一定要清楚,这一点确定了,并向他努力,其他问题也就不成为问题了。 yy*8Aw}
j[e<CGZ
三、 老师与志愿者的关系 !/;/ X\d
!i{9wI
每一批志愿者到当地都会不可避免的与教育局和学校领导老师们见面,我把这第一面称为试探,这里尤为重要的是组长的作用。察言观色,体察实情,做初步的预测,定计划。因为以后见他们的机会还有很多,摸透脾气对症下药,药到病除。善于周旋,大家团圆,可见组长多么重要。 bh&Wy<Y
>ukn<
几乎每期每次当地人都会提到学生养成教育的问题。我觉得他们说这话有这么两方面的意思:一是,他们真的重视而学生缺乏,怕志愿者一味抓成绩耽于这方面的教育。二是,他们对我们不是很信任,怀疑我们的教学能力。他们的怀疑也是有道理的,我们绝大多数志愿者没有从教经验,以前的考试成绩也在那放着,所以也不对新一批志愿者抱什么希望,抓一“养成”总比什么都捞不到强。面对这样的情况我们多会把它当成期许而不是怀疑。但是当发现让学生的学习成绩有所进步真的是一件很难的事时,还会不会一如既往的坚持心中所想,还是不是那样激情澎湃,还要面对领导的种种暗示,这时就要考虑是不是要改变了。是方式方法,还是心理态度? t5"g 9`A L
VsJ4sb7
我们生活在媒体包围中,久而久之在我们心里有这样一种印象慢慢沉积并形成:边远贫苦地区人们过着艰苦的生活,学生渴望读书却不能读,老师们必须克服这样那样的困难,坚守着自己的岗位呕心沥血-------当你来到支教地时,你会发现那不过是想象。你看到的是老师求着学生学习,老师没有责任感,领导一样存在腐败。你看到了,你感受到了。你是什么态度,又应该是什么态度?后者会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前者则多会使人不平衡。由何而来可想而知,这样的不平衡要以什么状态存在才不至影响我们的支教呢? *`g'*R
;p_@%*JAx
志愿者在学校多会被分配一些教学外的工作,如文艺、体育、学生宿舍管理、卫生监督、班主任工作等。有的会在会议上明确提出,有的则约定俗成,有的临时发现临时决定,不管是哪一种无疑都会增加我们的工作量,那我们是不是要承担学校的这些事务呢?看到当地老师很少或不参与又要怎么办呢?我们的做法是以我们的实际行动督促他们参与进来,也就是说我们要参与学校管理,其实愿不愿意去做学校都会分配任务,主动去做取得的效果肯定会不一样。任务的分配都是根据志愿者在校时间长便于学校的管理特点而制定的,不会有太多受不了的情况,只是可能会烦,这同样是心理不平衡的一种,那么想想我们来这的目的吧。 C ks;f6G
`{GI^kgJ9
有的时候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当地老师不住校,没有呵护的意识)学生有了感冒发烧跌打损伤等小毛病时,学校的老师一般都会很淡然,甚至冷漠——觉得没事。我们的志愿者这时要注意言行,可能会让当地老师产生这样两种想法:你管的多了,说什么都管;你不管,又说在学校什么都不管。这主要是把握好度,一是领导要沟通好,不至下面的老师有微词。二是我们自己也不要真的什么都管,不是还有学校吗,观察一下他们的态度,毕竟越俎代庖谁心里也不会舒服。这里说一件有关的事,一学生脚受伤了,我们的志愿者对其进行了简单消毒处理并送回了家,家长说没钱治,让志愿者出钱,志愿者答应了。回到学校当地老师说不是没有钱,都拿去赌了,他们家人游手好闲。你去给出钱治病显然不合理,不去又不合情理,出尔反尔,自己尴尬,找到学校只能当地老师劝走,假如有人不在乎钱去给治了,都来找给治病那不是自找麻烦吗?一般我们发现问题后都是先报给学校,当然可以进行简单处理,但是我们处理的再简单的事都要上报学校。 do$+ Eh
V~%C me
来通道见到乡中心校长时,他一再强调有事先和中心校说,不要直接向局里报告,也就是不要越级报告的意思。这恐怕是个不论在哪里都比较常见的问题。我们的志愿者在平时也要注意,你想报到局里,好多问题局里还是要责成中心校来处理,拐了一个弯又回来了,但效果却要打折扣了,而且可能会影响到以后,大家都懂。但有时碰到他们对我们的问题不关注甚至置之不理,就不能怪我们越级了。 :
U!@
V@C8HTg
现在都是素质教育了,老师不准辱骂体罚学生,这是有明文规定的。我们志愿者就更要注意了,这是关系自己和组织的形象问题。虽然有的学校也存在着当地老师体罚学生的事发生,但我们不能以此为“榜样”。学生的顽皮可不总是能说服的,那么罚站、抄书、罚作业、搞卫生、做劳动、罚跑步、罚俯卧撑等手段都用尽后,依然故我的学生该怎么办呢?体罚在这时出现了,其实只要不是很过分,学校也都会默认。因为学校知道那些学生的情况,只有那些不明就里者才会无端指责。是放弃,还是体罚?什么样的老师能把他们教好呢?我们常想。况且我们多数只有一学期时间,说服教育我们没有那么长时间耗。当然,在这里不是为体罚辩护,说出实情而已。为什么把这一条放在“老师与志愿者关系”里呢?因为我们曾经遇到过身为课任老师的我们的志愿者,往往比做班主任的那些当地老师还负责,用心去管他们班的学生,那班主任可能会不高兴,这种情况虽不多见,但存在,也是个值得注意的事。 R5KOai!
#FNSE*Y
我们所去的支教地都是物质精神较匮乏的地方,远离亲人朋友,需要自己克服很多困难,这就难免生出孤独寂寞之感,与人交往是种不错的排遣方法。与学生、村民、老师、志愿者等,但还要注意度的把握,节外生枝就得不偿失了。有的志愿者在这时可能会谈恋爱,志愿者之间,志愿者与当地老师之间,这都有可能发生。第一种情况的好坏最多只影响志愿者个人,第二种情况处理不好就麻烦了。所以,慎重!!!! ^/V>^9CZ
v%2 @M
每一期,组织或个人都会给前方支教志愿者寄去不少的教具和学习用品,这些物资的管理和使用存在着一定的问题。物资到了当地,归属先成了问题,有的物资写明了收件人是我们的志愿者,有名字还好办。有的只写志愿者收,没有名字。还有邮件到学校后,学校就会觉得是给他们的,使用支配他们说了算。虽然是给学校,但我觉得还是我们和学校商量着来使用。有的志愿者又会想,反正下学期还会有新的来,这学期不发完也要留给学校。所以,只要有机会就发,甚至全校性发放,这就会不可避免的造成浪费。高年级还可以,低年级只把那当玩具,铅笔刨在操场上扔着玩。他们可能觉得这来得太容易了,浪费也就没了顾忌,这不是典型的不劳而获心态吗?所以组织在这方面要有所考虑。还有物资平时的使用是与学校一起,还是另放?在通道时就看到上期留下的物资随便堆放,仓库一角乱遭一堆。 7}r6mr0vpm
bCbp JZ
以前没有过这种感觉,也从没意识到,这次通过助学款的发放和图书的转运,强烈的感觉到如果处理事情时强势一点的话,许多问题就不存在了。转而又想,其实其他的小事情又何尝不是呢?从而我想到,当地老师和领导评价上期的志愿者时说他们事多,现在我知道这所谓的事多也不过是一种姿态的表现,不是没事找事。有时并不求什么结果,却能让旁观者认识到,重视起来。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如果从一开始就能认识到这点,也许后来就不会有那么多麻烦。 q<Sb>M/\,
:k
b2v1{\
从我们的听闻中得知,上期的志愿者在这边做了大量的工作,可以说她们是拓荒者。她们的所作所为使我们后来者直接受惠的与当地老师领导的良好关系,也有一些现成的经验供我们借鉴。省却了很多麻烦,为新来的志愿者吃了颗小小定心丸。 ah9P
C7[
U-mZO7y!
在这部分的最后想借金坑的事说一个这样的问题:组织在支教方面的决策,多是通过走访获得信息来制定,有时会参考前方志愿者的意见,但往往出现这样的情况,前者有的消息会过时,即我们走访信息的汇总需要时间,在这段时间里当地学校有时会做教学师资方面的调整。后者又有一定的滞后性,即前方志愿者回报的消息多是在事情发生之后,或者是学校做出调整之后。总之,无论那种情况都不能是时时的,这需要与当地教育主管部门充分的沟通。 CNkI9>L=W`
E
psjaOmAF
四、 学生与志愿者的关系 2^;zj0]Rt
7XU$O$C
这一关系是所有关系中最复杂涉及方面最多的,因志愿者与学生接触最多。 vi1
D<
L)qDtXd4
我们所支教的地方不是完全与世隔绝,所以到支教地后第一感觉一般都是“比想象中的好”,这是物质方面;物质如此,那么精神上也就不必期望质朴单纯了。特别是通道,独坡这里出去打工的占总人口的百分七十左右。大量外出人员带来的是什么?“以前河里没有这么多垃圾”老师们说。不止生活垃圾被带回来,精神垃圾也有了。不劳而获,好吃懒做,攀比等。这些都影响到了小孩子,所以我们不要天真的以为孩子们什么都不懂。其实他们什么都知道,起码比我们想象的要多的多。小孩子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也就不足为奇了,关键是我们用什么样的方式,把我们想要传达的恰当的表现出来,我们有时想要他们改掉的毛病他们所坚持的到底是好还是不好,我们强行让他们改,是不是可以看成,本是强势文化的我们来到这变成弱势,心理不平衡或在寻找心理安全的表现?(语言不同,思维也不同,非要让他们和我们想的一致?)小孩子正是学习接受大量信息并成长的阶段,外出人带回来一堆东西给小孩,然后他们又走了,缺少管理监督的孩子教育的担子全扔给了学校,学校成了托儿所。学校本身又没有那么多资源去对孩子进行良好的管理教育,加上个别老师的不负责,孩子们会成什么样?我教的四年级就是典型,全班呈现的都是一种厌学的氛围,即使有少量的同学想学习也苦于没有一个安静的环境,偌大个四年级摆不下一张安静的书桌。我们的志愿者面对这样的班级该怎么办?半年时间要投入多大精力才能让他们有所改观呢?这期我几乎放弃了他们,也知道这样做不对,但还有其他班级呢。不能一个也抓不住,况且还要考虑组织在这方面的形象。独坡教学质量最高的独坡小学,对个别问题学生也是无能为力的,有时不得已也要采取一些无奈的做法,以证明不是学校的问题。
'K7m!y
HZJ)q`1E
土雪在他的走访见闻里说,学生与我们志愿者的关系要比当地老师的关系好的多。原因就不多说了,主要想说这种良好的关系处理不当会带来一系列问题。最易见的就是学生的纪律方面,我们的志愿者在言行上最能让学生接受,学生在我们面前不必那么拘束,久而久之“不尊敬老师”的现象就会出现,是朋友这没问题,但是如果在学校里学生和老师之间就是问题。所以我们的志愿者一定要在这方面注意。上课是师生关系,下课是朋友关系,但一定要互相尊重并自重。这些现象的出现对其他老师来说也是一种不大不小的挑战,能理解的会善意的提醒一下,不能理解的则可能心生厌烦。 %UXmWXF4$
%p t^?
并不是说出现了上面的问题就要与学生划清界限,聊天、游玩、家访等活动还是可以的,而且也是必要的。我们可以通过这些活动了解学生情况,而且往往是其他渠道不可知的,这些童言中透漏着大量对我们有用的信息,况且可以增进师生感情,有助教学工作的开展,这是一条便捷快速的方法。当然在这里游玩要注意安全,我们志愿者往往带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班级,带这个班那个班不干的情况会发生,不要一冲动都带去,一旦走出校园,他们多半处于失控状态。 rQb=/@-
wS"`~Ql_
家访是个大问题,组织里也有规定不能随便去老乡家吃饭,这里家访和吃饭是同义词。到当地后我们会发现这不好执行,当地人多以能请到远道而来的人到自家吃饭为荣,如果不去就会觉得不给面子。他们不会觉得一顿饭会穷成什么样,事实也如此。广西时我们有的志愿者三请也没去,后来人家真生气了,再见他时脸难看的很,还说了些难听的话,关系始终没缓和过来。一次两次,这样以后就不会再有人去叫吃饭了,一传十,群众关系也就不好处了。我们是生活在群众包围中的,有句话说“多个朋友,多条路”,真怕在这各方面都不方便的地方有事没人帮忙。 }gR!]Cs)^
2.>aL
我们在这几期支教中都碰到过被村里人骚扰,被学生拿了东西,被学生骂的事。 hq|I%>y
jo}yeGbU
们的志愿者大多生活工作在城市里,所以对这里的人来说,我们就是时尚的代名词。吸引了他们的眼球也是自然的事,有的青年会邀请我们去玩,有的专门会请女志愿者或写情书之类的东西。这些人里有正常的也有疯子,其实不管哪一类人,接触后就会发现他们没有坏心,只是单纯的想聊聊天一起玩。比如我们接触过一个据说是精神不正常的人,给他聊过后我们发现他思维敏捷,见识不凡。当谈到他给我们女志愿者写东西时,他说是因为好奇,想知道我们的想法,相与我们交流,但是又怕我们嫌弃他,所以只好用这样的方式。我说这些话并不是鼓励大家都去和他们交朋友,而是想说他们没有那么可怕,不必恐慌。况且,我碰到的和听说到的他们都是只有在天气变化时才发病。所以平时多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才是最重要的。
FOS5?%J
A6Vb'Gqv{
在对待学生拿别人东西老师东西学校东西方面,我从易姐那学了些。小孩子犯得这些错误不能定性为“偷”,“拿”就可以了。我想她是从心理的角度出发,这样不至于给犯了错的孩子背上心理负担,有助孩子改正错误。想一想,也是,哪个小孩子没有犯过错呢?告诉他什么是对,什么是错;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是我们为师的责任。而不应该打压扭曲认识,事实证明“偷”和“拿”的认识不同,不光对犯错的孩子会产生不同的效果,就是损失者自己也会有不同的感受。后者容易使人产生宽容之心。被学生“骂”也是一样,都知道童言无忌,怎么还在乎呢?到底谁较劲放不下?那能定性为“骂”吗? JOUZ"^v
Ww&r
说到这就涉及到了学生不认同的问题,不光表现在这些不好听的话,不听老师的教导,上课不配合老师等都应属不认同一类。发生这样的事我们往往归咎于学生,却忽视了自身存在的问题,是不是不够关注,是不是不够公平等,值得思考! ALY3en9,
`$oy4lDKQ
每次我们志愿者聚到一起都要谈论一些自己学校发生的事,这些事情汇总到一起无非就是问题学生、师德师风、领导腐败等,学校不同,事件不同,性质相同。也可以算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了。欲支教的各位战友,做好心理准备吧。 e\7AtlW"
BV-(`#~:y
一行有一行的语言,教师也一样。正规的课堂教学要求有导语、引语、过度、概括、总结等相关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用什么样的语言让学生尽快进入自己设计的情境,是要花一番功夫的。特别要提到的是我们的支教地多数是少数民族地区,他们有自己的语言习惯和思考方式,而我们却习惯了用普通话去表达交流。很多时候我们在讲台上说的天花乱坠,下面的学生听得云里雾里,有可能根本就没听清什么,有可能听清了还没来得及理解意思就要听下面的内容。结果上下都累,效果还不好。那么我们就要调整,我觉得我们应该做一个“转换器”,我们的说话习惯—普通话习惯—学生交流习惯,从中间找到一个契合点(我们的说话习惯包括习惯了的工作语言和出生地方言,本就对普通话接受有限的学生,让他们接受我们的说话习惯,显然是难上加难)。让我们和学生能正常交流沟通,这个“正常”不光指课下聊天,更重要的是课堂互动,这个互动就有语言交流眼神交流等。在有的问题讲过之后,问他们懂不懂,说懂,你再让他们解题就没了声音,显然还是没真正的懂,那么就需要讲两遍三遍更多遍,这时切忌心浮气躁,因为学生一样能读懂你眼里的含义。换种方法思路,换种表达方式,也许效果会好一些。在听当地老师讲课时我们发现,普通话讲课很难懂的地方,用他们方言一讲马上就明白了,可见表达方式的不同会直接影响着课堂的教学质量。 # X`t~Y'
CAT{)*xc
来到支教地,接触这里的孩子后你会发现他们并没有印象中我们童年的那样,或是没有他们这个年龄应该有的自尊心,自信心,集体容易感。这是德育教育中的环节缺失,只注重学习成绩,只注重考试。结果却是成绩不好,德育水平下降。在教学中我们发现学习与德育互补绝不是无稽之谈。学习中学生常说“不会”“不知道”“这次考试只能考零分”,这样的话几乎挂在嘴边,我们听了都气不打一出来。细想,其实这是他们自信心严重不足的表现。就象一种强化催眠或心理暗示,其中包含的信息是“我是不行的”,久而久之他们真的相信“我是学不会的”了。那么,学生的积极性就会大大降低。好多学生出现破罐子破摔的想法,在这样的情况下,做人的尊严可能还有,但做学生的尊严却很难保证了。一切都不以为然,错对都一样。当时说可能会听,可过后该怎么做还是怎么做,自己心里会有挫败的感觉,同时奇怪于驻留他们内心的到底是一颗什么样的种子,让他们成长成现在的样子。随着接触时间的增多,疑惑也越来越多,最终不得不有选择的放弃,这是实话,所有的老师也都是这么做的——我们及当地老师。 uK;&L?WB
f'WRszrF
面对这样的情况,也不是完全无计可施,班级的文化建设是解决这一问题的不错选择,说白了就是在班级里搞各种活动。多给学生了解自己和对方的机会,有针对性的设计各类主题是一个必要的准备,有的放矢事情做起来会顺利许多。而那些在学习上不突出的则要让他们成为关注的焦点,并从他们身上找到闪光点。一次活动积极的影响总会持续那么一小段时间,所以要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在这个过程中积极乐观的东西是以潜移默化的形式进入学生心里的,所以相当于另一种方式的催眠。打个比方,这是一个啃坚果的过程,最后壳里可能只有一小小的核,甚至什么也没有,也可能壳一直就不会被啃破。原因很多,牙不够利,壳太硬,或旁边有香蕉可以吃。 uG){0%nX
h
C
D6
我们有的志愿者在学校里会被安排做班主任,如果没做好心理准备的话,会有意想不到的麻烦在等着。并不是说有了准备就没烦恼,在这说的是心态,前面说到了有想不到和能想到的麻烦在等你。其中有一个对他们当地老师来说也很敏感的问题——学生安全。这里有体罚学生造成的身体伤害;有学生在志愿者所教课堂或其他老师课上出现的打架所致损伤;有下课放学在学校内所受伤害;还有回家路上造成的校外伤害。任何一种情况的出现第一会影响学生学习,老师教学;第二,由此而来的后续事端带来的麻烦。虽然我们作为志愿者没有像当地老师那样义不容辞的该承担相应的责任,但我们的内心肯定不会好过。有的人会选择不做班主任,以我的经历来说,还是愿意当班主任的,而且还上瘾。因多了这一层关系就多了一点近水楼台的优势,一切理所当然,师出有名,做任何事处理任何事也会方便的多。 3"O&IY<
s,;7m
在讲课方面,我还没有找到针对孩子们的切实有效的好方法,只是渐渐觉得,课还是早上完早复习,多做题多训练为好。因为孩子们接受能力有限,一些扩展延伸他们未必能听懂,有时只会浪费时间,把每课的知识点都讲出来就够他们消化的了。可以利用副科或自习课讲些正课的延伸内容或德育课的一些东西。一定要保证进度,有的志愿者课讲得的很慢,快考试了才着急讲完,没有时间复习是不行的。毕竟我们还要考虑到学生学习成绩对我们及组织的评价认识。有的志愿者存有这样的想法:反正学习成绩提高也很难,不如从德育入手,容易见成绩,体育、文艺、学生视野拓展等。从理论上讲他们并不矛盾,但实际做起来还是挺有难度的,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吧。 nd#owjB
h%UM<TZ]"
物资使用一直是让我觉得有些矛盾的问题,我们通过自己的关系或组织的关系弄到学校的物资,其中多半是学生的学习用品,它们是否应有偿给学生使用。之前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都是作为奖励需要无偿给学生的,后来到新一个地方后,发现有学生用钱来买,我知道还有这样的情况。开始想,无条件的给确实容易让学生有不劳而获的感觉,有条件好像也不合适,这涉及到钱了。最后决定还是奖励政策。但是还存在一种情况,当地学校会把所有运到学校的物资都当做学校的资产使用,有时根本不会知会一下志愿者,志愿者心里会有想法。我觉得为了避免不愉快产生,在一开始就明确与学校所有权及使用原则比较好,都放在志愿者房间也不太好。 nQaryL
][TA7pDPV
无意中分裂学生之间关系的行为,我们所接触的学生虽然都不大,但并不代表他们不懂关系,不代表他们不敏感。相反的很,他们有自己的团体关系,他们有时敏感的让我出冷汗。这学期因为我的处理不当出现了这样的事故,虽经多方补救,但成效不大,成为这学期的又一遗憾。一体育课自由活动时间,班级一块玻璃打碎了,当我进教室时,里面正吵得厉害,明显男女生两个阵营,男生说玻璃是被一女生打碎的,所有女生却说是被外面的人扔石头打碎的。本没拿这当回事,但后来有同学说是要陪学校钱的。我是想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就完了,而且孩子们都单纯的很。就做出决定,既然找不到真正打碎玻璃的人,而且天气渐冷到时大家都会受影响,不如就平摊。我这么一说班级立刻炸了营,男生首先不干,女生那边也出现了反对声。后来我找到了那个女生谈话,一再询问下她才承认。我当时的想法是让她在大家面前承认自己的行为,然后再鼓动所有学生帮助他,一人也就三毛。平时零钱不断的他们,这点小钱应该不算什么。但事与愿违,当我说“大家愿不愿意帮助她”时,几乎异口同声说不愿,又乱了起来,说什么的都有,就是不行。这大大超出我的预料。之前所有女生还替她说话,现在倒戈让我措手不及。之后专门开了一个主题班会,想解决这个问题,但依然无果。同学们坚决的很,越来越疏远她,还称她是“坏人”。后来了解到有的同学是“国仇家恨”“新帐旧账”一起算了。又对这问题说了几次,无果后,索性任其发展。心想都是小孩子,时间长就忘了。可我又错了,积怨越来越深。这就是我无意中分裂了学生之间关系的行为。虽然由来已久,但我让它明显化扩大化了。失误! AdgZau[Y6
W Yo>Md
8
志愿者留下的应该是什么呢?外面新鲜的世界,想问题的角度,新的学习方法,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什么好什么坏,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 kE`Fg(M
WZ6'"Cz`
五、村民与志愿者的关系 :6[G;F7s
j' }4ZwEh
家访的问题,这确实是一个让人“痛并快乐”的问题,我始终觉得在这样的地方家访非同一般。原则上我们家访要有这样几个目的:了解学生家庭真实的情况;向家长反映学生情况;采集种种信息后调整教学方法与态度;与家长沟通感情。这最后一点往往是最重要的,因为在家长看来你有什么你目的不重要;学生情况不重要;你用什么方法教学更不重要。这些都是观念在作怪。还有就是一些社会信息的误用,观念的东西不必细说。社会信息误用,如大学生就业问题,由此而来的“上大学要打工,不上大学一样打工,为什么要花钱上大学”,这种观念却也振振有词无以反驳。因为,你不觉得“科学技术就是生产力,知识改变命运”这样的话太苍白了吗?所以“上完初中再去打工”还比较靠谱点。这不是谁的错,其实对他们来说孩子谁来教都一样。会因为我们的到来改变什么吗?对孩子的影响可能会有点。而他们父母,肉该用烟熏还用烟熏,孩子该打还是打。感情沟通无非就是喝酒了。
/Y#Q<=X
#i'wDvhol
在我印象里,家访也几乎成了喝酒的代名词,问题也确实容易解决。 D_)N!,i
r"&uW!~0
志愿者与村民关系的处理是个技术性挺高的活,这几个方面会影响村民对志愿者的认识:对学生的态度;对所有村民的态度;对待家访的态度。对学生松弛有度,对村民温文尔雅,家访不温不火。总之掌握好度,太过积极没人拿你当回事,太冷又不近人情让人避之不及,学一学当地语言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qvC 2BQ
%F2T`?t:
女志愿者在我支教的学期里都占支教志愿者的一半以上,甚至更多。而我们的支教地又多半有较重的男权思想,加之当地物质精神的贫乏,出现问题的客观因素也就多了。如果我们以第三方视角来看的话,问题最终出不出现取决于我们志愿者能否处理好各种关系。因为从某一方面来说,我们的来到打破了某种平衡或平静。况且问题出现后,我们能做的最多的还是反省自身。未雨绸缪,女志愿者应该具备什么样的素质,该怎样去做?洁身自好,不冷漠;豁达开朗,不随便;谦卑隐忍,不屈从;品学兼优,不死板。我想这也是所有志愿者都应该具备的。 bHK[Z5
>*]dB| 2
记得支教时有个学生说“老师,你们不是有钱没地方花吗,怎么会没钱?”虽然这是出自孩子之口,但我们可以想想,他们的父母亲人又该怎么想。是什么造成了他们如此的认识,这种认识对我们组织及支教工作会有什么的影响?原因是他们对“志愿”的理解不够;二是实际情况部分确实如此;三是有个别志愿者不注意个人行为。影响可能比我们想象的严重:补助金迟迟不到位;高价交易;偷盗事件发生;学生产生不劳而获思想------每件事都可能影响到志愿者心态。心正,身正! |QHIB?C?`
>z|bQW#2
这里谈的是村民与志愿者的关系,其实这是一个狭义的概念,广义的概念里当地老师领导也应包括在内。想说的是不论哪一种都不应怠慢,前面说我们是一个标志,同榜样一样。我们却不用刻意努力的去追求某种计划中的效果,保持本心就好,顺其自然就好。春风不必唤花草,花草自会随风摇。我们的心愿是春风绿遍江南岸。 o#\c:D*k
O/b1^
Y
六、志愿者与志愿者的关系 Qu_=K_W
3\2^LILLO
我们来自四面八方,带来四面八方的气息,如空中之气流,多则乱,乱则变。这种复杂关系的处理说起来也简单,想一想我们支教的目的。但是很明显实际并不如此,真是这样,那世间岂不是就没了矛盾纷争?这志愿者之间的关系我想可以分这样几种:同一支教点内算一种;不同支教点之间是一种;还有各队组长与组员之间算作第三种。这最重要的我认为是第一种,因为大家在一起至少有半年的时间相处,一些矛盾就会在日常生活的细节中显现出来:他看不惯我,我看他不顺眼,XX说话真难听,他是不是脑子有问题,诸如此类的问题如果得不到很好的解决会演变为恶性事件也说不定。所以我觉得有什么事情大家摆在明面上说道说道,说开了有些问题也就不成问题了。最怕大家什么都不说,冷战,这简直是煎熬,是痛苦,于公于私都不好,简直损人不利己。第二三种情况我想最多要体现在组长身上了,为良好支教环境建设牵线搭桥和稀泥自然是义不容辞;而辨别是非去伪存真也要一马当先了。各支教点间关系好了,让战友们觉得不是在孤身奋战,那种如家般的其乐融融吐三两血都愿意去享受。 !~_6S*~
\f-@L;8#
恋爱包括支教队员之间、支教队员与当地老师之间、支教队员与原本恋情之间这样几个方面,恋爱本身并不存在什么问题,即使发生在上述几种关系之间如无大纰漏,本也无可厚非,实际情况是什么样的呢?都出现了问题!影响当然也不会好,对我们的支教工作产生了极大的负面影响。一系列的连锁反应使得我们的工作很被动,一个人出现了问题整个支教队都会受到牵连,组织形象受到的影响使得多少的努力付诸东流。孤单寂寞,郁郁寡欢,我们都可以理解,但是在做决定之前就要好好想想了,你现在已经不是一个人了,因为你已经加入了OFS。 qF3s&WI
UpSa7F:Uw
这一点里志愿者留下的就不应单单是对学生学校的了解以及各种经验了,更重要的是精神财富——对“志愿者”的体会,对OFS理念的理解,对“精诚团结”的践行,进而弘扬真正的善与美。 "%rzL.</
>Hwf/Gf[
七、外界与志愿者的关系 U)6Ew4uRxV
*ORa@x
不管我们是怀着怎样的心情去支教的,只要你选择了支教,就要收拾好心情“稍安勿躁”了。在支教前组织都会询问各位家人对支教的意见,这不是毫无缘由的过程。没有后顾之忧的状态才能算是完全的,你想如果因为这“后方”的原因造成支教的中断或不愉快,是不是让我们自己都无法原谅自己,遗憾也更深一层。一种美好的愿望,经过自己的努力会变成现实,但仅仅因为没有处理好“后方”关系而使愿望破碎。即使坚持着完成了支教活动,内心的缺憾是无论如何也无法抹煞了。完美,我们每个人都追求完美的结果。这也是每个人的权利,但这种权利的追求是要平衡好各种关系的。通常情况下,心无旁骛的去做某件事时,比较容易使人满足,虽然结果未必完满,但有这样的一个全身心的过程已经足够了。 VoC|z Rd_
cES8%UC^i
随着我们组织各项制度的健全资源共享这一块已经得到了加强,但我想还不够。就拿各支教点的沟通来说,就应更加紧密一些。我们的志愿者支教前都会阅读论坛里相关的帖子,那是经过先前志愿者的总结而形成的经验,对这些经验的吸收是必要的,但还不够,那毕竟是死的,总有“未尽事宜”,而我们每个志愿者的生活经历却是鲜活而充满激情的,怎样把这些东西也继承过来呢? #DA ,*
U_C[9Z'P
每个支教点的情况不同,解决起来麻烦的很。如果大家集思广益,就会好的多。况且每一期都会有留下来继续支教的,他们会有相对丰富的经验,我们要用好它。省去很多中间过程的同时,我们就有时间来积累自己的经验了,两相结合只会使我们的支教工作更顺利。 Q79WGW
oH"VrS 6
语句不通之处明白意思即可,莫怪!还请大家多批评指正。 W!R7D%n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