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19730阅读
  • 106回复

影响中国的100本书 作者:张秀平 王晓明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该作者 80 发表于: 2006-05-20

79 《备急千金要方》

中国最早的临床百科全书


    《备急千金要方》是被誉为中国最早的临床百科全书,世简称为《千金方》。唐孙
思邈(581—682年)撰于公元652年,共30卷。《道藏》收入时析为93卷。孙氏以为
“人命至重,有贵千金,一方济之,德踰于此”,故以“千金”命名。该书撰成后在国
内外有着极广泛之影响,现存日本之《真本千金方》可能系未经宋校正医书局校正之传
抄本,经宋校正医书局校刊之《备急千金要方》,中、日翻刻影印者达30余次,又有刻
石本、节选本、改编本、《道藏》本等刻印者亦数十种。
    日本于1974年成立千金要方研究所,特重新精印南宋本《备急千金要方》,并誉之
为“人类之至宝”。近年来更为日、美、德以及东南亚各国学者和理论研究者所关注。
孙氏撰成《千金要方》后,因感其内容之不足而续编《千金翼方》,30卷,约成书于公
元682年。该书的内容和科学价值在于:
    第一,发展传染病诊疗技术与学说。张仲景撰写《伤寒杂病论》中关于伤寒的学说,
到唐代已经历四五百年的实践检验,深为历代学者所重视,孙氏撰《千金要方》时只见
其片断,晚年始得“江南诸师祕仲景(伤寒论)”之书,他结合自己诊疗传染病、流行
病之实践经验和理论认识,创造性提出:其要意“不过三种,一则桂枝,二则麻黄,三
则青龙。此之三方,凡疗伤寒不出之也”①。孙氏的大胆革新,从医疗实践中总结新的
理论经验,提高医疗水平,减少学习掌握的难度,不泥守仲景繁难的六经辨症体系,自
创此三纲论治传染病的新学说,对发展仲景学说和明清医学家研究仲景学说产生了巨大
的影响。
    第二,提高内科杂病与外科疾病的诊疗水平。孙氏临床研究十分重视一个病一个病
的观察研究,因此,对内、外、妇、儿科疾病的认识,突破了前人在病因、症候等方面
着重笼统论述的僵化思想,使许多疾病的认识水平和诊疗效果均获得明显的提高,有的
认识达到比较科学的境界,甚至产生出若干富有病因治疗的成就。例如他对消渴(糖尿
病)与化脓性感染关系的认识已比较正确。他忠告医生与病家,千万不可为糖尿病患者
施行针灸,以防引起化脓而成为不治之症,并强调家属与患者提防不要破伤皮肉,以防
化脓之祸,劝告患者要常备防治化脓性感染的药物等,这在唐代是一件非常了不起的成
就。孙氏对急性胃肠炎——霍乱病因的认识,科学地强调“皆因食饮,非关鬼神”。他
在论述谿毒、射工等病症①注:桂枝指桂枝汤证,麻黄指麻黄汤证,青龙指青龙汤证,
以上三者为仲景伤寒论中诊疗传染性、流行性疾病最为重要的方剂症候群代表。
    时,实际上已对现代的血吸虫病的病因、发病季节、流行地域、症状和预后等,均
已作出了当代最为正确的认识,有许多结论同今天的认识并不两样。可贵的是他明确强
调消灭病源以预防的思想和方法。指出“此虫畏鹅,鹅能食之”,“夏月常备大莓根屑,
若入水浴,以方寸匕投水上游,辟射工。凡洗浴以少许投水盆中,即无变毒”。又如他
对痢疾的分型、治疗等也达到很高的水平,强调“热痢(急性痢疾)则多加黄连”,至
今仍是临床治疗痢疾常用的有效药物。孙氏对麻风病记述尤详,并报告了他经手治疗的
600余病例的经验和结果。
    孙氏认为麻风病有1/10可以治愈,因而,他被誉为近世麻风病专家之祖。
    第三,强调妇人、小儿特点,为妇、儿科分立奠定学术基础。孙氏用两书的1/6篇
幅,专论了妇人病、婴幼儿病及体质发展的特点。孙氏在比较正确地论述了妇女妊娠及
胎儿在母体逐月发展之形态等发育过程后,并出色地强调了初生儿的护理、喂养、乳母、
保育员的选择条件等,应该说是很符合科学要求的。例如接生的程序、难产的处理、儿
不啼哭的处理方法、沐浴方法、断脐方法、防止婴儿破伤风(脐风)等等,都达到了较
高的水平。尤其是强调初生儿、20天、30天、百日乃至3岁到10岁儿童每一阶段所可能
多发病的防治,有的方法和要求甚至在现今对产科医生、乳母、母亲等,仍有着参考和
学习的价值。
    第四,总结对病因有治疗效果的药物,针对疾病病因而进行的治疗是最富有成效的
治疗方法。虽然孙氏所处时代对于若干病的真正病因尚不具备确切认识的条件,但他在
治疗这些疾病的方药中所用药物却十分符合现代科学所证实的病因认识。例如他强调瘿
(地方性甲状腺肿)是因久居常食山区坞水(缺碘)引起的,在治疗上他多用含碘丰富
的海藻、昆布以及动物甲状腺等,其疗效自然是十分理想的。又如雀目(夜盲症)是因
缺乏甲种维生素引起的,孙氏虽然并不确知其病因,但他多处强调用猪肝、羊肝煮食治
疗,众所周知,肝含有极丰富的甲种维生素等营养。又如脚气病的防治,孙氏主张用穀
白皮煮水去渣后用以“煮米粥常服防之”,“即不发”,现代科学研究证明这种穀白皮
含有丰富的乙种维生素,而脚气病的病因正是饮食长期缺乏乙种维生素引起的。如此等
等,说明孙氏在病因治疗上,虽然还是不自觉的,但其成就令人钦佩。
    第五,丰富了针灸疗法的理论与技术。关于针灸疗法,必须首先掌握经络、穴位的
理论和技术。孙氏指出经络循环腹背,无所不至,往来出没,难以测量。因此,他强调
“非图莫可”。他在前人绘图的基础上,经过考订、修改,并创造性地以青、黄、赤、
白、黑五色彩绘以区别其十二经各条经络之走行方向和孔穴之部位,并以绿色绘制奇经
八脉。该图分正、侧、背面三幅,大小取常人之一半为之,使我国针灸经络腧穴之绘图
达到相当高的水平,为宋代铸造针灸铜人、刻制针灸腧穴石碑等奠定了基础。孙氏的彩
绘不但在经络腧穴的规范化和提高教学水平等方面发挥了重大的作用,并且在提高针灸
临床效果上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此外,关于针灸临床,他正确指出,选穴要少而精,提
倡针灸辨症,主张综合治疗。因此,在论述一位合格的针灸医师时强调“若针而不灸,
灸而不针,皆非良医也;针灸不药,药不针灸,尤非良医;知药知针,固是良医”。他
的这一理论,早已为千百名针灸名家的实践证实是完全符合科学原理的精辟论断。“阿
是”穴是历代医师乃至现代针灸医学家所经常用于临床治疗的有效穴位,它以痛为穴,
并无固定部位,这是孙氏在针灸治疗学上的创造性发现。
    第六,提高疾病诊疗技术水平。孙氏创造的“验透膈法”是确诊胸背部化脓性感染
是否穿透胸膜引致脓胸的科学方法,这在当时应该说是人类医学发展高水平的诊断技术。
其方法是在胸、背或胁部脓疮疮面贴一薄纸或竹内膜,于光亮处观察竹膜是否随着病人
呼吸而有同步的呼气则竹内膜内陷,吸气则竹内膜凸出的节律性变化,如是则可诊断为
脓肿已穿透胸膜而已成脓胸,否则,尚未穿透胸膜,这在决定有效治疗方法上是极为重
要的。再如孙氏在医疗技术方面实际上已创造出有血清疗法性质的技术。其方法是对很
难根除癤病病人的治疗,他创造性提出用针刺或小刀在癤肿周围刺令出血,然后以刀取
血或渗出之血清与药物内癤疮中;他还叙述了用患者父亲的血与血汁接种患者癤疮中,
并强调疗效甚佳,这一创造是十分可贵的,思想是十分先进的,这与人痘接种技术之发
明是否有直接关系是值得给予考察与研究的。
    此外,孙氏还创造性发明了许多有效的医疗技术。例如经他改进的下颌脱臼手法复
位术至今还在临床中使用;他所记述的阴囊撕裂伤睾丸脱出之手术,还纳缝合术,运用
葱管导尿术,烧烙止血术,咽喉异物(针、钉、骨刺)剔出术,保留灌肠、压力灌肠术
等等,均达到了历史的最高水平。这些医疗技术,虽然后来在器具上有了极大的进步,
但其原理仍然沿袭着孙氏的思想。
    第七,发展卫生保健学说。两部《千金方》集中体现了孙思邈这位百岁医学家关于
延年益寿的思想与实践经验。综观两书,在此问题上有三个比较显著的特点:一是将老
庄“吐故纳新”思想指导下的“静功”与华佗等倡导的“流水不腐,户枢不蠹”思想指
导下的“动功”结合起来;二是把一般人的养生保健理论技术与中老年常见病的防治结
合起来;
    三是严厉批判了服五石企图长生的思想,同时强调了服食植物类营养防病方剂的必
要性。这些思想和具体技术方法要求,把我国卫生保健、延年益寿的学说推到了时代的
高水平。
    第八,发展药物、方剂以提高临床防治疾病的效果。《千金方》在地道中药之规范
方面作出了突出的贡献,同时,关于药用植物的野生变家种,以及植物药的采收时节、
加工保管和炮制等,也都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其理论和方法要求大都为现代所遵循,或
成为临床运用之依据。在这些中药学理论指导下,该书广泛收录了唐以前的医疗方剂。
《千金要方》记有医疗方剂4500余首,《千金翼方》记有医疗方剂2000余首,临床内科、
传染病、外科、骨伤科、妇产科、小儿科、耳目口齿、咽喉科等等数以百计的各种病症,
都选列了多少不定的医方,供作临床处方治疗时之参考。其中有许多前人的医方和孙氏
自创的方剂,至今仍有着比较广泛的影响。
    《备急千金要方》卷首以显著地位论述了《大医精诚》与《大医习业》,突出地强
调了作为一位优秀医生,必须具备高尚的医疗道德修养和精辟的医学理论、医疗技术。
为此,该书一一作出了医德与医术的严格要求,成为历代临床医生修养的准绳。

只看该作者 81 发表于: 2006-05-20

80 《本草纲目》

“明代最伟大的科学成就,是李时珍那部在本草书中登峰
造极的著作”


    《本草纲目》是一部中医学论述药物学的专著,其内容颇多博物学价值。明代著名
医药学家李时珍(1518—1593年)编撰于公元1578年,成书后几经周折,后初刊于万历
二十一年(1593年)。全书共52卷,收载药物1892种,其中植物药计有1094种,动物药
443种,矿物药161种,其他类药物194种。李时珍新补入药物374种。该书图文并茂,有
药物图1109幅。作者为了增加该书的临床参考价值,于若干药的论述中附录临床处方
11096首,其中8000多首来自作者临床经验之总结或多年之征集,有着较好的参考价值。
    《本草纲目》共分水、火、土、金石、草、谷、菜、果、木、服器、虫、鳞、介、
禽、兽、人等16部为纲,62类为目,其分部类的原则为“从微至巨,从贱至贵”。搜罗
群集,有谓其所参考之书多达800余种者,可谓“贯串百氏”的一代巨著。该书又在每
药物之下,标正名为纲,附释名为目,故命名其书为《本草纲目》。每药之论述内容,
则详之于集解、辨疑、正误、修治(炮制加工)、气味(药性药理)、主治(药效)、
发明(李时珍之心得体会和研究结论)、附方等。《本草纲目》之分类叙述方法是在前
人基础上的一次创造性发展,条分缕析,使读者一目了然,其分类方法实际上已具备了
现代生物进化思想的科学性。
    《本草纲目》的分类是先无机而后有机,先植物后动物。
    在植物类药物中,则先草、谷、菜而后果、木;在动物类药物中,则先虫、鳞、介
而后禽、兽,最后则叙述人类药。
    该书首先是对矿物药之科学分类,这在无机化学方面也已具备一定的水平。书中所
记载的19种单体元素,如:钠、钾、钙、镁、金、银、铜、锌、锡、汞、铝、锰、铅、
铁、砷、硫等等,如以化合物计则多至数十种。李氏所述之每一物质,均评论其来源、
鉴别与化学性。该书以单体元素为纲,对各化合物作了比较全面的论述和分类,大体上
对前代所存在的混乱作了澄清。在生物药的分类方面,可以说是划时代的,基本上采用
了“双名法”。其法虽不能与现代所应用的拉丁系统双名法那么科学精确相比,但在明
代却是世界上最为先进的。
    其次在关于动物药之分类方面,基本上有以下之特点,例如其虫类相当于无脊椎动
物,鳞类相当于鱼类和部分爬行类,介类则相当于两栖类和少数软体动物类,其禽类则
为鸟类,兽类系哺乳类动物。这种分类方法之依据虽然强调“从贱至贵”,但并非经济
或社会地位价值观念上的贵贱,实则包含着从单细胞生物到多细胞生物,从单一到繁杂,
从低等生物到高等生物的发展过程。就贱贵而言,作者将封建社会至高无上的龙与凤,
均列入相应的低一级类别,并不因为皇帝为真龙天子,也不因为凤为皇后,就提高龙凤
在该书类别中的地位。这就说明《本草纲目》“从贱至贵”的分类方法并非地位、经济
等之价值观。其分类方法富有科学性,代表了当时的先进水平,近代中外学者称赞其有
着生物进化论思想,为把人为分类法推向自然分类法作出了重要贡献。
    《本草纲目》在药物学发展方面,也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不但订定了前人1518种药物,并以自己的亲身实践,调查研究,搜询访验,为中国
医药宝库增加新药374种,这对一位学者来讲是一个十分巨大的数字。这里仅举若干例
证说明之。
    在药物鉴别方面,《本草纲目》纠正了明代之前《本草》中的许多错误和非科学内
容。过去之本草著作往往将一物误认为二,如南星与虎掌,本来是一种药物,过去却误
认为两种药物;又如本应当分述的却混而为一,《本草纲目》以前每将葳蕤、女萎并为
一条,李氏经过鉴别则确认为两种;又如宋寇宗奭《本草衍义》中错误地“以兰花为兰
草,卷柏为百合”,苏颂《图经本草》将天花、括楼分为两处图形,而实际上本是一种
植物的根块与果实;前人错误认为“草子可以变鱼”,“马精入地变为锁阳”等等传说,
也都一一经过《本草纲目》而予以纠正,并指出鱼乃鱼子所化,而锁阳本是植物。
    关于水银的记述,更能说明李时珍严肃认真求实的科学态度和无畏精神。《神农本
草经》被封建社会尊为经典,其叙述水银“久服神仙”,晋葛洪《抱朴子》谓为“长生
之药”,《大明本草》称其“无毒”,唐甄权言其“还丹元母”。故在六朝之下,企图
贪生不死者因服之而成废身甚而夭者不知有多少。《本草纲目》批判了这一非科学的讹
传,指出“水银……
    入骨钻筋,绝阳蚀脑,阴毒之物,无似之者。”他严肃地强调:
    “方书固不足道,本草岂可妄言哉。”历史和科学实验均证实了《本草纲目》所论
述的水银,在当时达到科学发展的最新水平,对彻底根除服水银以求长生之荒谬做法产
生了积极的作用。
    关于生物对生活环境的适应,《本草纲目》也有独到见解。
    以动物药的描述为例,《纲目》对每一动物药的动物都有概括性的定义,多能抓住
各类动物的生物学属性特征。如指出“鸟产于林,故羽似叶;兽产于山,故毛似草”,
又说:“毛合四时,色合五方”,这都正确地掌握了禽兽对环境之适应以求保护的变异
特点。在动物相关变异方面,该书正确指出:“乌骨鸡但验舌黑”即可知其骨黑的鉴别
方法。《本草纲目》在有关药物的论述上,还强调了生物受到人工方法的干预而在生活
习性方面产生改变的特性。如记述的动物变野生为人工驯养,家种植物可以优于野生等,
说明当时对生物之遗传特征已有一些知识。
    在制药化学和实验研究方面,《本草纲目》较以前也有着突出的成就。所载制药化
学包括有蒸馏、蒸发、升华、重结晶、风化、沉淀、干燥、烧灼、倾泻等许多化学反应
的方法。
    所制取的醋酸铅(铅霜);利用消石与矾石分解和氧化作用制取铅丹;以浓茶煎熬
五倍子,使其产生沉淀;经曲菌发酵水解而析出没食子酸的白色结晶,都达到了较高的
科学水平,甚至是最早的记录。在科学实验方面,作者不但亲自验证了罗勒子治疗眼翳
和自服蔓陀罗花以观察其治疗效果和麻醉作用外,还对若干药物的药理作用等进行了动
物实验。他观察大豆、鸡肠草等之药理作用,他解剖鲮鲤、蛇等多种低等动物,以证实
其解剖结构上的异同,进行了若干比较研究。这些方法在当时科学界也可以称得上是一
个创举。
    当然,未知或知之甚少在当时更是普遍的,在当时条件下不可知者也非少见。因此,
作者对若干药物的记述客观地指出“未审然否”,或谓:“亦无所询证,姑附于此,以
俟博识”,足可证明其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本草纲目》问世后其影响面之广而深远是创记录的。明万历十八年(1590年)由
金陵(今南京)胡承龙首次刊刻,世称“金陵本”,至今尚存有极少几部,除日、美、
德均有收藏外,我国仅存两部。1603年由夏良心等刊行于江西刻本《本草纲目》,世称
“江西本”,为仅次于金陵本之善本,现存于世者尚多。此后,重刻《本草纲目》者逐
渐增多,如湖北本(1606年)、石渠阁本、立达堂本等,均刻于明末之前。清代刻本以
张朝璘本(1657年)、太和堂本(1655)等为最早,其后刻刊者甚多。据现存国内之刻
印本统计,截止1949年约有70余版次。继《本草纲目》之后,我国药物学之发展在此基
础上虽不如其广博,然在发挥、深化认识上和吸收外来药物上取得了不断的进步,如赵
学敏撰《本草纲目拾遗》(1765年)等,几乎都是在其直接或间接影响下完成的。
    《本草纲目》不但在国内有着如此深广的影响,早在公元1606年即传至日本。据统
计,日本在1637—1714年间先后出现了《本草纲目》的8种刻本,此后还先后出版了日
文节译和全译本多种。日本学者研究《本草纲目》并有著作者多达30余种。《本草纲目》
在朝鲜、越南等也有较大的影响。大约从18世纪开始,《本草纲目》即传至欧洲,英国
大英博物馆、剑桥大学图书馆、牛津大学图书馆、法国国民图书馆等都收藏有《本草纲
目》的多种明刻本或清刻本。德国皇家图书馆收藏有金陵本。此外,在俄国(前苏联)、
意大利、丹麦等也都有收藏。美国国会图书馆也收藏有金陵本和江西本等。据英国李约
瑟博士考证,1732年法国医生范德蒙德曾将《本草纲目》中部分内容译为法文,几经周
折于百余年后在巴黎发表,引起著名化学家和化学史学者的注目。据研究,《本草纲目》
早在18世纪及以后的年代曾被部分摘译成法文、英文、德文和俄文,欧洲在19世纪对研
究《本草纲目》与中国本学产生兴趣,并由此而获得博士学位者。英国伟大的生物学家
达尔文在奠定进化论、论证人工选择原理的过程中,即曾参阅了《古代中国百科全书》,
其内容即《本草纲目》之内容。
    如达尔文在《变异》中谈到鸡的变种、金鱼家化史等,均吸取和引用了《本草纲目》
的内容。李约瑟博士在评价《本草纲目》时写道:“毫无疑问,明代最伟大的科学成就,
是李时珍那部在本草书中登峰造极的著作《本草纲目》。”“李时珍作为科学家,达到
了同伽里略、维萨里的科学活动隔绝的任何人所能达到的最高水平。”“中国博物学家
中‘无冕之王’李时珍写的《本草纲目》,至今这部伟大著作仍然是研究中国文化史的
化学史和其他各门科学史的一个取之不尽的知识源泉。”

只看该作者 82 发表于: 2006-05-20

81 《山海经》

《山海经》是一部内容丰富、风貌独特的古代著作,包含历史、地理、民族、神话、
宗教、生物、水利、矿产、医学等诸方面。
    《山海经》的性质,历代说法不尽相同。《汉书·艺文志》把它列入形法类,东汉
班固则列入术数类,而刘秀歆则认为《山海经》是一部地理博物著作。西晋郭璞很推崇
《山海经》,认为它是一部可信的地理文献。至明代,胡应麟认为《山海经》为“古今
语怪之祖”,始将该书列入“语怪”之书。
    清《四库全书》也把此书列入小说类。近代鲁迅也认为此书是巫觋、方士之书。然
而大多数论者认为《山海经》是一部早期有价值的地理著作,其中尤以《五藏山经》地
理价值最高。
    历代对《山海经》的地学价值的认识经历着一个反复曲折的过程。东汉时,著名的
治水专家王景,从治卞入手治河,临行,明帝赠送给他的参考书中就有《山海经》。北
魏郦道元作《水经注》时,引用《山海经》达80余处。以后《隋书·经籍志》、《旧唐
书·经籍志》、《新唐书·艺文志》及王尧臣《崇文总目》皆将其列入史部地理类书。
明清时代是《山海经》地学价值被贬时期,被说成“多杂以神怪”、“道里山川难考
据”。至近代,顾颉刚作《五藏山经试探》,发表了许多极为精辟的见解,使人们重新
认识《山海经》的科学价值。其后,谭其骧又作《“山经”河水下游及其支流考》,利
用《山海经》中丰富的河道资料,将《北山经》中注入河水下游的支流一条一条梳理,
并加以排比,考证出一条最古的黄河故道。此文的发表,进一步确立了《山海经》尤其
是《五藏山经》在地理学上的科学地位。
    《山海经》的作者与成书年代,众说纷纭。东汉刘秀《上山海经表》中,主张该书
出于唐虞之际,系禹、益所作。以后《尔雅》、《论衡》、《吴越春秋》皆从其说。此
说比现最早,流传时间也长。然而,北魏郦道先作《水经注》时已发现:
    《山海经》编书稀绝,书策落次,难以辑缀,后人又加以假合,与原意相差甚远。
开始怀疑此书非出于一人一时之手。北齐《颜氏家训·书证篇》又据《山海经》文中有
长沙、零陵、桂阳、诸暨等秦汉以后的地名,认为绝非是禹、益所作。《隋书·经籍志》
亦云断不作于三代以上。此后随着考古学与弁伪学的发展,禹、益之说日趋被否定。
    当代学者较一致认为《山海经》是由几个部分汇集而成,并非出于一人一时之手。
但具体看法又不同,有学者认为《山海经》由三大部分组成,其中以《山经》成书年代
最早,为战国时作;《海经》为西汉所作;《大荒经》及《大荒海内经》为东汉至魏晋
所作。有的学者从《山海经》中《山经》与《禹贡》作比较研究,结论是《山经》所载
出川于周秦河汉间最详最合,故作者当是这一地区的人。至于时代当在《禹贡》之后,
战国后期。
    《山海经》的今传本为18卷39篇,其中《山经》(又称《五藏山经》)5卷,包括
《南山经》、《北山经》、《东山经》、《中山经》共21000字,占全书的2/3。《海内
经》、《海外经》8卷,4200字。《大荒经》及《大荒海内经》5卷,5300字。
    晋郭璞作注,其后考证注释者有清代毕沅《山海经新校正》和郝懿行《山海经笺
疏》。
    《山海经》中最具有地理价值的部分《五藏山经》,是全书中最为平实雅正,从形
式至内容都以叙述各地山川物产为主,尽管也杂有神话,比例不大,无疑是一部早期地
理书。
    《山海经》记载的山川比早些时代《禹贡》丰富,其记载山岳共15000字,其篇幅
之长,相当《禹贡》导山部分的14倍。《禹贡》所记山岳仅4列,而《山经》则发展成
26列。
    《山经》以山为纲,分中、南、西、北、东五个山系,分叙时把有关地理知识附雨
上去。全文以方向与道里互为经纬,有条不紊。在叙述每列山岳时还记述山的位置、高
度、走向、陡峭程度、形状、谷穴及其面积大小,并注意两山之间的相互关连,有的还
涉及植被覆盖密度、雨雪情况等,显然已具备了山脉的初步概念,堪称我国最早的山岳
地理书。在叙述河流时,必言其发源与流向,还注意到河流的支流或流进支流的水系,
包括某些水流的伏流和潜流的情况以及盐池、湖泊、井泉的记载。
    《山海经》的地域范围:《南山经》东起浙江舟山群岛,西抵湖南西部,南抵广东
南海,包括今浙、赣、闽、粤、湘5省。
    《西山经》东起山、陕间黄河,南起陕、甘秦岭山脉,北抵宁夏盐池西北,西北达
新疆阿尔金山,《北山经》西起今内蒙、宁夏腾格里沙漠贺兰山,东抵河北太行山东麓,
北至内蒙阴山以北。《东山经》包括今山东及苏皖北境。《中山经》西达四川盆地西北
边缘。
    《山海经》记载众多的原始地理知识,有如南方岩溶洞穴,北方河水季节性变化,
不同气候带的地理景观与动植物分布的特点。
    《山海经》在物质资源分布的篇幅中,对于矿产的记载尤其详细,提及矿物产地
300余处,有用矿物达七八十种,并把它们分成金、玉、石、土四类。希腊学者乔菲司
蒂斯在公元前371—前286年所著《石头志》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地质文献,但它记
载的矿物仅16种,把这些矿物分成金、石、土三类。而与其同时代或稍晚的《山海经》
所记的矿物种类是它的5倍,分类更细。《山海经》还注意到矿物的共生现象,并据其
硬度、颜色、光泽、透明度、构造、敲击声、医药性等识别矿物的方法,及详细记述动
植物形态、性能和医疗功效,因此《山海经》在矿物学分类上有突出贡献。撰写《中国
科学技术史》的英国李约瑟说:“《山海经》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宝库,我们可以从中得
到许多古人是怎样认识矿物和药物之类物质的知识。”
    《山海经》在地理学史上占有一定的位置。作者以《中山经》所在地区为世界的中
心,四周是《南山经》、《西山经》、《北山经》、《东山经》构成大陆,大陆被海包
围着,四海之外又有陆地和国家,再外还有荒远之地,这就是世界。《山海经》的结尾
指出:“天地之东西二万八千里,南北二万六千里。”
    这在科学发展的今天来看似乎是天真可笑的,但在2000多年前《山海经》的作者已
认为世界不是不可知的,而是可以认识的,世界是有极限的,是可以测量出的,这在研
究地理学史上是极为珍贵的资料。
    但《山海经》也有其局限性。《山经》记载447座山,据考证,其中见于汉晋以来
记载并能实指方位者,约140余座,不及总数1/3。而这140余座山分布极不平衡,其中
半数属《中山经》,另半分属南、西、东山经。就所记山的方向而言,整个经讲的大方
向基本正确。在里距方面,除《中山经》所在的晋南、陕中、豫西、河、渭、伊、洛地
区所载较为详细准确外,其他经中里距差别很大,可信度差。《海经》中记了60余个远
方异国,但除了天毒、朝鲜等少数名称外,大都以当地人的形状命名,如结胸国、大人
国等,显然不是真实国名。至于有关各国的形貌、起居与风俗,亦多传闻之词。《大荒
经》中,诡谲荒诞成分更多,有地理价值的内容更少。

只看该作者 83 发表于: 2006-05-20

82 《水经注》

宇宙未有之奇书


    《水经注》是公元6世纪北魏时郦道元所著,是我国第一部以记载河道水系为主的
综合性地理著作,在我国长期历史发展进程中有过深远影响,自明清以后不少学者从各
方面对它进行了深入细致的专门研究,形成了一门内容广泛的“郦学”。
    郦道元,字善长,北魏涿州郦亭(今河北涿县南)人。他生年说法不一,尚难确定。
史书仅记载他于孝昌三年(527年)被害于阴盘驿亭(今陕西临潼县东)。他出身仕宦
之家,少年时随父官居山东,喜好游历,酷爱祖国锦绣河山,培养了“访渎搜渠”的兴
趣。成年后承袭其父封爵,封为永宁伯,先后出任太尉掾、书侍御史、冀州镇东府长史、
颖川太守、鲁阳太守、东荆州刺史、河南尹、黄门侍郎、侍中兼摄行台尚书、御史中尉
等职。他利用任职机会,周游了北方黄淮流域广大地区,足迹遍布今河北、河南、山西、
陕西、内蒙、山东、江苏、安徽等省区。每到一地都留心勘察水道形势,溯本穷源,游
览名胜古迹,在实地考察中广泛搜集各种资料,以补文献不足,从而完成了举世无双的
地理名著《水经注》。郦道元自幼好学,历览奇书,除《水经注》外,还撰有《本志》
13卷及《七聘》诸文,但都已亡佚,仅《水经注》得以流传。
    我国古代记载河流的专著就叫《水经》,其作者历来说法不一,二说晋郭璞撰,一
说东汉桑钦撰,又说郭璞曾注桑钦撰的《水经》。当代郦学家陈桥驿认为即使汉桑钦撰
有《水经》,晋郭璞为其作注确有其事,但这部《水经》和《水经注》也都已失传,今
本郦道元所注的《水经》当是另外一部,是无名氏所为,其成书年代,诸家说法不一,
全祖望认为是东汉初,戴震认为是三国时作品,今人钟凤年又认为是新莽时所作,诸说
尚难确认,不过大体应为汉魏之作不成问题。
    《水经注》则是以注《水经》而得名。
    郦道元为何要为《水经》作注呢?在他自己序文中就写道:首先,古代地理书籍,
《山海经》过于荒杂,《禹贡》、《周礼·职方》只具轮廓,《汉书·地理志》记述又
不详备,而一些都、赋限于体裁不能畅所记述《水经》一书虽专述河流,具系统纲领,
但未记水道以外地理情况。他在游历大好河山时所见所闻十分丰富,为了把这些丰富的
地理知识传于后人,所以他选定《水经》一书为纲来描述全国地理情况。正如王先谦所
说,郦道元注《水经》的目的在于“因水以证地,即地以存右”(《王先谦合校本
序》)。其次,他认识到地理现象是在经常变化的,上古情况已很渺茫,其后部族迁徙、
城市兴衰、河道变迁、名称交互更替等等都十分复杂,所以他决定以水道为纲,可以进
而描述经常变化中的地理情况。而更重要的是,他当时身处政局分裂时代,他向往祖国
统一,着眼于《禹贡》所描写过历史上曾经出现过的版图广大的祖国,他利用属于全国
的自然因素河流水系来作纲,可以把当时人为的政治疆界的限制打破了,从而充分体现
他要实施祖国统一的决心。由此说明郦道元是一位爱国主义者,他所著的《水经注》是
一部爱国主义著作。
    《水经注》是以《水经》所记水道为纲,《唐六典》注中称《水经》共载水道137
条,而《水经注》则将支流等补充发展为1252条。今人赵永复将全书水体包括湖、淀、
陂、泽、泉、渠、池、故渎等算入,实记2596,倍于《唐六典》之数。
    注文达30万字。涉及的地域范围,除了基本上以西汉王朝的疆域作为其撰写对象外,
还涉及到当时不少域外地区,包括今印度、中南半岛和朝鲜半岛若干地区,覆盖面积实
属空前。
    所记述的时间幅度上起先秦,下至南北朝当代,上下约2000多年。它所包容的地理
内容十分广泛,包括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山川胜景、历史沿革、风俗习惯、人物掌故、
神话故事等等,真可谓是我国6世纪的一部地理百科全书,无所不容。难能可贵的是这
么丰富多采的内容并非单纯地罗列现象,而是有系统地进行综合性的记述。侯仁之教授
概括得最为贴切:“他赋予地理描写以时间的深度,又给予许多历史事件以具体的空间
的真实感。”(《水经注选释·前言》)
    《水经注》是我国古代地理名著,其内容包括了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各个方面。
在自然地理方面,所记大小河流有1000余条,从河流的发源到入海,举凡干流、支流、
河谷宽度、河床深度、水量和水位季节变化,含沙量、冰期以及沿河所经的伏流、瀑布、
急流、滩濑、湖泊等等都广泛搜罗,详细记载。所记湖泊、沼泽500余处,泉水和井等
地下水近300处,伏流有30余处,瀑布60多处。所记各种地貌,高地有山、岳、峰、岭、
坂、冈、丘、阜、崮、障、峰、矶、原等,低地有川、野、沃野、平川、平原、原隰等,
仅山岳、丘阜地名就有近2000处,喀斯特地貌方面所记洞穴达70余处,植物地理方面记
载的植物品种多达140余种,动物地理方面记载的动物种类超过100种,各种自然灾害有
水灾、旱灾、风灾、蝗灾、地震等,记载的水灾共30多次,地震有近20次。
    在人文地理方面,所记的一些政区建置往往可以补充正史地理志的不足。所记的县
级城市和其他城邑共2800座,古都180座,除此以外,小于城邑的聚落包括镇、乡、亭、
里、聚、村、墟、戍、坞、堡等10类,共约1000处。在这些城市中包括国外一些城市,
如在今印度的波罗奈城、巴连弗邑、王舍新城、瞻婆国城等,林邑国的军事要地区粟城
和国都典冲城等都有详细记载。交通地理包括水运和陆路交通,其中仅桥梁就记有100
座左右,津渡也近100处。经济地理方面有大量农田水利资料,记载的农田水利工程名
称就有坡湖、堤、塘、堰、堨、覩、墱*、坨、水门、石逗等。还记有大批屯田、耕作
制度等资料。在手工业生产方面,包括采矿、冶金、机器、纺织、造币、食品等。所记
矿物有金属矿物如金、银、铜、铁、锡、汞等,非金属矿物有雄黄、硫黄、盐、石墨、
云母、石英、玉、石材等,能源矿物有煤炭、石油、天然气等。此外还有兵要地理、人
口地理、民族地理等各方面资料。
    除了丰富的地理内容外,还有许多学科方面的材料。诸如书中所记各类地名约在2
万处上下,其中解释的地名就有2400多处。所记中外古塔30多处,宫殿120余处,各种
陵墓260余处,寺院26处以及不少园林等。可见该书对历史学、考古学、地名学、水利
史学以至民族学、宗教学、艺术等方面都有一定参考价值。以上这些内容不仅在数量上
惊人,更重要的是作者采用了文学艺术手法进行了绘声绘色的描述,所以它还是我国古
典文学名著,在文学史上居有一定地位。它“写水着眼于动态”,“写山则致力于静
态”,它“是魏晋南北朝时期山水散文的集锦,神话传说的荟萃,名胜古迹的导游图,
风土民情的采访录”。《水经注》在语言运用上也是出类拔萃的,仅就描写的瀑布来说,
它所用的词汇就有:泷、洪、悬流、悬水、悬涛、悬泉、悬涧、悬波、颓波、飞清等,
真是变化无穷。所以我们说《水经注》不仅是科学名著,也是文学艺术的珍品。
    如此丰富的内容,其价值自不待言。这里仅就历史地理方面来说,就有取之不尽的
功效,侯仁之教授曾利用它复原了北京周围古代水利工程,研究了毛乌素沙漠的历史变
迁。我们可以运用它来研究古代水道变迁,湖泊湮废、地下水开发、海岸变迁、城市规
划、历史时期气候变化等等诸多课题。
    《水经注》有如此深远影响,这与郦道元治学态度的认真是分不开的。为了著作此
书,他搜集了大量文献资料,引书多达437种,辑录了汉魏金石碑刻多达350种左右,还
采录了不少民间歌谣、谚语方言、传说故事等,并对所得各种资料进行认真的分析研究,
亲自实地考察,寻访古迹,追末溯源,采取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这本书实际上是我国
北魏以前的古代地理总结,书中许多珍贵资料早已失传,不少人从中可以辑佚或校正一
些古籍。
    当然,如此宏富的巨作,受到当时时代和条件的限制,难免存在不少错误。唐代杜
佑在《通典》中即已明确指出其黄河河源问题上的“纰缪”。另外由于他不可能到边远
地区和南方进行实地调查,这方面错误也较多些。有些地方的引书也不尽可信等等,但
这些并不损害全书价值。
    《水经注》原有40卷,宋初已缺5卷,后人将其所余35卷,重新编定成40卷。由于
迭经传抄翻刻,错简夺伪十分严重,有些章节甚至难以辨读。明清时不少学者为研究
《水经注》做了大量工作,有的订正了经注混淆500余处,使经注基本恢复了原来面貌。
有的做了不少辑佚工作,更多的是做了校勘注疏工作,清末著名学者杨守敬与其弟子熊
会贞用了毕生精力撰写了《水经注疏》和编绘了古今对照、朱墨套印的《水经注图》,
最近江苏古籍出版社出版了有段熙仲点校、陈桥驿复校的《水经注疏》,为今后研究利
用《水经注》提供了方便。

只看该作者 84 发表于: 2006-05-20

83 《大唐西域记》

古代印度旅行记中的金字塔


    在供人们今天了解中世纪的中亚和印度方面,唐代高僧玄奘及其所著《大唐西域记》
一书的贡献是旷古未有、永世不灭的。
    玄奘,俗姓陈,名祎,洛州缑氏(今河南偃师县南缑氏镇)人,隋文帝仁寿二年
(602年)出生于一个世代儒学之家,出家后法名玄奘,敬称三藏法师,俗称唐僧。13
岁时在洛阳净土寺诵习佛典,后赴首都长安,游历成都、荆州(今湖北江陵)、扬州、
苏州、相州(今河南安阳)、赵州(今河北赵县)等地,遍访名师,后复至长安,问学
于法常、僧辩两位大师,被称为佛门的“千里驹”。随着学业的日益长进,他的疑问和
困惑也越来越多,而这些疑惑又非中国佛典和高僧所能解决,于是下决心去佛教的发源
地印度取经求法。其目的主要是寻求学习大乘《瑜珈师地论》,解决南北朝以来中国和
尚长期争论不休的佛性问题,即:凡人能不能成佛?什么时候成佛?经过什么阶段、通
过什么手续才能成佛?
    唐太宗贞观元年(627年),玄奘从长安出发,孤身踏上万里征途,开始了他的西
行。途经秦州(今甘肃天水)、兰州、凉州(今甘肃武威)、瓜州(今甘肃安西县东
南),偷渡玉门关,历5天4夜滴水不进、艰难地通过了800里大沙漠,取道伊吾(今新
疆哈密),年底到达高昌(今新疆吐鲁番),受到高昌国王麴文泰的礼遇和赞助,沿天
山南麓继续西行,经阿耆尼国(今新疆焉耆)、屈支国(今新疆库车)、跋禄迦国(今
新疆阿克苏),翻越凌山(今天山穆素尔岭),沿大清池(今古尔吉斯斯坦伊塞克湖)
西行,来到素叶城(即碎叶城,在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西南),在这里巧遇西突厥
叶护可汗,并得到可汗的帮助。玄奘继续前进,经昭武九姓中的石国、康国、米国、曹
国、何国、安国、史国(皆在今乌兹别克斯坦境内),翻越中亚史上著名的铁门(今乌
兹别克斯坦南部布兹嘎拉山口),到达覩货逻国(即吐火罗,今阿富汗北境),由此又
南行,经大雪山(今兴都库什山),来到迦毕试国(今阿富汗贝格拉姆),东行至健驮
罗国(今巴基斯坦白沙瓦城),进入了印度。
    当时的印度小国林立,分为东、西、南、北、中五部分,史称五印度或五天竺。玄
奘先到北印度,在那里拜望高僧,巡礼佛教圣地,跋涉数千里,经历十余国,进入恒河
流域的中印度。在中印度,历史悠久的摩揭陁国(今印度比哈尔邦)拥有全印度规模最
大,长达700年,并居印度千万所寺院之首的那烂陀寺,这是当时全印度的文化中心、
玄奘西行求法的目的地。寺中僧徒常有万人,聚集了精通各项学术的精英,还收藏着佛
教太、小乘经典、婆罗门教经典及医药、天文、地理、技术等书籍。玄奘在那烂陀寺留
学5年,向寺主持、当时印度佛学权威戒贤法师学习《瑜珈论》等,又研究了寺中收藏
的佛教典籍,兼学梵文和印度很多的方言。后到中印度、东印度、南印度、西印度游学,
足迹几遍全印度,再返回那烂陀寺,戒贤法师命他为寺内众僧讲解《摄大乘论》等佛典,
赢得了极大声誉。
    玄奘的学识受到印度僧俗的极大敬重,也引起了许多国王的景仰,其中有羯若鞠阇
国的戒日王。戒日王召见玄奘,下令在国都曲女城(今印度卡瑙吉)举行盛大的法会
(学术辩论会),命玄奘为论主(主讲人),五印度18国国王、官员及僧人6000人前来
与会,大家倾听玄奘的议论,深为他的精辟而渊博的知识所折服,玄奘因而获得了“大
乘天”的尊称,名震五天竺。
    贞观十七年(643年)春,玄奘谢绝了,戒日王和那烂陀寺众僧的挽留,携带657部
佛经,取道今巴基斯坦北上,经阿富汗,翻越帕米尔高原,沿塔里木盆地南线回国,两
年后回到了阔别已久的首都长安。玄奘此行,行程5万里,历时18年,是一次艰难而又
伟大的旅行。
    唐太宗得知玄奘回国,在洛阳召见了他,并敦促他将在西域、印度的所见所闻撰写
成书。于是玄奘口述,由弟子辩机执笔的《大唐西域记》一书,于贞观二十年(646年)
七月完成了。
    《大唐西域记》分12卷,共十余万字,书前冠以于志宁、敬播两序。卷一记载了今
天新疆和中亚的广大地区,是玄奘初赴印度所经之地。卷二之首有印度总述,然后直到
卷11分述五印度的各国概况,其中摩揭陁一国情况占去了8、9两整卷的篇辐。卷12记载
了玄奘返国途中经行的帕米尔高原和塔里木盆地南缘诸国概况。全书共记述了玄奘亲身
经历的110国和得之传闻的28国情况,书中对各国的记述繁简不一,通常包括国名、地
理形势、幅员广狭、都邑大小、历时计算法、国王、族姓、宫室、农业、物产、货币、
食物、衣饰、语言、文字、礼仪、兵刑、风俗、宗教信仰以及佛教圣迹、寺数、僧数、
大小乘教的流行情况等内容。全书内容丰富、文字流畅、叙事翔实,再加上执笔人辩机
学精内外典,文笔优美简洁,使全书增色不少。现在国内通行的版本有两种,一为1977
年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章巽校点本,一为1985年中华书局出版的季羡林等校注本。国
外版本甚多,主要有儒连(S.Julien)的法文译本、比尔(S.Beal)的英译本、水谷
真成的日文译注本等。
    《大唐西域记》记载了东起我国新疆、西尽伊朗、南到印度半岛南端、北到吉尔吉
斯斯坦、东北到孟加拉国这一广阔地区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科学地概括了印度
次大陆的地理概况,记述了从帕米尔高原到咸海之间广大地区的气候、湖泊、地形、土
壤、林木、动物等情况,而世界上流传至今的反映该地区中世纪状况的古文献极少,因
而成了全世界珍贵的历史遗产,成为这一地区最为全面、系统而又综合的地理记述,是
研究中世纪华度、尼泊尔、巴基斯坦、斯里兰卡、盂加拉国、阿富汗、乌兹别克斯坦、
吉尔吉斯斯坦等届、克什米尔地区及我国新疆的最为重要的历史地理文献。
    《大唐西域记》业已问世1300多年,随着时光的流逝,更加显示出这部著作的灿烂
光辉。对于具有悠久文明的印度古代地理、宗教而言,此书是基本史料,7世纪前后印
度混沌的历史地理,赖此书得以在幽暗中略睹光明、散乱中稍有秩序。
    对印度某些佛教圣地进行历史考察或考古发掘,唯一的文献指导书就是玄奘的这部
著作,印度对那烂陀寺的考古发掘证实了玄奘记载的正确无误。人们如果想了解阿富汗
境内覩货逻(吐火罗)故国的地理布局、巴基斯坦境内健驮罗、乌苌地区情况、我国新
疆和田文化遗址的分布等等,舍此书而无他求。因而阿富汗、巴基斯坦的考古调查与发
掘时常以此书为参照。印度的考古工作更是如此,1971——1974年印度考古学家在北方
邦的比普拉瓦重新进行发掘,确认了这是玄奘书中迦毗罗卫的真正故址。
    现在,国内外利用《大唐西域记》做局部课题研究的成果为数更多。书中对印度历
史上许多事件都有所记述,它对确定释迦牟尼生卒年代起过很大作用,卷5中关于戒日
王的记载是研究中印关系的重要史料,历史学家据此还写成了多种研究戒日王的专著。
书中对迦腻色迦王的记载,为这个热点问题研究提供了宝贵资料。至于佛教史料,那就
更多了。现在几乎找不到一本讲古代印度问题而不引用《大唐西域记》的书,因为玄奘
此书中有些资料,是任何其他书中都是找不到的。像《大唐西域记》这样内容丰富、记
载国家之多、记载之翔实,就连玄奘以后很长的时间内,也没有一本书能够比得上它。
实际上,玄奘所留下的这部地理学著作业已超越了中国的范围,今后必将在中外学术界
有关方面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

只看该作者 85 发表于: 2006-05-20

84 《元和郡县图志》

“扼天下之吭,制群生之命”


    《元和郡县图志》为唐李吉甫所撰。吉甫,字弘宪,赵郡赞皇(今河北赞皇)人。
生于唐肃宗乾元元年(758年),卒于唐宪宗元和九年(814年)。《旧唐书·李吉甫传》
说他“少好学,能属文”,“该洽多闻,尤精国朝故实,沿革折衷,时多称之”。著有
《六代略》、《百司举要》、《元和十道图》、《删水经》和《元和郡县图志》等,但
只有《元和郡县图志》流传下来,其余几种早已亡佚。
    《元和郡县图志》写于宪宗元和年间(806—820年),当时正处于藩镇割据的局面。
按唐代政区来说,起初基本上实行的是州、县二级制。贞观年间分全国为10道,即:关
内道、河南道、河东道、河北道、山南道、陇右道、淮南道、江南道、剑南道、岭南道。
到开元年间,又析关内道置京畿道,析河南道置都畿道,分山南道为山南东、南三道,
分江南道为江南东、西二道和黔中道,这样就成了15道。但道只是监察区,并不构成一
级政区。州的长官仍然听命于中央。而在安史之乱以后,一些藩镇“大者连州十余,小
者犹兼三四”,实际上形成州县以上的一级政区。李吉甫在《元和郡县图志》中即以贞
观十道为基础。唐中叶以后,陇右道被吐蕃占去,但为了表示有志于“收复故土”,仍
列于最后。又按照当时的情况,分为47个节镇,将所属各府州县的户口、沿革、山川、
古迹以至贡赋等依次作了叙述。每镇篇首有图,所以称为《元和郡县图志》。但到南宋
以后图已亡佚,书名也就略称为《元和郡县志》了。
    《元和郡县图志》在魏晋以来的总地志中,不但是保留下来的最古的一部,而且也
是编写最好的一部。清初编写的《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说:“舆地图经,隋唐志所著录
者,率散佚无存;其传于今者,惟此书为最古,其体例亦为最善,后来虽递相损益,无
能出其范围。”
    《元和郡县图志》的内容非常丰富,作为一部讲述全国范围的地理总志,首先对政
区沿革地理方面有比较系统的叙述。
    在每一州县下往往上溯到三代或《禹贡》所记载,下迄唐朝的沿革。其中特别是关
于南北朝政区变迁的记载尤其可贵。记述南北朝时期的正史,除《宋书》、《南齐书》、
《魏书》外,其他各史皆无地理志;《隋书·地理志》虽称梁、陈、北齐、周、隋五代
史志,但隋以前的四个朝代较为简略;《水经注》虽是北魏时期的地理名著,但它毕竟
是以记述水道为主,因而《元和郡县图志》有关这一时期的叙述至关重要。《元和郡县
图志》中在每一县下都简叙沿革及县治迁徙、著名古迹等,还作了一些必要的考证。如
京兆府万年、长安、咸阳三县均有名叫细柳营的地方。《元和郡县图志》在“万年”县
下注明:
    “细柳营在县东北三十里,相传云周亚夫屯军处。今按亚夫所屯,在咸阳县西南二
十里,言在此非也”。又在“长安”县下载:“细柳原在县西南三十三里,别是一细柳,
非亚夫屯军之所”。在“长安”县下还有关于秦阿房宫、汉长乐宫、汉未央宫及秦始皇
陵等遗址的记载。所有这些,都对我们研究历史上的政区变化,考证一些名胜古迹遗址,
有重要参考价值。对于某些弄不清楚的问题,书中也并不是武断地下结论,而是抱着存
疑的态度。如《元和郡县图志》卷2京兆府兴平县(今陕西兴平县)对马嵬故城的记载,
就说:“马嵬于此筑城,以避难,未详何代人也。”又如,卷9申州义阳县(今河南信
阳市)对平靖关城的记载,只是说:“旧有此关,不知何代创立。”这些都反映了作者
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在自然地理方面,资料也极其丰富。在每县下记载着附近山脉的走向、水道的经流、
湖泊的分布等等。在这方面自班固著《汉书·地理志》以来,历代正史地理志中大部分
都有记述,但内容过于简略。郦道元《水经注》中记载比较详备,可是自北魏至隋唐数
百年中没有记载这方面的书籍保存下来。因此,《元和郡县图志》中保存下来的这部分
资料也非常可贵。全书记载到的水道有550余条,湖泽陂池130多处。
    不仅记载了人所共知的大川大泽,也记载了一些小的河流和陂泽。如卷11密州高密
县(今山东高密县)的夷安泽,“周回四十里,多麋鹿蒲苇”。又如卷18定州望都县
(今河北望都县)的阳城淀,“周回三十里,莞蒲菱芡,靡所不生”。另外还有对各种
地形特征的描述。如卷1京兆府万年、长安、三原等县均有关于西北黄土高原上所谓
“原”的记载,如毕原、白鹿原、细柳原、孟侯原、丰原、天齐原等。卷4灵州鸣沙县
(今宁夏中宁县东北)有关于沙漠的记载,说“人马行经此沙,随路有声,异于余沙,
故号鸣沙”。卷30辰州卢溪县(今湖南沪溪县西南)又有对于喀斯特地形的记载,说
“溪山高可万仞,山中有槃瓠石窟,可容数万人”。所有这些,都对我们研究历史上水
道、湖泊的变迁,各地自然环境的变化,提供了极其珍贵的资料。
    在经济地理方面,每个府、州之后有“贡赋”一项,可以说是《元和郡县图志》一
书所首创。贡品多数都是当地的土特产,包括著名的手工业产品及矿产、药材等;赋为
绵、绢等物。如卷1京兆府下记载:“开元贡:葵草席、地骨白皮、酸枣仁;赋:绵、
绢。”在县下又有对于当地水利设施、工矿业及其他经济资料的记载。如卷1京兆府醴
泉县(今陕西礼泉县)有关于郑、白渠灌溉情况的记载;卷16相州邺县(今河北临漳县)
有西门豹及史起引漳水灌田的记载;卷11密州辅唐县(今山东安丘县)有语水堰灌田的
记载,并说“今尚有余堰,而稻田畦畛存焉”;卷3原州平高县(今宁夏固原县)有西
北地区监牧场地、马匹数字的记载;卷4盐州有关于盐池的记载;卷3延州肤施县(今陕
西延安市东北)和卷40肃州玉门县(今甘肃玉门市北)都有关于石油矿的记载;卷14蔚
州飞狐县(今河北涞源县)有三河冶官营铸钱工业的记载,并描述了作者亲自主持恢复
铜冶置炉铸钱的经过。至于一般铜矿、银矿、铁矿的记载就更多了。《元和郡县图志》
对各地户口记载的一大特色是兼记不同时代的户口数。地理志对户口的记载始于《汉书
·地理志》,但《汉志》对西汉一代的户口,只记平帝元始二年(公元2年)的数字;
《元和郡县图志》既记载开元年间的户数,也记载元和时的户数,为我们研究安史之乱
前后各地户口的变动提供了重要佐证。
    当然,《元和郡县图志》也还存在着不少的缺点,如叙述某些州县沿革过于简略。
由于资料不全,往往显得残缺、混乱,给人以拼凑起来的感觉。而且,《元和郡县图志》
的作者李吉甫,是封建统治集团的一员,他在宪宗时,两度被升为中书侍郎、平章事,
官居宰相要职。他编写《元和郡县图志》的目的,完全是为了巩固封建统治。如他在原
序中所说:
    “古今言地理者,凡数十家。尚古远者或搜古而略今,采谣俗者多传疑而失实,饰
州邦而叙人物,因丘墓而征鬼神,流于异端,莫切根要。至于丘壤山川,攻守利害,本
于地理者,皆略而不书,将何以佐明王扼天下之吭,制群生之命,收地保势胜之利,示
形束壤制之端?”他精研地理,编写《元和郡县图志》的目的正是为皇帝便于周览全国
形势,以达到“扼天下之吭,制群生之命”的目的。但这书毕竟保存了大量丰富的资料,
对全国各地的地理沿革、山川、物产,都有一个简要的叙述。在编写体例方面,对宋代
乐史的《太平素宇记》,元、明、清各代的《一统志》都有很大影响。因此,人们盛赞
《元和郡县图志》开我国总地志的先河,这话也并非过誉。
    《元和郡县图志》在流传过程中,不仅附图散失了,而且文字也有残缺。全书40卷
中缺第十九、二十、二十三、二十四、二十六、三十六诸卷及第十八卷和第二十五卷的
一部分。
    清代严观有《元和郡县补志》及缪荃荪《元和郡县志缺卷逸文》等均可供参考。

只看该作者 86 发表于: 2006-05-20

85 《岛夷志略》

中外交通史必读之书


    《岛夷志略》是元代中外海上交通地理名著。汪大渊撰。
    原名《岛夷志》,明代作《岛夷志》,清代改名《岛夷志略》。
    全书共分100条,前99条记载和涉及的地点总计220个,均系作者亲睹,其说可靠;
其第100条“异闻类聚”,是摘录前人旧记《太平广记》等书而成,没有什么价值。
    汪大渊,安焕章,江西南昌人。关于他的生平,据吴鉴在《岛夷志·序》中介绍:
“豫章汪君焕章,少负奇气,为司马子长之游,足迹几半天下矣。顾以海外之风土,国
史未尽其蕴,因附舶以浮于海者数年,然后归。其目所及,皆为书以记之。校之五年旧
志,大有迳庭矣。”汪氏自己在《岛夷志后序》里说:“大渊少年尝附舶以浮于海,所
过之地,窃尝赋诗以记其山川、土俗、风景、物产之诡异,与夫可怪、可愕、可鄙、可
笑之事。皆身所游览,耳目所亲见。传说之事,则不载焉。”张翥在《序》里说:“汪
君焕章当冠年尝两附舶东、西洋,所过辄采录其山川、风土、物产之诡异,居室、饮食、
衣服之好尚,与夫贸易赍用之所宜。非亲见不书,则信乎其可征也。”可见,汪大渊是
大游历家,曾两次随中国商船到东洋(即南洋)、西洋(即印度洋)。《岛夷志略》前
99条中有关各地的山川、风土、物产、居民、饮食、衣服和贸易的情况,都是他当时根
据亲身的见闻记录下来的,因而是可靠的。
    归来之后,他又以5年的时间,校对前人的记载,发现其中许多与自己的见闻“大
有径庭”的地方。可以断定,该书初稿,大概也是在这5年内完成的。
    《岛夷志略》最后成书是在“至正己丑冬”,即元顺帝至正九年(1349年)冬天。
这年冬,汪大渊路过泉州,适值泉州路达鲁花赤偰玉立莅任。偰以《清源前志》(泉州
在五代后曾置清源军节度,宋代加清源郡号,故又称清源)散失,《后志》仅至南宋淳
祐十年(1250年)为止,乃命吴鉴编修《清源续志》。吴鉴以泉州为对外贸易的大港,
船舶司的所在地,诸蕃幅辏之所,不能没有海道诸岛屿及诸国地理情况的记载,于是请
两次亲历海外,熟悉海道地理情况的汪大渊撰写《岛夷志》,附于《清源续志》之后。
这一是为增加商人、文人的见识,二是宣扬元朝的威德远大。从吴鉴为《岛夷志》作
“序”在“至正己丑冬十有二月”看出,汪大渊最后成书的时间不会晚于这年11月。
    不久,大渊回到故乡南昌,复将《岛夷志》刊印成单行本,以广其传。至正十年
(1350年),又请翰林修撰张翥为之作“序”,正式发行于世。现存的《岛夷志略》,
在吴序之前,有张序,可见源于南昌所刻之单行本,而不是出自《清源续志》附录。
    元代海外地理专著还有陈大震的《大德南海志》和周达观的《真腊风土记》,两书
都不如《岛夷志略》的价值。《大德南海志》原书20卷,今仅存卷6至卷10。所收地名
多虽多,然仅列其名而无叙述。《真腊风土记》虽记载详赅,但仅一国而已。总之,
《岛夷志略》是我们研究元代中外海上交通最有价值的必读地理著作。
    《岛夷志略》上承南宋周去非的《岭外代答》和赵汝适的《诸蕃志》,下启明初马
欢的《瀛涯胜览》、费信的《星槎胜览》等书。但《岭外代答》,特别是《诸蕃志》,
主要是作者耳闻,而不是亲历,因此其中存在一些错误。《四库全书总目》在评价中指
出:“诸史外国列传秉笔之人,皆未尝身历其地。即赵汝适《诸蕃志》之类,亦多得于
市舶之口传。大渊此书,则皆亲历而手记之,究非空谈无征者比。”马欢著《瀛涯胜
览》,是受汪大渊的启发。他在自序中说:“余昔观《岛夷志》,载天时气候之别,地
理人物之异,慨然叹曰:普天下何若是之不同耶?!……余以通译番书,亦被使末,随
其所至,鲸波浩渺,不知其几千、万里。历涉诸邦,其天时、气候、地理、人物,目击
而身履之;然后知《岛夷志》所著者不诬。……
    于是采摭各国人物之丑美,壤俗之异同,与夫土产之别,疆域之制,编次成帙。”
《瀛涯胜览》虽叙事更为详细,但涉及的只有20个国家,远不如《岛夷志略》之广。费
信受汪大渊的影响更深。在他的《星槎胜览》里,许多地点的记述是从《岛夷志略》中
抄袭来的。巩珍的《西洋番国志》,所收条目与《瀛涯胜览》相同,内容也大同小异,
实不过是根据马欢的记录加以润色,行文瞻雅罢了。
    《岛夷志略》自明至今,一直为我国公、私藏书家所珍藏。
    例如:明《文渊阁书目》、晁氏《宝文堂书目》、钱氏《述古堂书目》等均收有
《岛夷志》;《袁宇通志》、《大明一统志》、《东西洋考》、《古今图书集成》等,
都引用过《岛夷志》,清代的《四库全书本》中有《岛夷志略》,而《四库全书总目》、
《四库全书简明目录》则作《岛夷志略》,这说明明清官方都收藏有《岛夷志略》。
    在明代,未闻有《岛夷志》刻本,当时藏书家所藏刻本当是汪大渊在南昌所刻的单
行本。钱氏《述古堂》还藏有“元人钞本”,《天一阁》则藏有明抄本。元、明抄本今
已亡失。
    清代有刻本,也有抄本,民国初年所见的抄本为旧抄本和《四库全书》传抄本。彭
元瑞、李文田所藏的旧抄本与《四库全书》本有出入,说明在明、清有多种抄本存在。
彭氏《知圣道斋》藏本今在北京图书馆,丁氏《竹书堂》抄本今藏南京图书馆。在日本、
美、英、法也有藏本。
    《岛夷志略》自元以来,为中外研究海上交通的学者所重视,校注的人很多。从现
存的来说,以沈曾植的注本为最早。
    1912——1913年,上海神州国光社将该本刊于《古学汇刊》中,题名《岛夷志略广
证》,分上、下两卷。沈氏认为不妥,在他本人著作《海日楼书目》中改为《岛夷志略
笺》,孙德谦帮助校订。沈氏不懂外文,书中所考之地名往往游移不定,错误之处较多;
孙氏校订时,亦仅以沈氏笔误、字误为限,因而价值不大。今本则以北京大学苏继庼教
授的《岛夷志略校释》为最好,他以《四库全书》文津阁本作底本,同时以龙氏《知服
斋丛书》刊本、彭氏《知圣道斋》藏本、丁氏《竹书堂》藏本以及《寰宇通志》、《大
明一统志》等书中引用的《岛夷志》互为比勘,并以《诸蕃志》、《星槎胜览》等书为
旁证,因而纠缪补正较为完备。在注释方面,更是详征博引,参考图书达100多种,涉
及的语文、方言有10余种;他集中外诸家之说,然后进行分析研究,取长补短,考诸家
之所未考;
    此外,在校释中,苏继庼教授还涉及到了中外交通史、华侨史、西域南海物产志和
民俗学等,为研究古代中外关系提供了不少参考资料,并有独创的见解。这些,都是中
外其他学者所不能比拟的。
    《岛夷志略》在国外也有很大的影响。凡是研究元代东亚、南亚诸国及海上交通的
外国学者,都一定阅读《岛夷志略》。
    在国外,研究和阅读《岛夷志略》的学者大有人在。早在19世纪中叶,西方学者就
注意到《岛夷志略》这本书,接着就进行翻译、征引和考证。其中最著名的学者首推卫
理亚瑟(Arthurwylic)。在他1867年所编的《汉籍丛录》里,列有《岛夷志略》。格
伦维尔(Croeneveldt)在1876年编辑的《南海群岛文献录》里,亦有此书名。布莱资
须纳德(E·V·BreCitschneider)在1888年《中世纪史地探究》中,将《岛夷志略》
中的“天堂”条译成英文。伯希和(P·pelliot)对《岛夷志略》的有关地名,也有颇
多的论述。
    日本学者对《岛夷志略》的重视与研究远远超过海外其他诸国。藤田丰八以龙氏
《知服斋丛书》刊本为底本,参考其他藏本,对《岛夷志略》进行了全面的校订,同时
作出注释,题名为《岛夷志略校注》,于1914年在罗振玉主编的《雪堂丛刊》第二集中
刊登出版。1935年,又在北京《国学文库》中重版。这是当时最好的版本。作者博学多
才,所注可取者多。然而仍不完全,且多错误。现在,研究《岛夷志略》的日本学者仍
有不少。
    美国学者对《岛夷志略》的研究较晚。柔克义(W·W·Rockhill)曾将《岛夷志略》
的前99条中的60条地名译成英文,发表在1914—1915年《通报》上的《十四世纪时中国
与南洋群岛印度洋沿岸诸港往来贸易考》里。此后,随着贸易的发展,美国学者(包括
华裔汉学家)研究《岛夷志略》的日多。

只看该作者 87 发表于: 2006-05-20

86 《徐霞客游记》

“世间真文字,大文字,奇文字”


    《徐霞客游记》是明代地理学家、旅行家徐霞客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用日记体裁撰
写的一部光辉著作,它生动、准确、详细地记录着祖国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地理景观。它
为历史地理学的研究提供了许多重要资料,具有很高的科学价值和社会效益,受到国内
外广大专家和读者的赞赏,称霞客为“千古奇人”,称《徐霞客游记》为“千古奇书”、
“古今一大奇著”。英国的科技史专家李约瑟在其主编的《中国科学技术史》一书中评
价道:“他的游记读来并不像是17世纪的学者所写的东西,倒像是一部20世纪的野外勘
察记录。”
    徐霞客,名宏祖,字振之,明朝南直隶江阴县(今江苏江阴市)南晹岐村(今属马
镇乡)人。他生于万历十四年(1587年),卒于崇祯十四年(1641年),享年54岁。
    霞客从小就有一个远大理想,立志游遍祖国的锦绣河山,探索大自然的奥秘。他22
岁就开始外出旅游,直到生命结束为止,在30多年中,他先后东渡普陀,北游幽燕,南
达闽粤,西北勇攀太华之巅,西南远涉云贵边陲。游历了相当于今天的江苏、浙江、安
徽、福建、山东、河北、山西、陕西、河南、江西、广东、广西、湖南、湖北、贵州及
云南等16个省区及北京、天津、上海3市。可以说,几乎大半个中国的土地上都留下了
他的足迹,他把自己的毕生精力全部献给了祖国的地理考察事业。
    徐霞客在考察大自然的过程中,不管困难多么大,条件如何恶劣,每天都坚持把旅
游的经历和考察的情况以及自己的心得体会,详尽而生动地记录下来,据他自己说:
“余日必有记”,从未间断过。明崇祯十三年(1640年),因疾病缠身,双足不能行走,
才由云南木知府用轿送回家乡。
    霞客回家后,即卧病在床,已无力整理自己的游记手稿。
    临危前,不得不委托其外甥季梦良(字会明)来实现这一心愿。后经季氏、王忠纫
共同努力将游记手稿编辑成书。可惜的是,时值明末战乱之际,江阴县广大地区遭到清
军的蹂躏和屠杀,《游记》手稿大部分被焚于火,季氏整理本亦散失殆尽。幸世上尚有
数种抄本流传,但皆有残缺和讹误。后来由季会明、李寄(霞客的第四子)的多次搜集
整理,去伪存真,才使得这部《游记》免于湮灭的命运,世称之为李本,曾被后人误认
为是霞客的原稿本。
    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霞客的族孙徐镇又进一步对李本重新编订,与各种手
抄本对比校勘,考其缺失,订其异同,然后刻印出版,成为《徐霞客游记》的第一个木
刻本面世,这个本子一直流传至今。不过这个徐本仍然不够完备,尚缺考察太湖、泰山、
孔陵、南京、荆溪、勾曲、罗浮、京师、盘山、闽州、障州等地的游记和《滇游日记》
首册。
    嘉庆十三年(1808年),藏书家叶廷甲(字保堂)又对徐本进行了校勘,并增辑补
编一卷,其中收集了不少霞客及其亲友的诗文、题赠、书牍,成为最通行的本子,共40
余万字。
    此后陆续续印的各种版本(包括石印本、铅印本)达10余种之多,皆以叶本为底本。
    民国初年,在著名地质地理学家丁文江先生的倡导和主持下,专门撰写了《徐霞客
先生年谱》,编绘了旅行地图,与《游记》合在一起,重新印行,起到了宣传推动作用。
    近年来在北京图书馆善本特藏书库发现了季本的残存部分,名为《徐霞客西游记》,
共5册,虽然只有崇祯九年(1636年)九月十九日至十一年(1638年)三月十七日的游
记,但比通行本记载详细、具体、生动。
    1980年,上海古籍出版社为了恢复《游记》的本来面貌,约请褚绍唐、吴应寿两位
专家对《游记》进行整理、校点,以季会明抄本《徐霞客西游记》和徐镇本为底本,参
考多种抄本和印本,并由褚绍唐、刘思源二人编绘旅行路线图39幅,另印成册。卷首还
收有徐霞客的肖像、手迹和季会明、徐建极抄本书影及岩溶地貌等图片多幅,可以说这
是目前了解和研究徐霞客及其《游记》最完善的本子。
    《徐霞客游记》自从问世以来,一直受到国内外广大学者和读者的欢迎,并给予了
很高的评价,今天已掀起了研究徐学的高潮。大家一致认为《游记》至少具有以下科学
价值和社会效益。
    第一,《徐霞客游记》(包括《徐霞客西游记》)是霞客30多年旅行考察的真实记
录和结晶,它的内容十分广泛、丰富,从山川源流、地形地貌的考察到奇峰、异洞、瀑
布、温泉的探索;从动植物生态品种到手工业、矿产、农业、交通运输、城市建置的记
述;从风土人情的了解到民族关系和边陲防务的关注等等,皆有记载。它为我国历史自
然地理和历史人文地理的研究都提供了极其珍贵的资料,开创了我国地理学上实地考察
自然,系统描述自然的先河。
    第二,霞客系统地考察了我国西南地区的石灰岩地貌(亦称岩溶地貌),他的《游
记》对峰林、洞穴、溶沟、石芽、石梁、圆洼地、落水洞、天生桥和地热显示等地貌景
观的分布、类型、变化、特征和成因皆作了详细的记录和分析研究,有比较科学的解释,
是我国也是世界上最早的有关岩溶地貌的珍贵文献,比欧洲人于18世纪后半期才开始的
岩溶地貌的考察,还要早100多年,其中许多西方地理学家认识到的地理现象和规律,
早在《游记》中有了论述。它在世界上开辟了岩溶地貌考察的新方向。
    第三,霞客考察了湖南、湖北、广西、云南等省区的大小河流,对诸水的源头、走
向进行过认真的探索,他勇于打破传统的错误说法,并纠正前人研究中的不足和地方志
记载的错误。尤其是他的《江源考》,正确指出长江的正源是金沙江,不是岷江,大胆
地否认了1000多年来陈陈相因的“岷山导江”的错误论断,为以后进一步探求长江源头
开辟了新方向,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第四,《游记》对一些奇特的自然地理现象作了许多科学解释,揭示了一定的自然
规律。例如,它以福建宁洋溪(今九龙江)与建溪为例,说明二水发源的山岭高度相等,
但距海的远近不同而决定了二者流速的快慢,即所谓“程愈迫,则流愈急”。
    第五,《游记》中有关各地的工农业生产、交通运输、风土人情,动植物的种类、
分布、特征以及与地理环境的关系,亦有不少记载和认识,给我们研究历史经济地理和
历史动植物地理提供了一些有益的资料。
    第六,《游记》充分反映了霞客严谨的治学态度、实事求是的考察方法和追求真知
的献身精神。霞客旅游的目的,就是要穷江河之渊源,山脉之经络,攀登地理科学的高
峰。为了达到这一目的,他下定了最大的决心,临行前,他嘱咐儿子说:“譬如吾已死,
幸无以家累相牵矣。”在考察中,他不畏巉岩,不避死,百折不挠地同大自然作斗争,
“虽山精怪兽群而狎我,亦不足为惧。”他重实践、勤考察,不迷信书本知识和民间传
说。他能够经常遵循科学的原则去认识和解释自然界中各种奇异现象。总之,我们通过
《游记》,可以学到徐霞客的许多优良品质。
    第七,《游记》是一部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好教材。从《游记》中,我们可以看到
霞客是一个爱国主义者,他爱憎分明,对当时政治腐败不满,尤其对宦官头目魏忠贤一
伙深恶痛绝,不入仕途,不与贪官污吏为伍,并同情被迫害的东林党人,情愿和他们交
朋友,他以“身许之山水”,决心走科学救国的道路;他关心老百姓的疾苦,“恤孤怜
寡,拯弱救饥”。
    因此,凡是读过游记的人,无不被霞客的爱国主义精神和行为所鼓舞。
    此外,《徐霞客游记》不仅是一部地理学名著,还是一部享有盛名的文学佳篇;不
仅有很高的科学价值,而且有很高的文学价值。祖国的锦绣河山,自然界的万千奇景,
在霞客的笔下,如诗如画,栩栩如生。写动态,千变万化;写静态,清新秀丽;写山,
或峻险幽奇,或巍峨雄壮,令人目不暇接;
    写水,或碧波荡漾,或水清石寒,令人心旷神怡;写洞,或玲珑剔透,或乳柱缤纷,
令人眼花缭乱;写险,或悬流而下,或猿挂蛇行,令人心惊胆战。如此种种,美不胜言。
它文字优美,语言生动,感情真挚,表达深刻细致。洋洋60多万字的大著作,人们读起
来,如身临其境,深受感动,爱不释手,真不愧为“世间真文字,大文字,奇文字。”

只看该作者 88 发表于: 2006-05-20

87 《天下郡国利病书》

“造端宏大,未为定稿”


    《天下郡国利病书》120卷,是明末清初伟大的启蒙运动思想家顾炎武撰。顾炎武
生于明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卒于清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享年70岁。初名绛,
字忠清,入清后为表示不与清朝合作,便改名为炎武,易字宁人,号亭林,江苏昆山人。
他自幼继承家学,15岁时就加入“复社”,与宦官弊政作斗争,清兵南下后,他又参加
了昆山嘉定人民的反清武装斗争。他针对当时晚明的社会政治腐败、人民生活困苦、外
患日急,而文坛学士每每只是侈谈理性、追求名利的腐朽状况,提倡经世致用学风。他
决心涉猎群书,探求一些有益于国计民生的学问,作为自己改造社会拯救国家的根据。
他一生勤奋好学,博览群书,学风严谨,成就宏富。
    在经学、音韵学、史学、地理学、金石学等诸多方面造诣很深。有人统计他一生著
述多达38种,《天下郡国利病书》和《肇域志》是其中最为宏大的地理著作。
    顾炎武自崇祯十二年(1639年)开始锐意读书,广搜资料,兼以实地调查,有得即
录,企图把地理知识用于改造社会和政治斗争实践。他为了编纂此书,收集资料十分广
泛:
    “先取一统志,后取各省府州县志,后取二十一史,参互书之,几阅志书一千余
部。”(《肇域志》自序)同时将这些文献资料与实地调查相引证。他周游苏杭、两淮,
十谒明陵。自1668年45岁以后,舍弃江南故里,飘游北国,足迹遍布华北、山东和西北,
尤其致力于边防和西北地理研究。每到一地“所考山川、都邑、城廓、宫室,皆出自实
践”。(《历代宅京记》阮元序)一路“考其山川、风俗、疾苦利病”。(潘丰《日知
录》序)他在旅途中以一骡二马载着应用书籍随行,每到险要地方,便找老兵退卒或当
地百姓详细询问曲折原委,坚持实地考察、调查研究,遇有与平日所知不合,便在坊肆
中翻书对勘,将其收获心得,注之其旁,旁又不尽,便别为二集曰“别录”。
    “别录”实际上是一些读书札记,是作者为了准备著书长期积蓄的一些资料长编。
所以在内容上将是不同的观点,甚至相反矛盾的史料兼收并蓄,而未加考辨论述和筛选。
全书很不平衡,有的地区收得很多,有的地区却很少。在他50岁时,由于年老善忘,对
这些材料不能逐一校正,便将这些原始材料编订成册,存于篇中,总名为“肇域志”。
有人考证认为这是出典于《尚书·尧典》:“肇有十二州”,以此表示明代整个疆域。
作者编订后,希望后人能在此基础上斟酌去舍,“续而传之”。在他晚年时,他又将此
书一分为二:“一为舆地之记,一为利病之书”,前者即《肇域志》,后者为《天下郡
国利病书》。
    《天下郡国利病书》以讲究郡国利病贯穿全书,重点辑录了兵防、赋税、水利三方
面内容。作者十分重视研究各地兵要地理,深感兵防之重要,所以书中对全国各地的形
势、险要、卫所、城堡、关寨、岛礁、烽堠、民兵、巡司、马政、草场、兵力配备、粮
草供应、屯田以及有关农民起义和其他社会动乱等方面资料,无不详细摘录。所以梁启
超在《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中称此书为“政治地理学”。我们认为未免有点偏颇。
    其次在赋税方面主要对明代一条鞭法实行后果及各地所遭破坏事实,以及揭示地主
阶级如何将国家赋役通过各种不法手段转嫁到农民身上的种种事实等都加以详细收录,
同时也辑录了与之有关的土田、屯垦、粮额、租税等项目。所以今人赵俪生认为此书
“不应列为地理类,而应列为明朝社会经济资料之书”。“主要是著录明朝社会经济情
况的一部重要的资料书,仅仅它的著录方式是按‘郡国’的框框而已”。其理由“主要
是由于本书绝大部分篇章所注录的是关于赋役、屯垦、水利、漕运、兵防、马政、盐政、
少数民族以及农民起义诸项目的资料,其中虽然偶有记录地方风俗以及山川沿革考订事
项等,但所占的比例究竟太少了”。这种说法虽有一定道理,但仍有些牵强。因这些经
济内容无一不通过地理显示,至少应属经济地理范畴,何况书中尚有大量沿革地理、军
事地理、民俗、文化地理等材料。
    再说水利方面,书中收集了主要河道、漕运诸河(运河、胶莱运河等)、航运,主
要作物区特别是三吴地区农田水利以及明代水利专家治水方略、奏折等主要资料。
    全书实际汇总了政治、经济、军事、历史、地理等各方面资料,这些资料除了摘自
方志外,同时也辑录于实录、文集、邸抄及其他各种史料,其中不少今已失传,或已成
罕见的碑刻和地方史志材料,十分珍贵。《四库全书总目》称其“杂取天下府州县志书
及历代奏疏文集,并明代实录,辑录成编”,将其列入史部地理类,是有一定道理的。
    至于说到这部书的价值,除了前面已叙过它保留了许多珍贵资料和进行了实地考察
加以厘正以外,更重要的是它对明史研究有特殊史料价值。正如赵俪生研究后所云:在
考查明朝社会经济方面,《利病书》却与《明实录》、《皇朝经世文编》有三鼎足之妙。
自上而下的材料,多见于实录,《经世文编》中主要是来自中层士大夫的意见,惟有
《利病书》是透过基层人们的回忆、总结、评论及一些下层的意见,可以补足《实录》
自上而下材料的片面性,对研究明代社会经济是很有价值的。
    此书原为34册,今已不全,第14册全缺,其他各册也有佚文。以后版本多种,现通
行本中,以四库善本丛书馆借涵芬楼印昆山图书馆所藏稿本影印本为佳。
    至于《天下郡国利病书》的姐妹篇《肇域志》则是专述地理的,可谓明代地理总志,
因与《天下郡国利病书》关系十分密切,这里有必要作一些简要介绍。《肇域志》全书
不分卷,约200万字,其内容包含沿革、形势、城廓、山川、道路、驿递、街市、坊宅、
兵防、风俗、寺观、水利、陵墓、郊庙等项,有的府州还附有长篇的食货、官职资料,
可见内容十分丰富。这部书一大特点是收编了大量地名。它收集的地名不仅超过《寰宇
通志》、《大明一统志》,而且有的地区比《读史方舆纪要》还多。它除记载了各省府
州县著名山川古迹外,还收录了许多小山、支水、盐场、坑冶、镇市、渡口、巡检司和
课税司所在的小地名,有的地区甚至比专志以及《古今图书集成·方舆汇编》所辑录的
小地名还多,这是非常难能可贵的。另外它与《天下郡国利病书》一样,也保存了大量
已经失传的明代方志资料和许多罕见的专志资料,这些珍贵资料可以作校勘其他古籍参
考。此书在乾隆末年已佚京师、江西、四川、广西四部分,现有抄本很多种。近年谭其
骧主持以云南图书馆藏的抄本为底本,校订后将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这将是我国目
前国内最佳版本。
    《天下郡国利病书》与《肇域志》因源出同一部资料,在拆分时比较粗疏,以致分
而未净。正如今人杨正泰的《天下郡国利病书》介绍中指出:《肇域志》虽偏重于地理,
但也杂有食货、兵防、水利等方面资料;《天下郡国利病书》虽偏重郡国利病,但也杂
有许多舆地记载。诸如沿革、山川、城池、古迹、市镇、风俗、屯垦、水利、赋役、漕
运、兵防、马政、盐政等门类,在两书中均有。分得不当的也屡见不鲜,有的州县沿革、
山川、城池等材料不在《肇域志》中,却收入了《天下郡国利病书》中;同样不少有关
国计民生的“论”、“说”、“文”、“集”却不载于《天下郡国利病书》,却收入了
《肇域志》中。甚至论证同一问题的资料却被硬行拆开分置在各书中,最典型的是对曾
子籍贯考证,提出问题和罗列不同说法的材料在《肇域志》中,大量考证资料却留在
《天下郡国利病书》中,而考证后得出的结论却又放入他的另一部著作《山东肇域记》
中。所以对这两部书的资料,不能机械隔立对待,需要相互补充、相互参证,互得益彰

只看该作者 89 发表于: 2006-05-20

88 《读史方舆纪要》

“千古绝作”,“海内奇书”


    有清一代地理著作层出不穷,其中,清初顾祖禹独撰的《读史方舆纪要》颇受后世
称道,被誉为“千古绝作”、“海内奇书”。
    顾祖禹,字瑞五,号景范,江苏无锡人,生于明崇祯四年(1631年),卒于清康熙
三十一年(1692年)。由于久居无锡城东宛溪,被学者称为宛溪先生。他自幼聪颖过人,
好学不倦,背诵经史如流水,且博览群书,尤好地理之学。顺治元年(1644年),清兵
入关,顾祖禹随父避居常熟虞山,长期躬耕授业,过着“子号于前,妇叹于室”的清贫
生活。虽如此,亦耻于追名逐利,走入仕途。相反,选择了以著书立说为手段,以图匡
复亡明的道路。秉承父亲遗命,立志著述《读史方舆纪要》,“盖将以为民族光复之
用”。自顺治十六年(1659年)始,他边教私塾,边开始《读史方舆纪要》的著述。
    康熙十三年(1674年),三藩起兵,顾祖禹只身入闽,希望投靠耿精忠,借其力达
到反清复明的目的,但未被耿精忠收用,只好重返故里,继续撰写《读史方舆纪要》。
康熙年间,虽曾应徐乾学再三之聘,参与《大清一统志》的编修,但坚持民族气节,不
受清廷一官一职,书成后甚至拒绝署名。在此期间,顾祖禹利用工作之便,遍查徐氏传
是楼藏书,为《读史方舆纪要》的修撰,积累了大量资料。经过30余年的笔耕奋斗,约
在康熙三十一年(1692年)前,也就是顾祖禹50岁左右时,终于完成了这部举世闻名的
历史地理巨著。
    《读史方舆纪要》共130卷(后附《舆地要览》4卷),约280万字。综观全书有如
下一些特点:
    第一,选材得当,体裁新颖。《读史方舆纪要》选取材料与一般地志不同。着重记
述历代兴亡大事、战争胜负与地理形势的关系,而游观诗词则大多“汰去之”。前9卷
撰述历代州域形势。接着,以114卷之多,以明代两京十三布政使司及所属府州县为纲,
分叙其四至八到、建置沿革、方位、古迹、山川、城镇、关隘、驿站等内容。与各地理
实体有关的重要史实,附系于各类地名地物之下。并常在叙述中指出该地理实体得名的
原由。随后,以6卷记述“川渎异同”,作为“昭九州之脉络”。最后一卷是传统之说
“分野”,作天地对应,有“俯察仰观之义”。前面历代州域形势以朝代为经,以地理
为纬;后面分省则以政区为纲,朝代为目,全书经纬交错,纲目分明,且自作自注,叙
述生动,结构严谨,读之趣味无穷。
    第二,具有浓厚的军事地理色彩。顾祖禹著述《读史方舆纪要》的主要目的之一既
然是为反清复明之需,当然十分注重对于军事的记述。他鉴于明朝统治者不会利用山川
形势险要,未能记取古今用兵成败的教训,最后遭致亡国的历史,在书中着重论述州域
形势、山川险隘、关塞攻守,引证史事,推论成败得失,“以古今之史,质之以方舆”。
详细记载历代兴亡成败与地理环境的关系,而对名胜古迹的记载则相对简单得多。不仅
前面9卷专门论述历代州域形势,而且每省每府均以疆域、山川险要、形势得失开端。
各省形势及其在军事上的重要性,皆有总序一篇进行论述。《历代州域形势》和各省山
川险要总论,几乎每篇都是甚有价值的军事地理论文。
    而且每叙述某一地理实体时,必穷根究源备述其军事上的地位和价值。顾祖禹认为,
地利是行军之本。地形对于兵家,有如人为了生存需要饮食,远行者需靠舟车一样重要。
只有先知地利,才能行军,加上“乡导”的帮助,“夫然后可以动无不胜”。这正是他
在《读史方舆纪要》中,对于地理环境与战争得失成败的关系着重记述的初衷。难怪张
之洞认为“此书专为兵事而作,意不在地理考证。”梁启超也认为,“景范之书,实为
极有别裁之军事地理”。
    第三,注重人地关系的辩证思维。以研究天险地利为主的《读史方舆纪要》,始终
贯穿着天险地利只是成败得失的从属条件,而决定的因素还在于社会和人事的正确思想。
因为“阴阳无常位、寒暑无常时、险易无常处”。虽是“金城汤池”之故,若“不得其
人以守之”,连同“培塿之丘”、“泛滥之水”都不如。如若用人得当,纵使“枯木朽
株皆可以为敌难”。也就是说,决定战争胜负的原因,地理形势固然重要,但带兵将领
所起的作用更大。在论述历代都城的变化和原因时,顾祖禹认为是由许多因素决定的,
并非地势险固决定一切。首先,都城的选择与当时的形势有关,此时可以建都的地方,
而到彼时则不一定适于建都,其次,是否适合建都不但要看地势是否险固,攻守是否有
利,而且要看交通是否方便,生产是否发达,对敌斗争是否有利。由于建都的各种因素
是在经常变化的,不能单纯考虑山川地势。他的这种观点与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基本上
是符合的。
    第四,注重经世致用,有关国计民生的问题尤其重视。顾祖禹认为:舆地之书不但
要记载历代疆域的演变和政区的沿革,而且还要包括河渠、食货、屯田、马政、盐铁、
职贡等历史自然地理和历史经济地理的内容。当他开始撰写时的确对此十分重视,但后
来由于各种原因,原稿多有散佚,加上“病侵事扰”,顾不上补缀,但其大略亦能“错
见于篇中”。不过他在论述各地的地理形势时,尽量做到以地理条件为印证,使历史成
为地理的向导,地理成为历史的图籍,互相紧密融汇。全书对于有关国计民生的多写,
无关的少写,详人之所略,略人之所详,这也是《读史方舆纪要》有别于其他地理著作
之处。由于黄河之患历来不止,直接对国计民生产生不良影响,因此,顾祖禹在《读史
方舆纪要》中大量辑录前人治水的主张,以留给后人借鉴。他十分赏识潘季驯的治河方
针。认为“以堤束水,借水攻沙,为以水治水之良法,切要而不可易也。”(《读史方
舆纪要》卷126)书中对潘季驯的主张颇多引证。此外,书中对漕运的记载也十分重视。
顾祖禹认为漕运相当重要,因为“天下大命,实系于此”。但他反对为了漕运而置运河
沿线百姓生命财产于不顾的观点。在《川渎异同》中,他以整整一卷的篇幅,论述漕运
和海运,又在有关州县下,详细记载运河的闸、坝、堤防和济运诸泉。此外,对于明代
农业经济发展较快的苏松地区,以及扬州、淮安等转漕城镇冲要地位,书中都一一作了
记载。同时,《读史方舆纪要》于农田水利的兴废、交通路线的变迁、城邑镇市的盛衰,
都详略得当地有所记载。由此可见,不但对于军事地理、沿革地理方面《读史方舆纪要》
有十分重要的记述,而且在经济地理方面亦有相当可观的内容。
    以军事地理为主,集自然与人文地理于一身的巨著——
    《读史方舆纪要》的撰成,当然与顾祖禹本人的努力分不开。
    为了编撰这本巨型历史地理著作,他先后查阅了二十一史和100多种地志,旁征博
引,取材十分广泛。同时,他也比较注重作实地考察,每凡外出有便必然观览城廓,而
且对于山川、道里、关津无不注意察看。并且深入作调查,无论过往商旅、征戍之夫,
乃至与客人谈论时都注意对地理状况的异同进行考核。但无论实地考察或是调查,囿于
条件所限,他都只能“间有涉历”而已。主要工作还是限于对图书资料的探索和考校。
尽管全书考证严谨,描述论证也多确实可靠,但他本人总觉得未能十分满意,尤其以缺
乏只有从实地考察中才能获得的感性知识为憾事。当然,由于时代与条件的限制,加上
全书仅为顾祖禹一人独撰,难免有疏漏、谬误之处,但这些并非其主流,毫不影响它闪
耀于历史地理巨著之林的光辉。
    《读史方舆纪要》长期以来由于内容丰富、地名齐全、考订精详、结构严密,不但
胜于唐代成书的《元和郡县图志》、宋代成书的《太平寰宇记》,而且超越明代成书的
《寰宇通志》、《大明一统志》。若与清代历史地理巨著、官修的《大清一统志》相比,
也是各有千秋,并不逊色。至今仍成为历史地理学者乃至研究历史、经济、军事的学者
们必读的重要参考书。

只看该作者 90 发表于: 2006-05-20

89 《大清一统志》

内容最丰富最完善的地理总志


    《大清一统志》,清朝官修地理总志。从清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至道光二十二
年(1842年),前后编辑过3部:即康熙《大清一统志》,乾隆《大清一统志》,《嘉
庆重修一统志》。
    康熙《大清一统志》。清自努儿哈赤统一长城以北,世祖灭大顺、大西,至康熙三
年(1662年),最后灭南明。二十年(1681年)平定三藩之乱,二十四年(1685年)又
击败沙俄侵略者,国内出现了空前稳定的局面。同明代相比,无论是政区、边界,还是
职官、户口、田赋、物产等,都有程度不同的变化,为了全面了解并掌握国内的情况,
进一步治理国家,次年三月,圣祖下令编纂《大清一统志》,以反映当时国内变化了的
情况。其体例,基本仿照《大明一统志》。由于工程浩大,特别是地图的绘制,资料的
收集,需要花费很长的时间,同时人事又有很多周折,断断续续,以致圣祖于康熙六十
一年(1722年)去世时,这部总志尚未完成。
    世宗继位以后,重加编辑。可是迄雍正十三年(1735年),仍未完成。高宗继之,
至乾隆八年(1743年),才最后成书,俗称乾隆旧志。又因为该志的时间至康熙时为止,
故世人称之为康熙《大清一统志》。
    全书共342卷。排次为京师、直隶,然后是各省。直隶及“每省皆先立统部,冠以
图表,首分野、次建置沿革、次形势、次职官、次户口、次田赋、次名宦,皆统括一省
者也。
    其诸府及直隶州,又各立一表,所属诸县系焉。皆首分野、次建置沿革、次形势、
次风俗、次城池、次学校、次户口、次田赋、次山川、次古迹、次关隘、次津梁、次堤
堰、次陵墓、次寺观、次名宦、次人物、次流寓、次列女、次仙释、次土产。”(《凡
例》)其后续修、重修,基本上都是沿用这个体例。
    乾隆《大清一统志》,是反映雍正元年(1723年)至乾隆时期国内情况大变化而续
编的。雍正二年(1724年),清政府平定青海罗卜藏丹津之乱。三年(1725年),将青
海北部的厄鲁特蒙古诸部分编为29旗(其中和硕特部为21旗、辉特部3旗,土尔扈特部4
旗,喀尔喀部1旗),又将大喇嘛察罕诺们汗所属的蒙古人分为4佐领,青海南部的藏族
分设40个土司,上设西宁办事大臣管辖之。雍正五年(1727年),又平定西藏阿尔布巴
之乱。九年(1731年),晋封颇罗鼐为多罗贝勒,使之办理西藏事务。至乾隆十五年
(1750年),其子谋反伏诛,清政府设驻藏办事大臣和帮办大臣,分驻前藏和后藏,统
领西藏事务。二十年(1755年),平定准噶尔。二十二年(1757年),再平阿睦尔撒纳
叛乱,二十四年(1759年),又平大、小和卓木之乱,定南疆,于是设总统伊犁等处将
军及参赞大臣、办事大臣、领队大臣等,管理新疆地区。与此同时,内地和东北、内外
蒙古地区的政区、赋税、人口等,也有大小程度不同的变化。这样,原来的康熙《大清
一统志》已经不能适应当时的需要了。于是,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高宗下令续修
《大清一统志》,以反映变化了的情况,满足当时的需要。
    续编《大清一统志》,首先要测绘、制作青海、西藏、新疆地区精确的地图,编写
《西域图志》等边区的图书,并动员各省官员收集、整理、上交有关《大清一统志》所
需的资料等,工程也相当大。因此,历时20年,至乾隆四十九年(1710年)方才完成。
    全书共500卷。其体例与康熙《大清一统志》相同,只是增加了新疆地区和雍正至
乾隆时期的变化内容。就这一点来讲,它比前者进步,价值要大。
    《嘉庆重修一统志》。到了嘉庆十七年(1812年),中国国内的情况又有很大的变
化,其中包括田地日辟,田赋日增,户口日盛,人物日多,物产渐丰,政区变迁,等等。
为了补充乾隆四十九年至嘉庆年间的这些变化,嘉庆十七年4月,仁宗下令重修《大清
一统志》。这次重修也经历了30年,直至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才完成。因为开编于
嘉庆十七年,取材内容也到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为止,所以称为《嘉庆重修一统
志》。
    全书共560卷,另加凡例、目录二卷。其体例是在前两志的基础上进行了一些增补。
例如:在直隶承德府增加了“行宫”门,在各省统部“田赋”之后,增加了“税课”门,
等等。最主要的是增加了乾隆《大清一统志》以后至嘉庆二十五年间各方面的变化,同
时对前志的某些内容进行了一些补充。
    《嘉庆重修一统志》的排次是:“首京师,次直隶,次盛京,次江苏、安徽、山西、
山东、河南、陕西、甘肃、浙江、江西、湖北、湖南、四川、福建、广东、广西、云南、
贵州,次新疆,次蒙古、各藩部,次朝贡各国。”“自京师以下,每省有统部,总叙一
省大要。各府、厅、直隶州自有分卷,凡所属之县入焉。蒙古各藩统部,分卷悉照各省
体例。”(《凡例》)有新增者,则另标出。
    这次重修,是在两志之后,收集的图书比两志多,特别是有关边疆地区。如采用的
群书中,自国史之外,新增加的有:《日下旧闻考》、《热河志》、《盛京通志》、
《平定准噶尔方略》、《西域同文志》、《西域图志》、《平定金川方略》、《天下舆
地全图》等书,旁搜博采,“然后确切参稽。”这些新图书和乾隆《大清一统志》以后
至嘉庆二十五年的新资料一起,“并照体例登入,”(《凡例》)因而内容较前两志丰
富而且准确。
    在《嘉庆重修一统志》里,凡是新增补者,都一一加以说明。如“府、厅、州、县
有升降分含者,府与直隶州、厅自立专部,即于‘建置沿革’门叙清源流及升降分含年
分,其各州、县,除于所辖府、州下详载外,仍于本条兼注。”又如:
    “直、省修葺及新建之城池、学校并海岳江、河神庙与诸寺、观等,凡在嘉庆二十
五年以前奉旨修建及赐名者,均据各省来册备载外,其各书院及津梁、隄堰等,有经某
官、某人增建增修者亦载入,”并且注明。“职官有增设、裁汰者,于本条下注明。”
“四川、广西、贵州等省向设有土司官员,历年有裁汰、停袭,《续志》悉仍前志。”
今按嘉庆二十五年前所查之各省来册修改。“河工海塘事宜,谨遵嘉庆二十五年以前所
奉谕旨及督抚河臣奏疏所陈节,载于各省河、海条下。”陵墓、名宦、人物,凡自乾隆
元年(1736年)以后至嘉庆二十五年新增者,一律补入。“外藩各部,自内扎萨克、察
哈尔至喀尔喀、青海、西藏诸境,俱详核其山水、形势之迹,及封爵、旗分添设移改,
并世袭传次之数,照理藩院册籍登记。”
    “乌里雅苏台设有将军一,参赞二,统辖唐努乌梁海、科布多、喀尔喀四部官兵,
会办库伦以西事务,并设办事司员,旧志未经晰载,今详考晷度、山川、卡伦、台站,
自为二卷,附于新疆志之末。”(《凡例》)
    《嘉庆重修一统志》不仅仅是嘉庆二十五年以前的清代地理总志,而且也包含了以
往各代的地理志内容,因此,成了每一个研究中国历史、地理工作者的必读物,而受到
官方、学者的重视;同时,它也为我们研究清史提供了许多宝贵的资料。可见,它的价
值和重要性,超过了以往的任何一部地理总志。
    它的最大缺点,是只反映到清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为止。由于编辑者中学术水
平不一,其中不少内容存在错误,封建糟粕也不少;还有,它把当时派使臣来华的所有
国家,统统称作“朝贡各国”,列为专门,排于书尾,根本与事实不符。
    然而这是受时代的限制,是封建时代任何一部官修地理总志所不能避免的。但是,
这并不能否定《嘉庆重修一统志》伟大的学术价值与重要性,也不能掩盖它在世界历史
地理著作中的光辉地位。

只看该作者 91 发表于: 2006-05-20

90 《孙子兵法》

“武学之圣典,兵家之绝唱”


    《孙子兵法》是春秋末期我国古代大军事家孙武所著的一部军事经典著作。
    孙武的生卒年月现已不可考。他本是齐国人,后移居吴国,因擅长兵法,被吴国大
臣伍子胥推荐给吴王阖庐。孙武将其所撰兵法13篇献给吴王,阖庐遂以孙武为将,出兵
西破强楚,北威齐晋,扬名诸侯之间。孙武最后终老于吴国,葬在吴都巫门外。
    《孙子兵法》的主要思想和内容出自孙武。但后人因《汉书·艺文志》著录《吴孙
子兵法》有82篇,图9卷,而多认为13篇是曹操削除繁冗,取其精粹而成。又有人因
《汉书·艺文志》著录的《齐孙子》,即《孙膑兵法》久已失佚,后世流传的只有一部
《孙子兵法》,而认为13篇出自孙膑之手。不过,在1972年山东临沂银雀山汉墓出土了
一部《孙膑兵法》和《孙子兵法》的残简,以及记载孙武言行的70余枚竹简后,学者们
已多倾向于13篇应出自孙武之手,82篇则是孙武后学所著,是用以补充和解释13篇的。
    《孙子兵法》共有13篇,各篇均有其主题思想,但又构成一完整的思想体系。
    《计》篇论述的是能否进行战争的问题。孙武指出,战争是关系到国家生死存亡的
大事。“道”、“天”、“地”、“将”和“法”是决定战争胜负的五项基本要素。
“道”指使人民与统治者同心同德;“天”指昼夜、晴雨、寒暑等气候时节和天命、人
事、道义;“地”指土地和地势、地形的高下、险要、平坦、距离的远近,攻守进退的
利弊;“将”指将帅的智谋、赏罚必信、爱抚士卒、英勇果断和军纪严明;“法”则指
军队的组织编制、将吏职责的划分和管理,以及军需物资的供应、管理。
    孙子认为,从这五要素出发,根据国君是否贤明,将帅有无才能,“天”、“地”
二方面的条件如何,法令能否贯彻实行,兵力强弱与否,军队是不是训练有素,和赏罚
是否分明,可以预知战争的胜负,从而采取适当的对策和相应的行动。
    《作战》篇主要阐述的是如何进行战争。孙子认为,战争的清耗和战费的开支是十
分庞大的,战争旷日持久势必危及国家的存亡。所以,他主张速胜。此外,为弥补己方
的消耗和削弱敌国,他又主张“因粮于敌”,“胜敌而益强”。
    《谋攻》篇主要论述了如何进攻敌国的问题。孙子主张以尽可能小的代价,去取得
最大的成功,即力求不战而胜,不靠硬攻而夺取敌城,不需久战而毁灭敌国。所以,为
实现这一目标,他就特别强调以谋略取胜,指出:用兵的上策首先是以政治谋略取胜,
其次以外交手段取胜,再次是使用武力取胜,下策才是攻城。而要做到这一点,就不仅
需要知己,还要做到知彼。
    《形》篇主要讲如何利用物质之“形”来保全自己,取得完全的胜利。孙子认为,
只有先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然后等待和寻求战胜敌人的时机,才能夺得战争的胜利。
当取胜条件不足时,应采取守势,当取胜条件具备时,则应采取攻势。因此,会用兵的
人善于使自己处于不可战胜、必胜无疑的地位,擅长于创造战胜敌人的机会。只有这样
的人才能掌握胜败的决定权,他所战胜的是已经注定要失败的敌人。而上述足以使自己
立于不败之地的物质之“形”,便是由国土的大小所产生的物产、军资、士卒的多少,
以及军事实力对比的强弱。
    《势》篇主要阐述如何造成有利的态势,来压倒对方。孙子认为,只要选择有才能
的将领,充分发挥他们的才干。以自己的军事实力为基础,造成一种势不可挡的有力态
势,士卒就会勇猛无比地战胜敌人。而要造成有利的态势,就必须正确组织和部署兵力,
善于指挥调动军队,擅长出奇制胜,即以正兵当敌,以奇兵取胜。“奇”、“正”是相
辅相生的关系,它们的变化是无穷的。所以,要出奇制胜,就应善于因时、因地、因事
制宜,根据情况的变化,改换奇正的战法。此外,要造成有利的态势,还必须善于故意
向敌示弱,诱敌以利,以达到欺骗和调动敌军的目的,造成战胜敌军的有利时机。
    《虚实》篇主要论述指挥作战如何争取主动权,主动灵活地打击敌人。孙子认为,
要取得主动,就要善于诱敌以利,调动敌军而不被敌军所调动,就要善于了解敌情和隐
瞒我军的意图、行动和用兵规律。如能做到这些,就能掌握主动,集中我军兵力,分散
敌军兵力,利用敌军的弱点和错误,以众击寡,避实击虚,因敌而制胜。
    《军争》篇论述的是如何通过机动掌握主动,先于敌人造成有利态势和取得制胜的
条件。孙子认为,两军相争时,最困难的莫过于要懂得将迂曲视为径直,以不利为有利,
比敌人后出动而先到达必争之地,先敌取得制胜的有利条件。孙子还指出,要先敌取得
制胜的条件,必须避免轻率冒进,把握各国的动向,了解道路、地形,重视向导,善于
欺骗敌人,根据情况分散或集中使用兵力,擅长指挥军队,根据军队的士气、军心和军
力,因敌而变,去夺取胜利。
    《九变》篇主要论述如何发挥指挥上的灵活性。孙子认为,灵活性的基础在于对利
弊进行全面的衡量。只有认识这一点,才能设法威胁、挫折和困扰敌国,以利诱敌,才
能常备不懈,使敌无机可乘。只有全面看待利弊,在有利的情况下看到不利的因素,在
不利的情况下看到有利的因素,方能根据具体情况,趋利避害,采取相应的对策和行动。
    《行军》篇主要讲述了如何配置、组织军队,观察判断敌情和团结将士。孙子认为,
行军作战必须占据便于作战和生活的有利地形,善于根据地形配置兵力,必须对敌情进
行周密细致的观察,善于深谋远虑,从现象到本质,对各种症候作出正确的判断。孙子
还指出,将帅只有在取得士卒的信任后,才能用教育和惩罚相结合的方法训练好士兵,
率领全军去争取胜利。
    《地形》篇主要论述在不同的地形条件下如何指挥军队的行动。孙子认为,地形是
用兵的辅助条件。将帅应重视地形,善于利用有利地形,避免不利地形。在此基础上,
将帅如能做到知己知彼,正确判断敌情,以夺取胜利为行动的唯一准则,并能使全军上
下团结一心,服从指挥,那就能无往而不胜。
    《九地》篇论述了在九种不同的作战地区指挥作战的原则。孙子认为,在不同的作
战地区,将帅应根据地形的不同而采取不同的行动。用兵的原则在于善于发现敌人的可
乘之隙,乘其不备,迅速行动,集中兵力,抢先攻占其战略要地,以压倒敌军的抵抗。
    《火攻》篇主要指出火攻的目标、种类,发火的物质和气象条件,以及实施方法。
孙子认为,火攻只是辅助军事进攻的一种手段。所以,火攻者应利用纵火所引起的敌军
的骚乱,适时发起攻击,发展并扩大战果。
    《用间》篇主要论述使用间谍的重要性及其方法。孙子认为,是否了解敌情对战争
的胜负具有重要影响。要先知敌情,只能求诸间谍。只有大圣大智大仁大义之人才能使
用各种间谍,获得广泛的情报。
    《孙子兵法》既是一部军事经典著作,又是一部光辉的哲学著作。它是我国灿烂的
古代文化中一份珍贵的遗产。孙武在其书中揭示了一系列具有普遍意义的军事规律,提
出了一套完整的军事理论体系。这一理论不仅深受战国以来历代军事家的重视和推崇,
对他们的军事思想和实践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而且在世界军事思想领域内也拥有广泛的
影响,享有极高的声誉,至今仍有其不可抹煞的科学价值。《孙子兵法》虽不可避免地
受到它所处时代的限制,有着这样或那样的缺陷。但瑕不掩瑜,这些缺陷并不能掩盖它
的光辉,丝毫也无损于它的伟大。

只看该作者 92 发表于: 2006-05-20

91 《吴子》

“仁道礼义,机权法制;克敌制胜,立国之道”


    《吴子》是中国古代一部有名的军事著作。对它的成书年代和作者,历来就存在种
种不同的说法。
    一种观点认为,《吴子》是战国初名将吴起所著。司马迁《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指出,西汉前期,吴起所作兵法所在多有,颇为流行。班固《汉书·艺文志》著录有
《吴起》兵书48篇,其中多为后人附益之作。其本人所撰即《隋书·经籍志》所著录的
《吴起兵法》一卷,也就是今天传世的《吴子》。
    另一种观点对今本《吴子》即《吴起兵法》表示怀疑,认为《吴子》书中的许多内
容不像出自战国初年人之手,可以断言这是一部伪书。有人根据今本《吴子》的笔调风
格,指出此书是西汉中叶人托名吴起而写成。又有人根据今存《吴子》提及汉代流行于
西域和塞北的“笳”,和西汉后期才出现的真正的“马鞍”,认为今本《吴子》可能成
书于西汉后期。
    还有一种观点认为,今本《吴子》的基本思想应出自吴起。此书是由吴起后学记录、
整理和增补成书,又经过汉人的修订删补,才以今天的面貌流传于世。这种说法应与事
实相去不远。
    《吴子》是中国古代颇有影响的一部兵书。全书分为《图国》、《料敌》、《治
兵》、《论将》、《应变》和《励士》等6篇。
    《图国》篇主要论述了战争观问题。它认为,战争起因于“争名”、“争利”、
“积恶”、“内乱”和“因饥”。因此,战争可以分作禁暴救乱的“义兵”,恃众凌弱
的“强兵”,因怒兴师的“刚兵”,弃礼贪利的“暴兵”和国乱人疲,举事动众的“逆
兵”。按照战争性质的不同,它认为可以用礼驾御“义兵”,以谦逊驾御“强兵”,以
言辞驾御“刚兵”,以谋诈驾御“暴兵”,以权力、权变驾御“逆兵”。以上说法仅就
事论事,对现象作了一些分析,而未能透过现象,抓住战争的本质来论述问题,所论不
免流于浅显。
    该篇既反对恃众好战,也反对只重修德,而废弛武备。它认为只有内修文德,外治
武备,才能使国家强盛。
    该篇指出,要取得战争的胜利,必须修举“道”、“义”、“礼”、“仁”,用礼
教育人民,用义激励人民,使人民有耻辱之心,并要亲和百姓,加强战备,选拔练卒锐
士。
    值得一提的是,《图国》篇发展了孙武“兵贵胜,不贵久”的思想,提出了取得胜
利容易,保持胜利困难,多胜亡国,少胜方可得天下的观点。这一观点对以追求战胜为
目的的种种军事理论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实属难能可贵。
    《料敌》篇主要讲如何判断敌情,因敌制胜的问题。
    该篇先从齐、秦、楚、燕、三晋诸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地理和人民的心理、性
格的不同所造成的作战特点出发,提出了与之一一相应的击破敌军的不同原则。
    接着,又提出在8种敌军处于困境的情况下,要抓住战机,迅速发起攻击;在另外6
种情况下,则要避免与敌作战。
    最后,在上述基础上,它提出了通过观察敌军的外在表现以了解其内情,审察敌军
的虚实以攻击其要害的原则。这种从现象到本质,全面察明敌情而乘敌之隙的作战方法
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是正确的。
    《治兵》篇主要论述如何治军。指出战争的胜负不是取决于军队人数的多少,而是
取决于军队治理与否,即是否法令严明,赏罚必信,打不散,拖不垮。治理产生于进退
有节度,饮食适时适当,人马体力充沛,足以保持旺盛的战斗力,胜任并完成其任务。
此外,临阵还必须避免犹豫不决,优柔寡断。平时必须重视军事训练,包括战阵的排练、
演习,矛戟弓弩等兵器和旌旗金鼓的配备使用,军伍的编制和按号令统一行动,以及战
马的驯养,装备的保养和骑兵的训练。
    《论将》篇主要论述将帅的重要和对将帅素质的要求。
    该篇指出,将帅是全军的统帅,必须刚柔兼备。勇敢并非决定某人能否担任将帅的
唯一标准,而只是将帅所应具备的品质之一。将帅必须注重和做到:治理大军就像治理
小部队;出门处处严加戒备,如临大敌;临阵破敌,不怀生还之念;初战告捷,仍慎终
若始,小心如初;法令简约而不烦琐。
    该篇认为,将帅必须依靠金鼓旗帜和禁令刑罚来治军和指挥作战。良将应具备
“威”、“德”、“仁”、“勇”四项条件,足以统率部下,安抚大众。良将还应把握
战争的四个关键:即懂得使全军保持高昂的士气;懂得利用地形,据守险要;懂得使用
间谍和计谋,以分散敌人的力量,制造、加剧其内部矛盾;懂得充实部队的装备,加强
其战斗力。这是指挥作战的关键,是不可违背的科学规律。
    该篇又指出,用兵作战的要点是必须先预测敌方的统帅,通过试探性的军事行动观
察其才能,根据具体情况,因事制宜,采取相应的行动。只要做到这些,即可轻而易举
地战胜敌人。
    《应变》篇阐述了在不同情况下的应变之术和作战方法。
    该篇首先指出,在突然与敌遭遇的情况下,若我军车坚马壮,兵强将勇,全军只要
听从号令,统一行动,诛杀不服从命令者,就可战无不胜,攻无不克。若敌众我寡,则
应避开开阔地,抢占险阻,迎击敌军。
    接着,又分别论述了在各种具体情况下的不同作战方法。
    例如敌军勇武善战,人数众多,又据守险要,粮草充足,就应派遣间谍了解敌情,
诱敌出战,分兵合围,加以歼灭。又如敌军逼近,我军无路可走;或敌众我寡,猝然遇
敌于山谷险阻之间;或遇敌于两山夹峙,进退两难的狭窄地带;或遇敌于大泽之滨,车
骑不可用,舟船又没有;或阴雨连绵,车马陷入泥水中,四面为敌军所包围;或强寇突
至,掠取我田野和牛羊,则应采取相应的作战方法,以战胜敌人。
    最后,该篇对攻破敌国城邑后的行动准则,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它主张在攻占敌国
城邑后,应入居其宫室,任用其官吏,没收其器物。军队所至之处,不得砍伐树木、侵
入房屋、强取粮食、滥杀牲畜、烧毁其积聚,以示无残民之心,并应招降、安抚其人民。
    《励士》篇主要讲述如何激励士气。该篇认为,国君必须做到:发号施令而人人乐
闻,兴师动众而人人乐战,交兵接刃而人人乐死。这就是孙武所说的使人民与国君同心
同意。而要实现上述目标,就应尊崇有功,论功行赏,优待战死者的家属,激励无功者
立功受奖。
    《吴子》一书与《孙子兵法》同是我们灿烂的古代文化中的一份珍贵的遗产,该书
所论及的一些军事理论和方法,对战国以后的历代军事家均有较深的影响,至今仍有其
不可抹煞的科学价值。

只看该作者 93 发表于: 2006-05-20

92 《尉缭子》

“议兼儒、墨,合名、法;论诛暴乱,禁不义”


    《尉缭子》是中国古代颇有影响的一部著作。对它的作者和成书年代,历来就有各
种不同的说法。
    一种意见认为,《尉缭子》是一部伪书。虽然《汉书·艺文志》著录有“兵形势”
《尉缭》31篇,但今存《尉缭子》不讲“兵形势”,显然不是《汉书·艺文志》所著录
的《尉缭》,而是出于后人的伪造。不过,自从1972年山东临沂银雀山汉墓《尉缭子》
残简出土后,学者们发现残简有6篇与今存《尉缭子》相合,伪书一说已遭到大多数人
否定。
    另一种意见认为,《尉缭子》的作者姓尉,名缭,是战国时人,此书的前身即《汉
书·艺文志》所著录的“兵形势”《尉缭》31篇。
    还有一种意见与此大致相同,不同处在于它认为此书的前身是《汉书·艺文志》所
著录的“杂家”《尉缭》29篇。
    “杂家”兼合儒墨名法之说。“杂家”《尉缭》属“商君学”,除论述军事外,还
应论及政治和经济。它虽谈兵法,却并非兵家。《隋书·经籍志》著录有“杂家”《尉
缭子》5卷。这都和今存《尉缭子》的内容和卷数相同,可见今存《尉缭子》即“杂家”
《尉缭子》。宋人将“杂家”《尉缭子》收入《武经七书》,归入兵家。所以后人多误
认《尉缭子》为兵家之书。
    今本《尉缭子》共分5卷。卷1包括“天官”、“兵谈”、“制谈”、“战略”、
“攻权”5篇,主要论述政治、经济和军事的关系,攻城与作战的原则,主张行事不应
依靠鬼神,而应依赖人的智慧。
    它认为,国土广阔而得到充分利用,国家就富足;人口众多而得到治理,国家就井
然有秩。国家富足而井然有秩,不必动用武力,就可以威制天下。而要使人民富足,就
必须亲近、安抚流民,开辟荒莱,发展农业。要使国家治理,就必须使人民明晓什么能
做,什么不能做,使人民唯有努力耕耘,才能丰衣足食,唯有奋力作战,才能得到爵位。
经济上的富足和政治上的贤明是军事上强大的基础和保证。它又认为,通向胜利的途径
有三条。一是加强战备,料敌如神,使敌军丧失士气,分崩离析,以致不战而胜,这是
以“道”取胜。二是法制、赏罚明察,人民有必战之心,这是以“威”取胜。三是击破
敌军,夺占敌国的土地,这是以“力”取胜。军队的战斗力全在士气的高低,所以要战
胜敌人,就应激励全军的士气。要激励士气就应从政治和经济入手,重视和搞好人民的
生活,用爵位勉励人民,等等。
    它指出,建城邑应从军事、政治和经济三方面加以综合考虑。建城前首先应衡量土
地的肥瘠,决定是否有必要在此兴建城邑。如决定兴建,那就应使城邑和所辖土地的大
小相适应,使城邑的大小和人口相适应,使人口的多少和粮食的供应相适应。如能做到
以上三点,就能使城邑防守坚固,依托城邑作战就能取胜。它又指出,攻城的原则是:
没有把握攻破敌城,就不去攻打它。如要攻城,就必须有坚定的决心,集中兵力,出敌
不意,深入其境,包围并切断敌城与外部的联系,实施猛攻,使敌措手不及,乘虚攻克
敌城。它还指出,临阵作战的原则是:没有必胜的把握,就不和敌军交战。在敌寡我众
的情况下,应依靠兵多势众的军事优势战胜敌人。在敌众我寡的情况下,就要使用权谋
战胜敌人。
    卷2包括“守议”、“十二陵”、“武议”、“将理”、“原官”5篇,主要论述战
争的性质、作用和守城的原则。
    关于守城的原则,它认为一是不能只守城墙,而应兼守城外,占据城外的军事要地,
设置工事,以增大防御纵深。二是不能只进行单纯的消极防御,还必须积极发动进攻。
在占绝对优势的敌军的围攻下,防守者或是依靠外援,或是靠消耗削弱敌军,出奇以制
胜。外有必定到达的援军,城就必定能坚守不拔。外无必定到达的援军,城就不一定能
固守到底。
    援军抵达后,可与守军内外夹击敌军,也可以牵制敌军主力,减轻守军压力,使其
得以保持补给线的畅通,增强抵抗力。如外无援军,守军应把握时机,不时出击,以削
弱敌军,打破封锁,出奇兵战胜敌人,而不能死守待毙。三是为做到攻守两全,守军必
须分为守备部队和出击部队两部分。出击部队不担任守备任务,守备部队也不承担出击
任务。
    关于战争的性质和作用,它认为,战争可用来禁止不义,讨伐和剪除暴乱,是政治
的另一种手段的继续。所以,用兵不进攻无过失的城市,不杀无罪之人。这样,军队所
到之处,农民不会离开土地,商人不会离开店铺,士大夫不会离开官府,兵不血刃,就
天下亲和归附。
    卷3包括“治本”、“战权”、“重刑令”、“伍制令”、“分塞令”5篇,主要讲
述用兵的原则、军队的纪律和奖惩制度。
    如用兵作战要善于先发制人,做到虚虚实实,说有却无,说无却有,决心坚定,争
取主动,明察敌情,然后发兵决战。又如它主张统率百人和千人以上的将吏战败或举城
降敌,或弃军逃跑,除本人处死外,还要受到抄家和全家为奴等惩罚。在军营内,中、
左、右、前、后各军按编制分设营地,彼此隔绝,禁止往来,违者处死。营内道路纵横,
每120步设一岗哨,管制行人来往,不是持有将帅符节的人,一律不准通行。
    打柴放牧,必须整队行动。士兵以5人为伍,10人为什,50人为属,100人为闾,实
行联保连坐制。凡有士兵违犯禁令,同伍、同什、同属、同闾有人揭发,就全伍、全什、
全属、全闾免罪。知道而不揭发,就全伍、全什、全属、全闾一齐受罚。将吏从什长到
左、右将军,也都实行联保连坐。凡有人犯禁违法,也都是揭发者免罪,知道而不揭发
的,与其同罪。
    卷4包括“束伍令”、“经卒令”、“勒卒令”、“将令”、“踵军令”5篇,主要
叙述战场法纪、部队的编组、标志和指挥信号,以及行军序列。如战斗中伍内伤亡与斩
获相当的功罪相抵;有斩获而无伤亡的,有赏;有伤亡而无斩获的,同伍的都处死,并
惩办其家族。战斗中各级将吏如有伤亡或无伤亡,也按上述原则奖惩其部下。为便于识
别,各单位按旗帜、羽毛和所佩徽章颜色的不同加以区别。全军按金鼓信号统一进退。
君主一旦任命将帅,下令用兵,将帅就应指定军队集结的时间和地点,迟到的按军法严
惩。为保守秘密,只要大军没有出发,在宣布戒严的地区不准任何人通行。军队开拔后,
在大军前面50公里处行进的是先遣部队——踵军,踵军前50公里处行进的是前卫部队—
—兴军,兴军又派出小股部队——分卒,任务是抢占军事要点,追击败退的敌人。
    卷5包括“兵教上”、“兵教下”、“兵令上”、“兵令下”4篇,主要论述军队的
训练和取胜之道。关于军队的训练,它认为应先讲清金鼓旗帜的作用,然后训练士兵按
信号变换队伍和使用武器。训练时先进行单兵训练,然后不断增加训练人数,最后以全
军联合演习来结束训练。它认为,战争是“凶”、“逆”之事,但又是不可废除的。用
兵应本乎仁义,以讨伐暴乱。政治和军事是文为“种”,武为“植”,文为里,武为表
的关系。明白这一点,就能预知胜败。政治可以使人分辨利害安危,武力可以用来进攻
强敌,保卫自己。为驱使全军拼死作战,它主张以严刑重罚禁止士兵逃亡,使吏卒在战
斗中互相救助,并借此树立威信,使士兵服从命令,做到号令明白,攻守得宜。
    《尉缭子》反对迷信鬼神,主张依靠人的智慧,具有朴素的唯物主义的思想。它对
政治、经济和军事关系的认识是相当深刻的。在战略、战术上,它主张不打无把握之仗,
反对消极防御,主张使用权谋,争取主动,明察敌情,集中兵力,出敌不意,出奇制胜。
这些观点即使在今天也仍有值得参考的价值。
    ------------------

只看该作者 94 发表于: 2006-05-20

93 《六韬》

“武学必读之书”


    《六韬》包括《文韬》、《武韬》、《龙韬》、《虎韬》、《豹韬》和《犬韬》,
是以周文王、武王和姜太公对话的形式写成的一部兵书。它的书名在战国时就已见诸
《庄子》一书的记载。但对它的成书年代和作者,历来就存在各种不同的说法。
    《淮南子》注和《后汉书》认为,《六韬》出自殷周之际的姜太公吕望之手。
    班固《汉书·艺文志》认为它写成于周惠王、襄王之间(前676年至前619年),或
周显王时(前368年至前321年),或孔子(前552年至前479年)时。
    唐以后人多倾向于此书并非太公所著,不是先秦时书,而是出自秦汉间人或汉以后
人的伪造。
    1972年山东临沂银雀山汉墓竹简本《六韬》出土后,学者们多认为《六韬》成书于
战国,盛行于西汉前期,而不是出于秦以后人的伪造。
    另外,又有人认为,姜太公撰作《六韬》的说法并非空穴来风,必有它的根据,不
可随意否定。《六韬》的一些基本思想很可能来源于太公,由春秋中叶和战国中叶人撰
写、扩展、补充成书,又经过汉人的附益,才以今天的面目出现在世人面前。这一说法
接近于目录学大师余嘉锡的观点,较为可信。
    《六韬》是一部很有价值的军事经典著作,在战国和秦汉时即已广泛流传,具有很
大的影响,深受刘备、诸葛亮、孙权等政治家和军事家的重视。北宋元丰年间(1078—
1085年),《六韬》被定为武学必读之书,位居《武经七书》之首。
    长期以来,它一直是中国古代兵家学习、研究和不断引用的军事经典。
    《文韬》包括“文师”、“盈虚”、“国务”、“大礼”、“明传”、“六守”、
“守土”、“守国”、“上贤”、“举贤”、“赏罚”、“兵道”等12篇文字,主要阐
述了政治(文治)和军事(武功)的关系。《文韬》认为,政治先于军事。政治是军事
的基础,军事则是政治的另一种手段的继续。它指出,战争本乎道义,要想夺取战争的
胜利,取得天下的统治权,就必须运用“文韬”,即通过政治收揽天下人之心。收揽人
心的关键在于爱民,在于按为君之道施政行事,处理好君臣关系,推行相应的内外政策
和发展经济。
    具体来说,《文韬》认为天下不是一个人的天下,而是天下人的天下。只有和天下
人利益一致,休戚与共,才能取得天下。反之,就会为天下人所唾弃。而要做到与天下
人利益一致,就必须实行“仁”、“义”、“道”、“德”,与人民一齐顺从天时,共
享土地所产生的财富,免除人之死,替人排忧解难,与人民忧乐好恶相共,给人民以种
种利益,亦即使人民不失业,不误农时,减少刑罚,减轻赋敛、徭役,不苛扰百姓,爱
民如子弟。君主只要实行爱民之道,自然就能取得人民的拥护,从而取得天下。所以,
君主应抑制自己的私欲,无为而治。官吏要忠贞爱民,廉洁奉公。人民要孝顺父母和长
辈,爱护子女和晚辈,一心从事农耕和纺织。国家要努力发展农业、手工业和商业,实
现富足的目标。对外应安抚近邻,控制四方。发动战争前要事先秘密地做好充分的准备,
一旦时机成熟,就应公开声讨敌人,号召天下之人一齐征讨。
    《武韬》包括“发启”、“文启”、“文伐”、“顺启”、“三疑”等5篇,主要
从战略的角度出发,主张在使用武力、进行战争的同时,还要采取“修德”、“安民”
等政治手段争取民心,瓦解敌人,加速其崩溃的过程,以尽可能小的代价,换取战争的
胜利,甚至做到不战而胜。
    《武韬》指出,要夺取战争的胜利,首先要做到名正言顺,师出有名,进行战争是
为了吊民伐罪。战前应秘密做好充分的准备,然后看准时机,发动进攻。其次,是力求
不战而屈人之兵。《武韬》认为,天下之人都欢迎给自己以好处的人,而不欢迎损害自
己利益的人。不掠夺人民,就是予人民以好处。不侵犯别国的利益,就是使各国获益。
不垄断天下的利益,就是使天下之人都得利。所以,只要不侵夺人民和各国的利益,不
独占天下之利,就能得到人民和各国,以及天下之人的拥护,从而在不知不觉中不战而
胜。再次,是运用“文伐”,即发动政治攻势。“武韬”列举了12种具体的谋略,主张
用这些权谋诡诈的方法,去利用、扩大、加剧敌人的内部矛盾,以分化、瓦解和削弱对
方,为军事进攻铺平道路,创造有利条件。这也是不战而屈人之兵的一种手段。最后,
行事要合乎用兵之道,按照战争的基本规律采取行动,才能取得胜利。
    《龙韬》包括“王翼”、“论将”、“选将”、“立将”、“将威”、“厉军”、
“阴符”、“阴书”、“军势”、“奇兵”、“五音”、“兵徵”、“农器”等13篇,
主要论述军队的统帅和指挥等问题。如怎样遴选将领,拜将立帅,编组统帅部,树立将
帅的威信,鼓舞士气,秘密通讯和临敌致胜等。它将“智”、“信”、“仁”、“勇”、
“忠”作为选择将帅的标准,主张用8种方法考验将帅,并举行隆重的仪式,将军权授
予通过考验的统帅。其中“王翼”篇对统帅部的组成,作了详尽而全面的阐述,对统帅
部各种人员的配备、人数和职责都作了具体的规定。“阴符”篇记载了利用不同长度的
符节表示不同的意思的方法,进行秘密的通讯联络。“阴书”篇则记载了将一封信分作
3份,由3人分别送达的秘密通信法。“军势”和“奇兵”篇揭示了临阵决战,创造和利
用优势,把握时机,出奇制胜的一些原则。“五音”、“兵徵”篇将阴阳五行学说引为
其理论的基础,其中不乏牵强附会和迷信之处。
    《虎韬》包括“军用”、“三阵”、“疾战”、“必出”、“军略”、“临境”、
“动静”、“金鼓”、“绝道”、“略地”、“火战”、“垒虚”等12篇,分别论述了
兵器、军用器材的种类及其性能,以及突围、渡河、对阵、迂回、伏击和反伏击、攻城、
反火攻等各种形式的作战形式和战术问题。
    《豹韬》包括“林战”、“突战”、“敌强”、“敌武”、“乌云山兵”、“乌云
泽兵”、“少众”、“分险”等8篇,分别论述了在森林、山地、江河水泽地带和险阻
地形下的作战方法,并对特种地形和特殊情况下的作战原则,如抗击突然袭击、夜袭和
以寡击众,以弱击强等原则进行了总结。
    《犬韬》包括“分合”、“武锋”、“练士”、“教战”、“均兵”、“武车士”、
“武骑士”、“战车”、“战骑”、“战步”等10篇,分别论述军队的分合集结,如何
按一定的标准选拔勇猛有力、武艺高强娴熟的步兵、车兵和骑兵,充当军队的基层军官
和常备兵,如何训练军队。值得一提的是,《犬韬》还在逐一论述步兵、车兵和骑兵诸
兵种的性能、战斗力、阵法和作战方式的基础上,结合地形条件和敌情的变化,指出步
兵贵在知变化,车兵贵在明晓地形,骑兵贵在了解别径奇道,提出了步兵抗击车骑的方
法,车兵有“十胜八害”,骑兵有“十胜九败”,揭示了使用各种不同兵种的原则和方
法,开创了对诸兵种联合作战的研究。

只看该作者 95 发表于: 2006-05-20

94 《唐李问对》

“兵家之楷摸,用兵之典范”


    《唐李问对》一作《李卫公问对》,是《唐太宗与李靖问对》一书的简称。全书因
以李世民与李靖一问一答的形式写成而得名。
    自《唐李问对》一书行世以来,历代学者就普遍认为此书是北宋仁宗时(1023—
1063年)人阮逸的依托之作。如陈师道(1052—1101年)的《后山谈丛》、何薳(1077
—1145年)的《春渚纪闻》认为此书是阮逸所著。邵博(?—1158年)的《邵氏闻见后
录》和陈振孙的《直斋书录解题》则认为此书是阮逸拟作和假托。后人因《唐李问对》
一书不见于《旧唐书·经籍志》、《新唐书·艺文志》的著录,《太平御览》、《武经
总要》等书没有引用该书,其内容文字又浅陋不文,也都认为此书是赝作,成书于北宋
中叶。
    不过,也有人对这种说法表示怀疑的。如马端临的《文献通考》就认为此书并非出
自阮逸的假托。
    值得注意的是,从《唐李问对》曾论述到上古阵法等宋人已不甚了了的问题来看,
此书恐怕不是阮逸所能凭空臆造,而是应另有所本。公元1042年成书的《崇文总目》著
录有《李靖行述》1卷、《韬钤秘录》5卷和《卫国公手记》1卷。南宋人王应麟所撰
《玉海》卷141《兵制·兵法·〈李卫公问对〉》条引《书目》说:“李靖《兵钤新书》
1卷,载靖与秦王论兵,如《问对》书。”据此,可知《唐李问对》一书很可能是阮逸
根据《李靖行述》、《韬钤秘录》和《卫国公手记》诸书编撰附益而成。
    《唐李问对》共分3卷。卷上主要论述奇正、阵法、兵法和军队编制等问题。
    奇正是中国古代军事理论中常用的一对概念。自黄帝以来的兵法都主张先正后奇,
先仁义后权谲。曹操解释奇正说,先投入战斗的是正兵,后投入战斗的是奇兵;正面作
战的是正兵,从侧翼发动攻击的是奇兵。此书作者认为投入战斗的主力部队是正兵,主
将自己统率的出击部队是奇兵。奇正之分不在于投入战斗的先后,以及是正面作战还是
迂回侧击。它指出,奇正之分完全是人为的,奇正可以互相转化。训练部队时,可按奇
正来划分,但在作战时,却不能有奇正有别,固定不变的观念,而应随机应变,以奇为
正,以正为奇,变化无穷,使敌人捉摸不透,将我军的正兵误认作奇兵,奇兵误认作正
兵。它对奇正相互转化的辩证关系作了深刻的阐述,发展了《孙子兵法》有关“奇正相
生”的思想。它又对天、地、风、云、龙、虎、鸟、蛇八阵的名称提出了新的解释。作
者认为,八阵本是一阵,临阵对敌时,出于变化制敌的需要,才散成八阵,战斗结束后,
又复归为一阵。其中天阵、地阵的名称来源于旗号;风阵、云阵的名称来自旛名;龙、
虎、鸟、蛇四阵的名称则本自队伍的分别。后人出于误解和以讹传讹,才将其误认为8
种事物。其实在实际战斗中,阵势的变化远远不止这8种。它还对楚国和中原各国车兵
编制的差异提出了有价值的见解。它指出,按周朝兵制,每车一乘由步兵72人,甲士3
人组成,分为3甲,每甲25人。楚国每车一乘由150人组成。这是因为楚国地处丘陵和江
河湖泽地带,车少而人多。
    卷中主要论述如何戍守北边、训练军队、择人任势、避实击虚、增强部队的战斗力
和排列营阵诸问题。
    它认为,在平定突厥和薛延陀后,戍守北边的汉兵和蕃落应采取不同的教习方法。
一旦战争爆发,就临时变易两者的旗号服色,使敌人难以捉摸,产生误解,然后出奇制
胜。它又认为,君主良将应善于选择将士,利用其优势。蕃兵的长处在于骑兵,汉兵的
长处在于强弩。善于用兵的人应分别利用和发挥其各自的优势,以战胜敌人。它还发展
了《孙子兵法》中关于虚实的思想。虚通常指劣势和弱点,实则指优势和强点。要识别
虚实,必须先懂得奇正相生的方法。不懂得以奇为正,以正为奇,就不会了解虚是实,
实又是虚。懂得了奇正相生,就可以采取主动,用这一方法来调动敌军,从而摸透敌军
的虚实,然后用正兵对抗敌军的坚实之处,出奇兵攻击敌军的虚弱之处。敌人以为我是
正兵,我就出奇兵攻击它,反之,就用正兵攻击它。这样,就可以达到掌握主动,调动
敌人而不被敌人所调动的目的,并最终战胜敌人。作者在这里全面而又深刻地论述了虚
实与奇正、主观与客观的辩证关系,对如何争取用兵的主动权问题作了精彩的阐述。它
又指出,为保持和提高我军的战斗力,削弱敌军的战斗力,可以采用以近待远,以逸待
劳,以饱待饥,和以诱待来,以静待躁,以重待轻,以严待懈,以治待乱,以守待攻的
方法,来取得作战的胜利。它还对李靖创制的六花阵作了详细、朴实的阐述,指出该阵
来源于诸葛亮的八阵法,并介绍了方、圆、曲、直、锐等阵形和阵名。这在阵法研究中
阴阳五行八卦之说和穿凿附会之风盛行的时代,是十分难得的。唐宋时的军事著作往往
将古代军队宿营部署的营,和作为战斗队形的阵这二个概念混为一谈。作者在这里虽没
有犯同样的错误,但也没有将这二者的区别和联系论述清楚。
    卷下主要论述重刑峻法与胜负的关系,以及义利、主客、步兵对抗车骑、分合、攻
守、御将、阴阳术数、临阵交战和对兵法的理解等问题。
    它认为,用兵应处理好义和利的关系。要铲除大患,就不能顾虑小义。主客是既对
立又统一的辩证关系。只有因时制宜,善于反客为主,变主为客,才能屡战屡胜。它又
对《孙子兵法》“形”篇所说的“守则不足,攻则有余”提出了自己的解释。它认为,
“不足”不是指弱,“有余”也不指强,而是指有胜算或胜利的条件。“守则不足,攻
则有余”指的是当战胜敌人的条件不足时,我就防守;当取胜的条件有余时,我就进攻。
这种解释是颇有道理的。它虽遭到一部分学者的反对,但又为另外一部分学者所接受。
它对攻守的论述是相当精辟的。它指出,进攻是防守的枢纽,防守是进攻的策略。
    进攻不仅仅是进攻敌城、敌阵,还必须攻敌之心。防守不只是守卫营阵壁垒,还必
须保持我军的士气,等待战胜敌人时机的到来。它认为,攻敌之心的人就是所谓的知彼
者,保持我军士气的人就是所谓的知己者。使自己不被敌人战胜,主动权操在自己手中;
先使自己不可战胜的人,就是知己者。我军可以战胜敌军,在于敌军有可乘之机;等待
并寻求可以战胜敌人之时机的人,就是知彼者。这是用兵作战要点。
    不过,它在论及攻守时犯有将攻守和好战、忘战这二个概念混为一谈的错误。它一
方面引述《司马法》说:国家虽大,好战必定自取灭亡;天下虽然安定,忘记战争势必
危及稳定。另一方面又承认好战、忘战和攻守的道理是一样的,将进攻等同于好战,将
防守等同于忘战。其结果就是将攻守这两种不同的战略态势和作战形式,与好战、忘战
这两种对待战争的不同态度相提并论,混而为一。
    它还指出,阴阳术数不可信,功成业就,事在人为。这是值得肯定的。但它又认为
阴阳术数是不可废除的。其理由是用兵作战是一种诡诈的行为,善于用兵的人自己不能
相信阴阳术数,但可以假托和利用这些东西,以驱使和命令那些相信阴阳术数的贪欲、
愚昧之辈。
    总之,《唐李问对》是一部颇有价值的兵书。它提出了一些新的创见,发展了前人
的一些光辉思想。毋庸置疑,它也存在一些错误和不足之处。但这些错误和不足并没有
构成这部著作的主要方面。

只看该作者 96 发表于: 2006-05-20

95 《尔雅》

第一部词典


    《尔雅》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解释词义的专著,也是第一部按照词义系统和事物分类
来编纂的词典。作为书名,“尔”是“近”的意思(后来写作“迩”),“雅”是“正”
的意思,在这里专指“雅言”,即在语音、词汇和语法等方面都合乎规范的标准语。
《尔雅》的意思是接近、符合雅言,即以雅正之言解释古语词、方言词,使之近于规范。
    《尔雅》最早著录于《汉书·艺文志》,但未载作者姓名。
    对于《尔雅》的写作年代及作者,历来说法不一。有人认为是西周初年周公旦所作,
后来孔子及其弟子作过增补,有人认为是孔子弟子编写的。这种种说法都不可信。《尔
雅》成书的上限不会早于战国,因为书中所用的资料,有的来自《楚辞》、《庄子》、
《吕氏春秋》等书,而这些书是战国时代的作品。书中谈到的一些动物,如狻麑(suā
n,即狮子),据研究,不是战国以前所能见到的。《尔雅》成书的下限不会晚于西汉
初年,因为在汉文帝时已经设置了《尔雅》博士,到汉武帝时已经出现了犍为文学的
《尔雅注》。
    从《尔雅》的性质来看,它本是一部以解释五经的训诂为主,通释群书语义的训诂
汇编,而训诂萌芽于春秋战国,到西汉时才有较大的发展。因为从春秋战国到西汉,几
百年间,语言文字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一般人已经不大看得懂古书,需要有专门的学者
来讲解。而汉代的统治者力图用儒家的经典来巩固自己的统治,于是尊《诗》、《书》、
《礼》、《易》、《春秋》为五经,并设立五经博士,在官学里讲授经义。这就促进了
训诂的繁荣。经学家们纷纷给先秦流传下来的儒家经典作注解,并随后把这些随文而释
的各种典籍的注解汇集到一起,按照一定的体例分类编排起来。《尔雅》就是这样一部
训诂汇编。它并非是一人一时之作,最初成书当在战国末年,是由当时一些儒生汇集各
种资料而成。历经秦火、战乱之后,这部书在汉代初年重新问世,又经过经师儒生的陆
续增补,才成为今天所见到的《尔雅》。
    《尔雅》全书收词语4300多个,分为2091个条目。这些条目按类别分为“释诂”、
“释言”、“释训”、“释亲”、“释宫”、“释器”、“释乐(yuè)”、“释天”、
“释地”、“释丘”、“释山”、“释水”、“释草”、“释木”、“释虫”、“释
鱼”、“释鸟”、“释兽”、“释畜(chù)”等19篇。
    这19篇的前3篇与后16篇有显著的区别,可以分成两大类。前3篇,即“释诂”、
“释言”、“释训”解释的是一般语词,类似后世的语文词典。例如:
    如、適、之、嫁、徂(cú)、逝,往也。(释诂)
    克,能也。(释言)
    明明,斤斤,察也。(释训)
    其中“释诂”是解释古代的词,它把古已有之的若干个词类聚在一起,作为被训释
词,用一个当时通行的词去解释它们。“释言”是以字作为解释对象,被训释词大多只
有一两个。“释训”专门解释描写事物情貌的叠音词或联绵词。尽管作为语文词典来说,
它的注释过于笼统,许多条目仅仅是同义词表,但是远在公元前2世纪就能产生出这样
的著作,就是在世界词书编纂历史上也堪称第一了。
    《尔雅》后16篇是根据事物的类别来分篇解释各种事物的名称,类似后世的百科名
词词典。其中“释亲”、“释宫”、“释器”、“释乐”等4篇解释的是亲属称谓和宫
室器物的名称。
    例如:
    谓我舅者,吾谓之甥也。(释亲)
    门侧之堂谓之塾。(释宫)
    肉倍好谓之璧,好倍肉谓之瑗,肉好若一谓之环。
    (释器)
    大鼓谓之鼖(fén),小者谓之应(yìng)。(释乐)
    “释天”、“释地”、“释丘”、“释山”、“释水”等5篇解释的是关于天文地
理方面的词语。例如:
    载,岁也。夏曰岁,商曰祀,周曰年,唐虞曰载。
    (释天)
    墳莫大于河墳。(释地)
    绝高为之,京;非人为之,丘。(释丘)
    泰山为东岳,华山为西岳,霍山为南岳,恒山为北岳,嵩山为中岳。(释山)
    水注川曰溪,注溪曰谷,注谷曰沟,注沟曰浍,注浍曰渎。(释水)
    “释草”、“释木”以下7篇解释的是关于植物动物方面的词语。
    例如:
    木谓之华,草谓之荣,不荣而实者谓之秀,荣而不实者谓之英。(释草)
    枞,松叶柏身。桧,柏叶松身。(释木)
    有足谓之虫,无足谓之豸。(释虫)
    鲲,鱼子。(释鱼)
    舒雁,鹅。舒凫(fú),鹜(wù)。(释鸟)
    罴,如熊,黄白文。(释兽)
    狗四尺为獒。(释畜)
    《尔雅》后16篇相当于百科词典。在汉代,儿童在完成识字阶段的教育后,要读
《论语》、《孝经》和《尔雅》这3部书。学习《尔雅》可以“博物不惑”,多识鸟兽
草木虫鱼之名,增长各种知识。尽管用今天的标准来看,《尔雅》的知识容量相当有限,
但是在古代已经非常可观了。所以有人说,《尔雅》是我国古代的百科全书。
    在历史上,《尔雅》备受推崇。这是由于《尔雅》汇总、解释了先秦古籍中的许多
古词古义,成为儒生们读经、通经的重要工具书。在汉代《尔雅》就被视为儒家经典,
到宋代被列为十三经之一。事实上,《尔雅》并不是经,也不是某一部经书的附庸,它
是一本独立的词典。人们借助于这部词典的帮助,可以阅读古籍,进行古代词汇的研究;
可以了解古代社会,增长各种知识。
    《尔雅》在中国语言学史和词书史上都占有显著的地位。
    《尔雅》首创的按意义分类编排的体例和多种释词方法,对后代词书、类书的发展
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后人模仿《尔雅》,写作了一系列以“雅”为书名的词书,如《小
尔雅》、《广雅》、《埤雅》、《骈雅》、《通雅》、《别雅》等等,而研究雅书又成
为一门学问,被称为“雅学”。
    从汉唐到清代,为《尔雅》作注的人很多。现存的最早最完整的注本是晋代郭璞的
《尔雅注》。《十三经注疏》中的《尔雅注疏》采用的是郭璞的《尔雅注》和北宋邢昺
的《尔雅疏》。清人研究《尔雅》的著作不下20种,其中最著名的是邵晋涵的《尔雅正
义》和郝懿行的《尔雅义疏》。今人注有徐朝华的《尔雅今注》,文字深入浅出、简明
扼要,并附有笔画索引,最利于翻检、学习。

只看该作者 97 发表于: 2006-05-20

96 《广雅》

第一部词典的续篇


    《广雅》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词典,《广雅》是仿照《尔雅》体裁编纂的一部训诂汇
编,相当于《尔雅》的续篇,篇目也分为19类,各篇的名称、顺序,说解的方式,以致
全书的体例,都和《尔雅》相同,甚至有些条目的顺序也与《尔雅》相同。例如:“释
诂”的前6条是“始也”、“君也”、“大也”、“有也”、“至也”、“往也”,与
《尔雅》完全相同。所不同的是,《广雅》取材的范围要比《尔雅》广泛。书取名为
《广雅》,就是增广《尔雅》的意思。
    《广雅》的作者是三国时魏人张揖。张揖,字稚让,清河(今河北临清县)人,在
魏明帝太和年间(227—232年)任博士。他是一个博学多闻,精通文字训诂的学者。
    因为《尔雅》以解释五经的训诂名物为主,所收集的训诂还不够完备,而由西汉初
到三国,已经400多年,由于主产和文化的进步,语言和文字都有了新的发展,不见于
《尔雅》的新词、新义、新字日益增多,所以社会需要新的语言文字著作。张揖编著
《广雅》正适应了社会的这种需要。此外他还著有《埤仓》和《古今字诂》等书,但是
都未能流传至今。
    《广雅》前3篇,“释诂”、“释言”、“释训”,解释的是一般词语。“释诂”
多数条目是把许多同义词放在一起,编为一组,然后用一个常用的、词义宽泛的词来解
释。例如:
    涝(táo)、汰(tài)、?(jiǎn)、淅、涤、潒(dàng)、湅*(sāo)、
澡、沐、浴、湔(jiān)、濯、沫(huì),洒(xǐ)也。
    “洒”通“洗”。这个条目是《广雅》增补的。其中的“涝”通“洮”,又写作
“淘”。“涝”、“汰”、“?”、“淅”、“湅*”,都指淘米,是用水冲洗粮食中
的杂质。“涤”、“湔”、“濯”都指洗去污垢。“潒”通“荡”,是涤荡的意思,
“澡”是洗手,“沐”是洗发,“浴”是洗身,“沫”是洗面。
    “释言”的条目都很短,被释词有的仅一个。例如:
    徇,营也。
    韪,是也。
    购,偿也。
    将,扶也。
    “徇”是曲从的意思,“营”是谋求的意思,“徇”和“营”意义相近,所以“徇”
释为“营”。“韪”即“冒天下之大不韪”的“韪”,“韪”和“是”同义,意思是认
为正确。“购”是悬赏征求的意思,“偿”是酬报的意思,所以“购”释为“偿”。
“将”有扶助的意思,例如《木兰辞》“出郭相扶将”,“扶”和“将”同义词连用。
    “释训”解释的是叠音词和联绵词。例如:
    孜孜、彶彶(jíjí)、惶惶、俇俇(guàngguàng),剧也。
    拳拳、区区、款款,爱也。
    踌躇,犹疑也。
    般桓(pánhuán),不进也。
    “孜孜”形容勤勉不知疲倦。“彶彶”同“汲汲”,形容急切追求。“惶惶”形容
匆忙仓促。“俇俇”形容心神不定匆匆忙忙。
    这4个词的共同点都是形容程度深、用力甚,而“剧”有极、甚的意思,所以用
“剧”做训释词。“拳拳”形容恳切、忠谨。
    “区区”形容诚挚、爱慕。“款款”形容忠实、诚恳。这3个词都是形容感情好,
所以用“爱”来做训释词。“踌躇”意思是徘徊不前,用“犹疑”解释“踌躇”是用词
来释词。“般桓”又作“盘桓”,是滞留、徘徊的意思,用“不进也”解释“般桓”是
用短语来释词。
    “释亲”以下的16篇解释百科名词。其中“释亲”解释亲属称谓以及人的形体的名
称。“释宫”解释的是关于房舍建筑方面的词汇。“释器”除了解释器用,还解释了一
些有关骨骼、肌肤、脏腑、饮食等方面的词语。“释乐”解释的是音乐的名称、乐器的
名称、形制和礼乐的制度。例如:
    翁、公、叟、爸、?(zhē),父也。(释亲)
    埤堄(pìnì),堞(dié),女墙也。(释宫)
    兜鍪谓之胄。(释器)
    埙(xūn),象秤锤,以土为之,有六孔。(释乐)
    “释天”、“释地”、“释丘”、“释山”、“释水”等5篇主要解释的是关于天
文地理方面的词语。例如:
    夜光谓之月。(释天)
    湖、薮(sǒu)、陂(bēi)、塘、都、?(hàng)斥(chǐ)、泽、埏(yá
n)、衍、皋、沼,池也。(释地)
    小陵曰丘。(释丘)
    岱宗谓之泰山。(释山)
    濆泉,直泉也。直泉,涌泉也。(释水)
    “释草”、“释木”、“释虫”、“释鱼”、“释鸟”、“释兽”、“释畜”等7
篇解释的是关于植物动物方面的词语。例如:
    菅(jiān),茅也。(释草)
    楚,荆也。(释木)
    孑孓,蜎(yuān)也。(释虫)
    鲢,鱮也。(释鱼)
    野鸡,雉(zhì)也。(释鸟)
    豨(xī)、豠(cú)、豭(jiā)、彘,豕也。(释兽)
    白马里脊,驙(zhān)。(释畜)
    《广雅》原书分为上中下3卷,总计18150字。拿《广雅》和《尔雅》相比,多出
7000多字。从条目来看,前3篇中“释诂”篇幅最长,计有809条,比《尔雅·释诂》多
出600多条。后16篇中“释器”篇幅最长,计有359条,比《尔雅·释器》多出200多条。
    《广雅》是在《尔雅》后出现的“雅”书中最有价值的一部训诂词典。《广雅》书
中收录了不见于《尔雅》的许多词语,其中包括汉魏以前经传子史的笺注,以及《三
苍》、《方言》、《说文》等字书当中的训诂,为后人考证周秦两汉的古词古义提供了
非常宝贵的资料。清人王念孙在《广雅疏证序》中评论《广雅》说:“盖周秦两汉古义
之存者,可据以证其得失;
    其散逸不传者,可借以闚其端绪。则其书之为功于训诂也大矣。”
    《广雅》在隋代避隋炀帝杨广讳,改称《博雅》。隋代秘书学士曹宪为《广雅》作
音释,自称所著为《博雅音》。清代乾(乾隆)嘉(嘉庆)年间文字音韵训诂之学盛行,
王念孙著《广雅疏证》10卷,《补正》1卷,认真校订了原书的正文和曹宪的音释,广
搜博引,找出了《广雅》释义的根据,运用以声音通训诂的方法说明词义,为后人提供
了明确的解说和非常丰富的训诂资料。

只看该作者 98 发表于: 2006-05-20

97 《说文解字》

最早、影响最大的字典


    《说之解字》又简称《说文》,作者是东汉许慎。此书作于和帝永元二年(100
年),历时21年,直到安帝建光二年(121年)才告完成。许慎在病中遣其子许冲将此
书献给皇帝。
    《说文》旧称字书,按今天观点看,它是我国语言学史上第一部分析字形、说解字
义、辨识声读的字典。同时,它创立了汉民族风格的语言学——文献语言学,《说文》
就是文献语言学的莫基之作。《说文》成书不久,就被当世学者所重视。
    如:郑玄注三礼,应劭、晋灼注《汉书》,都曾援引《说文》以证字义。《说文》
对传统语言学的形成和发展有巨大影响,后世所说的文字、音韵、训诂之字,大体不出
《说文》所涉及的范围,而《说文》本身则形成一个专门学科。《说文》完整而系统地
保存了小篆和部分籀文,是我们认识更古文字——甲骨文和金文的桥梁;《说文》的训
解更是我们今天注释古书、整理古籍的重要依据。所以《说文》在今天仍有巨大的学术
价值和应用价值。
    《说文》这样一部巨著,是在经学斗争中产生的。今文经学与古文经学之争是汉代
学术思想领域中最重要的一场论争。秦以前的典籍都是用六国时文字写的,汉代称六国
文字为“古文”,用古文书写的经书称为古文经。秦始皇出于愚民政策的需要,把这些
用古文字写成的《诗》《书》等典籍付之一炬。西汉初年,一些老年儒生凭记忆把五经
口授给弟子,弟子用隶书记下来。隶书是汉代通行的文字,称“今文”,用今文书写的
经书,称今文经。后来陆续发现用古文字写的经书。
    这样在汉代经学家中就分成了今文经学家和古文经学家。
    两派的区别不只是表现为所依据的经学版本和文字不同,更主要的表现为怎样使经
学为封建统治服务上。今文经学家喜欢对经书作牵强附会的解释和宣扬迷信的谶纬之学;
    古文经学家则强调读懂经典,真正理解儒学精髓,为此侧重名物训诂,重视语言事
实,比较简明质朴。许慎属于古文经学派,他编著《说文》是要以语言文字为武器,扩
大古文经学在政治上和学术上的影响。
    《说文》全书共收单字9353个,另有重文(异体字)1163个,附在正字之末,把
9353个字分别归在540个部首之中。
    《说文》一书的突出贡献可以概括为以下四点:
    1.建立部首是许慎的重大创造之一。汉字是凭借形体来表示意义的,因此,对汉
字义符加以分析,把所有汉字都按所属义符加以归类,这是汉字学家的工作,这项工作,
由许慎最先完成了。《说文》一共分540部,除了个别部首还可以合并与调整外,从总
体上说都是合理的,都符合造字意图。许慎在安排540部的次序上煞费苦心,把形体相
近或相似的排在一起,这等于把540部又分成若干大类,这可以帮助读者更深刻地理解
义符,更正确地理解字义。
    每部所属的字的排列也不是杂乱无章的,而是依据以类相从的原则。具体说来有三
种情况:其一,词义相近的字排在一起;其二,词义属于积极的排在前边,属于消极的
排在后边;其三,专有名词排在前边,普通名词排在后边。
    许慎创造的540部首和一部之中各个字的排列方法,都是从文字学角度出发的,这
种排列方法更能体现部首与部首、字与字之间的意义联系,这与后世从检字法角度的分
部和按笔画多少分类迥然不同。
    2.训释本义。许慎之前的经学家为经典作注,都是随文而释,所注释的字(词)
义,基本上是这个字在一定语言环境中的具体意义和灵活意义。许慎在《说文》中紧紧
抓住字的本义,并且只讲本义(由于历史的局限,个别字的本义讲得不对),这无疑等
于抓住了词义的核心问题,因为一切引申义、比喻义等都是以本义为出发点的,掌握了
本义,就能够以简驭繁,可以推知引申意义,解决一系列有关词义的问题。
    此外,许慎在训释本义时,常常增加描写和叙述的语言,使读者加深对本义的理解,
扩大读者的知识面,丰富本义的内涵和外延。
    3.对汉字形音义三方面分析。许慎在每个字下,首先训释词义,然后对字形构造
进行分析,如果是形声字,在分析字形时就指示了读音,如果是非形声字,则常常用读
若、读与某同等方式指示读音。汉字是属于表义系统文字,是由最初的图画文字演变而
来的,这样通过字形分析来确定、证实字义完全符合汉民族语言文字的一般规律。而语
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文字不过是记录语言的符号,许慎深知“音义相依”、“义傅于
音”的原则,所以在《说文》中非常重视音义关系,常常以声音线索来说明字义的由来,
这为后世训诂学者提供了因声求义的原则。
    4.以六书分析汉字。在许慎之前,有仓颉依据六书造字的传说。现代文字学家认
为,六书是对汉字造字规律的总结,而不是汉字产生之前的造字模式。在许慎之前,仅
有六书的名称: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没有具体阐述,更没有用来大
量地分析汉字。许慎发展了六书理论,明确地为六书下定义,并把六书用于实践,逐一
分析《说文》所收录的9353个汉字,这在汉字发展史和研究史上有着承前启后、继往开
来的重要意义,从而确立了汉字研究的民族风格、民族特色。
    《说文》问世以后,研究者蜂起。清代是《说文》研究的高峰时期。清代研究《说
文》的学者不下200人,其中称得上专家的有数十人之多。清代《说文》之学,可分为
四类:其一,是校勘和考证工作,如严可均的《说文校议》、钱坫的《说文解字斠诠》
等;其二,对《说文》进行匡正,如孔广居的《说文疑疑》、俞樾的《儿笘录》等;其
三,对《说文》的全面研究,如段玉裁的《说文解字注》、桂馥的《说文解字义证》、
朱骏声的《说文通训定声》、王筠的《说文句读》;其四,订补前人或同时代学者关于
《说文》研究的著作,如严章福的《说文校议议》、王绍兰的《说文段注订补》等。其
中第三种最为重要,段玉裁、桂馥、朱骏声、王筠被誉为清代《说文》四大家。4人之
中,尤以段玉裁、朱骏声最为突出。
    《说文》问世以后,也很快就引起当时学者的重视,在注释经典时常常引证《说
文》。到了南北朝时代,学者们对《说文》已经有了比较完整、系统的认识。唐代科举
考试规定要考《说文》。自唐代以后,一切字书、韵书及注释书中的字义训诂都依据
《说文》。
    《说文》早期传本不得而知,有记载最早刊刻者是唐代李阳冰,他在代宗大历年间
刊定《说文》,但其中掺杂李氏臆说颇多。南唐徐铉、徐锴兄弟二人精研《说文》,徐
锴的《说文解字系传》是第一种《说文》注本,成书于南唐末年,世称小徐本,徐锴对
李阳冰谬说多有匡正。徐铉于宋太宗雍熙年间奉旨校定《说文》,世称大徐本。另外,
今尚存有唐写本《说文》木部残卷一卷,仅188字。清人研治《说文》,多以大徐本为
基础,同时参校小徐本。大小徐本今天均有中华书局影印本。

只看该作者 99 发表于: 2006-05-20

98 《广韵》

最完整、最古老、最重要的韵书


    韵书是一种按韵编排的字典。《广韵》是现今保存最完整的、最古老的、也是最重
要的一部韵书。它完整而详细地记录中古的(从南北朝到宋末)语言系统,今天的学者
可以依据《广韵》确知中古语音的声母、韵母及声调情况。学者还以《广韵》为桥梁,
上推古音(两汉以前的语音)、下证今音(现当代语音)。所以说《广韵》是研究汉语
语音史、研究当代汉语方言不可缺少的典籍。另外,作为韵书,从它问世的那一天起,
一直起着供文人写作诗文查找韵字及辨析字音、字形、字义的作用。
    《广韵》是宋陈彭年、邱雍等人奉旨编撰的,成书于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一
说成书于景德四年(1007年)。书成后皇帝赐名为《大宋重修广韵》,简称《广韵》。
《广韵》是宋代的官韵,也是我国第一部官修的韵书。《广韵》是在《切韵》、《唐韵》
基础上增广而成的。要了解《广韵》,应先对《切韵》、《唐韵》有所了解。
    《切韵》是隋陆法言编撰的,成书于仁寿元年(601年)。
    参加讨论该书编写原则的有刘臻、颜之推、魏渊、卢思道、李若、萧该、辛德源、
薛道衡8人,在当时他们都是地位很高的学者和文人。在审音上萧该、颜之推起的作用
最大。20年以后,陆法言根据讨论的大纲编成《切韵》。
    据学者考证,陆法言《切韵》共193韵,全书按四声分五卷,平声分上下两卷,上
去入各一卷。平声54韵,上声51韵,去声56韵,入声30韵。共收11000字左右。
    《切韵》到了唐代,更名为《唐韵》,除了增字加注外,语音体系没有什么变化。
    《广韵》就是在《切韵》、《唐韵》的基础上增广而成。
    《广韵》分206韵,比《切韵》增加13韵。虽然增了韵数,语音体系并没有发生变
化,因为增加的韵只是把某些包含两个韵母的韵析成两韵。《广韵》收单字26194字,
比《切韵》增加1.5倍。注文191692字,比原本《切韵》增加若干倍。《广韵》注文引
证丰富,使韵书具有一般字典或辞典的作用。
    《广韵》在体例上也继承了《切韵》、《唐韵》,下面对《广韵》体例做个简要介
绍。
    1.分卷。按声调分卷。当时汉语共有四个声调,四声即应是四卷。由于平声字多,
分为上下两卷,全书共五卷。平、上、去、入四个字,除了代表本调类之外,还有直接
描述调值的作用。
    2.分韵。同声调的字在同一卷里,在一卷之中用韵做单位。同属一韵的字汇集在
一起,称为一韵。同一韵里原则上不掺入其他韵的字(有个别例外,下文会提到)。
    3.韵目。每个韵有一个名称,又叫韵目,如一东、二冬、三钟……,这些韵目都
是每个韵开头的第一个字,它与本韵其他字同韵。一部韵书有多少个韵,就有多少个韵
目。
    4.韵次。韵的排列次序,一个韵之后接哪一个韵,一组韵后接哪一组韵,都是经
过精心设计的。现在我们能清楚知道的是一组相邻次的韵,韵母相近,至于两组韵之间
存在什么关系,就不完全清楚了。每个声调的韵都按先后次序标上一、二、三……数字,
表明它的韵次。
    5.小韵。一个韵中的一个音节为一个小韵,一个小韵把同韵中所有同音字汇集在
一起,在小韵的第一个字下注出反切,并标出这个小韵同音字的数目。小韵的第一个字,
也称这个小韵的代表字。《广韵》中的小韵次序是没有规律的。
    6.注文。在小韵的代表字下首先注出词义,末尾用反切注音,最后标出这个小韵
包括多少字。小韵中的其他字主要是注出词义,如果该字有又音,注文末尾标出又音。
    《广韵》全书206韵,下面介绍其中的三个主要问题。
    1.四声相承。《广韵》206韵,首先按四声分成四大类,也可以说是以四声为纲。
所谓四声相承,是指韵母相同、只有平上去入声调不同的一组相配的韵。如平声一东、
上声一董、去声一送、入声一屋就是四声相承的一组韵。这样一组韵,通常叫一个韵部,
也叫以韵为单位的韵类。在实际应用中,为了称说的方便,常常用平声韵代表这一组韵,
比如说东部,同时包括了董送屋三韵,这叫“举平以赅上去入”。一个韵部并非都是四
声俱全,阳声韵四声俱全,阴声韵只有平上去三声,没有入声,如支、纸、寘韵;有的
只有去声,没有与之相承的其他声调韵,如去声中的祭、泰、夬、废。
    2.四声韵数不等。在206韵中,平声57韵,上声55韵,去声60韵,入声34韵。平声
分上、下两卷,上平声28韵,下平声29韵。平声分上、下,是因为平声字数多,与今天
说的阴平、阳平无关。既然是四声相承,平声57韵,上去声也应该是57韵,实际却不是
这样。其原因是:平声冬、臻两韵的上声字太少,没有单独立韵,这两个韵的上声字分
别归到相近的韵——钟韵的上声肿韵、欣韵的上声隐韵里去了,这样上声就是55韵。去
声祭、泰、夬、废四韵,没有与其相承的平声韵和上声韵,等于比平声多出4韵,这样
去声应该是61韵,但由于臻韵的去声字太少,没有单独立韵,把臻韵的去声字归到欣韵
的去声惞韵里去了,这样去声就是60韵。综上所述,如果按四声相承的原理说,《广韵》
共有61个韵部。
    3.阴声韵、阳声韵、入声韵。阴声韵指没有韵尾或以元音为韵尾的韵,阳声韵指
以鼻音m、n、E为韵尾的韵,入声韵指以塞音p、t、k为韵尾的韵。入声韵与阳声韵相承,
阳声收m尾,入声则为p尾;阳声收n尾,入声则为t;阳声收E尾,入声则为k尾,对应得
非常整齐。在《广韵》61个韵部中,阴声韵26个,阳声韵35个,这样入声韵也应该是35
个。
    但由于阳声欣韵的入声字太少,因此,没有单独立韵。
    《广韵》是韵书,按韵编排,考查韵部比较容易。如果考查声母系统,就比较困难
了,因为韵书并没有明确标出全书的声母系统。为此,清代学者陈澧创造了反切系联法。
利用系联法研究《广韵》声母系统,他得出40声类。现当代学者用同样方法研究,结果
与陈澧很不一样,如:黄侃得到41声类,白涤洲、黄粹伯得出47声类,曾运乾、陆志伟、
周祖谟得51声类。当今多数学者认为《广韵》有36个声母。如果用传统的汉字表示法,
可以列成下表(为理解方便,标出每组声母的发音部位、发音方法,并在每个代表字的
后面加上拟音):


 TOvsW<cM  
《广韵》从刊行到现在版本很多,现在常见的本子有张氏泽存堂本、《古逸丛书》 $p }q,f.  
覆宋本、涵芬楼覆印宋刊巾箱本、曹刻楝亭五种本、未乾道五年黄三八郎本(《钜宋广 t`eIkq|NxI  
韵》)、覆元泰定本、小学汇函内府本等7种。前5种称繁本,后两种称简本。所谓简本 urL@SeV+$  
是元人根据宋本删削而成。繁本和简本主要表现为注文的多少不同,个别韵收字多少也 F+D e"^As  
略有不同,但音系是相同的。其中宋乾道本《钜宋广韵》曾于清末传到日本,而在国内 \2Q#'  
失传。80年代初期,上海古籍出版社据日本《经籍访古志》影印出版。据周祖谟考证, (2RuQgO  
此本与楝亭五种本相近。此外还有周祖谟《广韵校正》,周氏以泽存堂本为底本,以能 [*H h6  
见到的其他本子进行校雠,同时吸收了清段玉裁、近代王国维、赵万里的校刊成果,并 %r(qQM.Pl  
参考了唐写本残卷20种。此书搜集资料全,校雠方法精,是目前最好的《广韵》校本。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