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2690阅读
  • 1回复

[走访报告]通道走访心得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12-09-28

  通道走访心得

3天的颠簸,从南京到独坡,从一个火炉到另一个火炉,从满目的辽阔平原到青山绿水缠绕的湘西山地。珍惜在这里经历的每一件事情,不仅是从自己所生活的熟悉环境中抽离出来,走进另一群人的生活,去体会曾一度以为与己无关的生活方式,更是因为意识到,这样的机会可能是此生仅有的一次,是因为与同伴们一路走来的默契有难以复制的欢乐,是因为那些孩子们淳朴的笑容、稚气的脸庞和当地人的热情给我们最深的感动。

在周老师告诉我们希望让我们都写写自己对于这些天走访的感悟的时候,有很多的话却不知道从哪里开始说起。对于我们走过、交流过、沟通过的每一个孩子、每一个家庭,似乎都有说不完的话。对孩子渴望学习但苦于生活压力而不得不早早放弃学业的痛心;对家长们看到我们戴着OFS的徽章,听我们说明来意之后难以抑制的兴奋时自己淡淡的愧疚,因为觉得自己真的什么也没有做;对孩子们拥有的那些与他们幼小的年龄不相称的成熟的欣慰和心疼。

曾经我想,作为一个走访的志愿者而言,我们能够做的不过是为OFS提供较为真实的孩子们和家庭的情况,反映孩子们真实的生活和学习情况。作为记录者,忠于自己的笔和记录的只字片语才是我们的责任。可正如周老师所说的,我们不能给他们一点点承诺,看着这些孩子和家人期待的眼神,觉得我们真的什么都没有做。

走过这一路,难以忘记那个塞给我们从山上刚采下的李子的爸爸,难以忘记给我们煮鸡蛋的妈妈,难以忘记那些不舍地目送着我们远去的爷爷奶奶、爸爸妈妈,难以忘记那些带着我们东奔西走的孩子,难以忘记那些带着我们在山上,在河里嬉戏的孩子们……

从他们恋恋不舍的眼神里,我们能够看出的不只是留恋还有希望。是的,我们真正能够带给他们,或者说我们此行的意义,是带给他们希望。这也是他们和他们的家人之所以对我们的到来如此兴奋的原因。我们从另外一个世界而来,带给他们的不只是新奇,还有关于外面世界的憧憬和美好,即便我们只是停留了短短的几天,虽然我们一直认为我们什么都没有做……

后来我们此去的团队里的一名队员走访到一个十分值得帮助的女孩子,他因此而觉得自己的确应该做点什么。不管是经常跟那些孩子保持联系的精神支持还是部分的经济支持,他都希望能够尽自己的一份力。

并不是觉得每个志愿者都应该跟他一样去长期地做这样一件事情,只是后来我们聊起这个事情还有走访过程的感悟的时候,都觉得作为走访的志愿者,如果只是去描写淳朴的乡土民风,只是赞扬那些懂事的孩子,真的对不起那些期待的眼神,我们也真的希望能够真正为他们做些什么。

不得不说,OFS作为一个慈善组织,是我目前为止,亲身感受到的,真正做着实事的组织。致力于其关于教育的执着目标,并取得了真正的成效。记得在坎寨的时候,墙上还有“好女不嫁文盲汉,好汉不娶文盲妻”的标语,可见“文盲”问题都是当地的一个十分突出的问题。OFS的帮助至少在很大程度上改善甚至解决了年轻一辈的文盲问题,功不可没。

首先,OFS在当地受到广泛的支持,我们也能够感受得到当地人对我们的欢迎,显示出了OFS在当地极高的声望。

从某种意义上说,OFS在这里扮演着政府的角色。OFS在用“政府”的姿态,给那些需要帮助的孩子建立档案资料,联系资助人,提供资助的桥梁,为孩子们的读书提供一定的帮助。我之所以说是政府,没有褒贬之意,只是代表了一种类型的慈善运营模式。“政府”式的运营,相对于私人形式的运营,受众更为广泛,资金更为固定和明确,但同时,弊病就在于,资助金额的过于固定使得其实需要更多资助的特殊家庭没有能够得到需要的适当的更多的资助,而且一些金额设定的合理性的确有待商榷。比如,现在的资助水平是小学200,初中400,高中800一年。然而事实上,对于成绩更好,希望谋求更大发展的学生而言,初中希望上县中,需要的消耗更大,家里的负担比起上乡里中心校的孩子要大得多。对于要上高中的孩子,这个问题更加严重。高中只能够在县上读,而且非义务教育的高中教育需要的各种费用更多,这种情况下OFS的资助只能说是杯水车薪。所以至少有一些学生,他们读高中的学费难以因为OFS的帮助有实质性的改变。

总而言之,OFS对于个人的救助资金应该采用基础款项上叠加的方式。在保持原有的基础款项不变的情况下,而针对某一些需要特殊帮助的家庭设立专门的特殊款的资助模式。增加专门的审核标准,为那些需要更多的帮助的学生提供特殊的帮助。

还有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关于意识和精神。

这些天的走访以及我们自己的问卷调查中我们都发现其实有些孩子以及他们的家庭,根本就没有一种关于读书的意识。我不是说他们觉得读书不重要,识字不重要,而是他们的意识亟待更大程度的提高。这里并不是责怪许多家长同意或者是支持自己的孩子初中毕业去打工,而是这应该是家庭和学生成绩双重无奈的选择,而不应该是一种从很小的时候就已经设定好了的成长路线——读到初中跟爸妈去打工。这样的默认让孩子们在读书的时候就没有真正尽力去读,拿着OFS的资助,带着家庭的期望,考着那样难以拿出手的成绩。不去责备那些孩子们,只是想说,这样的意识明显与我们受到的关于知识的教育严重不符。最后也就理所当然地初中毕业打工了。

还有当地人对于OFS的依赖,其实也是当地人的意识中显露的一点十分明显的弊病。其实即便OFS在当地扮演着政府的角色,OFS也没有义务去支持每一个孩子的学习。孩子的教育,归根结底是父母、家庭的责任,OFS只是在一定程度上给予适当的补助。可是我们在走访中发现一个家长对我们说“如果OFS帮助我们的话,我就能够支撑三个孩子都读书,要不然我就只能放弃……”。打量那个家庭的时候其实觉得很反感,不见得是有多么贫穷啊。那个时候突然有一种被威胁的意味,很想质问一句,负担儿女的教育到底是OFS的责任还是家长的责任?

其实举出这些关于意识的问题,不是觉得这是OFS的问题,也并不是觉得仅凭OFS能够解决这些问题。但是,不得不说,OFS在给孩子们物质上的帮助之外缺少了精神上的联络。当然我们也不能要求OFS这样一个资助着这么多孩子的组织还要一对一地对其进行心理上的联络,但是如果有可能,如果有机会,让一些志愿者,平时多与那些孩子联系,以哥哥姐姐的语言,也许只是一句关心、一句问候、一点期望,都是一种精神上莫大的支持,也更有利于掌握孩子们及时而准确的信息。

最后依然要说,感谢OFS给我们提供的这次机会,让我们能够去到一个从未涉足的地方,去关注一群从未关心的群体。套话不多说,最后感谢一路走来的队友们,佳佳、嵩哥、萌萌、小健健、嘉伟哥,还有周老师~
冯怡
2012年8月3日



只看该作者 1 发表于: 2012-09-28
嵩哥

加油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