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2381阅读
  • 0回复

中国NGO面临的挑战与能力建设的思考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7-03-27

 

我们也应该鼓励NGO首先加强它们和目标群体之间的联系,支持NGO在规划目标和活动的时候先考虑目标群体的需要,综合考虑我们想要做什么,我们需要做什么,我们能够做什么来决定机构的发展方向,而不是仅仅让NGO学会如何在国际援助链里生存的技能。

GyF  
  从我第一次到中国到现在已经有20年的时间了,这期间我有幸目睹了中国社会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作为投身于社会发展领域的工作者之一,我在中国的工作和生活中也有不少感受和体会。我曾经在中国担任一个国外基金会的代表,现在作为德国政府CIM项目的专家,在倍能组织能力建设与评估中心也已经开始工作两个多月了。特别高兴能有这样的好机会,跟各位同仁从一个比较宏观的角度分享一些有关“中国NGO能力建设”的问题和思考。为了分析中国NGO 所面临的发展挑战,我想先给大家介绍一些外国NGO的发展状况。

  从NGO 发展模式图(图1)能看出:为了提高影响力,国外NGO在自己的发展过程中很明显地调整了自己的工作目标、方法和理念。如果按照上面的模式分析中国的NGO,大部分还处于第一代的状况。只有相当小的一部分已经开始发展到第二或第三代。

  很可能用这种发展的模式来分析中国的NGO并不太合适,所以我想先从中国NGO自己的发展背景和历史谈起。中国NGO的发展和中国改革开放有着很密切的关系。在这个过程中,有两个外部因素对于中国NGO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

  第一个关键的外部因素是政府改革开放以后在社会服务方面彻底改变了原有的角色。从上个世纪80年代以后,政府开始放弃很多原有的服务功能,整个社会服务领域逐步走上了社会化、商业化和市场化的道路。

  改革开放不仅仅给一部分中国人带来很多新的机会,同时也让相当一部分人享受不到原有的社会服务和保障。这些变化主要是给经济能力相对弱的群体留下一定的社会服务真空,比如农村的教育和医疗问题是比较突出的。另外,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也产生了很多新的边缘群体,像流动人口、下岗失业人群、艾滋病感染者、流浪儿童、性工作者、吸毒者等等。

  中国NGO在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刚开始出现的时候,它们的定位主要是在弥补政府转型以后留下来的社会服务真空部分。因此,中国大部分NGO的角色首先是给这些弱势人群当中一小部分提供服务。这种服务当然受到了被服务人群热烈的欢迎,但是我认为经过这么多年的服务提供,中国NGO到现在为止并没有成功地彻底改变边缘群体在社会中相对弱势的位置。

  他们为什么被叫做“边缘群体”?他们为什么生活在社会的边缘?这并不是他们自己的选择,他们是无奈地被这个社会的发展推到社会的边缘。如果要根本改变他们的生活,NGO不仅仅要服务于他们,而且同时也需要改变整个社会对他们的态度,让社会接纳他们,并进而帮助他们。

  第二个对NGO很重要的外部因素是国外很多不同的基金会等援助机构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大力支持中国NGO的发展。

  中国NGO的发展对国外的援助机构在合作伙伴上提供了新的选择。由于民间组织没有政府部门那么官僚,他们能更直接接触服务群体,而且更加灵活,更容易能接受一系列新的理念和工作方法。

  国外援助机构开始支持NGO发展的另外一个原因就是他们认为NGO的出现自然而然意味着公民社会的出现。虽然NGO在很多社会里面是公民社会的一个主要的组成部分,但是以提供基础性的社会服务为工作目标的NGO不能完全等于公民社会。

  具体有哪些功能把NGO组织和公民社会连接在一起呢?下面列出一部分我个人认为比较核心的方面:

   促进民主化,社会多元化;

   促进和提高政府和市场的透明度和对于社会的问责关系;

   改善决策过程,提供公众参与的机制;

   在个人、政府与市场中间提供桥梁作用。

  虽然国内已经有一部分NGO开始发挥类似以上方面的作用,但是根据我几年的观察,我认为大部分中国NGO为了促进中国公民社会发展还有相当长的一段路要走。

 由于NGO的力量比较弱,社会服务商业化所留下来的服务真空是不可能完全由NGO来弥补的。按照最乐观估计,世界上所有的NGO最多也只能直接接触10%的贫困人口。我估计中国NGO目前连1% 也服务不到。因此对于中国NGO来说,在这种情况下最关键的问题可能就是:怎样在目前的国情之下提高NGO的影响力?怎样在提供服务的基础上,使更多的弱势人群从社会发展政策中受益?怎样让边缘群体回到这个社会的中心?

  在中国,目前NGO提供服务的政治和社会空间相对来说已经比较开放,将来NGO要思考的问题也应该是:为了跨越单纯的服务角色,怎样继续拓展活动的空间。改变自己的生存和发展环境也应该是NGO集体倡导的一个重要部分。

  中国NGO的另外一个特征是:对国外的资金有相当严重的依赖性,或者说中国的NGO在自己的社会中扎根比较弱。弱的主要原因是中国社会和政府的支持和认可远远不够。在我所接触的中国NGO中,绝大多数机构的主要资金来源是不同的国外援助机构。

  可以说中国NGO目前主要生存在国际援助链的再分配机制中。这种国际的再分配机制本身是件好事:发达国家富裕的公民经过这个国际援助链支持发展中国家的贫困老百姓,但问题在哪呢?

  现在越来越多的发达国家已经不把中国看作是发展中国家了,相反地它们把中国看作是国际市场上最可怕的竞争对手。如果中国经济再这样迅速地继续发展下去,我相信几年以后,中国在国际援助链里能拿到的钱将越来越少,这对中国的NGO的发展很可能会造成巨大的影响。

  与此同时,中国NGO的数量和规模也在不断地扩大,彼此之间在国际援助链中资金的竞争也将越来越激烈。

  这个时候中国NGO要问自己,在目前中国社会贫富差别日益增大,最需要发挥的作用是在国际援助链里面的分配作用,还是要在国内资源中发挥一个再分配的作用?我认为针对国内资源的再分配作用将是更重要的,将是更有意义并且也能够更加保证NGO工作的可持续性。只有这样,中国NGO才能够更加牢固地在自己的社会里面扎根。

  在上面所谈的中国NGO的特殊性的基础上,我认为目前国内的民间组织主要面临3个大的挑战。

  (1)怎样减少对国外资助的依赖性,而开发更多国内的资源?这包括来自国内政府、企业和社会公众的资源。如果要得到他们的支持,首先需要他们的认可。

  (2)NGO怎样调整这些外部关系?这不仅仅需要国内NGO调整跟国外资助机构的关系,而且也需要它们加强跟国内的不同利益相关者的合作模式。一个很重要而且比较难解决的问题是:在不同利益相关者中,谁说了算?谁来决定NGO的工作和发展方向?目前两个最有决定性的因素可能是援助者愿意支持什么和政治空间在哪里。然而我认为比这更关键的两个因素是:NGO自己要做什么和我们的目标群体需要我们做什么。  

  (3)NGO怎样提高影响力?一方面应该是提高工作效率,这也包括机构一定程度的制度化、完善工作程序、改善人力资源管理、明确员工的岗位职责、完善财务制度等等。但更重要的是要提高工作的效果。要做到这些,NGO不仅需要扩大发展规模,最关键的问题还是要不要调整自己的角色?怎样在提供服务的基础上扩大活动范围和空间。

  上面谈到的这些NGO的定位、发展模式和方向与NGO的能力建设有哪些关系呢?

  首先,我认为NGO能力建设不应该被局限在NGO的制度化和规范化方面,而是应该帮助NGO在社会里面找到对自己合适的位置,帮助他们重新考虑愿景和使命,同时要支持NGO改善和稳定自己的生存环境和扩大活动空间。

  其次,每个组织有它的特殊性,在各自的发展过程中面临特别的挑战和机会。并且中国NGO有中国国情下的特殊性,我们不应该按图索骥式地推广一个统一的组织发展模式,而应该在发展上尊重和推广“多元性”的发展理念、建立具有不同团队特点和多样化的发展特点和模式。

  第三,我们应该充分尊重和珍视每个机构内部的发展资源和动力。我觉得英语里面有一句话对NGO能力建设特别有借鉴意义“The wisdom is in the system”,意思是说“在系统里面、在每一个机构里面已经有大部分所需要的经验,知识和智慧”。因此NGO能力建设首要的任务就是帮助各个机构把它内在的知识挖掘出来,把它提炼和概念化。这不应该是理论的,也不是一次性的,而是在组织存在的整个过程中连续性的学习、反思和归纳。

  因此,我们在能力开发的过程中要帮助各个NGO变成一个“学习型”的机构,建立一种学习和反思的机构文化。这也应该包括协调不同的组织相互学习。这种学习网络的效果一般来说远远超过传统的灌输式的学习方法。

  最后我认为,我们也应该鼓励NGO首先加强它们和目标群体之间的联系,支持NGO在规划目标和活动的时候先考虑到目标群体的需要,综合考虑我们想要做什么,我们需要做什么,我们能够做什么来决定机构的发展方向,而不是仅仅让NGO学会如何在国际援助链里生存的技能。 S LU$DW;t  
y$y!{R@   
  X e2Zf  
  博盟(Michael Buesgen) "[dfb#0z`  
2007年 2月刊 No.34 \ 2007-02-15  W 9!K~g_  
  6~^ M<E  
中国发展简报

我和谁也不争,和谁争我都不屑, 我双手烤着火取暖,火灭了,我也准备走了。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