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扶贫基金会秘书长 何道峰 h )"PPI
j#"?Oe{_1
2001年10月28日 G)';ucs:,
0
ML=]
zy~vw6vu
01. 2001年初中国政府召开了规格很高的中央和国务院关于扶贫工作的联席会议,总结了1994年中国政府颁布的"八七扶贫攻坚计划"以来扶贫工作的成就、经验与教训,通过了21世纪第一个十年的《扶贫纲要》。在这个新的纲要中,中央政府第一次提出: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扶贫战略,引入NGO参与中国政府扶贫项目的执行,促进NGO参与扶贫公益资源的竞争,创新扶贫模式,提高扶贫效率。为了对此做出响应,以促进中国公开公平的扶贫公益市场的开放,促动NGO在扶贫领域的健康成长与发展,中国扶贫基金会会同国内较大的NGO同行和研究专家,召开了几次小型的讨论会。会上提出了一些令人惊悚的问题:中国存在真正意义上的NGO吗?中国现存的NGO跟真正意义上的NGO有什么不同?中国的NGO在扶贫方面有多大的贡献?NGO在扶贫方面面临何种问题?NGO在扶贫领域的历史使命是什么?如何回应中央政府对NGO扶贫的呼唤?这对于NGO的发展和健康成长有何意义?等等。为了回答这些问题,我们发起了"中国NGO扶贫国际会议",并设立了几个课题,委托国内专家牵头进行了一年多的研究。这篇报告,是中国扶贫基金会在此研究基础上得出的一些富于行动感的认识。 PCH&eTKN
o>W H;EBL
02.社会和经济问题之间存在有机联系,当我们需要回答中国NGO的上述许多问题时,我们必须把它放到中国的经济与社会发展模式的大背景中去思考,才可能得出贴近现实的结论和富于建设性的行动建议。就像我们从某个生物体上取下一个生理切片,必须把它放到整个生物体的系统中去仔细观察和思考一样。中国目前的NGO的特点、原因、问题与未来,也必须到它的经济与社会母体中去寻找答案。 r;t0+aLc*
L@2T
一.中国独特的经济与社会发展模式及独特的NGO发生机制 %'nM!7w@I
DKAqQ?fS
1.1 今天的世界是以市场经济为轴心旋转的。虽然市场经济已经不是什么新的概念了,但市场经济从来也不象现在这样具有全球化的特征。尽管如此,各国发展的道路仍有很大的差异,这些差异主要来自发展的起点,资源丰度,人口及其增长率,经济体制等主要因素。这些因素的差异和选择的差异影响到一国发展速度和结构,影响到效率与分配,进而影响社会结构与组织形式等等。 FylL7n
9; H
R
1.2 在世界市场经济几个世纪的角逐中,先起的国家比后起的国家占了很多先机与优势。虽然也有如南韩、台湾、香港地区等后发先至的典型个案,但总的来讲,后起的发展中国家发展的约束条件更多,难度和挑战更大。这主要表现在: + O=wKsGD
第一,后发国家的资源丰度较低,这也是他们在前几轮竞争中落后的原因之一; DF-`nD
第二,后发国家的人口压力过大,如果人口增长速度控制不住,意味着就业问题更为严重; _$s9o$8$
第三,后发国家面临的市场更加全球化和动态性,因而面对的竞争更激烈; 6&S;Nrg9
第四,后发国家常常在第一产业的农地制度上存在严重的传统约束,即严重的农地资源分配不均而造成的启动困难,即现代化的进程一般从这里启动所碰到的问题。怎么解决这些问题,是后发国家启动发展的关键,也是其经济发展和社会结构转型模式选择的先决条件。 5vj;lJKcd`
D+]#qS1q
1.3 中国真正开始启动现代化是在80年代初期。当时除了上述条件与后发的发展中国家相似之外,还有两个条件具有特殊性. ".O+";wk
其一,中国当时的是一种非市场化的计划经济体制,在这个体制中,社会经济主体不是以个人和家庭为核心的产权主体,而主要是以国家、地区政府乃至乡镇政府为核心的公共产权主体系统,并按计划而非市场方式配置资源。 SEq_37
其二,农村土地虽不存在严重分配不均,但是以国家、地区、单位、乡村集体为核心的公共产权主体系统,严重地制约农民投入劳动的积极性,从而导致了大面积的农村贫困。上述两方面条件的存在,不得不使中国的现代化发展模式和社会变革模式的选择带有自身独特的胎记而不同于其它任何后发国家。 2K'3ry)[y
-tAdA2?G
1.4 中国的现代化发展进程采取了独特的模式: d_BECx<\
第一,在启动上从农地制度的变革开始。它并不涉及到一般土地改革中土地的收购和发放给农民的问题,而是按人口将公共土地产权中的使用权和收益权直接分配到以家庭为核心的个人手中,从而建立起个人产权的可能性空间; k)UF.=$d
第二,在非农业领域中并不急于改革公共产权体系,而是通过允许农民个人、家庭办企业和允许外商投资进入的方式,创造了个人产权的相对空间; lOt3^`
第三,在市场模式上也采取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的方法促进市场的形成,产品市场首先是农产品,其次是工业品,然后原、材、燃料,最后是交通、通讯等产业;要素市场是从劳动力到土地使用权,再到资本产品等等; p [4/Nq,c
第四,在发展策略上,中国从一开始就抓住人口控制这一主要因素,通过20年的努力,把人口增长的速度控制到一个理性的范围内。 sWP5=t(i+9
>c*}Do{lG
1.5 上述前三个方面的政策,我们称之为"改革策略"。后一个方面,我们称之为"发展策略"。20年改革的实践证明,中国走的是一种渐进式变革的道路。在发展策略上,则是采取"人口理性增长"作为前提的道路。概括起来,就是人口理性增长前提下的"市场经济变革"。 V~tq
_
r`pg`ChHv
1.6 从实践的结果看,中国显然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因为首先倾全力抓人口的控制,使人口的理性增长转变为国民经济成长的前提条件。其次,因为实行渐进式的市场化改革,使复杂的问题得以在过程中渐次出现,渐次解决,从而使经济和社会结构的转变较为平稳,有效地避免了剧烈的社会矛盾和超过社会承受能力的冲突。
G4vXPx%a8
1.7 从问题的另一方面看,也是因为实行缓慢而渐进式的变革,使选择的过程拉得很长,使需要做的选择增多,从而出现了一个较长时期的胶着、迷惘、反复和交错,增加了变革的痛苦和成本,也存在着因连续选择错误而不能抵达彼岸的风险。 nPj%EKdY4
,o&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