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2426阅读
  • 2回复

我所听说的助学二三事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7-09-16
希望这篇文章不要引起公愤,呵呵。因为毕竟是听说来的几件事情,而不是我真正接触过的,里面的两个助学网站也是我没有亲自认识过的。写下来,是当作一面镜子,让智人慧心有个借鉴。 I~[F|d>  
R]JT&p|w.1  
故事一: -5)H<dAQZ  
/RG:W0=K  
2006年暑假,从上海出发到陕西,再到四川的若尔盖,我和几位朋友历经十六天家访了两个县的接近一百位山区学生。回来的火车上,我们都觉得很开心的行程,因为我们觉得是在帮助别人,还有三十多度高温下每天三十公里的山路,五天不能洗澡的创举。包括所有的路费、礼物,以及住宿吃饭在内,平均每个人花了约两千元。记得在西淮坝的乡上,高老师请我们三个人吃的一桌子在餐只有26元,是一直让我们开怀的事情。 rbul8(1h  
}V'} E\\  
与另一位做助学的朋友说起这个自豪时,她向我讲了她经历的一个故事。那一年她与朋友去甘南自助游,路过朗木寺的时候他们停留下来准备好好看看甘南最著名的寺庙。当他们走近寺庙一间建筑时,发现门边用一根绳子拦住了,里面有一位僧人领着一群人在参观。原以为是什么国家领导人在访问,后来庙里的小僧很骄傲地告诉他们,那寺庙负责人领着一群在做助学的人在参观,闲人免扰。“助学哪!”小僧人充满了崇敬。 _Ym]Mj' ln  
hM_lsc  
朋友觉得奇怪,怎么自己也是做助学的,却没有这样的国家级待遇呢?朗木寺所在的小村很小,后来她还是遇上了刚才的一群人。其实做公益的圈子本来就小,更何况都同是做助学工作的。这是一个很有名气的助学网站,甚至还跟朋友的网站有过合作。 D+#E -8  
DKH-Q(M56  
“我们这次出来是自驾游加助学,所到之处,都是政府开警车给我们开道,住最好的旅馆。当地人真好!这样的助学真的很有乐趣。”这一群人说。 gK+ 4 C  
kF3k7,.8&  
当朋友听说他们这一次每个人要花费两万多时,朋友彻底无语了。 $6qh| >z.  
}cM}Oavh  
虽然说助学,是值得让人起敬的事情,即使更多的人会低调。但个人认为,这样的事情,并不足以让政府感激到用警车开道来欢迎他们,拉开隔离线来礼待他们吧?更何况,助学真的是一件非常了不起的事情吗,足以让我们心存优越坦然地去接受捧在天上的崇拜? _H9 MwJ  
kT|dUw9G  
花两万元来旅游,没有什么可以异议,因为花的都是自己的钱。但是如果把两万元与一次助学之旅相提并论时,总觉得很异样的。 ~b(i&DVK  
 FK^p")i  
故事二: <NHH^M\N  
EHSlK5bD,  
从建立智人慧心开始,我就与母亲说了我现在做的事情。我不是想请她理解、接受,或者支持,但是想让她放心,女儿所做的是正常的而且很开心的事。从那以后,母亲就特别关注身边的“好人好事”。在她眼里,她认为这些都可以归属于“好人好事”。 Vk` h2B V  
/~DI 6g  
母亲有一天打来电话,闲聊时她突然问我是否知道某个助学网站。那是在国内非常非常著名的网站,所有做助学的人都知道。母亲说,她在扬州的电视上看到那个网站发的新闻,要集中捐旧衣服给山区贫困的学生。母亲觉得这是她能做到的事情,于是就开始整理家里所有的旧衣服。母亲是个传统的市民,经历过解放之初那个年代的人都这样,所有的东西都舍不得扔掉。家里衣橱里、柜子里、甚至床底下都存放着我和哥哥从小学到大学毕业的衣服,还偶尔会翻出来晒晒。母亲的理论是这样的“等你们以后有了小孩子,这些棉质的衣服正好可以拆下来做尿片!”我和哥哥估计,那一堆的衣服可能会制造出供五六代人用的尿片..... H(H<z,$}T  
j9m_jv  
整理衣服是件很辛苦的事情,但母亲居然做了。当她准备好了衣服,打电话询问要送到哪里时,那个网站的人却告诉她,现在不接受衣服了,他们只接受现金。 S\^P ha q  
goLL;AL  
这回母亲也无语了,只能在电话里告诉我说,她觉得很受伤害。我安慰她“没关系,你整理好了就更好啦,哪一天我回扬州组织捐衣服的时候,你就可以少一些劳动了!” #9= Vg  
T*I{W W  
这个故事里,如果组织者可以在策划活动时考虑多一些,或者不盲目地扩张组织的活动,或许就不会伤害到像母亲这样热心的市民。我们不求会满足所有捐赠者的愿望,我知道我们的力量往往是有限的。但是,捐赠者的心也会受到伤害,不是吗?我们可以为了不负责任的一次策划而伤害更多的人吗?母亲一直对只接受现金不太理解,因为我告诉过她,我们的网站所有的捐款都是直接寄给小孩子的。“我怎么知道他们的钱用在哪里啦?” &]Q@7Nl7:l  
y>S.?H:P  
故事三: E}%B;"b/Tj  
Z/G ev"p  
网站的一位热心朋友,我称为大叔的朋友,我们也曾见过面。一天他告诉我,他和朋友创建了一个助学的网站,就要去家访了。于是我把智人慧心的家访表格、家访注意事项和原则、网站的卡通小人都给了他,这些经验是我经历了两年积累的,但我不觉得这是一个人,或者一个组织的财富。助学这条路在国内本来就没有什么经验,所以,为什么不可以让其他热心的人少走一些弯路呢? c|f<u {'  
>R|/M`<ph  
后来聊天,朋友告诉我说,之所以想创建这个网站,是因为他的一位朋友的经历。 gBd] B03  
 hz{`h  
这位朋友的朋友,原先是一个助学网站的资助人,也就是故事二里面的那个助学网站。他是广东的一位私人企业家,他想用力所能及的力量为助学做一点事情,于是他联系上了那个网站。他说,你们看看网站有什么花费,我来资助。帮助学生和帮助网站是一样的。 y3vdUauOn  
m\;R2"H%  
网站的人就给他列了一个清单,包括办公用品和两位全职工作人员的工资在内,一个月是六万元。这位朋友毫不犹豫地就付了。 :Oy%a'w   
0q^>ZF-@  
资助了几个月之后,朋友说想看看这些钱具体花在了哪里,就向网站的人要明细帐目。网站的人告诉他,如果不信任网站,他们就不接受他的捐助了。一直到现在,这位朋友也再也没有收到过任何财务帐目。 J.3u^~zy  
r^2p*nr}  
后来,他们就决定自己去做助学,因为他们可以相信自己。 Eu0akqZ  
jY  &k  
且不说,据我所知的这个网站根本没有全职人员,一个月的人员工资根本不需要一万元,只说这“透明”和“问责”两个词,就是这个网站的人员没有概念,也更没有做到的本职。 S};#+ufgTt  
O6@j &*jS  
另一位与这个组织很熟的朋友听了这事很吃惊,她说估计组织的负责人都有可能不知道此事。 q~rEq%tk  
&`h{i K7  
三个故事有一点点相似的地方,那就是一个公益网站扩张之后的优越感,扩张之后面对公众的责任感。我们受到少许的认同以及赞美之后,还能够坚持我们原始的准则和方向吗? mR!1DQ.\<  
.4S.>~^7  
很多刚听说我在做助学的人,都很好心地劝我说要多吸收商业的赞助。为什么一定要接受赞助,一定要扩大组织呢?他们说,那样可以帮助更多的学生。 at@G/?  
1&\0:vA^Y  
不可否认,这样有可能会帮助到更多的人。但是在这个大家都利用业余时间来做公益的年代里,无节制的扩张给自己带来的,只能是不可预期的困难和无法承受的责任。我们要花更多的业余时间、花费更多的精力去满足商业公益的需求、花更多的人力和物力去为所有利益相关方去负责。你觉得,我们需要牺牲掉自己来满足帮助别人的优越感吗? 87=&^.~`  
sZ'nY o  
我只做力所能及的事情。我回答他们。 .Q<>-3\K  
nz%DM<0$  
曾经走过:野火寒烟的成长足迹 md+nj{Ib  
ngocn Qo>b*Ku;  

只看该作者 1 发表于: 2007-09-16
官员们还是希望以招待费支出,等额换至助学金时财务不允许,能怎么着。 ky8_UnaO  
某些事情自身太有感触。
学会理性冷静的思考并取舍!

只看该作者 2 发表于: 2007-09-16
故事一:这个估计是官方性质的助学,不过暴露的问题还是值得深思的,助学的志愿者都会遇到这样那样的"接待",还是要看组织的把握和志愿者自身的成熟考虑. GC<l#3+  
N1Ng^aY0  
故事二:明显的急功近利的表现. Pvzc EV  
@>u}eB>Kn  
故事三:每一个个NGO的发展都会遇到的问题:财务问题.要发展还是得建立一个良好的处于监督之下的财务管理制度的;当然,与之相匹配的是一套民主的同样处于监督之下的人事管理制度.
要不是有你,我想也不会有一个如是的我。

只看该作者 3 发表于: 2007-09-17
我只做力所能及的事情。我回答他们。 EH$1fv E  
tW.9yII  
.>q8W  
我也是这样想的.也希望所有有爱心的人都能这样务实的想,有责任的去做.
每一个孩子都有发展的权利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