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2112阅读
  • 0回复

[走访报告]"勿忘初心,一路前行"——2015年OFS禄劝走访记事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15-10-27
作者:Grace &}}c>]m  
   !K a!f1  
   《活法》中稻盛和夫说过,“此刻的我们处于一个‘不安的时代’,极度混沌,看不清未来。理应丰富的心灵,却怎么也得不到满足。如果你问我:‘这一生所为何来?’我会毫不犹豫、也不带一点骄傲地回答:‘是为了做一个比降临人世之初更好的人而来。’哪怕只比原来好一点点也无妨。”怀揣如此初心的人,总是活得淡定、坚决而从容。
>DX\^8 6x  
cU <T;1VQ  
,b;eU[!]  
       S1oRMd)r  
    离开金沙江边的禄劝大山回到繁华拥挤的广州已整整一个月,生活似乎又回复到按部就班、匆匆的每一天,而我分明感到心中有一块角落,一直留在了云贵高原大山中。越来越相信,“生命中出现的每件事、每个人都有原因,都是缘分,都应好好珍惜,每一天都是修行。”作为一个土生土长却远离故乡多年的昆明人,与OFS和云南走访的遇见就是冥冥中的安排,让我在忙忙碌碌多年的职场生涯刚暂告一段落时,就能实现一直以来的愿望。 t\44 Pu%  
       2015921日,带着满怀的期待,禄劝,我们四个天南海北相聚的人,跋山涉水地来看你了!来自西安的队长女汉子JS,资深的OFS志愿者,户外达人,做事有着西北人的干脆和豪爽;伟哥,足迹踏遍世界、阅历沧桑又不失幽默善良的“北京人”。禄劝是伟哥OFS走访的第二站,直到我写下这篇文章的时候,伟哥还在甘肃的大山里奔波,完成从西南转战广西和西北的整整2个月持续走访之旅,也创下了OFS年度走访之最,向伟哥致敬!Freya,临时响应组织调度,拖着出差的箱子和疲惫的身体二话不说就风尘仆仆赶过来紧急支援的泰山美女,有着柔弱的外表和坚强的心,过往也多次参与OFS走访。
,)%al76E  
! bbVa/  
    禄劝马鹿塘乡,金沙江蜿蜒流过、轿子雪山巍峨矗立......江山如画,满目苍翠,有着令人震撼的美丽!可惜高原大山,海拔较高,气候寒冷,土壤也不算肥沃,村里但凡有点能力的青壮年都外出打工,只剩老弱病残守着些依山的梯田种两三亩薄地,特殊的气候只能种土豆、玉米、白芸豆、青稞,收成的农作物主要用来喂牲口,或者换钱买粮食。没有精耕细作的广种薄收,每亩地一年也就千把块收入。近年来流行的经济作物玛卡也因为大量种植而价格大跌(从前几年的百多块跌到了20-30元一斤),加上玛卡种植要求比较高,所以留守的老弱劳动力一般也难以承受。绝大部分的走访家庭都养着12头猪,作为全家吃肉或大笔收入的来源。村里但凡还有余力的村民,隔三岔五都外出到周边或县城打短工,帮忙做些收玛卡、摘松果的活,一般每天也就挣70-100块帮补家用。会门手艺的青壮年,可以做泥水工和瓦工,每天能挣到最高的120元。不过一年有短工做的时间也就两三个月,还无法保证每天都能找到活干,因此山村里的日子过得并不轻松。之前看过一篇中国乡村现状分析,很多特点都能在这里得到应证。比如星散的人口、逐渐荒芜的土地、日渐凋零的老一代、即将或已经返乡的第一代打工者、前途未必光明的第二代打工者、日渐快速渗透的现代技术(我们试过山区不少地方都能收到清晰的4G信号)和生活方式。 CVfQ  
6 ,jp-`  
   整整的一周,大家都在爬高山、下深沟、过陡坡、顺着还未干透、起伏不平的乡间泥泞小路上下跋涉,也曾心跳失速地摔倒在湿滑笔直的山坡。天公作美,也许是刚过禄劝的雨季,大家准备趟泥地的长筒雨靴一直没有派上用场。还记得骑着家长的摩托车和队长一起沿着悬崖边的陡坡上下飞奔,被颠得飞起,心有余悸地望着百丈悬崖下宛如静止的金沙江;还记得手握石块假装淡定地对峙着乡间小路上狂吠不止的大狗,只是为了尽可能地贴近孩子们生长的地方,为了更真切地感受长辈们的艰辛。 uk%C:4T  
h+EG) <  
    这是个美丽与哀愁,阳光和心酸共存的地方,而且是那么真实刺目地共存着。每一天我们从眼睛到内心都在经历着撕扯与分裂:一边是山清水秀、生机勃勃、斑斓色彩、岁月静好的安详;一边却是家徒四壁、凋敝脏乱、与时光格格不入的赤贫。一边是孩子们清纯见底、装着整个世界的眼神、在乡村泥泞里和山路上轻快飞跑的身影、还有不识愁滋味的欢笑声,另一边是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爸爸妈妈们艰难的表情、酸楚而又感动的眼泪,和为孩子撑下去的分明的无奈和坚定;一边是脏乱破败的屋子,一边是发黑的墙上孩子勤奋学习的一张张奖状,犹如晦暗时光中的希望之光。正是那些定格在头脑中的刻骨铭心的一幕幕,带给我们更多的感恩、反思和坚定。 I4'mU$)U  
组图:山村的颜色和另一个世界
tlhYk=yq  
9x;CJhX  
?EP>yCR9  
^Wb|Pl  
heQ<%NIA"  
b37F;"G  
<Stfqa6FJ  
y4* }E  
gBM6{48GF  
<aps)vF  
*m2{6N_  
4+&4  
     如同一曲歌中唱的那样,我们的心情在爱与哀愁的纠结中,被一个个心酸而又美丽的故事和故事中的老老少少震撼和伤感。在石门坎,爬了1个多小时的山路,迎接队长和我的却是日上三竿仍独自在家、睡眼惺忪的15岁孩子。中考成绩太差无法继续升学,只能辍学在家,每天过着混混沌沌的日子。孩子尚带稚嫩的脸和迷惘的眼睛让我们难以释怀,决定去高山田间见见他的父母。差不多翻了小半座山,终于见到在陡峭山地里挥汗如雨的孩子父母。为了生计,右手残疾的母亲每天都必须在山上劳动,生活的艰辛已经让他们无暇也无力对孩子的未来做出安排。但是最后他们都质朴地认同了我们的建议,根据孩子的愿望,找找周边的技校让孩子能至少学门技术。在分别时,孩子妈妈艰难地表示,只要还有能力,都要努力供孩子读下去,让他有个更好的未来。
R T/T+Q!  
       在新槽村,得知有一对父母因车祸双亡的孤儿,跟着年迈的爷爷奶奶艰难地生活,他们并没有在资助名单上,我们决定上家里去看看。山路陡峭,在对面山坡放羊的奶奶带着孙子颤颤悠悠地回来了。院里到处都是牛羊粪便,令人无从下脚。[attachment=22935]奶奶浑浊红肿的双眼,一把把地抹着鼻涕,操着我都无法完全听懂的浓重口音诉说着自己儿子、媳妇几年前的不幸和现在日子的辛苦。因为年老无力,老人不懂如何办理低保和困难补助,没有稳定的收入支持一家老少四口的生计。我让乖巧的孩子带我去看全家睡觉的屋子,那是间白天也毫无光线的昏暗房间,昏黄的灯光亮起的刹那,我的眼泪控制不住地涌了下来。这是距昆明才300公里的地方,在公元2015年的今天,太多人挥金如土、恣意着有钱任性,可这分明是怎样赤贫的日子啊!在脏乱地难以落脚的厅屋,孩子拿出他的写字本给我看,虽然歪歪斜斜,但是感觉得出孩子在昏黄灯下,守着风烛残年的爷爷奶奶写字时的用心。分别时,他懂事地把我们送给他的糖果小心地留了一多半给周末回来的姐姐。
= 7%1]  
[attachment=22965]
rPaUDR4U  
    通龙村:70多岁的爷爷拄着拐杖,在湿滑陡峭,高低不平的山路上走了几个小时,来领取孙子的助学金。儿子、媳妇常年在外打工,只有过年能得以小聚。两个孙子平日也在县城读书,只有长假才能回来。平时老人独自住在山里,照料田地和牲口,残灯孤影地度日。伟哥的一句问候“老人家你要保重身体啊!”老人听罢老泪纵横,不知个中多少孤独、委屈、艰难和落寞!
!V|i\O|Q2  
^8dd  
    普德村:年近七旬的一对苦命老人,二儿子病亡多年,老人膝下守着小儿麻痹残疾的大儿子和两个孙子,媳妇因为看不到头的苦难弃家而去,全家的重担落在两个老人身上。每天他们都要去山上劳作,还要照料残疾的儿子,一天天地打发着时光。临别时,奶奶一直拉着伟哥的手老泪横流,“我们老了,不知道还能撑多久!”残疾的儿子无奈默立一边,脸上是哀伤莫大后的木然。
On%21L;JG  
    撒马基:将近70岁的老奶奶,每天起五更熬半夜、辛辛苦苦地养了3头猪,只为明年卖了给小儿子筹办婚礼。大儿子有一双儿女在中心小学读书,小儿子在昆明打工并找了女朋友,明确表示今后不回山里了,老人的身体并不好,可是为了不给家里添负担,浑身疼痛她也只能默默忍受,她说无论如何也要帮儿子一把,让他在城里过好一些。
F-i`GMWC  
    在撒马基小学宿舍里,与内向乖巧的小华一席对话,给了我莫大的触动。 hE.N W  
   “小华,晚上你们都做什么啊?”(孩子们平时在学校住宿) 2<&lrsh  
   “看书”。 L ;5R*)t  
   “喜欢看什么样的书?” y9W6e "  
   “有图的书。” u&MlWKCi  
   “和阿姨聊一本你看过的这种书,好吗?” -I."= c%  
    孩子非常认真地想了很久,说“语文书”。 `I*W}5  
   “还有别的吗?” dH4wyd`  
    孩子又想了很久,茫然地摇摇头。 bvdAOvxChW  
   “小华,你平时喜欢做什么?” DY2r6bcn`  
   “唱歌”。 & h)G>Sqc  
   “那你唱一支歌给阿姨听吧。” 5IOMc 4v  
       ...... ap|7./yg  
   几分钟过去了,小华始终低头沉默不语,正当我准备放弃的时候,小华却小声唱起了“两只老虎”!原来他一直在很认真地想唱支歌!而我们只需要  给孩子再多那么一点点耐心和信心,他们就会让你惊喜!后来和小华的班主任,一位值得尊敬的、教了30多年书的前民办老师聊到这件事,让我吃惊的是,她要回了孩子的表格,在老师评语那里添加了几句孩子的闪光点。而原来的评语只有简短的一行字,小华很内向,反应有点慢。
^6&?R ?y  
     从撒马基、马鹿塘、撒营盘到禄劝镇,一连几天我们奔波在各个乡级小学、中心小学和中学发放奖学金和助学金,除了山村的贫困,我们也逐渐感受到这些年当地政府在教育硬件上的投入确实不遗余力。集中办学的校舍和食堂条件都不错,乡里、县里的中心学校几乎都是当地最好的建筑。9年义务教育两免一补(免书费、学费,每年2000多元的补贴)和100%覆盖的营养早餐工程(4元每餐),特殊地区(麻科祚、赊角)政府每年还给每个学生2000-5000元不等的水源保护地补贴(小学、初中、高中、大学采取不同标准),这些措施确实让山区挣扎在贫困线上的家庭和孩子们摆脱温饱困扰,心无旁骛地安心读书,加上近年来越来越多来自民间的扶贫和助学力量,一个个特殊家庭的孩子得以完成求学的梦想。回想那些天,走在乡里、村里的路上,村民一听到是OFS走访的团队,脸上和眼中都流露出淳朴的善意!在马鹿塘乡的最后一个晚上,正当我们在小镇街上的小店里吃晚饭,旁边的几位村民走过来热情地打招呼和敬酒,真诚地感谢OFS过往10在当地播下的希望和友善
T=lir%q  
   但是岁月变迁,当初这些温饱尚不能无忧的孩子们,今天却分明被更迫切的问题深深地困扰着:恶劣的卫生条件和卫生习惯、普遍缺乏的安全和自我保护意识、没有适合的图书和足够的陪伴与关注、教学资源地匮乏,英语和语文是孩子们提到最多的困难学科,无法获得融入这个时代需要的精神滋养,不少孩子的表达都有些吃力。初高中的孩子对未来和学业没有太多想法,此次回访的67个孩子中,10人已辍学,大多数是完成义务教育后,迫于现实压力停止学习的。即使是获得奖学金的当地最优秀的孩子,面对高考,跟竞争者的差距依然很大。未来一旦高考失利,他们苦读多年改变命运的梦想也许破碎,年轻的心又该如何安放?这么多未来要离开大山的孩子,如何更好地融入城市生活而不迷失自我?我们还可以做些什么“让爱延伸一米,让爱多一个机会?”呢?我深信还有很多可以做,也会坚持做下去。
CBaU$`5  
    过往十多年在工作中,总不断被人质疑:“你们这样做有用吗?世界会变得更好吗?”每每心有戚戚的时刻,总不免想起朱光潜的“此身、此时、此地”:“凡此身应该做而且能够做的事,决不推诿给别人;凡此时应该做而且能够做的事,决不推延到将来;凡此地应该做而且能够做的事,决不等待想象中更好的境地。”我们的确不能凭一己之力改变世界,可是仍要不忘初心,一路前行,因为初心在,精神在,希望就在! AIZs^ `_  
       我们,在路上! .48Csc-  
,\*PpcU  
vY|{CBGbd  
",wv*z)_>  
Vgy}0pCl  
E`vCYhf{  
@0}Q"15,I  
vLQ!kB^\W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